导读:本文包含了杂环有机锡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氮杂环卡宾金属配合物,手性单齿膦配体金属配合物,多孔有机聚合物,多相催化
杂环有机锡配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徐劲阳[1](2017)在《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的氮杂环卡宾金属配合物及手性单齿膦配体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氮杂环卡宾金属配合物与手性膦配体金属配合物是金属有机催化领域中两类非常重要的催化剂,已广泛应用于许多均相及不对称反应。在多相催化领域,多孔有机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载体已经在许多反应中展现了出色的稳定性。本论文将氮杂环卡宾金属配合物及手性膦配体金属配合物与多孔有机聚合物结合起来,在保证金属配合物催化活性的同时发挥多孔有机聚合物特性,实现催化剂的循环利用。具体工作如下:1)在传统的氮杂环卡宾配体结构中引入烯丙基官能团,并将得到的1,3-二-(2,6-二异丙基-4-烯丙基苯基)氯化咪唑5与不同的金属活性物种配位制得相应的烯丙基功能化的氮杂环卡宾金属配合物6。进一步将这些金属配合物分别通过溶剂热合成法与DVB发生自由基聚合形成多孔有机聚合物,成功地制备了叁种含不同金属(铜、银、金)的多孔有机聚合物POP-NHC-Cu、POP-NHC-Ag、POP-NHC-Au。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氮气等温吸脱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热重分析等测试技术对催化材料进行了详细的表征,证明了合成的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是一类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良好的热稳定性的无定形多孔材料,且金属含量可调。将POP-NHC-Cu系列催化剂应用于多聚甲醛、苯乙炔和吡咯烷的叁组分偶联反应以及水相中进行的苯乙炔、迭氮化钠和苄溴的叁组分1,3-偶极环加成反应;POP-NHC-Ag系列催化剂应用于醛、炔、胺的叁组分偶联反应;POP-NHC-Au系列催化剂应用于二苯乙炔的水合反应,催化剂都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在每个催化体系中各个催化剂都能循环使用5次以上且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2)对(R)-N-[2-(二苯基膦)苯亚甲基]-2-甲基丙烷-2-亚磺酰胺8进行苯乙烯基官能团化修饰,然后将制得的(R)-N-(S)-[2-(二苯基膦)苯基-4-乙烯基苯基]甲基-2-甲基丙烷-2-亚磺酰胺9与DVB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形成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的手性单齿膦配体POP-CMP。通过氮气等温吸脱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热重分析等测试技术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表征,证明POP-CMP是一种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良好的热稳定性的无定形多孔材料。将POP-CMP进一步与活性金属进行配位得到POP-CMP-AuNTf_2催化剂。以烯炔酮和硝酮的不对称环加成反应为模板反应,对POP-CMP-AuNTf_2催化剂进行催化性能的探究,研究发现催.化剂在模板反应中没有催化效果。对催化剂失活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从POP-CMP的固体核磁共振磷谱表征发现,手性单齿膦配体在交联聚合过程中被氧化,由此造成催化剂负载后失去活性。(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张凤香,白赢,杨晓玲,厉嘉云,彭家建[2](2017)在《N-杂环卡宾铂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N-杂环卡宾铂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广泛应用于诸多有机催化反应,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及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催化剂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稳定性难题,是有机金属催化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近年来N-杂环卡宾铂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作为催化剂在不饱和化合物(烯烃、炔烃和酮等)硅氢加成反应、烯炔环异构化反应、烯烃氢胺化、烯烃硼化反应和炔烃水化反应等有机反应中的应用研究新成果和进展,分析了N-杂环卡宾铂配合物作为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和存在的不足,并对N-杂环卡宾铂配合物作为催化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17年04期)
刘展[3](2017)在《系列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配合物性质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含氮类杂环有机化合物因其自身具有的高内吸性、易修饰性以及对人体的低毒性等优点,在医药、农药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就N-甲基-N,N'-二(吡啶-2-甲基)乙二胺,以及4-(二(1-吡唑)甲基)吡啶的系列合成工艺进行优化,探究温度、时间以及反应物物质的量比对反应的影响,最终得到两种杂环化合物最优的制备工艺。具有自旋交叉性质的配合物,在作为新一代分子开关以及信息原件的开发方面有较大研究意义。在对化合物进行工艺优化后,用化合物与Fe2+进行自组装,获得一系列新的磁性材料,针对这些材料进行结构的表征以及磁性质的研究。本论文主要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第二章为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的制备过程,介绍了系列吡啶化合物的制备流程,以及对化合物进行表征。第叁章为本文的重点,对系列吡叮化合物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把控各因素对反应产生的影响,确认最佳制备条件。第四章以一个吡啶化合物为中心对其进行系列配合物的构建,并对系列配合物进行结构的鉴定以及性质的分析。第五章为结论与展望。(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7-03-01)
韦芸[4](2016)在《烷基铝与官能化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反应性及新型含氮杂环有机铝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和催化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从研究烷基铝试剂与不同类型亚胺官能化或胺官能化的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反应性出发,合成了一些未见报道的新型含氮配位的有机铝配合物,并对反应所产生的新型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含2-亚胺官能化吡啶、2-或3-亚胺官能化吲哚杂环化合物与烷基铝反应性研究及其催化胍化反应研究分别研究了含2-亚胺官能化吡啶和2-亚胺官能化吲哚等杂环化合物与叁烷基铝试剂Al(alkyl)_3(alkyl=Me or Et)的反应性,观察到不同的反应方式,并分离得到不同类型的新型烷基铝配合物。当外消旋环己二胺桥联的双亚胺官能化的双吡啶化合物Cy[N=CMe-2-(C_5H_4N)]_2(L_1)与AlEt_3反应时,得到乙基插入到亚胺碳上的双核铝配合物Cy[NC(Me)(Et)-2-(C_5H_4N)AlEt_2]_2(1),同时两个亚胺官能团被转化成胺基官能团;当化合物L_1与AlMe_3反应时,L_1中甲基经过sp~3 C-H键活化则得到双核铝配合物Cy[NC(=CH_2)-2-(C_5H_4N)AlMe_2]_2(2);而当吲哚杂环2位引入亚胺的化合物(2-(RN=CH)C_8H_5NH(R=~tBu(L_2),C_6H_5(L_3),2,6-Me_2C_6H_3(L_4))分别与AlMe_3或AlEt_3反应时,只是得到吲哚N-H被质子化的配合物[2-(RN=CH)C_8H_5N]Al Me_2(R=~tBu(3),C_6H_5(4),2,6-Me_2C_6H_3(5))和[2-(2,6-Me_2C_6H_3N=CH)C_8H_5N]AlEt_2(6);而当含吲哚杂环3位引入亚胺的化合物(3-(RN=CH)C_8H_5NH(R=~tBu(L_5),C_6H_5(L_6))与AlMe_3反应时,则分别得到二聚体配合物cis-[(μ-η~1:η~1-3-~tBuN=CH)C_8H_5NAlMe_2]_2(7)和四聚体的配合物[(μ-η~1:η~1-3-C_6H_5N=CH)C_8H_5NAlMe_2]_4(8)。表明杂环化合物的立体效应和电子效应影响着其与烷基铝的反应性。配合物1-8的结构经过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的表征。这些烷基铝配合物在催化胍化反应中表现出比较好的催化活性,我们通过对照实验和核磁跟踪的方法对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分离得到催化反应中间产物[2-(2,6-Me_2C_6H_3-N=CH)C_8H_5N][CyN=C(4-MeC_6H_3N)(NHCy)]AlMe(9),提出了可能的催化机理。2)含1-烷基-2-亚胺取代吡咯或1-烷基-2-芳胺基亚甲基取代吡咯与烷基铝试剂的反应性及催化研究通过研究含1-烷基-2-亚胺取代吡咯化合物或1-烷基-2-芳胺基亚甲基取代吡咯化合物与烷基铝试剂的反应,观察到不同的反应性,并分离得到一系列新型烷基铝配合物。当1-苄基-2-亚胺官能化吡咯1-Bn-2-(2,6-~iPr_2C_6H_3N=CH)C_4H_3N(L_7)与AlMe_3反应时,只是得到亚胺氮原子与金属中心铝原子配位的加合产物1-Bn-2-(2,6-~iPr_2C_6H_3N=CH)C_4H_3NAlMe_3(10)。利用1-苄基或甲基-2-芳胺基亚甲基取代吡咯1-R_1-2-(2,6-~iPr_2C_6H_3NHCH_2)C_4H_3N(R_1=Bn(L_8);Me(L_9)分别与AlMe_3或AlEt_3反应则分离得到吡咯环3位C-H键被活化形成C,N螯合的产物{[η~1-μ-η~1:η~1-1-R_1-2-(2,6-~iPr_2C_6H_3NCH_2)C_4H_2N]AlR}_2(R_1=Bn,R=Me(11);R_1=Bn,R=Et(12);R_1=R=Me(13);R_1=Me,R=Et(14))。进一步研究配合物11-14与等当量的异丙醇反应,结果发现Al-C(吡咯)键断裂要优先于Al-C(烷基)键,生成相应的异丙氧基铝化合物[1-R_1-2-(2,6-~iPr_2C_6H_3NCH_2)C_4H_3NAlR(μ-O~iPr)]_2(R_1=Bn,R=Me(15);R_1=Bn,R=Et(16);R_1=R=Me(17);R_1=Me,R=Et(18)),配合物11-15和17的晶体结构经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的表征。在没有醇的作用下,烷基铝配合物11-14可以作为单一组分催化剂催化ε-己内酯和L-丙交酯开环聚合并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ε-己内酯低聚物的末端分析显示吡咯基在低聚物末端,表明聚合是通过配位插入机理,伴随着独特的Al-C(吡咯)键的断裂引发聚合反应,这是非常罕见的Al-C引发内酯聚合的单一组分催化剂。3)亚胺桥联双吲哚类化合物与烷基铝的反应性及催化活性研究合成了一系列亚胺桥联双吲哚化合物R_1(N=CHC_8H_5NH)_2(L_(10)-L_(14))(R_1=-CH_2CH_2-(L_(10));-CH_2CH_2CH_2-(L_(11));-CH_2CMe_2CH_2-(L_(12));rac-Cy(L_(13));R,R-Cy(L_(14)),研究了这些化合物L_(10)-L_(14)与AlMe_3或AlEt_3试剂的反应性,得到一系列含N,N,N,N-四齿配体的五配位烷基铝配合物R_1(N=CHC_8H_5N)_2AlR(19-28)(R_1=-CH_2CH_2-,R=Me(19);R_1=-CH_2CH_2-,R=Et(20);R_1=-CH_2CH_2CH_2-,R=Me(21);R_1=-CH_2CH_2CH_2-,R=Et(22);R_1=-CH_2CMe_2CH_2-,R=Me(23);R_1=-CH_2CMe_2CH_2-,R=Me(24);R_1=rac-Cy,R=Me(25);R_1=rac-Cy,R=Et(26);R_1=R,R-Cy,R=Me(27);R_1=R,R-Cy,R=Et(28)。这些化合物都经过核磁和元素分析的表征,配合物19、20、22、24和25-28经过晶体结构的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体中碳链的长短影响着配合物的几何构型。进一步研究了铝配合物19-28与异丙醇通过原位反应产生的催化剂用于催化meso-丙交酯和rac-丙交酯的聚合反应,结果发现,铝配合物19-28都能高效催化丙交酯的开环聚合,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也比较窄,含有叁个碳链桥联的铝配合物的催化活性要明显高于含有两个碳链桥联的铝配合物。(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6-10-01)
范艳[5](2016)在《基于含氮杂环配体构筑的金属—有机配合物合成、结构和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材料科学成为当代化学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器件小型化使得多功能材料更是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其中,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由于其结构多样,在荧光材料、离子交换、光电材料、气体吸附、催化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论文用吡啶基咪唑类衍生物以及联叁吡啶羧酸作为配体,或以柔性的二羧酸作为辅助配体,与金属盐通过水热法和自然挥发法得到了14个新颖的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确定其晶体结构,同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以及荧光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进一步用热重分析研究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能,对孔洞结构化合物进行了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分析,开发其在催化领域的潜在应用性。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绪论部分简单介绍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概念、研究方向、发展前景以及应用前景。2.以2-(2’-吡啶基)咪唑或2-(2’-吡啶基)苯并咪唑为配体,通过水热法和自然挥发法自组装出叁个空间堆积结构不同的单分子配合物。配合物[Cu(PyIm)Cl]·(H2O) 1 (PyIm=2-(2'-毗啶基)咪唑),晶体结构属于正交晶系,Pnna空间群,通过分子间氢键堆积形成叁维的超分子结构。配合物[Ni(PBIm)Cl]·(H2O) 2 (PBIm=2-(2’-吡啶基)苯并咪唑)的晶体结构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通过氢键形成二维的层状结构。双核镍配合物[Ni2(PBIm)2Cl2(CH3CH2O)2]3的晶体结构是属于单斜晶系,P2I/c空间群,分子间氢键作用堆积形成一维的链状结构。并对其荧光性质和热性能进行了分析。3.2-(1H-苯并咪唑基)-4-溴苯酚为配体,与过渡金属盐自组装成4个新颖的配合物[Co(C13H8BrN2O)2]4、[Ni(Ci3H8BrN2O)2] 5、[Co(C13H8BrN2O)2]·2(CH3OH)6和[Zn(C13H8BrN2O)2]·DMF·3H2O7。配合物4的晶体结构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4能通过氢键作用堆积成叁维的超分子结构的单分子配合物。5的晶体结构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5能通过氢键作用堆积成二维结构的单分子配合物。配合物6和7的晶体结构都属于叁斜晶系,Pi空间群,分子间氢键作用使得6堆积成一维的链状结构,7堆积成的二维的层状结构。并对其荧光性质和热性能进行了分析。4.水热条件下,以4-(羧酸)-2,2’:6’,2”-联叁吡啶(HL)作为配体,引入柔性的羧酸对苯二甲酸(p-bdc)作为辅助配体,自组装出4个空间结构不同的配合物[Ni(L)2]·H2O8、[Cu(L)(ClO4)]n 9、[Cu(L)(p-bdc)]10、{[Cu2(L)2(p-bdc)]·2(H2O))n11。配合物8是单分子结构,属于正交晶系,I-42d空间群,配合物8在氢键的堆积作用下形成二维的层状结构。配合物9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9是配体与金属离子自组装成的一维链结构,链和链间通过氢键的作用堆积成二维层状结构。10是单分子结构,属于叁斜晶系,Pi空间群,通过氢键堆积成3D的网状结构。11是一维的链状结构,属于叁斜晶系,Pi空间群,通过氢键堆积成3D的网状结构。并对这四种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同时研究了配合物9和11的物理吸附性能以及孔径分布信息。5.以4-(羧酸)-2,2’:6’,2”-叁联吡啶(HL)作为配体,引入柔性的羧酸邻苯二甲酸(o-bdc),己二酸(adip)和均苯叁甲酸(rim)作为辅助配体成功自组装出3个配合物,{[Mn(L)(o-bdc)].H2O)n 12、{[Mn(L)(adip)]·H2O}n 13、[Mn(L)(trim)(H2O)]n 14。通过X-ray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12是二维的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π…π堆积形成三维的空间结构。13和14是一维的链状结构,通过链间的氢键作用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并对其热性能和物理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张潘[6](2016)在《基于含氮芳香杂环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金属-有机配合物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课题。由于其灵活的几何形状、尺寸和功能,已经有超过50000种不同的金属-有机配合物材料被报告和研究。基于可设计性的有机配体和可调控的金属盐种类,可以完成金属-有机配合物的自组装及后合成。因为金属-有机配合物具有新颖多样的拓扑结构且在气体储存、光学材料、手性分离、离子交换、生物成像、催化和药物缓释等诸多领域具有良好潜在的应用价值,设计合成出具有特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新型金属-有机配合物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论文中,依据晶体工程学的原理,选择了叁种配体:5-[4-(1H-咪唑基)-苯基]-2H-四氮唑(HL)、6H-吲哚[2,3-b]喹喔啉(HL1)和4-[4-(1H-咪唑基)-苯基]-2,6-二(4-吡啶基)吡啶(IPP),通过引入辅助配体2,5-双[3'-苯甲酸基]吡啶(H2L2)、1,3,5-均苯叁酸(H3BTC),采取水(溶剂)热法合成了六种结构新颖的金属-有机配合物,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循环伏安等方法,对其结构与性质进行了测试和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所示:第一章中,本论文简要介绍了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基本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进展、合成方法及影响因素和它们在各个领域的研究应用和意义。第二章中,运用配体5-[4-(1H-咪唑基)-苯基]-2H-四氮唑(HL),合成了叁种二价金属-有机配合物,其分子式分别为:PbL2(H2O)(1),ML2(H2O)4·2H2O(M=Ni2和Co 3),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叁种结构中存在稳定的单核金属片段。配合物1在0.5M H2SO4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表明:在铅酸电池中,加入和不加入配体时,Pb电极或PbO2电极表现出相似的电化学响应,加入配体时的电流密度比不加入配体时小一些,这可能是因为生成了Pb(Ⅱ)配合物,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两个电极上的氧化还原速率。恒电流充放电曲线表明加入配体时铅酸电池的放电时间更长。在经过循环伏安或充放电测试后,Pb电极由Pb和PbSO4组成,但是加入配体HL时,Pb电极上PbSO4的含量更低。在第叁章中,选择刚性配体6H-吲哚[2,3-b]喹喔啉(HL1),合成得到一个Cu(I)配合物,分子式为:Cu2(L1)2(4),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配合物4中,由2个Cu(I)离子与2个HL1连接形成的Cu2单元是共面的,其中Cu……Cu的距离是2.637?,不同的Cu2单元之间通过强的π-π堆积作用力连接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配体HL1不能催化析氢反应,而配合物4可以作为电化学稳定的电催化剂。当存在配合物4时,随着温度的提高,析氢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也增加。在30℃到50℃温度范围内,析氢反应的平均活化能Ea约为40kJ·mol-1。第四章中,合成了两个二价金属-有机配合物,分子式分别为:Cd3(IPP)(L2)3(H2O)(5)和Zn3(IPP)(BTC)2(H2O)·7H2O(6){IPP=4-[4-(1H-咪唑基)苯基]-2,6-双(4-吡啶基)吡啶,H2L2=2,5-双(3′-苯甲酸基)吡啶,H3BTC=1,3,5-均苯叁酸}。配合物5呈现出一个2-节点(3,7)-连接的具有新颖(4.62)(48.610.83)拓扑的叁维框架结构,其中Cd3单元中的Cd……Cd的距离是3.5?。配合物6中有两种不同的Zn3单元,呈现出一个(3,4,7)-连接的具有新颖(4.62)6(43.66.811.10)2(64.82)拓扑的叁维框架结构。配合物5和6都具有准可逆的氧化还原性能,而且在可见光(650nm>λ>350nm)照射下可以产生光电流。然而,不同的光电流响应表明配合物5产生的光电流密度比空白的硅片和配合物6更高,这可能是因为光电极界面不同的电荷转移阻抗造成的。(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6-04-01)
汪联可[7](2015)在《聚集诱导发光的杂环基有机光学材料及其铜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对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AIE)的荧光材料的深入研究为科学工作者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当前,主要是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限制分子内的非辐射跃迁,提高辐射跃迁的概率,得到具有优良荧光行为的新型AIE材料。然而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化学、生物探针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仍存在较多限制。我们以苯并恶唑基和异佛尔酮基为核,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杂环化合物,研究其AIE效应,并将其应用于细胞显影,同时将部分配体与金属盐自组装,得到了一系列结构新颖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完成了苯并恶唑-吡啶体系(L1-L3)的合成及表征,通过改变吡啶环氮原子的位置,发现叁种毗啶基的席夫碱衍生物均表现出很好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同时我们比较研究了L1-L3在溶液、水悬浮液、粉末和晶体状态的光物理性质以及它们在不同状态下的构效关系,结合化合物的动态光散射、晶体结构、扫描和透射电镜等数据,我们发现这叁种化合物通过快速聚集,形成无定型状的纳米聚集体,有效地阻止或者避免了分子间的π-π堆积作用,从而得到荧光增强的纳米簇。(2)在苯并恶唑基团的基础上,引入羟基苯基和二乙氨基苯基,得到L4-L6,其光学性质研究表现出L4和L6表现出聚集诱导荧光增强现象,而只含羟基苯基的席夫碱L5在聚集状态下不仅有荧光强度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发射峰(542 nm),相对于原来的发射波长(389 nm)红移了150纳米左右,同时L6也有70 nm的红移,这在苯并恶唑体系中是从未见报道的。根据晶体结构、扫描电镜等数据,发现L4和L6的荧光增强现象及颜色变化是通过抑制分子内的基团运动和聚集诱导平面性变好等原因导致的。而对于L5,新的发射峰的出现肯定不是通常的AIE/AIEE化合物,晶体结构表明分子间具有明显的面对面堆积,这是属于H-型聚集体,在纳米聚集体、粉末、晶体状态下的发射峰均主要归功于H-型聚集体的发射,这与传统概念上的H-型聚集体会导致荧光淬灭的概念相反。其原因可能是化合物分子的面对面堆积有一定程度的滑移,同时形成了头尾相连的L-型二聚体,使得分子稳定,减弱了激子的运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的强烈的H-型耦合作用,开启了辐射跃迁过程,导致了这一反常的H-聚集体强的荧光发射。(3)在以前双氰基异氟尔酮系列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引入乙酯基取代氰基,合成了含有芳香五元杂环、咔唑、氮杂冠醚等基团的异氟尔酮化合物(2a-2c)。实验表明带有芳香小杂环的异氟尔酮化合物表现出优良的聚集诱导发光或者荧光增强行为,带有氮杂冠醚的则表现出荧光淬灭行为,同时我们比较研究了这五种种化合物在溶液、混合溶液、粉末和晶体状态的荧光性质。扫描电镜和动态光散射结果说明这些荧光化合物形成平均粒径为78.79-392.7 nm纳米聚集体,表明这些纳米聚集体有助于聚集诱导发光或者荧光增强性质,晶体学数据表明这些荧光化合物的荧光增强现象是由于在大量的分子内或者分子间的弱作用力的作用下,抑制分子内基团的旋转、聚集诱导共平面以及形成J-聚集体等原因。此外,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相一致。结合前期工作的结论,我们得到酯基的引入能很好的促进这些荧光化合物在生物显影方面的潜在应用,这表明分子结构的变化将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其光学性质和其潜在应用价值。(4)将苯并恶唑席夫碱衍生物(L、L5、L7)与铜盐相互作用,得到基于醋酸铜的双核铜配合物(1)、氯化铜的双核铜聚合物(2)和溴化铜的叁价、二价和一价的铜配合物(3-5),其中在强酸弱碱铜盐的作用下,席夫碱水解为氨基和醛基,在溴化铜的配位过程中,二价铜作为催化剂,是苯环发生溴化取代过程,据此,结合文献报道,推测其可能溴化反应机理。同时针对双核铜聚合物,检测其磁性能,结果表明其表现出反磁性,通过PHI程序在2-300 K范围内拟合磁性数据,得到以下耦合参数:J=-2.68 cm-1,g1=g2=2.15。(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5-05-01)
张军,张耿涛,吴伟杰,张学军,施敏[8](2014)在《骨架取代氮杂环卡宾的定制合成及其金属配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Bertrand教授于2006报道了通过芳基取代甲脒的锂盐和双亲电试剂2-氧代-1,3,2-二氧硫杂戊烷反应得到骨架无取代基的咪唑啉盐。Grubbs、Cavell、McGarrigle及Aggarwal等小组相续利用其它双亲电试剂(如二卤乙烷、溴乙基硫醚)改进了该方法~([1])。但这些方法有的需要较高的无水无氧条件,有的需要高温条件,而且最大的不足是,上述方法都不能用来合成含骨架取代基的咪唑啉盐。本研究小组研究发现在Tf_2O/Et_3N关环体系下,可以一步直接得(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08-19)
赵晗[9](2014)在《基于多氮杂环配体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的科学当中,配位化学的发展日益更新。它已经成为晶体、材料、无机、有机化学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同时配位化学中的主要研究对象配位化合物(配合物)也成为最受欢迎的新型功能材料。尤其是多氮杂环配体构筑的配合物由于具有结构新颖以及优越的性能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本论文利用了叁种多氮杂环配体1,10-菲啰啉-5,6-二酮(DN)、二吡啶[3,2-a:2,3-c]并吩嗪(DPPZ)、咪唑-[4,5-f]-1,10-菲啰啉(BIP)和芳香羧酸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进行组装,在特定的反应条件下得到了七个新颖配合物。如下:1.以1,10-菲啰啉-5,6-二酮(DN)为含氮有机配体,以H3BTC为第二配体,与过渡金属Cd(II)离子配位交连合成了一种配合物[Cd(DN)(HBTC)]2·H2O (1)。以DPPZ为含氮有机配体,以均苯叁甲酸(H3BTC)为第二配体,与过渡金属Cd(II)、Cu(II)、 Zn (II)、 Co(II)离子配位,成功合成了四种配合物,[Cd(DPPZ)(HBTC)]2·2H2O(2),[Cu(DPPZ)(HBTC)]2n·nH2O(3),[Zn(DPPZ)2(HBTC)]·7H2O(4),[Co2(DPPZ)4(HBTC)2](5)。2.以DPPZ为含氮有机配体,以2-(吡啶-2-基)-1H-咪唑-4,5-二羧酸(H3PIDC)为第二配体,与过渡金属Cd(II)离子配位成功合成了一种配合物[Cd3(DPPZ)3(PIDC)2]n·nH2O(6)。以咪唑-[4,5-f]-1,10-菲啰啉(BIP)为含氮有机配体,以H3PIDC为第二配体,与过渡金属Cd(II)离子配位交连成功合成了一种配合物[Cd(BIP)(HPIDC)(H2O)]2n(7)。对所合成的七个配合物进行了单晶结构测试与分析、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此外,对配合物的发光、热重等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4、6、7具有良好的发光属性,是潜在的发光材料。(本文来源于《吉林师范大学》期刊2014-06-01)
龚雪冰[10](2014)在《由π-π共轭体系含氮杂环配体构筑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氮杂环类配合物的设计和合成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这是由于这类配体上具有氮原子为给电子基,它们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的能力较强,且配位点比较多,能够得到种类繁多、构型多样的配合物。同时这类配体含有分子内共轭π健,能够产生分子内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与各种不同金属自组装生成的配合物往往在磁学、非线性光学、催化性能等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本文围绕当前配合物研究领域的热点,采用常温的溶剂挥发和水热合成方法,设计、合成并解析了十一个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了它们的网络拓扑结构,并对其热稳定性、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一、在本文的第二章中首先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配体1-(苯并叁氮唑-1-甲基)-1-(2-丙基咪唑)(bpmi),然后利用bpmi配体与不同的过渡金属离子在甲醇溶液中的反应采用常温溶剂挥发法合成了9种新型的金属-有机配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测定,考察了在金属离子和配体相同时,不同阴离子对配合物和形成和结构的影响,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紫外光谱分析及荧光性质等表征。分析了所得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其中,[Cd(bpmi)2Cl2](2),[Cu(bpmi)2(AcO)2]·H2O (4),[Cu(bpmi)2(NO3)2]·3H2O (5),[Zn(bpmi)2(AcO)2]·H2O (7),[Zn(bpmi)2Cl2](8)为单核配合物,且结构极为相似,中心金属离子都与两个bpmi配体配位。除了(5)的中心Cu(II)离子是叁配位的以外其他中心金属离子都是四配位的,且(5)中不存在弱的相互作用使其扩展成具有维度的结构。[Hg(bpmi) Cl2]2(6),[Zn(bpmi)2SO4]2·4H2O (9)为双核配合物,两个金属中心离子通过两个阴离子链接在一起形成环状的中心,外侧再与bpmi配体上的N原子配位。但由于阴离子不同,结构不尽相同。[Ag(bpmi)(NO3)]n(1)从结构上来说,其金属Ag(II)离子首先与bpmi配体上的N原子配位,形成沿着b轴方向上的螺旋结构。这些螺旋结构再由NO3-离子连接形成二维的层状结构。[Co(bpmi)2(NO3)2]n·nCH3OH (3)的中心Co(II)离子是六配位的,其与来自叁个bpmi配体上的叁个N原子和来自两个NO3-离子上的叁个O原子配位。中心金属离子与bpmi配体交替相互链接,形成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一维链。二、在第叁章中利用赋有多配位点的含氮杂环羧酸类配体吡哌酸(ppa)作为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Co(II)和Ni(II)在水热条件下的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的配合物(10~11)。配合物{[Ni(ppa)2]·4H2O}n(10)和{[Co(ppa)2]·4H2O}n(11)的结构极为相似,它们都是以中心金属离子为节点,ppa配体作为连接线的二维层状(4,4)网格结构。这些二维层状结构通过层与层之间的氢键连接成叁维的骨架结构。并且对配合物(10)、(11)和配体进行了固体荧光测试,其中(10)具有与配体相同位置的荧光并且比配体的强度要强,而(11)却没有任何荧光性质。(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4-05-20)
杂环有机锡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N-杂环卡宾铂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广泛应用于诸多有机催化反应,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及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催化剂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稳定性难题,是有机金属催化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近年来N-杂环卡宾铂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作为催化剂在不饱和化合物(烯烃、炔烃和酮等)硅氢加成反应、烯炔环异构化反应、烯烃氢胺化、烯烃硼化反应和炔烃水化反应等有机反应中的应用研究新成果和进展,分析了N-杂环卡宾铂配合物作为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和存在的不足,并对N-杂环卡宾铂配合物作为催化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杂环有机锡配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徐劲阳.多孔有机聚合物负载的氮杂环卡宾金属配合物及手性单齿膦配体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和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7
[2].张凤香,白赢,杨晓玲,厉嘉云,彭家建.N-杂环卡宾铂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7
[3].刘展.系列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配合物性质的探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4].韦芸.烷基铝与官能化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反应性及新型含氮杂环有机铝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和催化性能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6
[5].范艳.基于含氮杂环配体构筑的金属—有机配合物合成、结构和表征[D].杭州师范大学.2016
[6].张潘.基于含氮芳香杂环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6
[7].汪联可.聚集诱导发光的杂环基有机光学材料及其铜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安徽大学.2015
[8].张军,张耿涛,吴伟杰,张学军,施敏.骨架取代氮杂环卡宾的定制合成及其金属配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C].第十八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4
[9].赵晗.基于多氮杂环配体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2014
[10].龚雪冰.由π-π共轭体系含氮杂环配体构筑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D].中北大学.2014
标签:氮杂环卡宾金属配合物; 手性单齿膦配体金属配合物; 多孔有机聚合物; 多相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