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病毒病调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东北地区,猪圆环病毒病,PCR方法,流行病学调查
病毒病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冯寿华,孙瑞媛,刘长青[1](2019)在《东北地区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掌握近几年我国东北地区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现状本研究利用PCR方法对东北辽宁朝阳地区、内蒙古赤峰地区和吉林公主岭地区的猪临床病料样品开展了PCV-2和PCV-3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东北地区猪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PCV-2和PCV-3的流行且流行情况存在日益严重的趋势尤其是PCV-3的流行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同时该地区猪群中存在PCV-2和PCV-3的混合感染且混合感染情况较严重。(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10期)
赵九洲,胡潇,李丹,李财源,文翼平[2](2019)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栗子坪)周边区域病毒病和蠕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周边区域可能感染大熊猫的病毒病和蠕虫病流行情况,本研究通过实地走访、称重的方式调查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368只家养犬的活动受限程度及体型,调查结果显示,63.9%的犬是自由散养状态,36.1%的犬活动受限,24.5%的犬为超小型犬,29.6%为小型犬,42.2%为中型犬,3.7%为大型犬。本实验还利用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间采集的栗子坪保护区周边地区家养犬的172份血样分别进行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狂犬病病毒(RV)和犬轮状病毒(CRV)的抗体检测,结果显示,CDV、CPV、CRV在春、秋、冬季出现较高的阳性率,且感染集中在1岁以下幼犬,RV的阳性率无明显的季节与宿主年龄差异。CDV、CPV、RV和CRV的阳性率分别为4.7%、3.5%、12.8%和3.5%。RV与CDV混合感染率为9.1%,与CRV混合感率为9.1%,与CRV混合感染率为4.5%,CDV与CRV混合感染率为6.8%。同时通过饱和氯化钠浮选法对同期采集到的66份犬粪便样本进行蠕虫虫卵检查,结果显示:粪样中共检出7种寄生虫,感染率依次为犬弓首蛔虫45.4%、犬钩虫21%、犬鞭虫12%、犬复孔绦虫12%、类圆线虫9.1%、浣熊拜林蛔线虫6.1%、狮弓首蛔虫3%。蠕虫感染的平均强度均在每10克粪便50个卵以下。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家养犬多数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为自由散养状态,其中部分携带有以RV为主的4种病毒和以犬弓首蛔虫为主的7种蠕虫,以RV/CDV和RV/CPV的混合感染为主。本研究为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病毒病和蠕虫病的防控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龚震宇,龚训良[3](2019)在《2018年美国俄勒冈州科罗拉多蜱传热病毒病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初夏,俄勒冈州中部居民报告了4例科罗拉多蜱传热(CTF)病毒病病例。采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确诊了CTF病毒感染。CTF是一种由感染的石山木蜱(安德逊革蜱)传播的CTF病毒属引起的疾病。这种蜱遍布美国西部和加拿大,通常在海拔1 219~3 048 m的鼠尾草丛附近的草地上发现。CTF病毒可引起急性发热性疾病,并伴有非特(本文来源于《疾病监测》期刊2019年06期)
解慧梅,李伟伟,罗天雨,宁存贺,丁小丽[4](2019)在《甪直地区鹅副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多级随机抽样法对苏州市甪直地区43个鹅场采集520份血液样品,分离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鹅副粘病阴阳性,对阳性的鹅场进行临床跟踪,对病死鹅进行病理剖检,似鹅副黏病毒病的病料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为甪直地区13个鹅场鹅副黏病毒病阳性,对采集的病料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结果为鸡胚于30~48h内全部死亡,分离毒株能凝集鸡红细胞并能被NDV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不能被禽流感病毒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武宗仪[5](2019)在《我国部分地区鸡星状病毒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绝对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禽类星状病毒对家禽业的影响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其中鸡星状病毒(Chicken astrovirus,CAstV)可单独引起雏鸡肾炎、腹泻性肠炎及发育缓慢等症状,是导致雏鸡腹泻、痛风等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目前我国鸡星状病毒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还未见公开报道,为了解CAstV在我国鸡群中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开展了我国部分地区鸡星状病毒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建立了检测鸡星状病毒的绝对荧光定量方法,同时还分离了一株鸡星状病毒,为进一步研究鸡星状病毒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技术手段和生物材料。1.我国部分地区鸡星状病毒病流行病学调查本研究自2017~2018年,从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和广东省的7个地区采集了 195份样品,进行PCR检测鸡星状病毒的感染情况。实验结果表明,41份成年鸡样本中仅1份阳性样本,阳性率为2.44%,而154份1日龄雏鸡样本的阳性率高达82.47%(127/154),综合阳性率为65.64%。测序结果分析比对显示,阳性样品包含7个毒株,全部属于鸡星状病毒。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鸡群中同时存在I型和II型鸡星状病毒。从检测结果来看,与以往国外报道相似,低日龄雏鸡更容易检测到病毒,而成年鸡检测率较低。2.鸡II型星状病毒绝对定量q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到目前为止,尚无针对CAstV定量检测方法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鸡星状病毒RNA酶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基因的研究,成功的建立针对II型鸡星状病毒绝对定量qRT-PCR的方法。设计了针对CAstV-RdRp基因特异性的引物并成功制备了阳性质粒标准品,利用该方法检测病毒在LMH细胞中增殖情况。结果表明,CAstV感染LMH细胞早期虽无明显病变,但病毒可以在LMH细胞中生长繁殖。本研究建立的检测CAstV-RdRp基因绝对定量PCR方法为研究病毒致病性以及生物学功能提供了一种检测技术手段。3.鸡星状病毒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为了进一步对国内流行CAstV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研究使用鸡肝癌细胞系(LMH)对CAstV病毒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病毒可以在LMH细胞中增殖,并盲传4代后可产生细胞病变。利用LMH细胞分离到了一株CAstV,命名为CAstVNJ1701株,属于II型鸡星状病毒。随后对其近全长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果得到基因组长度为7492核苷酸,其结构特点与已发表的鸡星状病毒基因组结构特点相似,包括ORF1a、ORF1b和ORF2叁个开放阅读框。将叁个开放阅读框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分离的CAstV NJ1701株与CAstV FP3株的同源性较高,通过ORF2衣壳蛋白分类,可划分为CAstV B1群;CAstV NJ1701株ORF1a和ORF1b基因序列与其他CAstV的ORF1a和ORF1b序列同源性较低,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4.病毒接种鸡胚致病性实验将分离的病毒通过卵黄囊接种6日龄鸡胚,盲传4代后发现鸡胚有明显致弱和致死现象,qRT-PCR检测也证实病毒可以在鸡胚中增殖。病毒接种鸡胚孵化率实验结果表明,30枚病毒接种鸡胚,仅11鸡胚孵化成功,孵化率为36.67%。死亡的鸡胚生长发育出现明显问题,呈现侏儒胚现象,说明鸡星状病毒感染可以导致鸡群孵化率降低。通过研究内容二所建立的方法,检测了 RdRp基因在雏鸡20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AstV病毒基因雏鸡盲肠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肾脏,而在心脏中表达量最低,这一结果为将来临床检测样品的采集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向昆[6](2019)在《秦皇岛产区酿酒葡萄病毒病的侵染情况调查及RT-PCR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至今已报道14种葡萄病毒病,葡萄病毒病的发生严重制约了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秦皇岛是我国重要酿酒葡萄栽培基地之一,有关葡萄病毒病在秦皇岛各葡萄种植区的发病情况罕有报道。为此,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叁方面研究:第一,调查了秦皇岛产区酿酒葡萄病毒病田间自然发病情况;第二,对疑似葡萄病毒病症状样品进行RT-PCR检测;第叁,对本产区葡萄卷叶病毒3和灰比诺病毒的分离物进行基因序列分析。明确秦皇岛产区感染葡萄病毒病的种类,为该产区葡萄病毒病的防控奠定基础。研究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本研究对秦皇岛产区5个葡萄园8个酿酒品种感染葡萄扇叶病(GFLV)、葡萄卷叶病(GLRaVs)、葡萄病毒B(GVB)和葡萄斑点病毒(GFKV)的情况进行田间调查。结果发现,(1)GFLV和GLRaVs在秦皇岛葡萄产区普遍存在,且GLRaVs发病率最高;(2)GVB仅在朗格斯酒庄葡萄种植园有发现;(3)在调查的葡萄园中均未发现GFKV表现症状。(4)各葡萄种植园和品种间感染GLRaVs的情况不同,耿庄葡萄种植园GLRaVs发病率较高于其它4个种植园,‘美乐’和‘西拉’两个品种GLRaVs的感染率较高。2.对秦皇岛产区7种病毒病的疑似症状样品进行了RT-PCR检测,在所检测的样品中,检出GFKV、葡萄灰比诺病毒(GPGV)、GLRaV3和GVB四种病毒,其中GFKV、GPGV和GLRaV3在所有调查葡萄园均有检出,总检出率分别为49.9%、59%和47.3%。GLRaV3在‘小味儿多’品种的检出率最高,为82.2%;GFKV在‘小味儿多’品种的检出率最高,为84.4%;GPGV在‘小白玫瑰’品种的检出率最高,为93.3%;GVB在‘霞多丽’品种的检出率最高,为6.6%。此外,供试品种检测出有含GLRaV3和GFKV二重复合侵染。在单一病毒RT-PCR检测的基础上,建立了GLRaV3和GFKV双重RT-PCR检测体系,并优化了检测条件。3.对获得的阳性样品的GLRaV3-HSP70和GPGV-MP基因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GLRaV3-QHD分离株与国内外已报道分离株的HSP70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6.3%~99.3%;GPGV-QHD分离株与国内外已报道分离株的MP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3.3%~98.4%。(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期刊2019-06-01)
苏世新[7](2019)在《对屠宰检疫中猪圆环病毒病流行的调查及防控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猪屠宰检疫猪只疫病控制、防止病害、劣质猪肉流入市场以及保护公共卫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对生猪屠宰检疫中猪圆环病病例的调查,发现以皮炎肾病型的猪圆环病阳性率为0.0046%,并针对阳性猪场提出猪圆环病的防控建议,以降低猪圆环病给猪场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01期)
杨兰兰,杨品,沙立东,沐晓伟,袁再美[8](2018)在《鹅禽流感、副黏病毒病的免疫效果评估及病原学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产蛋前种鹅、产蛋期种鹅及60日龄商品肉鹅的血清样品进行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副黏病毒病免疫抗体检测,以及连续3年的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副黏病毒病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副黏病毒病免疫抗体水平较高;无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副黏病毒病阳性病毒核酸样品检出,说明该场无发生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副黏病毒病的疫情风险。(本文来源于《云南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06期)
杨先富,廖飞,陈引桂,吴政明,包涛涛[9](2018)在《剑河县某3个猪场剑白香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及流行调查与防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找到剑河县某3个猪场剑白香猪发生流产、死胎的原因,掌握感染情况,试验从发病的3个猪场采集6头流产胎儿和猪血清1 611份,用猪细小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病毒核酸,用猪细小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自然感染抗体。结果表明:6头流产胎儿均为猪细小病毒核酸阳性,3个猪场的猪自然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是35. 09%、42. 06%、46. 18%,0~30日龄仔猪、商品猪、后备猪、能繁母猪、种公猪自然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是45. 33%、33. 61%、36. 96%、51. 27%、45. 83%。说明3个猪场猪细小病毒感染率高,危害严重,在3个猪场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24期)
李延平[10](2018)在《猪圆环病毒病的调查与诊治》一文中研究指出猪圆环病毒为目前威胁地方生猪养殖产业重要的传染性病原之一,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更多的圆环病毒病病例被报道出来,提醒着民众对此病防控不能松懈。1猪圆环病毒病调查1.1流行病学掌握圆环病毒病的流行情况,至少应从如下几方面系统的了解:病猪、带菌猪为此病的重要传染源,致病病毒多数经口腔、呼吸道等垂直传播感染。同样,有经胎盘垂直传染的可能。此病流行发病率和致死率,因饲喂条件、发病阶段的不同(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期刊2018年11期)
病毒病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周边区域可能感染大熊猫的病毒病和蠕虫病流行情况,本研究通过实地走访、称重的方式调查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368只家养犬的活动受限程度及体型,调查结果显示,63.9%的犬是自由散养状态,36.1%的犬活动受限,24.5%的犬为超小型犬,29.6%为小型犬,42.2%为中型犬,3.7%为大型犬。本实验还利用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间采集的栗子坪保护区周边地区家养犬的172份血样分别进行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狂犬病病毒(RV)和犬轮状病毒(CRV)的抗体检测,结果显示,CDV、CPV、CRV在春、秋、冬季出现较高的阳性率,且感染集中在1岁以下幼犬,RV的阳性率无明显的季节与宿主年龄差异。CDV、CPV、RV和CRV的阳性率分别为4.7%、3.5%、12.8%和3.5%。RV与CDV混合感染率为9.1%,与CRV混合感率为9.1%,与CRV混合感染率为4.5%,CDV与CRV混合感染率为6.8%。同时通过饱和氯化钠浮选法对同期采集到的66份犬粪便样本进行蠕虫虫卵检查,结果显示:粪样中共检出7种寄生虫,感染率依次为犬弓首蛔虫45.4%、犬钩虫21%、犬鞭虫12%、犬复孔绦虫12%、类圆线虫9.1%、浣熊拜林蛔线虫6.1%、狮弓首蛔虫3%。蠕虫感染的平均强度均在每10克粪便50个卵以下。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家养犬多数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为自由散养状态,其中部分携带有以RV为主的4种病毒和以犬弓首蛔虫为主的7种蠕虫,以RV/CDV和RV/CPV的混合感染为主。本研究为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病毒病和蠕虫病的防控提供流行病学数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病毒病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1].冯寿华,孙瑞媛,刘长青.东北地区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
[2].赵九洲,胡潇,李丹,李财源,文翼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栗子坪)周边区域病毒病和蠕虫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9
[3].龚震宇,龚训良.2018年美国俄勒冈州科罗拉多蜱传热病毒病调查[J].疾病监测.2019
[4].解慧梅,李伟伟,罗天雨,宁存贺,丁小丽.甪直地区鹅副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甘肃科技.2019
[5].武宗仪.我国部分地区鸡星状病毒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绝对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D].扬州大学.2019
[6].张向昆.秦皇岛产区酿酒葡萄病毒病的侵染情况调查及RT-PCR检测[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9
[7].苏世新.对屠宰检疫中猪圆环病毒病流行的调查及防控建议[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
[8].杨兰兰,杨品,沙立东,沐晓伟,袁再美.鹅禽流感、副黏病毒病的免疫效果评估及病原学调查研究[J].云南畜牧兽医.2018
[9].杨先富,廖飞,陈引桂,吴政明,包涛涛.剑河县某3个猪场剑白香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及流行调查与防控[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
[10].李延平.猪圆环病毒病的调查与诊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