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茶坝九年制学校四川广元628100)
【摘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我们语文教学过于单调和乏味,因此导致很多学生感觉语文学习是种了无生趣的过程,因此,他们逐步厌倦语文。这种现象从本质而言,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我们语文教师自身,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习惯于死记硬背和单一训练进而导致许多学生面对着丰富语文而望而却步,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应扣开语文学习大门,促使我们学生在丰富的语文中自由翱翔。
【关键词】中学语文修养魅力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05-0111-01
一、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修养来感染学生喜欢语文。
为了又快又好促使学生喜欢语文。在日常教学中,作者首先喜欢语文课程,并不断丰富自身语文底蕴,一般而言,我们语文首先成为一本"百科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修养水平来增强学生求知欲,为此,作者时常研究一些国内外教育理论,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水平,充分利用形象和生动的语言文字去感染学生,尽可能的营造更多的时间促使学生体会语文美。一般而言,教育需要关爱,缺乏关爱的教育必将残缺不全。作者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并且身体力行的贯彻这一理论。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不管学生基础多么薄弱,作者格外关注那些后进生,蒋爱心荣誉细致指导中,蒋爱溶于严格教育中。教师的修养是教师责任心和使命感根本所在。因此,教育的真滴在于关心和爱护。作者反思这些年的教育历程,作者对每位学生都倾注爱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对待教育事业,爱可以给我们带来持久力,没有爱就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没有爱,我们教师便不会全身心投入课堂,精准把握教材精髓,没有爱,我们教师很难获得学生理解和尊重,没有爱我们教师也不会苦口婆心的教导学生。此外,关爱的基础和前提是尊重。我们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思维,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立场考虑问题,进而消除学生沉重的身心负担,进而最大程度优化语文课堂效果。
二、语文教师应彰显自身魅力激发学生品味语文。
一般而言,语文是表达自身情感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同时也是承载文化。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挖掘语文内涵,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反复阅读名篇佳作。语文教材中无论是那些写人,叙事描景的课文都无处不在的散发着美。为此,在日常教学中,作者充分发挥教材中细微的真善美调动学生去细细品味和鉴赏,学生的性情从中得到熏陶,灵魂得以升华,此外,对于那些名篇佳作,作者要求学生进行三番五次的阅读。当然这种阅读并非单一模式而是涵盖若干层次。在自由自在的阅读中读准和读顺,对于那些关键性词汇或者段落要反复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客观现实进行灵活阅读,将那些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角色进行阅读,此外,通过互相交流和发问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阅读中,此外,当学生阅读完以后,作者播放一些节奏欢快的音乐促使学生切身体会语言文字独特魅力。
2组织学生广泛阅读课外名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编撰者精挑细选的,这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作者时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的名篇阅读。此外,新课标也倡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鉴于此,作者充分发挥班级优势,促使学生广泛性阅读。在黑板报和墙壁上开辟阅读专栏,促使学生记录和阅读,充分利用课前或者节假日组织学生阅读一些课外名作,促使学生细细品读,体会其中的诗情画意,进一步增强他们鉴赏能力。此外,作者还要求学生做好一些笔记,在特定时间内进行交流,进而营造我爱阅读的良好班风。
三、语文教师应充分实施教学艺术促使学生享受语文学习。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不仅促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以外,更要促使学生享受语文过程,促使他们快乐、兴奋和陶醉。
1激发兴趣。我们语文教师应积极构建适宜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乐于学习语文。比如:在讲解某一课文时,为了促使学生心灵和作者心灵产生共鸣,作者巧设教学环节,制定一些学生扮演特定角色,此外,问题的设置要客观和有效,学生很快置身其中,这些都给作者留下很深的印象。此时,作者在从中点拨,进而促使他们灵感频现。
2在分组中探讨语文。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作者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指定组长和任务,在课堂中,作者将那些语文知识转化为特定分为,各个小组依序发言、探讨、总结和点评,随后作者结合各个小组学习情况,进行因势利导,继而总结论点。比如:在讲解某一课文时,作者事先要求学生进行分组探讨,鉴赏教材中的一些关键性词汇和段落,进行深入探讨,随后每个小组踊跃发言,最后教师总结。由此一来,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一种平等的氛围中进行探索,学习过程变得异常轻松和自在,学生之间情感更加融洽,各个信息传播的途径日益快捷。
3在社会实践中运用语文。一般而言,学生学习的基础是自身体验,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作者时常关注学生生活化学习。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物引导学生运用语文和积累语文,此外,我们语文教师还要积极革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课内和课外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言而总之:语文教学贵在积累,感悟和阅读,为此,作者充分利用这一点,促使语文课堂绘声绘色和妙趣横生,促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喜欢语文,学懂语文,将语文学习打造成学生快乐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白春屹;中学语文教师角色现代转型思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