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宾式复合词论文-孙颖

介宾式复合词论文-孙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介宾式复合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汉泰语,动宾式复合词,异同,母语迁移

介宾式复合词论文文献综述

孙颖[1](2019)在《汉泰动宾式复合词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汉泰动宾式复合词实际情况出发,参照前修时贤对动宾式复合词所下的诸多定义,对其重新科学定义。在此基础上,笔者整理归纳分析动宾式复合词的词类分布规律发现:1.汉、泰动宾式复合词大多为动词,少数作名词、形容词和兼类词;2.汉语动宾式复合词还可以作副词,而泰语动宾式复合词却不可作副词。不仅如此,根据动词性成分所带宾语类型的不同,笔者发现汉泰动宾式复合词又有诸多异同:1.汉、泰语动宾式动词带宾类型主要分为处所、对象、原因、使动、施予以及时间宾语;2.汉语动宾式动词还可以带结果、施事和目的宾语,而泰语动宾式动词却不能带这些宾语。跟构词法不同,泰语动宾式动词在语法意义上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即汉泰“同向翻译”动宾式复合词中,V-N结构作动词是最常见的,许多作宾语成分的词往往具有器官属性,而且这些宾语之前的动词性成分所使用的通常是比喻义。在弄清汉泰动宾式复合词异同的基础上,笔者选取萧少云编着的'2014年版《新泰汉词典》(完整通用版)中44个汉泰“同向翻译”动宾式复合词,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涵盖汉泰“同向翻译”与“逆向翻译”两类动宾式复合词的调查问卷。108名泰国乌汶大学汉语专业本科学对30个动宾式复合词进行翻译,包括汉译泰和泰译汉两种模式。笔者通过整理、分析调查结果,从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理论出发,发现:1.汉、泰动宾式复合词词汇的相似性容易让泰国学生产生正迁移现象;2.部分汉语动宾式名词对泰国学生来说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而对泰国学生产生母语干扰负迁移现象。因此本文不仅能加深对汉泰动宾式复合词特征的了解,而且能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快泰国汉语习得者对汉泰语词汇的学习、掌握和应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汉语词汇教学的改进与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9-03-24)

马英新,何林英[2](2018)在《VN偏正式与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的结构义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汉语词典》中,VN双音复合词共计7812个,其中包含2145个VN偏正式双音复合词和5667个VN动宾式双音复合词。汉语复合词的结构义是指复合词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中所蕴含的意义,它是汉语复合词词义的组成要素。通过对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深入分析,结果显示VN偏正式双音复合词和VN动宾式双音复合词都含有复杂的结构义,但是二者存在较大差别。具体来说,VN偏正式双音复合词和"V+非受事"类VN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的结构义是显性的,而"V+受事"类VN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的结构义则是隐性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杨作玲,林倢羽[3](2018)在《衍生于领主属宾构式的动宾式复合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词汇化的研究中,一般认为很难找到诱发词汇化的具有规律性的特定句法环境。本文指出,汉语中某些动宾式复合词的衍生需要以特定的领主属宾构式为媒介,从而成为处于同一句法层次的短语,在此基础上继而词汇化。这类动宾式复合词根据其中的动词性语素的语义可以分为四类,前叁类的衍生与非宾格动词的句法特点相关;第四类中的动作行为动词类则是因为在被动句(有标记或无标记)中与本是属语的宾语成分连用而致。(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童小倩[4](2018)在《现代汉语动宾式动动复合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现代汉语动宾式动动复合词为研究对象,运用构式压制及生成词库的理论,对这类复合词进行了以下叁个方面的研究:第一,动宾式动动复合词的界定及动素分析;第二,动宾式动动复合词的构式压制情况;第叁,动宾式动动复合词后一动素指称化情况及动宾式动动复合词的整体转喻现象。首先通过对比分析描写,把动宾式动动复合词与偏正式动动复合词、连动式复合词区别开来,对V_1进行语义特征分类,并且对动宾式动动复合词进行了详细的描写。经研究得出,V_1可分为两大类——V_1语义虚化和V_1语义具体。在V_1语义具体的这种类型中,本文根据其语义特征,将V_1分为动作类、活动类和状态类。其次,本文再根据构式压制等理论,对V_2是否受到构式压制进行了分析,探察V_2在构式中所发生的各种变化。经研究,V_2也有两种类型——V_2未受到构式压制和V_2受到构式压制。在V_2受到构式压制的这种类型中,又有两个小类——V_2受到压制后未转喻和V_2受到压制后转喻。最后,本文探讨了V_2的指称化倾向和动宾式动动复合词的整体转喻现象,动宾式动动复合词可以整体转喻为名词、形容词、副词,本文分析了整体转喻为名词的认知动因,认为能够发生转喻是与论元角色的显着度有关。(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5-01)

邹诗雨[5](2017)在《“V+处所”动宾式复合词与词组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词与宾语间的语义关系复杂多样,动宾词组与动宾式复合词两者也是界限模糊,经常纠缠在一起。这些都给动宾结构的研究增加了难度,但是也给学者们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本文希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语义结构、"V"的特征、类推程度、结构义的生成等几个角度对动宾词组和动宾式复合词两者进行比较,以此来考察"V+处所"动宾式复合词与"V+处所"动宾词组的相同与相异之处。同时也能够对"V+处所"复合词中"V"与"处所"两个语素的特征进行描写,对其特有的构造模式进行考察,并对"V+处所"复合词内部的典型性程度进行划分,以此来丰富前人在"V+处所"动宾式复合词研究上的不足。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交代研究目的、研究背景和前人研究成果。并且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语料的来源进行说明。第二章主要根据"V"与"处所"的语义关系,对"V+处所"动宾式词组与动宾式复合词中的处所宾语分为"起点"、"终点"、"途径场所"与"发生场所"四类,并由此建构两者的语义框架。第叁章主要是对"V+处所"动宾式词组和动宾式复合词中的"V"进行比较。本章主要是从动词角度入手,通过语义特征分析法对每一类"V"进行描写,探究"V"构成词组和复合词的情况,辨析"V+处所"复合词中"V"的特点。我们发现,复合词中的"V"相较而言呈现出"非动作性"和"非及物性"的特点,其后的处所成分在语义上呈现出"非具体化"的特点。同时,我们还对具有同样"V"的词组和复合词的类推性程度进行考察,发现在相同的语义结构以及相同的"V"之下,词组和复合词内部的类推性程度依旧存在着差别。第四章主要对"V+处所"动宾式复合词词义生成机制进行了专门探究,复合词的词义生成可以分为直接生成、半直接生成与非直接生成叁类。我们也对"V+处所"动宾式复合词进行了界定,根据语素义与语素义间的语义曲折度和语素义与词义的生成关系,可以对"V+处所"复合词与词组进行界定。第五章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主要结论和研究意义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的不足。(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5)

孙文统[6](2016)在《动宾式复合词带宾语结构的移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动宾式复合词带宾语结构(VN+O Construction)以其独特的句法表现形式、语用修辞功能以及较强的能产性等特征已然引起语法学界的广泛关注。根据动宾式复合词中词素的特征,我们可将该结构分为词素虚化型、作格交替型、外置移位型叁类。该结构的形成体现为基于形态—句法互动界面的动词词素、名词词素与宾语成分之间的外置(extraction)、移位(movement)与融合(fusion)。移位的动因旨在核查双音投射(DSP)中功能性中心语所携带的不可解释的[+DS]特征。(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任敏[7](2015)在《非受事动宾式复合词的结构义及其对语素义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受事动宾式复合词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结构类型,其特点为复合词的意义大于构词语素的意义之和。复合词词义中不但包含语素的意义,而且还包含结构的意义,即结构义。依据语言的实际情况,文章归纳出九类非受事动宾式复合词的结构义。结构义不但是复合词词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会对构词语素的意义产生影响,使其意义发生迁移,以至衍生出新义。(本文来源于《辞书研究》期刊2015年03期)

陈丽[8](2014)在《常态与拓展理论视角的动宾式复合词词类标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上掀起了学汉语热潮。这一现象的兴起使得外向型学习者词典的需求增多,同时使用者对词典的编纂质量要求也提高。离合词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引起许多语言学家的重视。动宾式离合词是离合词中所占比例较大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前人对动宾式离合词的研究集中在离析形式、离析的原因和功能、以及教学法等领域,而对离合词在词典中的标注情况研究极为罕见。汉语的词类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词类和词类标注问题仍然是个老大难问题,而离合词的词类标注更是个老大难问题。王仁强(2010)基于语料库的用法模式对离合词在词典中的标注做了研究,但其研究只是建立在个别案例的基础上,并没有做大规模的语料库调查。本文以Patrick Hanks(2013)的常态与拓展理论和王仁强(2014)的双层词类范畴化模型为理论指导,以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为基础,对动宾式离合词的词类标注做了深入调查。研究表明:使用频率高的离合词处于词和短语两个语法级阶比例也高;使用频率低的离合词离析率也低,处于词的级阶频率就高而短语级阶少有甚至没有。另外,根据动宾式离合词在语料库中的使用模式调查,我们发现处于词级阶的不一定只属于动词词类,还有形、名、副等词类,而且使用频率越高,词的兼类越多;同样,处于短语级阶的使用频率越高离析形式越多。然而,词典中对动宾式离合词统一标注为短语词,并没有区分词与短语两个级阶,因而所给出的例句中动词的用法和短语的用法参杂在一起,存在误导用户使用的嫌疑。另外,对于离合词的词级阶而言,词典中将具有其他词类如名词或形容词的动宾式离合词独立标注出,换言之,该词典注意到了词的兼类情况,但其数量与实际语料库中的调查结果相比相差较大,而且兼类类型也仅局限在动名和动形两类。最后,对于离合词的短语级阶来说,我们认为对使用频率高的应基于语料库用法模式列出优势插入成分,而离析率低的可以不标注为短语,仅将其作为词语标注即可。经讨论,我们认为出现差异的可能原因有:理论上,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因受经济原则的影响,人为减少兼类;程序上,割裂了句法层面和词库层面的关系;方法上,没有做大规模的语料库调查。本文不仅对动宾式离合词在外向型学习者词典中的处理具有指导意义,更深化了汉语词类和词类标注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4-04-01)

魏静芸[9](2013)在《汉语句子中动宾式复合词的英译》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带动宾式复合词的句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使用广泛,掌握了汉语带动宾式复合词的句子的英译规律和方法,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英译好汉语的动宾式复合词是英译汉语带动宾式复合词的句子的关键。(本文来源于《今日中国论坛》期刊2013年21期)

庄婷婷[10](2013)在《汉语常用动宾式复合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汉语常用动宾式复合词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汉语常用的动宾式复合词的句法语义特点进行归纳分析,并运用词汇化等理论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期深化对动宾式复合词的认识,也希望能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全文主要包括4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介绍前人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对象,并说明选题理由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汉语常用的动宾式复合词的概况进行探讨。首先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词条释义,共统计出307个常用的动宾式复合词,它们可以分为六类:名词、形容词、区别词、副词、兼类词和动词。首先简要说明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功能;然后对前五类汉语常用的动宾式复合词进行共时、历时的考察,认为它们词汇化的方式主要是由动宾式短语词汇化为双音复合词和通过比喻词汇化为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第叁部分依据一般动宾式动词和离合词的判断标准,判定出157个动宾式离合词。对不能带宾语的离合词的语法特点做了归纳,并结合动宾式离合词的历史来源,对它们的语法特征做出阐释。第四部分分析汉语常用的带宾动宾离合词的语义特点,讨论动宾式离合词带宾语的原因以及动宾式离合词带宾语的语用效果和发展前景。首先,对带宾的动宾式离合词的前后两个语素的语义特点进行分析,认为非典型动词和具体性低的宾语素之间由于较低的支配性,它们易于凝合,结为一体发生词汇化。其次,对动宾式离合词带宾语的结构(即VO1O2)中的O1和O2的语义关系进行梳理,它们的语义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类:支配关系、领属关系和同一关系。再次,从动词式离合词的语义“求补性”、词汇化程度和借用外来句法结构规则的角度探究动宾式离合词带宾语的原因。最后,指出动宾式离合词带宾语具有句式凝练、突出焦点、韵律和谐和表达新潮等四个方面的语用效果,但是这种盛行于新闻用语中的动宾式离合词带宾语结构是否能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中还有待时间的考验。(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3-04-01)

介宾式复合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VN双音复合词共计7812个,其中包含2145个VN偏正式双音复合词和5667个VN动宾式双音复合词。汉语复合词的结构义是指复合词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中所蕴含的意义,它是汉语复合词词义的组成要素。通过对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深入分析,结果显示VN偏正式双音复合词和VN动宾式双音复合词都含有复杂的结构义,但是二者存在较大差别。具体来说,VN偏正式双音复合词和"V+非受事"类VN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的结构义是显性的,而"V+受事"类VN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的结构义则是隐性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介宾式复合词论文参考文献

[1].孙颖.汉泰动宾式复合词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9

[2].马英新,何林英.VN偏正式与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的结构义对比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

[3].杨作玲,林倢羽.衍生于领主属宾构式的动宾式复合词[J].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4].童小倩.现代汉语动宾式动动复合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5].邹诗雨.“V+处所”动宾式复合词与词组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6].孙文统.动宾式复合词带宾语结构的移位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7].任敏.非受事动宾式复合词的结构义及其对语素义的影响[J].辞书研究.2015

[8].陈丽.常态与拓展理论视角的动宾式复合词词类标注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

[9].魏静芸.汉语句子中动宾式复合词的英译[J].今日中国论坛.2013

[10].庄婷婷.汉语常用动宾式复合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标签:;  ;  ;  ;  

介宾式复合词论文-孙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