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毛果苔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毛果苔草,克隆植物,年龄结构,克隆构型
毛果苔草论文文献综述
邢军会[1](2016)在《叁江平原湿地不同群落克隆植物毛果苔草种群生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克隆植物几乎分布于所有类型的天然生态系统中,也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对克隆植物的研究已成为种群生态学的前沿领域。在湿地植被中,尤其是在草本湿地中,克隆植物总是占有优势的地位。因此,开展其优势种群生态学系统研究对了解群落演替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叁江平原湿地自然水分梯度的空间生态系列中几乎无人为干扰的四种自然群落[漂筏苔草+毛果苔草群落(P)、毛果苔草群落(C)、毛果苔草+狭叶甜茅群落(T)、毛果苔草+芦苇群落(L)],以及一个被推土干扰后5年所形成的群落(毛果苔草干扰群落,J)中的毛果苔草种群为对象,采用野外原位观测、取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克隆形态可塑性、资源配置、繁殖对策及年龄结构等种群生物生态学特性开展了系统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在不同群落中毛果苔草种群的分株均由8个龄级组成,根茎由9个龄级组成;年龄构成均以3 a、4 a、5 a占主体,均为稳定型年龄结构。说明不同群落中毛果苔草种群将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2)不同群落中的毛果苔草种群营养繁殖率均比较高。除最高龄的8 a分株外,1a-7a分株均具有营养繁殖力;分株的营养繁殖力随着龄级的增加而降低。干扰加强了毛果苔草种群的营养繁殖倾向;在水分梯度空间生态系列中,水分的增加减少了毛果苔草种群的营养繁殖倾向。另外,干扰促使毛果苔草种群较早的进入了营养繁殖。(3)不同群落中毛果苔草种群的有性生殖株比率普遍较低。在水分梯度空间生态系列中,水分对毛果苔草种群的有性生殖有显着影响,其有性生殖株比率随着水分的增加而增加;而干扰对种群的有性生殖株比率无显着影响。不同群落中的毛果苔草种群在两个水平上的生殖分配均比较低,水分梯度对其有显着影响:在水分梯度空间生态系列中,对花序的生殖分配(RAⅠ)随着水分的增加而减小,对果实的生殖分配(RAⅡ)随着水分的增加是先减小后增加(在毛果苔草+狭叶甜茅群落的毛果苔草种群最低);毛果苔草干扰群落与毛果苔草群落中的毛果苔草种群在生殖分配的两个水平上皆无显着差异。不同群落中毛果苔草种群千粒重差异显着:在毛果苔草干扰群落(J)中的显着高于毛果苔草群落(C)中的;在水分梯度空间生态系列群落中,由高到低依次为毛果苔草+狭叶甜茅群落、毛果苔草+漂筏群落、毛果苔草+芦苇群落、毛果苔草群落。酸碱溶液处理均能提高毛果苔草种子的萌发率,以10%NaOH溶液浸种60 min的效果最好,萌发率为70.0%。(4)不同群落中毛果苔草种群的资源配置均以营养繁殖占优势,但种群间有差异:水分梯度对地上生物量、地上分株重影响显着,其随着水分的增加而增加;根茎生物量随水分增加为先减少后增加。毛果苔草干扰群落中毛果苔草种群的营养繁殖潜力显着低于毛果苔草群落中的;水分梯度空间生态系列中,随水位增加,毛果苔草种群的营养繁殖潜力为先减小后增加,以毛果苔草+狭叶甜茅群落中的最小,毛果苔草+芦苇群落中的最大。(5)不同群落中毛果苔草种群的克隆构型兼有“密集型”和“游击型”。毛果苔草干扰群落中的毛果苔草种群较毛果苔草群落中的短根茎分枝角度小、间隔子短,长根茎数量少而长,其“密集型”的分株分布较稀疏,“游击型”扩展的距离较大。在水分梯度空间生态系列中,毛果苔草种群的“密集型”策略随水分的增加而增强,即密集型分株的密集度随着水分增加而增加,而种群的“游击型”策略减弱,同时“游击型”间的扩展距离随水位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综上所述,不同群落中毛果苔草种群皆以营养繁殖为主,有性生殖很低。在毛果苔草干扰群落中的毛果苔草种群与在其它群落中的相比,种群将更多的资源分配到了繁殖上,而用于生长方面的较低。随着水分的增加,毛果苔草种群的营养繁殖率逐渐降低,有性生殖比例逐渐增强,但结实率却是先降低而后增加;毛果苔草种群的“密集型”策略随水分的增加而增强,同时“游击型”策略减弱。毛果苔草干扰群落中的毛果苔草种群与水分梯度空间生态系列毛果苔草群落中的相比,有较高的营养繁殖率,较早进入营养繁殖,分株的分布比较疏散。(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侯翠翠,宋长春,李英臣,郭跃东,杨桂生[2](2012)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毛果苔草枯落物分解及营养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采用分解袋法,研究了叁江平原典型湿地植物毛果苔草枯落物分解对水分条件变化的响应,探讨了典型碟形洼地不同水位下枯落物分解1a时间内的分解速率与N、P等营养元素动态。分解1a内,无积水环境下枯落物失重率为34.99%,季节性积水环境下为27.28%,常年积水环境下随水位增加枯落物失重率分别为26.99%与30.67%,表明积水条件抑制了枯落物的分解。枯落物的分解随环境变化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分解0—122 d内随水位增加枯落物失重率分别为16.09%、24.25%、23.53%与26.60%,即生长季内积水条件促进了枯落物有机质的分解及重量损失。而随实验进行,分解122—360 d内随水位增加毛果苔草枯落物的失重率分别为18.90%、3.02%、3.46%、4.03%,即在非生长季土壤冻融期积水条件抑制了枯落物分解(P<0.05)。水分条件对毛果苔草枯落物N元素的影响表现为积水条件促进生长季内枯落物的N固定,水位最高处毛果苔草N浓度显着高于无积水环境(P<0.05)。但进入冻融期后积水环境下枯落物N浓度与含量降低;其中季节性积水限制了枯落物的N积累能力,至分解360d时与初始值相比表现出明显的N释放(P=0.01)。毛果苔草枯落物分解61d时P出现富集,其中积水条件下P的富集作用增强,但与水位不相关。分解1a后毛果苔草枯落物表现为P的净释放,不同水分条件下枯落物P元素损失没有明显差异(P>0.05)。(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邢军会,李小钌,倪红伟[3](2011)在《毛果苔草种子生活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毛果苔草种子生活力进行了测定,发现其种子生活力为83%;经解剖观察发现有完全发育胚的种子为82%。(本文来源于《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期刊2011年04期)
邢军会,倪红伟,栗辉[4](2011)在《叁江平原毛果苔草无性系种群根茎的年龄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毛果苔草无性系种群营养繁殖中的某些策略,为湿地植物的保护和保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利用分蘖节营养繁殖世代数,对毛果苔草根茎龄级进行判断和划分,统计毛果苔草根茎长度和生物量的年龄结构,并分析各龄级根茎数量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毛果苔草无性系种群根茎的最大存活年龄为9龄;根茎的长度、生物量皆以2~6龄级为主,结构较稳定;生长季内,1、9龄级变化较大:1龄级根茎在果期开始出现,并迅速增加;9龄级根茎在生长季末迅速消失;单位长度根茎的干物质贮量以2~5龄级为主,在4龄级有最高值;生长季后期是毛果苔草根茎营养物质积累的重要时期。1龄根茎的快速生长有利于种群快速、充分地占据或扩展生长空间。(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1年19期)
邢军会,李小钌,倪红伟[5](2011)在《温度对毛果苔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叁大要素之一。研究了温度对毛果苔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发现变温30/20℃有利于种子萌发。(本文来源于《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期刊2011年03期)
王洋,刘景双,窦晶鑫,赵光影[6](2010)在《叁江平原典型湿地毛果苔草养分含量及累积特征(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江平原典型湿地毛果苔草群落为研究对象,在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研究了毛果苔草植物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季节动态以及养分(氮、碳、磷)特征。结果表明:毛果苔草地上生物量随着植物的生长符合二次函数模型,地下生物量随着植物的生长符合指数增长模型。毛果苔草地上、地下部分有机碳含量随植物生长均呈显着正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983和0.746。地上、地下有机碳累积量随着植物生长的变化趋势与其生物量的变化是一致的,随着植物的生长符合二次函数模型。毛果苔草地上、地下部分总氮含量和积累量随着植物的生长分别符合指数递增模型。毛果苔草磷含量随着植物的生长分别符合二次函数模型,但是磷累积量随着植物的生长分别符合线性增长模型。植物生长季毛果苔草植物体碳/氮的大小与其总氮含量呈反比关系,碳/磷的大小与其总磷含量呈反比关系,研究表明氮含量是毛果苔草生长过程中的限制性养分。(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期刊2010年03期)
李小钌,刘晓东,邢军会,倪宏伟[7](2009)在《毛果苔草生殖分蘖株生长及生殖分配的表型可塑性调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叁江平原毛果苔草(Carex lasiocarpa)籽实成熟期间,广泛采集生殖分蘖株,测定和分析了不同高度级别分蘖株数量性状的生态可塑性及其调节规律。结果表明:毛果苔草生殖分蘖株高与雌小穗数、小花数、穗生物量、茎叶生物量、株生物量呈显着或极显着的直线正相关关系,与种子数、种子生物量呈显着的幂指数正相关关系,与结实率呈极显着的直线负相关关系;生殖分配Ⅰ平均(19.78±2.36)%,生殖分配Ⅱ平均(6.94±2.68)%,毛果苔草对有性生殖的投入极低。生殖分配Ⅰ与分蘖株高、分蘖株生物量均呈显着的幂指数负相关,生殖分配Ⅱ与分蘖株高、分蘖株生物量均呈极显着的直线负相关。毛果苔草生殖分株数量特征和生殖分配表现出的规律性,反应了天然生境条件下毛果苔草种群生长与生殖的适应性。(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9期)
李小钌[8](2009)在《毛果苔草繁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毛果苔草(Carex lasiocarpa)株型优美,是一种优良的湿生观赏草资源,可开发用于城市水景绿化,又是叁江平原地区湿地主要优势种群,而且是优良的纤维植物资源及饲用植物之一,有着很高的经济开发利用价值。本文选取4个不同水变化自然生境毛果苔草种群,对毛果苔草克隆生长特征、生殖分蘖株的数量特征以及种子休眠萌发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毛果苔草是比较典型的克隆植物,根茎可明显区分为短根状茎和长根状茎。其短根状茎生长特征趋向于密集型,长根状茎生长特征趋向于游击型。(2)随着生境积水水位的升高,毛果苔草短根状茎节间长度呈现变短趋势,间隔子长度呈现变长趋势;长根状茎节间长度呈现变长趋势,间隔子长度呈现变短趋势;种群密度呈减少趋势,分株高度逐渐升高。不同水环境下,毛果苔草克隆构型和分株种群特征进行一定的表型可塑性调节。(3)不同生境毛果苔草种群平均结实率均低于50%。毛果苔草生殖分蘖株生殖构件数量特征在种群内不同高度级之间均具有表型可塑性,不同生境种群可塑性程度不同,其中,结实率的表型可塑性最大,单株雌小穗数表型可塑性最小。各生物量指标在同一生境种群内的变异度普遍大于不同生境种群间的变异度,不同生境种群间种子生物量生态可塑性最大,茎叶和全株生物量次之,穗生物量最小。毛果苔草种群在穗和籽粒两个水平的生殖分配上均比较低,后者表型可塑性大于前者。(4)不同生境毛果苔草种群抽穗率均较低,随着生境积水水位的升高,呈现升高趋势。不同生境种群间种子外部形态特征差异不明显。毛果苔草种群平均千粒重为1.214±0.211g,平均含水量为10.40%,种群间差异显着。(5)毛果苔草种子生活力为83%,大多数种子成熟时的胚在形态上是发育完全的,种子休眠的原因不是由于胚的形态后熟。其种皮透水性较好,种子的休眠也不是由于种皮的透性差造成的。毛果苔草果囊和种实存在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这种物质溶于水,更易溶于有机溶剂。(6)变温比恒温更适于毛果苔草种子萌发,较适宜温度为30/20℃。2%KNO_3溶液浸种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毛果苔草种子萌发,但是对于打破休眠效果不是很理想。10%NaOH溶液浸种基本打破了毛果苔草种子休眠,浸种60min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达到70.00%。(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09-04-01)
王洋,刘景双,王国平,苏伟[9](2008)在《农田排水对沼泽湿地毛果苔草的影响及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叁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垦殖,农田排水不断进入沼泽湿地,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当一定氮、磷浓度的农田排水进入毛果苔草沼泽湿地后,水中TN、NH4+-N、TP和PO43--P的含量均明显升高,8~9月份TN和NH4+-N含量分别为自然沼泽湿地水体的1.51~2.10倍和1.53~3.02倍;TP和PO43--P含量分别为1.30~4.08倍和4.33~11.33倍。接受农田排水的毛果苔草根、茎叶生物量明显增高,相应的植物不同部分TN、TP含量也明显增高,其毛果苔草根部TN、TP含量与水中TN、TP含量的相关关系比自然湿地毛果苔草的这一相关关系更强,表明农田排水可促进毛果苔草的生长和对氮、磷的吸收。由于农田排水中磷的含量相对较高,造成湿地水系统N/P失衡,对湿地毛果苔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生产力形成潜在的威胁,因此应控制农田排水直接排入沼泽湿地。(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08年02期)
卢妍,宋长春,王毅勇,赵志春[10](2007)在《叁江平原毛果苔草沼泽不同生长阶段CH_4排放的日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叁江平原毛果苔草沼泽4个生长阶段(开花期、果熟期、果后营养期和枯萎期)进行CH4排放通量的日变化观测实验。结果表明,毛果苔草沼泽这4个生长阶段CH4排放通量的日变化规律不一致,开花期时表现为无明显规律,果熟期、果后营养期和枯萎期时其变化均为单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9时、19时和13时。CH4排放通量的日变化与温度的相关性不明显。对比各生长阶段CH4的日平均通量值发现,果熟期和果后营养期CH4日均通量大,而开花期和枯萎期的日均通量明显减小。从整个生长季来看,CH4排放通量的日变化与气温、水温、5cm地温、10cm地温、15cm地温和20cm地温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温度是影响CH4排放通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农业现代化研究》期刊2007年05期)
毛果苔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于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采用分解袋法,研究了叁江平原典型湿地植物毛果苔草枯落物分解对水分条件变化的响应,探讨了典型碟形洼地不同水位下枯落物分解1a时间内的分解速率与N、P等营养元素动态。分解1a内,无积水环境下枯落物失重率为34.99%,季节性积水环境下为27.28%,常年积水环境下随水位增加枯落物失重率分别为26.99%与30.67%,表明积水条件抑制了枯落物的分解。枯落物的分解随环境变化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分解0—122 d内随水位增加枯落物失重率分别为16.09%、24.25%、23.53%与26.60%,即生长季内积水条件促进了枯落物有机质的分解及重量损失。而随实验进行,分解122—360 d内随水位增加毛果苔草枯落物的失重率分别为18.90%、3.02%、3.46%、4.03%,即在非生长季土壤冻融期积水条件抑制了枯落物分解(P<0.05)。水分条件对毛果苔草枯落物N元素的影响表现为积水条件促进生长季内枯落物的N固定,水位最高处毛果苔草N浓度显着高于无积水环境(P<0.05)。但进入冻融期后积水环境下枯落物N浓度与含量降低;其中季节性积水限制了枯落物的N积累能力,至分解360d时与初始值相比表现出明显的N释放(P=0.01)。毛果苔草枯落物分解61d时P出现富集,其中积水条件下P的富集作用增强,但与水位不相关。分解1a后毛果苔草枯落物表现为P的净释放,不同水分条件下枯落物P元素损失没有明显差异(P>0.0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毛果苔草论文参考文献
[1].邢军会.叁江平原湿地不同群落克隆植物毛果苔草种群生态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2].侯翠翠,宋长春,李英臣,郭跃东,杨桂生.不同水分条件下毛果苔草枯落物分解及营养动态[J].生态学报.2012
[3].邢军会,李小钌,倪红伟.毛果苔草种子生活力的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
[4].邢军会,倪红伟,栗辉.叁江平原毛果苔草无性系种群根茎的年龄结构[J].中国农学通报.2011
[5].邢军会,李小钌,倪红伟.温度对毛果苔草种子萌发的影响[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
[6].王洋,刘景双,窦晶鑫,赵光影.叁江平原典型湿地毛果苔草养分含量及累积特征(英文)[J].JournalofForestryResearch.2010
[7].李小钌,刘晓东,邢军会,倪宏伟.毛果苔草生殖分蘖株生长及生殖分配的表型可塑性调节[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
[8].李小钌.毛果苔草繁殖特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
[9].王洋,刘景双,王国平,苏伟.农田排水对沼泽湿地毛果苔草的影响及效应[J].水科学进展.2008
[10].卢妍,宋长春,王毅勇,赵志春.叁江平原毛果苔草沼泽不同生长阶段CH_4排放的日变化规律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