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性行为论文-见习记者,王红岭,通讯员,孙洁

危险性行为论文-见习记者,王红岭,通讯员,孙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危险性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危险性行为,艾滋病感染者,高危性行为,经静脉吸毒,徐女士,艾滋病检测,同性性行为,疾控中心,世界艾滋病日,传播途径

危险性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见习,王红岭,通讯员,孙洁[1](2019)在《拒绝危险性行为,防艾工作任重道远》一文中研究指出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作为一种危害性大、死亡率高、目前尚无法根治的传染性疾病,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95.8万人,今年新发现感(本文来源于《衢州日报》期刊2019-12-03)

唐小兵[2](2019)在《综合干预对农村社区有危险性行为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对照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评价观察在农村社区中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自2017年6月到2019年6月期间本社区收诊的30例患有重性精神病的患者实施研究,以护理措施不同分成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5),对照组行常规干预,结果:实验组采用综合干预,比较两组危险性行为与护理依从性。实验组危险性行为与对照组比较显着减少,P <0.05;并且实验组依从性相比较对照组提高效果更具明显化,P <0.05。结论:在农村社区中,对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危险性行为,提高依从性,值得借鉴与推广。(本文来源于《作家天地》期刊2019年21期)

李玉艳,韩颖,姜楠,孙亚坤,赵瑞[3](2019)在《北京市东城区已婚流动人口性生活现状及危险性行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已婚流动人口的性生活情况及危险性行为发生情况,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促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二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流动人口集中的工厂、企业、建筑工地和服务/娱乐场所选择18-49岁的育龄流动人口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婚育史及婚育观念,性生活频率、商业性行为情况等。采用SAS 9.2软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已婚流动人口1866人,仅有73.20%的流动人口调查时与配偶居住在一起,平均每月性生活次数为4次(P_(25)=3,P_(7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流动人口的性生活频率低于男性(OR=0.654,95%CI:0.500~0.856),年龄20~29岁组(OR=11.506,95%CI:1.243~106.517)、30~39岁组(OR=9.584,95%CI:1.042~87.089)流动人口性生活频率高于年龄<20岁组,家庭平均月收入5000~6999元的流动人口性生活频率高于家庭平均月收入<1000元组(OR=2.162,95%CI:1.111~4.208)。在调查时最近1年内,发生过婚外性行为、商业性行为、同性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1.24%、0.43%和0.32%,其中分别有3人(0.16%)具有2种以上危险性行为;与男性相比,女性发生危险性行为的风险较低(OR=0.252,95%CI:0.113~0.560)。结论北京市东城区已婚流动人口的性生活状况并不理想,夫妻分居现象较为严重。尽管自我报告的危险性行为比例不高,但是仍需要加强安全性行为方面的宣教服务。(本文来源于《中国健康教育》期刊2019年08期)

朱海林[4](2019)在《性道德建设:艾滋病危险性行为干预的伦理支撑》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当前艾滋病防控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艾滋病危险性行为仍广泛存在。之所以如此,性道德的多元化及其之间的差异和对立导致的性道德观念迷茫与底线崩塌是深层道德根源,性道德建设滞后是艾滋病危险性行为干预面临的深层伦理瓶颈。解决这一难题,必须把性道德建设摆在艾滋病危险性行为干预的突出位置;坚持有利、底线和责任叁原则,确立应有的性道德标准,明确各类危险性行为的伦理定性,实现性道德教育和性健康教育的统一,形成性道德建设的社会合力。(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牟彦红,周星霖,李放[5](2019)在《四川高校男同性恋学生危险性行为现状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四川高校男同性恋学生危险性行为的现状,促进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方法:采用网络抽样法和滚雪球抽样法抽取四川高校的255名男同性恋学生,调查其过去6个月内发生的同性间危险性行为情况。结果:在过去6个月内,与同性发生过危险性行为的学生占39. 6%。具体来看,有两个及以上性伴侣的学生占30. 2%,发生性关系时未使用安全套的学生占22. 0%;男同性恋学生性伴侣数、肛交次数和未戴套性行为次数两两呈正相关,且这叁种指标均不存在显着人口学差异。结论:四川高校男同性恋学生存在较高的危险性行为发生率,学校应加强对危险性行为的干预,以促进对艾滋病的防控。(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12期)

丁梁,高兴旺,张良[6](2019)在《滑雪技能对大众滑雪高危险性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在大众滑雪当中,滑雪技能对高危险性行为的影响机制,特抽取1667名滑雪运动参与者,关于过度自信在滑雪技能掌握情况中对滑雪中高危险行为发生影响的中介作用进行调查考察,以及滑雪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对过度自信的影响路径是否受到风险感知的调节。结果发现:在大众滑雪运动中,过度自信对滑雪技能的掌握与高危险性行为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滑雪技能的掌握不仅可以对高危险性行为的发生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过度自信也可以对高危险性行为产生间接影响;风险感知对该中介作用具有调节作用,过度自信对滑雪中高危险性行为发生的影响是随着风险感知的增加而降低;整体模型检验发现,滑雪技能的掌握情况、过度自信、风险感知以及滑雪中高危险性行为的发生形成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从而对大众滑雪运动的风险进行规避,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控制到最低,促进我国大众冰雪项目稳步发展。(本文来源于《冰雪运动》期刊2019年01期)

蒋伟雄,曾令李,秦键,刘华生,沈辉[7](2018)在《利用动态功能连接对健康危险性行为特征的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健康危险性行为的脑网络特征,该文采集了49个被试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使用每一个对象动态功能连接网络的低频振荡振幅作为特征,利用支持向量回归对个体的健康危险行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动态功能连接能较好地预测健康危险性行为特征,并提取了与之相关的功能连接模式,对预测有重要作用的连接绝大部分位于网络之间,且主要呈现为带状盖网络和额顶网络之间的连接,以及感觉运动网络与它们之间的连接相关。(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孙洪敏[8](2018)在《综合护理对降低精神病患者危险性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在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中使用综合护理对降低其危险性行为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通过随机方式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使用综合护理,3个月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危险行为发生率(23.33%)显着低于对照组(50.00%),且差异显着(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精神病患者危险性行为的发生,是值得信赖的护理方案。(本文来源于《健康之路》期刊2018年11期)

朱海林[9](2018)在《保护性干预与惩罚性干预:艾滋病危险性行为干预的价值难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艾滋病危险性行为干预面临的价值难题,即保护性干预与惩罚性干预之间的价值冲突,是目前我国艾滋病危险性行为干预的深层伦理瓶颈,它不仅贯穿于艾滋病危险性行为干预的总体历程,也贯穿在当前艾滋病危险性行为干预的现实实践,并突出地表现在干预对象、价值考量、伦理导向、干预主体四个方面。解决保护性干预和惩罚性干预的价值冲突,必须在坚持以保护性干预为主的理念的基础上,消除公安部门与卫生部门工作的价值冲突;同时,在性教育中突出性健康方面的内容,着力增强安全套推广实效。(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李鸿燕[10](2017)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防范危险性行为——心理活动课“花开应有时”说课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身体的发育成熟,青春期学生性冲动开始萌发,对于"性"充满好奇。但由于青少年性成熟的提前,再加上社会开放程度的增加、外界资讯的影响等因素,一些青少年过早地发生了性行为。而与青少年的性发育提早形成鲜明反差的是青少年性教育滞后和性知识贫乏。尽管当前网络非常发达,资讯很丰富,但在性教育方面,中学生依然缺乏良好的指引。因此,让性教育走进课堂,保证中职学生获得科学、系统的青春期性知识,培养他们在异(本文来源于《现代教学》期刊2017年18期)

危险性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评价观察在农村社区中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自2017年6月到2019年6月期间本社区收诊的30例患有重性精神病的患者实施研究,以护理措施不同分成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5),对照组行常规干预,结果:实验组采用综合干预,比较两组危险性行为与护理依从性。实验组危险性行为与对照组比较显着减少,P <0.05;并且实验组依从性相比较对照组提高效果更具明显化,P <0.05。结论:在农村社区中,对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危险性行为,提高依从性,值得借鉴与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危险性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见习,王红岭,通讯员,孙洁.拒绝危险性行为,防艾工作任重道远[N].衢州日报.2019

[2].唐小兵.综合干预对农村社区有危险性行为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对照临床疗效分析[J].作家天地.2019

[3].李玉艳,韩颖,姜楠,孙亚坤,赵瑞.北京市东城区已婚流动人口性生活现状及危险性行为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9

[4].朱海林.性道德建设:艾滋病危险性行为干预的伦理支撑[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牟彦红,周星霖,李放.四川高校男同性恋学生危险性行为现状调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

[6].丁梁,高兴旺,张良.滑雪技能对大众滑雪高危险性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J].冰雪运动.2019

[7].蒋伟雄,曾令李,秦键,刘华生,沈辉.利用动态功能连接对健康危险性行为特征的预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8

[8].孙洪敏.综合护理对降低精神病患者危险性行为的影响[J].健康之路.2018

[9].朱海林.保护性干预与惩罚性干预:艾滋病危险性行为干预的价值难题[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0].李鸿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防范危险性行为——心理活动课“花开应有时”说课方案[J].现代教学.2017

标签:;  ;  ;  ;  ;  ;  ;  ;  ;  ;  

危险性行为论文-见习记者,王红岭,通讯员,孙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