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滩建筑物论文-肖烈兵,贾雨少

护滩建筑物论文-肖烈兵,贾雨少

导读:本文包含了护滩建筑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Y形整治建筑物,航道整治,潮汐分汊河段,护滩效果

护滩建筑物论文文献综述

肖烈兵,贾雨少[1](2019)在《潮汐分汊河道心滩Y形整治建筑物护滩机理和布置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潮汐分汊河道心滩Y形整治建筑物的护滩作用机理并形成系统的布置方法,在分析心滩水流特征的基础上,对Y形整治建筑物各部位的功能、作用机理、布置原则和布置方法进行研究。Y形整治建筑物有较好的护滩作用,对调整两汊分流效果较弱。Y形整治建筑物护滩堤主要守护高滩,一般选择就近布置在所需守护的滩体前沿等深线,高程一般略大于落潮流速较大时段的对应水位。头部潜堤守护低滩,一般沿滩脊线布置,根据多年历史地形资料堤身长度布置至滩体稳定等深线附近,堤身高度仅需满足整治建筑物结构安全,一般取1~2 m。(本文来源于《港口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贾雨少,黄东海,肖烈兵[2](2017)在《Y形整治建筑物护滩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航道整治工程中采用了一种外形类似"Y"的整治建筑物,取得了较好的护滩效果。选取长江下游典型潮汐分汊河段——白茆沙河段进行地形概化,采用潮流数学模型研究Y形建筑物的护滩效果。结果表明,护滩堤一般就近布置在需守护的滩体前沿等深线附近,护滩堤长度需覆盖滩体迎流面最宽处,护滩堤高程可取潮汐分汊河段特征水位;头部潜堤一般沿滩脊线布置,长度延伸至需守护的低滩,可根据多年历史地形资料选择在滩体稳定的等深线附近,高程则以可满足整治建筑物结构安全即可。(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7年11期)

李彪,涂琳[3](2017)在《长江中游周天河段航道整治建筑物3~#、4~#护滩带损毁原因及维护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长江中游周天河段清淤应急工程3#、4#护滩带局部出现变形、破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叁峡蓄水后,清水下泄,坝下河段整治建筑物受水流冲刷作用增强,加之周天河段河床冲淤变化大,护滩带结构设计偏弱,难以适应新水沙条件变化,造成3#、4#护滩带头部及中部排边缘出现冲刷破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抛石、铺石与充枕相结合的维修方案,维修实施后可达到遏制冲刷发展,控制变形的目的,可为长江中游类似护滩带建筑物维修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航道科技》期刊2017年05期)

刘玉成,辛红,刘蕊,葛明[4](2014)在《长江中游航道整治建筑物护滩带局部水流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护滩带目前较为广泛地应用于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中,且取得较好的整治效果,但是其水毁现象不容忽视。文中通过水槽概化模型试验,对护滩带周围的水流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出护滩带上游迎流面存在一个横轴环流区,水流叁维性强;上游侧横向流速指向外侧,靠下游侧开始指向内侧,水流在护滩带头部发生了绕流等认识,对深入认识护滩带的水毁机理具有重要作用,可为护滩带的结构设计及其布置形式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4年05期)

曹民雄,李青云,蔡国正,袁达全,王秀红[5](2011)在《长江口岸直水道鳗鱼沙心滩头部守护工程局部冲刷水槽概化试验研究——Ⅰ.水槽概化与护滩建筑物模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维持长江口岸直水道下段目前较为有利的滩槽格局和较好的航道条件,在口岸直水道的鳗鱼沙心滩头部进行护滩守护工程,需要研究守护工程周边的最大冲刷深度,以确定边缘压石宽度与重点防护部位,给设计提供技术依据。在分析口岸直水道水流运动特性与泥沙组成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概化水槽的模型设计,提出了采用"流带法"确定水槽边界,确定了最强水流动力、每年可能出现的最大流量、经常出现的流量等试验水力条件。对砂肋软体排、混凝土联锁块软体排、D型系混凝土块排,以及抛石压载等护滩建筑物的模拟进行了设计,为护滩带周边局部冲刷变形试验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1年07期)

刘晓菲[6](2008)在《护滩建筑物破坏机理及模拟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航道整治工程的不断深入展开,整治建筑物的类型越来越多,其中护滩建筑物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整治形式。但从目前已实施的航道整治工程来看,所采用的护滩建筑物受损或破坏的现象较为严重,直接影响航道整治效果,加之国内外护滩建筑物的破坏机理、平面布置形态及结构稳定性方面的模拟技术尚不成熟,因此,研究护滩建筑物的破坏机理,解决护滩建筑物的实体模拟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通过野外调研、理论分析、概化模型试验等手段,针对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应用最为普遍的边滩类滩体护滩建筑物,详细研究了护滩建筑物的破坏机理,确定了影响护滩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因素;选定X型系砼块软体排(简称X型排)作为进行模拟的护滩建筑物,选取两种比尺(1:60和1:10),从几何相似、重力相似、平面布置相似以及变形相似等方面进行护滩建筑物的相似模拟,解决了护滩建筑物的模拟技术问题;通过定床试验和清水冲刷试验,分析了边滩附近的水流结构,详细研究了边滩附近水流的脉动动能和紊动强度的分布规律,建立了边滩附近水流紊动及压力脉动频率、能量、流速与冲刷之间的关系;系统分析了滩体周围有无护滩建筑物守护时滩体冲刷破坏情况,给出了边滩类滩体周围冲刷坑范围的确定方法,通过量纲分析得出了冲刷坑的计算公式;根据护滩建筑物的受力试验,研究了护滩建筑物周围的受力情况,分析了护块与护块之间的脉动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模型护滩带的破坏和变形与原型基本一致,说明模型试验选用的试验沙和护滩带形式,基本能够反映原型河床与护滩带的特征。本论文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长江中下游航道系统整治工程中,也可推广应用于其它类似河段的航道整治工程中,同时,研究成果将丰富航道整治学科的内容。(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08-03-01)

刘怀汉,付中敏,陈婧,闫军[7](2007)在《长江中游航道整治建筑物护滩带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对长江上已建的护滩工程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护滩带的平面布置型式和破坏形式,对护滩带的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水槽概化模型试验,分析了护滩带周边水流泥沙运动特征,提出了护滩带宽度和间距的确定方法;通过护滩带边缘防冲现场试验,总结了边缘防冲措施,以便在今后的设计中, 根据护滩带所护滩体特征及来水来沙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防护措施,提高护滩工程的整体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学会第叁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期刊2007-10-01)

护滩建筑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在航道整治工程中采用了一种外形类似"Y"的整治建筑物,取得了较好的护滩效果。选取长江下游典型潮汐分汊河段——白茆沙河段进行地形概化,采用潮流数学模型研究Y形建筑物的护滩效果。结果表明,护滩堤一般就近布置在需守护的滩体前沿等深线附近,护滩堤长度需覆盖滩体迎流面最宽处,护滩堤高程可取潮汐分汊河段特征水位;头部潜堤一般沿滩脊线布置,长度延伸至需守护的低滩,可根据多年历史地形资料选择在滩体稳定的等深线附近,高程则以可满足整治建筑物结构安全即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护滩建筑物论文参考文献

[1].肖烈兵,贾雨少.潮汐分汊河道心滩Y形整治建筑物护滩机理和布置方法[J].港口科技.2019

[2].贾雨少,黄东海,肖烈兵.Y形整治建筑物护滩效果分析[J].水运工程.2017

[3].李彪,涂琳.长江中游周天河段航道整治建筑物3~#、4~#护滩带损毁原因及维护对策[J].中国水运.航道科技.2017

[4].刘玉成,辛红,刘蕊,葛明.长江中游航道整治建筑物护滩带局部水流结构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

[5].曹民雄,李青云,蔡国正,袁达全,王秀红.长江口岸直水道鳗鱼沙心滩头部守护工程局部冲刷水槽概化试验研究——Ⅰ.水槽概化与护滩建筑物模拟设计[J].水运工程.2011

[6].刘晓菲.护滩建筑物破坏机理及模拟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

[7].刘怀汉,付中敏,陈婧,闫军.长江中游航道整治建筑物护滩带稳定性研究[C].中国水利学会第叁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2007

标签:;  ;  ;  ;  

护滩建筑物论文-肖烈兵,贾雨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