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收入公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收入公平感,流动性预期,再分配偏好,中介效应
收入公平论文文献综述
李莹,吕光明[1](2019)在《收入公平感、流动性预期与再分配偏好——来自CGSS 2013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的一些微观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存在强烈的再分配偏好。为剖析这一现象,本文从个体主观感知视角出发,基于再分配偏好决定因素、不平等陷阱理论以及目标追求理论,构建了分析收入公平感、流动性预期对再分配偏好影响的基本框架,并利用CGSS 2013数据,采用Logit回归、改进的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其中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收入公平感的降低不仅会直接增强再分配偏好,还会通过降低流动性预期这一中介变量来进一步提高再分配偏好。这一双重作用的存在构成了我国居民再分配偏好偏强的主要诱因。这一结论对新时代背景下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财贸经济》期刊2019年04期)
刘子恒[2](2019)在《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公平分配问题再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实施四十年以来,中国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然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也日趋显着。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收入分配思想,分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即消费水平断层,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效率低下。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于土地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本文来源于《市场周刊》期刊2019年01期)
赵媛媛[3](2018)在《个人所得税实行家庭制探析——基于收入公平分配的角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个人所得税关乎每个人的利益,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个人所得税具有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从公平分配的角度,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现实状况,提出未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可以实行家庭制的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山西农经》期刊2018年18期)
范香梅,刘斌,邹克[4](2018)在《金融包容、创业选择及收入公平分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企业家才能和创业选择视角,分析金融包容影响收入分配的微观机制,认为金融包容扩展了客户群体的服务边界,有助于提高低收入者的信贷准入机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基于200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包容、财富水平能够提高一地区的创业水平,缩小收入分配,但由于金融包容倾向于支持财富水平较高的群体创业,不利于收入公平分配。要形成金融包容与收入分配的良性互动,应重点解决金融包容的结构性问题,加大对低收入、低财富群体创业的金融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软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陈莉婷,严静[5](2018)在《收入公平感性别差异及原因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同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从实证角度探讨收入公平感的性别差异及原因解释。数据表明,与显着的收入性别差异不同,收入公平感不具有显着的性别差异,主要原因在于性别观念在其中起到了平衡作用。传统性别观念在对收入公平感的影响上,成为女性的"福利",男性不可解释的压力。短期内应从微观的生活体验入手提升两性的收入公平感,长期应注重提升两性收入公平感的健康度,把它作为两性平衡发展的内容之一,预防当性别观念的平衡作用消失时,造成两性收入公平感的失衡状态。(本文来源于《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桓志敏[6](2018)在《促进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公平分配的税收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随着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加,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成为带动收入增长的新生力量。然而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公平分配现象更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研究课题为促进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公平分配的税收政策,首先概述了财产性收入公平分配与税收调节政策的理论基础,接着利用数据和图表直观展示目前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及其差距的现实情况,概括影响差距的主要因素并运用变异系数、收入不良指数对我国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差距做了指标测度;其次,对我国税收政策促进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公平分配做现实考察,通过系统梳理现阶段我国促进财产性收入公平分配的税收政策继而剖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再次,对我国税收政策调节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做实证分析即先用Lowess拟合曲线初探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财产性收入差距的调控是否具有相关关系,然后运用OLS回归和滞后变量回归分析个人所得税对于调节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效果;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公平分配的税收政策建议,包括“两步走”的改革总体思路,完善财产性收入公平分配的税收政策体系以及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本文来源于《山东财经大学》期刊2018-06-01)
李忠华[7](2018)在《转轨以来捷克社会民主党社会政策对收入公平的促进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转轨以来由传统社会民主党重建而来的捷克社会民主党叁次上台执政。该党以缓解转轨代价、促进公平为指导理念实施了保护下层民众利益的社会政策,在转轨过程中发挥了缓解收入差距过大、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这些政策实践,为同样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启示和借鉴。(本文来源于《未来与发展》期刊2018年05期)
杜子润,李依林[8](2018)在《论收入公平分配立法的基本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收入公平分配立法原则是收入公平分配立法活动应当遵循的根本准则,反映了收入公平分配立法正义、平等、秩序的价值取向与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宏远目标。文章认为,我国收入公平分配立法活动应遵循利益与责任同等分配原则、保障基本需要原则、合理适中原则、稳定性与适时性相结合原则、第叁方立法原则,以利于促使立法与收入分配改革决策的顺利实施。(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经济》期刊2018年04期)
张霄宇[9](2017)在《创新驱动促进收入公平分配:市场与政府》一文中研究指出促进收入公平分配需要效率与公平兼顾,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以创新作为经济发展新动力能够保持经济持续有效增长,为公平分配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能够保障形式平等减少政府不必要干预,能够通过产业升级、要素禀赋结构调整等方式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然而技术进步的资本和技能偏向性也带来分配结构失衡的风险,为此必须发挥好政府在科技教育、产业升级、财税金融、社会保障等制度建设领域的作用,矫正市场失灵,确保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本文来源于《改革与战略》期刊2017年11期)
陈文凯[10](2017)在《个人所得税分配征收模式对收入公平的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叁十年的改革开放中,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财富迅速累积,经济总量已赶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在经济震荡中所激发的矛盾也不容忽视。如今收入分配已不再是计划经济下的平均主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收入来源形式日趋多样,我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正迅速拉大,国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也已超过国际公认的临界水平。贫富差距的加大必定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时也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从十四届叁中全会开始,我国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说明效率与公平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在这样的财税改革背景下,个人所得税对收入的调节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模式为切入点,通过模拟测算不同征收模式下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程度,比较分析其公平效应,并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改革模式。同时以美国、日本、巴西、印度四国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为例,就不同征收模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然后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与模式转型相匹配的征管措施。本文首先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个人所得税现状及不足进行分析,然后用比较分析法测算不同征收模式下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效应,并借鉴国外典型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制经验。以此为基础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模式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首先介绍了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的理论依据。从整体上分析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通过个人所得税占总体税收比重分析个人所得税地位不突出问题;通过基尼系数分析个人所得税是否充分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通过运用收入份额差距法测算两种征收模式对不同收入等级的调节作用。其次着重测量不同征收模式下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并比较分类与分类综合模式的公平效应。本文通过规范及实证分析对转型模式下劳务所得的征税范围、费用扣除、税率、征管措施等要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然后就国外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典型代表国家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进行借鉴参考。本文不仅选取发达国家为借鉴对象,还就发展中国家进行对比研究,如巴西、印度。最后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模式提出设计改进意见,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验证。(本文来源于《上海海关学院》期刊2017-05-30)
收入公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改革开放实施四十年以来,中国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然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也日趋显着。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收入分配思想,分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即消费水平断层,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效率低下。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于土地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收入公平论文参考文献
[1].李莹,吕光明.收入公平感、流动性预期与再分配偏好——来自CGSS2013的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2019
[2].刘子恒.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公平分配问题再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J].市场周刊.2019
[3].赵媛媛.个人所得税实行家庭制探析——基于收入公平分配的角度[J].山西农经.2018
[4].范香梅,刘斌,邹克.金融包容、创业选择及收入公平分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8
[5].陈莉婷,严静.收入公平感性别差异及原因解释[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8
[6].桓志敏.促进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公平分配的税收政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8
[7].李忠华.转轨以来捷克社会民主党社会政策对收入公平的促进及启示[J].未来与发展.2018
[8].杜子润,李依林.论收入公平分配立法的基本原则[J].法制与经济.2018
[9].张霄宇.创新驱动促进收入公平分配:市场与政府[J].改革与战略.2017
[10].陈文凯.个人所得税分配征收模式对收入公平的效应分析[D].上海海关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