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治理论文-鞠京芮

交互治理论文-鞠京芮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互治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子治理,生态系统,公私合营,公民参与

交互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鞠京芮[1](2019)在《电子治理生态系统的治理机制及多主体交互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逐步转型,公民、私有企业等非政府实体与政府协作完成公共服务供给和公共事务治理已成为社会治理的新模式。IT创新为社会治理中多主体间的交互带来了新机遇。电子治理平台为多主体交互提供渠道,政府扮演平台发起者角色,私有企业以公私合营的模式成为平台价值补充者,二者以IT治理创新为手段来鼓励公民参与电子治理,最终实现多主体间的社会治理价值共创。本论文提出电子治理生态系统概念对此现象进行系统描述,并根据2015年MISQ提出的服务生态系统叁重框架,明确电子治理生态系统的服务创新研究需要解决的叁个核心问题,即生态系统中多主体合作的治理机制,以及治理机制中促使电子治理平台成功构建的公私合营模式和促使社会治理价值共创的公民参与模式。本论文采用设计科学研究方法、多案例研究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叁个问题依次进行研究。具体如下:首先,遵循设计科学研究范式对电子治理生态系统的治理机制进行设计和评估。在设计阶段,首先,识别出系统的核心参与者,包括政府部门、公民和电子治理平台承包商,定义参与者角色,并分析参与者之间的社会交换形式。进而,设计参与者间的协作共治机制,细化为五个组件:可参与式治理的动机、情境化治理政策和战略、公民为政府提供线下∕线上贡献、政府为公民提供线上∕线下奖励,以及留存与推荐。最终,构建电子治理生态系统治理机制原型。在评估阶段,本研究以绿色出行电子治理案例为例,对治理机制实例化应用和有效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机制原型进行持续改进,提出多层次治理机制以满足情境化社会治理需求。该研究提出电子治理生态系统概念,来对社会治理中多主体间IT治理创新和价值共创进行系统化描述,并对参与者间交互机制进行理论化构建,促使多主体协作治理研究由概念分析向理论设计和科学验证发展。研究为实践中不同情境下电子治理生态系统治理机制的构建提供一般性、可操作化的设计方案。其次,对电子治理生态系统治理机制中公私合营模式进行研究。智慧城市作为一种电子治理平台,为社会治理提供重要的IT基础设施。本研究通过对叁个有代表性智慧城市项目进行多案例研究。首先,识别出可衡量电子治理平台成功的两个关键要素,即数据集成导向型绩效和公民服务导向型绩效。进而,识别出促使电子治理平台成功构建的四个公私合营模式结构特征,即地方政府顶层规划、政府主导基础设施建设、混合型组织平台作为总承包商,以及多个私有合作商的深度参与。最后,根据交易成本理论提出公私合营模式构建的两个关键考虑要素,即沟通成本和关系成本。研究发现关注沟通成本的公私合营模式更有可能制定地方政府顶层规划和建立混合型组织平台作为总承包商,且两个结构特征对电子治理平台的数据集成导向型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关注关系成本的公私合营模式更有可能采纳政府主导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和吸纳多个私有合作商的深度参与,且两个结构特征对电子治理平台的公民服务导向型绩效产生积极影响。该研究对多对多公私合营模式的“黑箱”问题做出了创新性探索,所识别的关键要素和研究发现中命题假设为后续的公私合营模式结构的实证检验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为实践中电子治理平台成功构建所适用的公私合营模式提出建议。最后,本论文探究了公共价值和私有价值在公民参与治理中不同作用机理。以绿色出行电子治理为研究情境,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公民参与驱动因素(包括时间充裕、调动、集体激励、健康激励和线上形象激励)与两个价值、两个价值与公民持续参与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着正向影响,且两个价值对驱动因素和持续参与之间的关系具有显着中介效应。该研究厘清了公民参与治理所产生公共和私有价值,实证检验出私有价值的重要作用,两个价值的中介效用在心理价值感知层面对公民参与内在机制的作用机理给出进一步解释。研究为实践中电子治理平台如何设置有效的激励手段来鼓励公民参与提供借鉴。综上所述,通过设计与评估生态系统的治理机制、构建有效的公私合营模式结构和检验公民参与治理中公共和私有价值的作用机理,本论文对电子治理生态系统中多主体合作的机制和模式进行了系统化研究,这对电子治理生态系统理论体系的构建和社会实践指导做出了突破性探索,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宏洲,马成国[2](2019)在《银行内部管控与外部环境交互感染问题与治理——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以来,张掖市银行业机构不良资产呈现快速增加态势,其间虽有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因素影响,也有银行内控缺陷和外部环境问题相互交织影响及联合推动。银行机构和监管机构必须根据区域风险特质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暴露。银行及区域环境问题表现及特质银行体系整体风险防控压力增大。近几年来,甘肃张掖辖内银行机构不良贷款比例快速攀升,至2018年末,整(本文来源于《中国银行业》期刊2019年05期)

朱春艳,张昕[3](2019)在《控股股东—中小股东冲突、公司治理对非效率投资的交互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资本市场,控股股东普遍存在,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使得控股股东有通过非效率投资侵占上市公司资源的动机,公司治理是制约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减少非效率投资的重要机制,公司治理是否能很好地抑制大股东非效率投资?公司治理的抑制作用是否会受到大股东持股的影响?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式研究发现:公司治理会弱化利益冲突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利益冲突也能抑制公司治理对非效率投资的作用。实证检验的结果基本支持上述结论,公司治理会抑制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而公司治理的抑制作用在大股东控制权较低和不存在两权分离时表现更好。(本文来源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黄雄,王坤,符嘉惠[4](2019)在《数据智能交互 政企纵深防御 隐患源头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按照珠海市委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升的决策部署,围绕“创新优化安全监管机制、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主动服务企业、健全完善安监内部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狠抓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本文来源于《中国应急管理报》期刊2019-03-14)

董少平,李晓东,魏俊斌[5](2019)在《独狼式恐怖袭击的成因与治理研究——基于班杜拉叁元交互决定论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独狼式恐怖袭击越发具有隐蔽性、简易性、灵活性、独立性的发展趋势。这种"低成本—高伤亡率"模式的恐怖袭击,已经成为各国反恐部门防控的重要内容。结合多维分析、系统治理的理念,通过引入班杜拉叁元交互决定论模型,从社会环境、袭击者认知以及袭击者行为叁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挖掘独狼式恐怖袭击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实现"内因"与"外因"相统一。对独狼式恐怖袭击的防治应从营造健康环境、纠正认知偏差、加强行为管控叁方面入手,构建叁方良性互动机制,形成独狼式恐怖袭击的长效治理机制。(本文来源于《北京警察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海洋,张碧[6](2018)在《区块链信息交互理念在班级治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家长会是班级治理的重要方式,也是老师、家长与学生叁方沟通信息必不可少的组织形式。家长会的内容择定与方式选择,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班级治理的理念。【方式一】一般为大型考试之后,以班主任为核心,学科老师单边性参与,学生外围服务;如同集体授课或新闻发布会,班主任、科任老师你方唱罢我登场,家长作为受众方,对应地坐在孩子座位上观瞻和接纳信息,会后再是形同排队就诊的个别咨询。(本文来源于《教育家》期刊2018年48期)

张博涵[7](2018)在《蝶翼与身:古典社会精英人格的双向交互机制——君子治理:《大学》之应然与历史之实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儒家经典的《大学》在其文中简要勾画了"叁纲"、"八目"的框架结构,展示了中国古典时期君子的政治与社会特征:"叁纲"内部呈现"内"、"外"、"合"的叁角层升关系,其下"八目"是对"叁纲"由内及外的阶梯式发舒。本文首先梳理了《大学》的文本逻辑,从其应然层面阐释良性治理机制——伦理自治;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该君子治理框架与应然状态产生紧张关系的历史现实问题。在此过程中,对《大学》的理解需要补齐的是:客观上作为文本前提的天下规定性秩序的运转;理解与实施"叁纲八目"的主体;主观上通过怎样的方式理解与贯彻"叁纲八目"。(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8年51期)

王连喜,肖丹[8](2018)在《治理民主:协商民主与良法善治逻辑交互的民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时代中国政治实践中,制度化、多层次发展的协商民主内蕴着我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承载着执政党的政治梦想与实践;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改革与发展追求,体现了我党领导思维与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成为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新内涵。以选举为标准的西方代议制民主、具有中国创造基因和特色的协商民主、以良法善治为依归的现代国家治理方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实践中内生为一种新的民主形式,即治理民主。这种协商民主与良法善治逻辑交互的民主,越来越成为新时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崭新样本。(本文来源于《特区实践与理论》期刊2018年06期)

王雅莉[9](2018)在《农民政治水平和农村民主协商治理机制的交互影响与推动——《农民政治水平和农村民主协商治理机制研究》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政治研究都是对实际政治生活需要的呼应,也是政治理论发展的需要。政治研究要为政治实践服务,它反映政治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同时,政治研究致力于对政治规律的概括,解释政治领域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引领政治生活。没有实践意义的政治研究固然无法解决实际问题,而没有理论价值和学术意义的政治研究则无法正确指导政治生活,政治生活会因此变得杂乱无章甚至走向歧途。2017年4月,由季丽新等作者撰写的《农民政治(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刘海英,李新,王强[10](2018)在《利益相关者的交互效应对牧区水利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内蒙古412户牧民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内蒙古412户牧民的问卷调查,通过在结构方程建模中引入变量的乘积项因子来测度利益相关者的交互效应对牧区水利治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程度及其交互作用会显着影响牧区水利的治理效率;随着治理团队内利益相关者数量的增加,规模化的治理团队可以发挥出与政府相当甚至超越政府功能的治理效率,但这种交互也可能产生负效应或者无效应;应建立合理的匹配机制和协调机制来实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正协同。(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8年11期)

交互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8年以来,张掖市银行业机构不良资产呈现快速增加态势,其间虽有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因素影响,也有银行内控缺陷和外部环境问题相互交织影响及联合推动。银行机构和监管机构必须根据区域风险特质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暴露。银行及区域环境问题表现及特质银行体系整体风险防控压力增大。近几年来,甘肃张掖辖内银行机构不良贷款比例快速攀升,至2018年末,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互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1].鞠京芮.电子治理生态系统的治理机制及多主体交互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2].张宏洲,马成国.银行内部管控与外部环境交互感染问题与治理——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J].中国银行业.2019

[3].朱春艳,张昕.控股股东—中小股东冲突、公司治理对非效率投资的交互影响[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9

[4].黄雄,王坤,符嘉惠.数据智能交互政企纵深防御隐患源头治理[N].中国应急管理报.2019

[5].董少平,李晓东,魏俊斌.独狼式恐怖袭击的成因与治理研究——基于班杜拉叁元交互决定论模型分析[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9

[6].王海洋,张碧.区块链信息交互理念在班级治理中的应用[J].教育家.2018

[7].张博涵.蝶翼与身:古典社会精英人格的双向交互机制——君子治理:《大学》之应然与历史之实然[J].教育现代化.2018

[8].王连喜,肖丹.治理民主:协商民主与良法善治逻辑交互的民主[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8

[9].王雅莉.农民政治水平和农村民主协商治理机制的交互影响与推动——《农民政治水平和农村民主协商治理机制研究》评介[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8

[10].刘海英,李新,王强.利益相关者的交互效应对牧区水利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内蒙古412户牧民的调查[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

标签:;  ;  ;  ;  

交互治理论文-鞠京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