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语文课程性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语文课程性质,语言,言语,话语
语文课程性质论文文献综述
贡如云[1](2019)在《话语经验说:语文课程性质之重思(下)》一文中研究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与言语性是语文课程的一般属性,而非专有属性或本质属性。话语是对语言和言语的双重超越,话语语言学为语文课程性质的重新阐释提供了新视角。语文课程的性质可以抽象为话语经验,即语文课程是通过学生主体的话语实践,并与外在教学环境进行持续互动,进而获得话语经验的一门课程。话语经验课程论有助于我们重构语文教育目的观,有助于省察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有助于建构文本解读的新范式,有助于反思母语教育的公平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16期)
阮智君[2](2019)在《从课程性质看高中语文新旧课标的异同》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2003年以来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在课程性质等方面作了重要修正。基于此,本文主要解读新旧课标在课程性质上的异同,这对引导语文教师教学方向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贡如云[3](2019)在《话语经验说:语文课程性质之重思(上)》一文中研究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与言语性是语文课程的一般属性,而非专有属性或本质属性。话语是对语言和言语的双重超越,话语语言学为语文课程性质的重新阐释提供了新视角。语文课程的性质可以抽象为话语经验,即语文课程是通过学生主体的话语实践,并与外在教学环境进行持续互动,进而获得话语经验的一门课程。话语经验课程论有助于我们重构语文教育目的观,有助于省察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有助于建构文本解读的新范式,有助于反思母语教育的公平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13期)
温斯斯[4](2019)在《浅谈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以《紫藤萝瀑布》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本文将结合相关课例,浅谈个人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理解。(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9年09期)
徐睿智[5](2019)在《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共涉及125个专业类和专业,其中有106个专业类和专业设置有通识教育课程,这一情况说明当前高等教育界对通识教育的高度认可。在《国标》中,明确开设"大学语文"课的,有9个专业类和专业,对"大学语文"均定位为通识教育课程。而其他的专业类和专业,则没有明确说明是否开设"大学语文"课。在当下通识教育目标不清、内涵宽泛笼统的学术背景下,对大学语文准确定位,实现大学语文在通识教育冲击下的坚守,至关重要。大学语文应在通识教育中寻找自己的"坐标"。其学科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立足于大学语文作为母语高等教育的特质,坚持语文是形式训练学科。(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倪文尖[6](2019)在《语文课程性质问题新论——兼评顾之川《语文工具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文性还是工具性,这是语文学科的基本话题,也是极具争议性的话题。顾之川持工具性,且逻辑有其说服力。作者认为如下元素也非常值得关注:文学是语文的重要内容;文学不仅是"内容",也是"形式";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世界的方式,文学是世界观。(本文来源于《中小学教材教学》期刊2019年03期)
黄瑞夷[7](2018)在《语文课程的综合性质实践探索——以“协调社区、家长助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特有性质在实际语文课程教学中却没能充分体现,开发课程资源一般也只是停留在文字上或是文学作品的补充上,很少有教师从生活中开发语文课程,并在实践中进行综合性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训练。本课题从开发家长、社区资源入手,努力实践语文课程的综合性质,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研究(上旬刊)》期刊2018年12期)
韩建立[8](2018)在《《国标》视域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共涉及125个专业类和专业,其中有106个专业类和专业设置有通识教育课程,这一情况说明当前高等教育界对通识教育的高度认可。在这一标准中,明确开设大学语文课的,有9个专业类和专业,对大学语文均定位为通识教育课程。而其它的专业类和专业,则没有明确说明是否开设大学语文课。在当下通识教育目标不清、内涵宽泛笼统的学术背景下,对大学语文做出准确定位,实现大学语文在通识教育冲击下的坚守,至关重要。大学语文应在通识教育中寻找自己的"坐标"。其学科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立足于大学语文作为母语高等教育的特质,坚持语文是形式训练学科。(本文来源于《武陵学刊》期刊2018年06期)
刘飞[9](2018)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变”与“不变”(下)——基于“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在千呼万唤中终于"面世"了。根据新版课标的"前言"所述,该次修订工作,是对2003年版课标的重新审视与完善,以为适应新时代社会背景下的普通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教学新形势。(本文来源于《中学语文》期刊2018年19期)
刘飞[10](2018)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变”与“不变”(上)——基于“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千呼万唤中终于"面世"了。根据新版课标的"前言"所述,该次修订工作,是对2003年版课标的重新审视与完善,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普通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新形势。"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前者关乎语文"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后者关乎语文"需要怎么做"的问题。可以说,"课程性质"与"课程基本理念"指明了一门学科的存在价值与实施意义。所以,当新课标(本文来源于《中学语文》期刊2018年13期)
语文课程性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2003年以来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在课程性质等方面作了重要修正。基于此,本文主要解读新旧课标在课程性质上的异同,这对引导语文教师教学方向具有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文课程性质论文参考文献
[1].贡如云.话语经验说:语文课程性质之重思(下)[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
[2].阮智君.从课程性质看高中语文新旧课标的异同[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3].贡如云.话语经验说:语文课程性质之重思(上)[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
[4].温斯斯.浅谈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以《紫藤萝瀑布》为例[J].青春岁月.2019
[5].徐睿智.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新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
[6].倪文尖.语文课程性质问题新论——兼评顾之川《语文工具论》[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9
[7].黄瑞夷.语文课程的综合性质实践探索——以“协调社区、家长助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为例[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
[8].韩建立.《国标》视域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J].武陵学刊.2018
[9].刘飞.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变”与“不变”(下)——基于“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分析[J].中学语文.2018
[10].刘飞.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变”与“不变”(上)——基于“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分析[J].中学语文.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