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五大文化圈的互动(论文文献综述)
姜旭[1](2021)在《中国图书海外传播效果研究(2015-2019)》文中研究指明图书作为知识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从古至今一直都是新闻出版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际文化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文化输出越来越频繁。图书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物质传播载体,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可能的最好角度向外国人突出中国的价值与文化而具有重要的宣传价值。在全球化语境下,民族群体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新的多元而又一体化的文化形态在文化交流中碰撞生成,这就需要真正能够体现中国优秀文化和现实风貌的文化作品参与其中。图书的海外传播是图书创作——图书出版——图书传播——传播效果反馈的系统工程。我国要实现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战略目标,对于中国图书海外传播效果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在传播学的视角下对中国图书出版活动的传播反馈阶段进行研究,通过定量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对2015-2019年中国图书海外传播的表现力、影响力进行数据分析,在了解5年间中国图书“走出去”的体量规模、地缘特点、图书类型的基础上,再结合亚马逊网上书店、亚马逊中国书店(China Books)以及中国图书海外馆藏系统的数据整合,引入“到达度”“接受度”“关注度”三个传播效果指标考察落地实效。研究发现:2015-2019年间中国图书实体书出口总量呈现下降趋势,但版权输出却稳定大幅增长,商品书输出和版权贸易呈现反向关系变化;中国图书在海外市场存在“到达度”高,“接受度”较差,但“满意度”较高的评价反馈。在数据调查的基础上,最后借用媒介效果理论从图书整体产品概念、多元化渠道传播两方面提高中国图书的“接受度”出发,为未来如何提高中国图书的海外传播影响力提供建议和方向。
敖卓娴[2](2020)在《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汉语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工作显得日益重要,关于第二语言教学法的研究不断取得新发展。体演文化教学法是一种年轻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创立者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吴伟克教授,该教学法将文化与体演两者相结合,学习者通过体验目的文化并进行演练的方式来学习目的语。国内外对于体演文化教学法的运用和教学实践还未普及,尤其是在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和教学实践。笔者创造性地将体演文化教学法应用于俄罗斯赤塔第四中学初级汉语口语教学中,以期为国际汉语教学提供多元化思路。本文由绪论部分、四大章节和结论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要地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对象及方法和研究创新点,并通过文献梳理来分析体演文化教学法的理论与应用发展状况。第一章是体演文化教学法概述,主要围绕该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基本原理与构成要素、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展开。第二章是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应用的现状,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案例法对该教学法在汉语教学中的运用状况进行调查,进一步分析该教学法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程度、应用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三章是笔者在俄罗斯赤塔第四中学初级汉语口语课堂中的教学实践,进一步探究如何更有效地解决该教学法应用于国际汉语教学中所存在的困难。该教学实践结果表明:(1)体演文化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兴趣,帮助其深入了解中国文化。(2)通过创设贴切真实生活的目的语语境,给予学习者更多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学习者通过了解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差异,进一步提高其跨文化交际意识。(3)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可有效地帮助教师缩短备课时间成本,借助于思维导图、3D立体教学材料和其它可视性教具可有效地加深学习者对于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印象。第四章是体演文化教学法应用的教学建议,以期为国际汉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结论部分主要总结该教学法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实践,实践证明:该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汉语教学效果,但也存在很多困难,因此仍需要进一步发展及完善。结论部分还探讨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并介绍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王清华[3](2020)在《中国藏医药文化传播研究》文中认为藏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藏医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与汉地医学在“理法方药”上有着密切的交流、汲取了汉地医学的精华,并且深受儒释道文化的影响,携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另外,藏医药文化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与印度、尼泊尔的传统医学文化亦有交流,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互惠性。近年来,古老的藏医药文化广受关注,从2018年11月28日“藏医药浴法”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到2019年末藏医药积极介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承载着中国智慧的“藏医药方案”是藏医药文化传播的最好名片,探讨藏医药文化传播的研究适逢其时。本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梳理古代藏医药文化的交流情况,找到藏医药文化与中华文化共同的文化密码,有益于增进中华民族大团结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第二,通过分析当代藏医药文化的传播情况,探讨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勾勒藏医药文化传播的现实图景。第三,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中藏医药文化的传播情况,为藏医药文化“走出去”营造文化“软环境”。第四,探究藏医药文化传播的优化方案。通过藏医药文化的传播现状及现实案例做出梳理归纳并提出传播构想。这对增强中国传统医学的文化自信,提升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传播力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传播中华文化亦有重大意义。本研究由六部分构成,包括绪论、正文四个章节、结语。绪论中论述了选题背景、关键概念、研究综述、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一章是古代藏医药文化传播,阐述了藏医药文化与汉医药、儒释道、尼泊尔印度等文化的交流互鉴;第二章是当代藏医药文化传播,通过藏文化圈和非藏文化圈不同的传播情况,总结传播中的困难和挑战;第三章是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藏医药防疫文化的传播,梳理了藏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第四章是藏医药文化传播的路径构建,以“知信行”为研究范式探讨藏医药文化如何在藏文化圈和非藏文化圈中进行传播。最后,结语部分包括文章内容,研究观点及研究不足。
姚蓉[4](2020)在《三川土族何以维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它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很多国家和地区从传统走向了现代。目前中国正在经历这个转变的过程,由东而西,其速度之快,在短短三十多年间完成西方国家一两百年走过的路。在这个大背景下,没有一个地区能够不受其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亦不例外。受现代化的冲击,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从外在的衣食住行到内在的风俗习惯、信仰、心理等很多方面都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一些少数民族逐渐丧失民族特性,作为一个群体的民族也逐渐被瓦解甚至破碎。似乎这是大势所趋,似乎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然而研究者在大量的田野走访时,却发现有一个少数民族群体能够很好地维持其“群体”的存在,并没有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而失去民族特征和文化特色。本研究尝试对这个群体进行分析,探究是什么因素在发挥作用。这个群体就是青海三川土族。三川土族居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部的三川地区,是中国土族主要聚居区之一。本研究分析这个群体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三川土族所处的空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体现为地理空间上的封闭性、文化圈层的交界地带以及交通的不便,这几个方面是造成三川土族群体维系的基础条件。(2)三川当地土族中一些重要的精英人物如朱海山、徐秀福、王家“大牌头”都对群体维系起到了凝聚作用,他们在群体内部不可或缺,并且成为群体精神或行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号召者。(3)三川土族作为一个群体最重要的纽带是他们共同拥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以及特殊的文化活动行为,从当地信仰圈层对成员的多重聚合作用,到文化活动方式促使他们联结、配合成为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群体,文化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纽带。由此,本研究认为三川土族群体的维系是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希望通过对三川土族的分析展现一个关于民族群体维系的典型案例。
白露[5](2020)在《湖湘非遗文创品牌《梧桐知道》IP设计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近年来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和促进融合创新的必然结果。“IP”一词自2014年以来便备受关注。IP全称为“Intellectual Property”,社会中普遍称其为“知识产权”,指人类在一定期限内对其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2018年,《中国文化IP产业发展报告》提出了“文化IP”这一新定义,表明了文化与IP产品之间的连接与融合。同年4月,腾讯首次提出“新文创”概念,更加注重IP的文化价值构建与塑造方法。利用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开发优秀文创IP,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开发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转型发展的多重要求。如今,湖湘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湖湘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部分,面临文化品牌缺失、缺少文创渠道拓展等多种困境。在国家强调提升文化自信,行业推动“新文创”发展的大背景下,湖湘非遗文创IP的创新开发,对湖湘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文创产业的转型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文章从文化创意产业“新文创”理念和传统非遗文化出发,阐述两者之间融合创新的发展优势,探索文创IP开发策略。采用问卷调查、比较研究、事件研究等研究方法,以湖湘非遗文创品牌《梧桐知道》IP形象设计作为切入点,将传统非遗文化与时代审美进行创意转化,尝试文创IP的构思、设计、开发与运营等。设计过程中通过湖湘非遗文化梳理、元素提炼、草图设计、电脑绘制、衍生品开发等方式,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案例验证“新文创”IP开发策略的可行性,助力湖湘文化创意产业IP发展,实现湖湘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姜馥蓉[6](2020)在《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宗教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是否适应所处的社会,这种适应一般会涉及其在底层社会的身份建构、被认同和信任等。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不同的地区的传播各有特色。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承个案是必要的。本研究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拟沿着民族志书写和解释人类学的范式,对一个在河西走廊有数百年盛名的乡村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汉族社会的互融与共生情景进行描述并赋予一定的说明性,力求为更有效地对类似文化现象的解读提供案例参考。文章首先纵向梳理了历史时期藏传佛教进入河西走廊的宏观社会历史背景及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传承概况;观察地方外部社会力量如何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的重建及其在地方社会的面貌;藏传佛教金塔寺在进入汉族村落以后如何对群体和个人产生影响,是否以及何种程度上参与并形塑信众的世俗生活和宗教信仰;以及藏传佛教金塔寺进入地方汉族文化环境后与地方传统宗教信仰之间的互动状况,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引起各自微妙的变化,并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在地方社会的融入。其次,在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基础上,提出结论和思考。文章的研究结论认为:对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乃是个案中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并通过观察村民个体、村落整体以及村落社会中的一些宗教行为这三个方面,探讨藏传佛教金塔寺与地方汉族村落的互融对后者产生的一些具体影响。提出考察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这样多元文化环境中融入案例的价值即在于,更好理解多民族、多文化共生互动的特点,从而为理解中国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等宏大理论提供具象的认知。此外,通过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文章思考了两个问题:一是反思“民间佛教”的概念,提醒相关研究者在运用此类概念时,不能忽略佛教信仰者的内部视角;二是以案例为基础,讨论如何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以及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的必要性。
党岱[7](2019)在《春秋至两汉音乐文化内外交流与传播 ——从多元为主到一体化为主》文中指出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由于起源和地域的不同,从旧石器时期开始,中华文化便呈现出多元性,各文化在产生和发展的初期都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到了新石器早中时期,中华大地上的文化多姿多彩,展现着多元并进的面貌。新石器中期以后,随着各文化不断地发展,地域的扩张和人口的迁徙越来越频繁,各种文化相互作用与交融,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不同地域文化各具特色又逐步融为一体的发展趋势。“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文化下移”,周天子权威失坠,诸侯雾合云集,竞相争霸。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孤立的静态的生活格局,“百家争鸣”的局面进一步促进了多元文化交流重组。秦汉封建大一统帝国的建立,随着“书同文”“行同伦”“车同轨”“度同制”以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举措的实施,实现了政治、经济、思想的高度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文化在多元的政治背景主要呈现出下呈现出多元发展之特点,既有横向空间地域性不同文化圈的音乐文化交流,而各文化圈内部本身又有诸多不同形态音乐文化的多元发展,并且存在着相互联系与整合的一体化趋势。秦汉音乐文化体现出强势一体化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多元发展,在域内不同区域不同类别音乐文化交流的基础上,随着张骞“凿空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秦汉开拓进取、包容宏大的时代精神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外部世界,促进了与周边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开启了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新纪元。本论文将春秋至两汉时期的音乐交流活动和行为放置于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整体发展观的视野中,放置于这段历史时期的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分析,结合文献、考古出土乐器、画像等资料,结合民族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知识,通过纵向交流与横向交流的融合分析,域内交流与域内外交流的结合探讨,梳理分析这段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播环境与特点、不同的传播类型与模式、多样的传播内容、传播观念及不同媒介的运用、交流与传播的结果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从“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到“大一统”时代的秦汉,音乐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如何在多元一体民族格局背景下,生动地展现出从多元的多元到一体的多元之律动。最后进一步分析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民族文化的传播构建了宏伟的远景的背景下,研究音乐文化多元一体的形成与发展,探求传播规律的积极意义:不仅在历史上促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音乐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而且在当下对于民族音乐文化交流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精神的构建,具有积极的借鉴与启示。
韦文英,戴俊骋[8](2019)在《全球文化空间格局与中国地缘文化战略——从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谈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文化安全在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性、系统性、内部性和人民性四大特征中得到凸显。在全球文明板块不断迁移碰撞和世界文化空间格局既融合又重塑的大背景下,立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冲突的受动方变成融合的主动方是中国在主要文化区之间进行地缘文化布局的核心。面对新形势,我们应在中华文化区内部实现以汉字文化圈为基础、以儒家文化理念为核心的地缘文化布局。
牛学利[9](2019)在《“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实施面临的文化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球治理、地区竞合、双边管控等多层次形势贡献出中国方案,于2013年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合称为“一带一路”倡议),同年11月,将该倡议上升为国家战略。古代海陆丝绸之路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传向世界各地,如今,“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代海陆丝绸之路的继承与发展,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一带一路”不仅是商贸之路,更是文化之路。印度,作为正在迅速崛起的大国,无论是在“一带一路”建设还是中外文化交流中,都是一颗耀眼的明珠。中华文化与印度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导致两者在两千多年的文明交流史中,既有文化交融,也有文化冲突。当今,印度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国之一,更作为“路”和“带”的交接点,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整体实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中印间历史隔阂等因素的存在,导致“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实施时面临着“文化公约数”增长乏力、历史隔阂致使印度对中国信任度降低、中印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滞后等问题。中印同为文明古国,为了让“一带一路”倡议更好的服务于两国人民,中印两国应携手扩大中印“文化公约数”、促进人文交流,同时也要消除历史隔阂、提高印度对中国的信任度,而且,加大兼具经济和文化属性的文化产业方面的合作,也可以为“一带一路”倡议更好的在印度实施提供助力。
张建荣[10](2019)在《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传统庐陵地区(今江西省吉安市)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进行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分析。庐陵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色鲜明的区域亚文化之一。本文运用文化地理学、社会人类学、建筑类型学、聚落形态学多维的方法,集中分析了地域文化浓厚、区域特色鲜明、传统村落多样、历史遗产丰富的庐陵文化圈,深入探讨了该区域传统村落之群落及典型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从宏观、中观、微观之由远及近、由外及里的多重视角,构建了以“物质空间形态”和“社会空间结构”两大层面共同叠合的层次分析模型,解析了庐陵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点,揭示了该形态特点与衍生其形态的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整体性、针对性的地域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策略。在宏观层面上,通过文化地理学GIS量化方法,分析出庐陵100座传统村落群体“凝聚型”的地理时空关系和“集中型”的社会分布特征。综合考察庐陵传统村落群的地理和社会空间分布,得出庐陵传统村落群比较鲜明地呈现共时性整体“集聚”和历时性全域“扩散”的空间演变规律。在中观和微观层面,抽取了较具代表意义的80座土籍典型传统村落类型进一步分析村落空间形态。首先,通过聚落形态学层次分析法,在风水选址、领域边界、肌理形态、街巷形式、建筑特色及环境节点六个方面对庐陵典型传统村落物质空间形态进行了专业解读。庐陵典型传统村落形态丰富多样,由于大多地处平原岗地的自然环境,村落物质空间形态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村落以平川带玉型选址居多;二是村落形态集聚成块成团;三是村落肌理横排纵连;四是村落街巷以网格型、混合型为主;五是村落民居为高位采光民居和天井院民居;六是村落重视公共建筑建设,尤其是祠堂,等等。村落物质空间形态由等级子群和链接子群共同构成,整个村落显现出复合子群构成的特点。然后运用社会人类学的方法,在空间功能、层次结构、空间演变三个方面对庐陵典型传统村落社会空间结构进行了深入剖析。该区域由于儒教传统厚重,村落宗族繁盛,宗族秩序森然,对其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的风貌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庐陵传统村落根据宗族构成可分为单姓单中心和多姓多中心两种类型。村落之社会空间结构对应宗族房派关系,主要由“宗祠---核心、房派---片区、街巷或水系---轴线”三大要素呈放射状构成。村落空间呈现宗族聚居、房派分异、同房分序的三大特征。本研究对象的特征分析,通过比较研究得以更深刻的认识,本文选取与庐陵相邻接的赣东古临川和赣南客家传统村落密集区域的传统村落进行了对比,进一步凸显了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典型性。显然,庐陵传统村落“整体性”、“集中性”和“原生性”的空间形态特质,源于庐陵生态文化圈历史、自然、经济、社会背景的综合作用。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在于更好地保护庐陵传统村落。本文从全域的角度,面对高密度、全覆盖的庐陵传统村落遗存,提出庐陵传统村落保护的思路与路径。从物质空间传承角度,庐陵传统村落应遵循“整体性保护发展”和“典型性重点发展”的保护理念,以及“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结合的保护发展策略。同时从社会关系延续的角度,应当重新调整和定义村落社会“宗族”的职责,使宗族与政府部门、村委、各社会团体共同构建成四位一体的社会力量,保证庐陵传统村落社会空间结构的原生秩序和新生秩序相融合。
二、世界五大文化圈的互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五大文化圈的互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图书海外传播效果研究(2015-201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的重点 |
1.2.2 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 |
1.2.3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4 图书海外传播效果的相关理论概述 |
1.4.1 图书文化传播的属性 |
1.4.2 媒介效果研究 |
2 中国图书海外传播的现状 |
2.1 多重语境下的挑战 |
2.1.1 历史语境的刻板印象 |
2.1.2 文化语境的差异性 |
2.1.3 全球化语境中文化传播秩序的失衡 |
2.2 历史与现实的机遇 |
2.2.1 历史记忆:丝绸之路 |
2.2.2 时代使命: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
2.2.3 市场需求:出版业态的变化 |
3 中国图书在海外传播的表现力(2015—2019) |
3.1 中国图书海外传播的体量规模 |
3.1.1 中国实体图书出口情况 |
3.1.2 中国图书的对外版权输出情况 |
3.1.3 中国文化产业直接对外投资额 |
3.2 中国图书输出的地缘特征 |
3.2.1 三大文化圈版权输出情况 |
3.2.2 西方文化圈 |
3.2.3 东亚文化圈 |
3.2.4 东欧文化圈 |
3.3 中国图书出口的图书类别 |
3.3.1 中国出口图书类别划分 |
3.3.2 中国图书出口的具体情况 |
4 中国图书在海外传播的影响力 |
4.1 中国图书的海外传播效果分析 |
4.1.1 中国图书在海外图书市场的“到达度” |
4.1.2 海外读者对中国图书的“接受度” |
4.1.3 中国图书在海外的受“关注度” |
4.2 中国图书海外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
4.2.1 国家间的战略合作 |
4.2.2 图书传播的跨文化适应性 |
4.2.3 受众消费渠道的转变 |
5 中国图书海外传播影响力构建 |
5.1 完善中国图书的产品整体概念 |
5.2 实行多元化传播渠道 |
5.2.1 新媒体渠道细分目标市场 |
5.2.2 国际书展助推中国图书传播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体演文化教学法研究综述 |
(二)体演文化教学法应用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对象及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文献调查法 |
(三)访谈调查法 |
(四)案例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体演文化教学法概述 |
一、体演文化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体演文化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
(二)体演文化教学法的基本原理与构成要素 |
二、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
三、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教学策略 |
(一)构建目的语语境 |
(二)调整目的语语境 |
(三)反馈、测试及评估 |
第二章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
一、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程度 |
(一)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认可度 |
(二)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实施度 |
二、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成效 |
(一)课前准备工作效果分析 |
(二)课堂效果分析 |
(三)课后复习效果分析 |
三、体演文化教学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第三章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俄罗斯赤塔第四中学的应用实践 |
一、可行性分析 |
二、案例设计 |
(一)理论教学环节设计 |
(二)课堂实践环节设计 |
(三)课外环节设计 |
三、案例实施 |
四、教学评估 |
五、教学反思 |
(一)课前教学反思 |
(二)课中教学反思 |
(三)课后教学反思 |
第四章 体演文化教学法应用的教学建议 |
一、关于课前工作的教学建议 |
(一)以教师为对象的课前教学建议 |
(二)以学生为对象的课前教学建议 |
(三)以教学材料为对象的课前教学建议 |
二、关于课中工作的教学建议 |
(一)制定阶梯式教学奖惩制度 |
(二)开展可视化教学 |
(三)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
三、关于课后工作的教学建议 |
(一)以教师为对象的课后教学建议 |
(二)以学生为对象的课后教学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1 关于汉语课堂上体演文化教学法应用的教师问卷调查 |
附录 2 对于体演文化教学法应用于汉语课堂中的学生访谈 |
附录 3 体演文化教学法应用于俄罗斯赤塔第四中学初级汉语口语课的可行性调查 |
附录 4 关于俄罗斯赤塔第四中学初级口语教学效果的学生访谈 |
(3)中国藏医药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实践意义 |
2.理论意义 |
二、关键概念 |
(一)健康传播 |
(二)藏文化圈与非藏文化圈 |
(三)藏医药文化 |
(四)藏医药文化传播 |
(五)藏医药文化传播的历史分期 |
1.口语传播时期 |
2.文字传播时期 |
3.电子传播时期 |
4.网络传播时期 |
三、研究综述 |
(一)“健康传播”研究综述 |
(二)“藏医药文化”研究综述 |
(三)“藏医药文化传播”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古代藏医药文化传播 |
第一节 藏医药文化与汉医药文化间交流互鉴 |
一、藏医药与汉医药的药材交流 |
二、藏医药与汉医药的理论交流 |
第二节 藏医药文化与儒释道的观念互鉴 |
一、藏医药文化与儒家的互联互通 |
二、藏医药文化与佛教的交流互鉴 |
三、藏医药文化与道家的文化勾连 |
第三节 藏医药文化与尼泊尔、印度医学文化的交流 |
一、藏医药文化与尼泊尔医学文化的交流 |
二、藏医药文化与印度医学文化的交融 |
第二章 :当代藏医药文化传播 |
第一节 藏文化圈:当代藏医药文化传播概况 |
一、大众传播概述:西藏媒体的藏医药文化传播现状 |
二、主流媒体传播:——以“中国西藏网”为例 |
三、文化传播困境:藏医药文化在藏文化圈的传播困境 |
(一)“知”:外来医学文化对藏医药文化的冲击 |
(二)“信”:藏医药文化与宗教信仰的平衡 |
(三)“行”:藏医药产业创新不足发展滞后 |
第二节 非藏文化圈:当代藏医药文化传播概况 |
一、国内传播概述:非藏文化圈的国内传播概况 |
二、国际传播概况:非藏文化圈的国外传播概况 |
三、文化传播挑战:藏医药文化在非藏文化圈的传播挑战 |
(一)“知”:西强我弱的传播格局与跨文化传播共存 |
(二)“信”:刻板印象的“阻力”与文化适应的“拉力”同在 |
(三)“行”:藏医药品牌的缺失与医学文化观的冲突 |
第三章 藏医药防疫文化的传播——以新冠肺炎疫情下藏医药防疫文化传播为例 |
第一节 :藏文化圈:藏医药防疫文化的传播 |
一、“知”:采用“藏汉双语”增强“参与式传播” |
(一)汉藏双语传播契合受众习惯 |
(二)创新内容形式增强受众参与感 |
二、“信”:把握“传播时机”注重“信源权威” |
(一)注重传播时效把握传播时机 |
(二)官方信源发布藏药防疫方案 |
三、“行”:致力“药品研发”分发“防疫藏药” |
(一)审批生产防疫藏药 |
(二)向一线捐赠防疫藏药 |
第二节 :非藏文化圈:藏医药防疫文化的传播 |
一、“知”:聚焦“疫情主题”注重“文化解读” |
(一)聚焦藏药实效解读藏医方案 |
(二)增进医学交流寻找文化共通 |
二、“信”:培养“意见领袖”开展“藏药防疫” |
(一)藏医专家权威解读 |
(二)联动报道设置议程 |
三、“行”:研发“防疫藏药”推广“藏药方案” |
(一)推进防疫藏药海外出口 |
(二)推广藏医药防疫方案 |
第四章 :藏医药文化传播的路径构建 |
第一节 藏文化圈:创新藏医药文化的传播路径 |
一、“知”:培养“专家型记者”注重“文化传承” |
(一)培养藏医药专家型记者 |
(二)加强藏医药教育中的文化传承 |
二、“信”:增进“医患沟通”构建“传播场域” |
(一)增进医患间文化交流 |
(二)构建文化传播场域 |
三、“行”:依托“文化载体”传递“医学观念” |
(一)以特色产业为载体传播文化 |
(二)以藏医药产品推广医学观念 |
第二节 非藏文化圈:跨文化传播视角下藏医药文化的传播路径 |
一、“知”:转变“单向宣传”兼顾双向“平等对话” |
(一)坚持对话原则,推动传者本位向传受互动的过渡 |
(二)注重精准传播,大众传播与分众化传播双管齐下 |
(三)转换传播语态,宏大叙事和平民化视角兼备 |
二、“信”:汇聚“信息流”构建“关系网” |
(一)构建多元传播主体:促进专家与记者的协同合作 |
(二)培养本土意见领袖:寻找文化共鸣重构关系节点 |
(三)由线上引流到线下:通过影视合作促进交流互访 |
三、“行”:依托“藏医药产品”传递“文化观念” |
(一)依托本土优势产业,延伸藏医药文化的产业链 |
(二)挖掘藏药预防潜力,推广未病先防的养生理念 |
(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以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传承 |
(四)塑造优质品牌形象,以藏药疗效传递医学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后记 |
(4)三川土族何以维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基于共同的地域 |
二、族群集体记忆 |
三、共同的民族文化 |
四、内生性的精英 |
五、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评价 |
第三节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分析框架 |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
第一章 区位空间:维系的场域 |
第一节 三川其地 |
第二节 交通区位 |
第三节 文化空间 |
第四节 场域:内聚外阻 |
第二章 精英人物:维系的核心 |
第一节 朱海山 |
一、其人 |
二、其事 |
三、其影响:凝聚群体共识 |
第二节 徐秀福 |
一、其人 |
二、其事 |
三、其影响:维系群体存在的“根” |
第三节 王家大牌头 |
一、大牌头的产生 |
二、大牌头的职责 |
三、其影响:微观层面的聚拢 |
第四节 核心:整合、聚拢、号召 |
第三章 传统文化:维系的纽带 |
第一节 信仰圈层共同体:“村庙-寺院-二郎神” |
一、以村庙为中心的共同体 |
二、以寺院为中心的共同体 |
三、以二郎神信仰为中心的共同体 |
第二节 文化活动组织方式:环环紧扣的力量 |
一、“小环节”的内部组合——村落群体间的聚合功能 |
二、“大范围”的外部串联——地域空间内的整合功能 |
第三节 文化仪式强化群体维系 |
一、传承民族文化 |
二、强化宗教信仰 |
三、发挥参与者主体意识 |
四、强化心理认同 |
第四节 纽带:多层次联结 |
第四章 结语 |
第一节 多种力量维系的三川土族 |
第二节 探讨三川土族群体的意义 |
第三节 从三川土族看群体维系 |
第四节 传统与现代之间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湖湘非遗文创品牌《梧桐知道》IP设计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行业发展背景 |
1.1.3 湖湘非遗文创的现有问题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发展现状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重点与难点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新文创:IP发展新战略 |
2.1 IP定义与理念的进化 |
2.1.1 IP定义 |
2.1.2 IP定义的进化:从 IP到文创IP |
2.1.3 IP理念:“泛娱乐” |
2.1.4 IP理念的进化:从“泛娱乐”到“新文创” |
2.2 新文创时代IP开发思维与关键点 |
2.2.1 IP开发思维 |
2.2.2 新文创IP开发思维三个进化点 |
2.2.3 新文创IP开发思维 |
2.2.4 新文创时代IP发展五个关键点 |
2.3 新文创IP开发的“4+”策略 |
2.4 新文创IP设计案例分析 |
2.4.1 故宫IP |
2.4.2 腾讯与敦煌研究所系列合作 |
第3章 湖湘非遗文创品牌《梧桐知道》IP设计分析 |
3.1 湖湘非遗文化特征探析 |
3.1.1 湖湘非遗文化简介 |
3.1.2 湖湘非遗文化特点 |
3.2 《梧桐知道》文创产品分析 |
3.2.1 现有文创产品介绍 |
3.2.2 文创产品目标人群分析 |
3.2.3 文创产品特点分析 |
3.3 《梧桐知道》IP设计分析 |
3.3.1 《梧桐知道》IP目标人群调研分析 |
3.3.2 《梧桐知道》IP定位分析 |
3.3.3 《梧桐知道》IP故事框架分析 |
第4章 湖湘非遗文创品牌《梧桐知道》IP设计实践 |
4.1 《梧桐知道》IP设计规划 |
4.2 《梧桐知道》品牌视觉设计 |
4.2.1 品牌字体设计 |
4.2.2 品牌Logo设计 |
4.2.3 品牌视觉规范 |
4.3 《梧桐知道》IP形象设计 |
4.3.1 品牌主IP形象设计 |
4.3.2 五大文化圈IP形象设计 |
4.4 《梧桐知道》研学故事框架设计——以“织绣锦画”路线为例 |
4.5 《梧桐知道》IP衍生品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脚本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比赛奖项 |
附录D 展览图片 |
致谢 |
(6)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 |
(一)选题背景 |
(二)田野点选取 |
(三)研究问题: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乡村社会的融入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一)河西走廊 |
(二)金塔寺与“金塔寺” |
(三)文化涵化 |
(四)“文化边缘”与“文化边‘源’” |
(五)阶序理论 |
(六)民间信仰 |
(七)社会融入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宗教对话与宗教身份认同的研究 |
(二)以往对藏传佛教寺院的研究概况 |
(三)藏传佛教在藏区以外传播的研究概况 |
(四)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的研究概况 |
四、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理论范式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五、金塔寺:文化汇聚地带的藏传佛教 |
(一)田野点的自然地理概况 |
(二)田野点的人文概况:“金塔寺”与金塔寺 |
第一章 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播 |
第一节 河西走廊藏传佛教传播的历史概况 |
一、河西走廊的藏族部落和人口 |
二、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的传播概况 |
三、20世纪中期以前河西走廊藏传佛教传播的特点 |
第二节 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 |
一、20世纪中期以前武威的藏传佛教传播概况 |
二、20世纪中期以后武威的藏传佛教传承状况 |
小结 |
第二章 国家、地方社会与寺院重建 |
第一节 国家在场与金塔寺重建 |
一、国家政权在制度、政策层面对寺院的管理 |
二、国家政权在符号象征层面对寺院的影响 |
第二节 民间力量与金塔寺的重建 |
一、民间文化组织的公共号召力 |
二、藏传佛教信仰群体对寺院重建的影响力 |
三、民间社会力量之于寺院重建的意义 |
第三节 既有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与金塔寺的重建 |
一、汉族传统民俗观念对寺院文化的接纳和承受 |
二、现代经济发展对寺院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藏传佛教的信徒身份表述 |
第一节 居士群体中的城乡身份差异 |
一、疏离寺院的村里人 |
二、主动亲近寺院的城里人 |
第二节 信徒身份的获得与维护 |
一、基于情境性社会关系的信徒身份获得 |
二、信徒身份的辨识、强化和维护 |
第三节 民众宗教信仰实践中的文化调适 |
一、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信仰互动与调试 |
二、节日中的宗教信仰互动与融合 |
三、生命历程中的宗教信仰表述与互动 |
小结 |
第四章 藏传佛教与地方宗教文化的互动 |
第一节 金塔寺与地方“神灵”的互动 |
一、“神”之来路——地方多元信仰中的“神灵” |
二、藏传佛教对地方“神灵”因素的采借 |
三、“众神和谐”——地方宗教信仰惯习 |
第二节 金塔寺僧俗与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的互动 |
一、地方社会中的宗教神职人员 |
二、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眼中的彼此 |
三、金塔寺僧俗与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的互动 |
第三节 藏传佛教与地方宗教信仰在仪式层面的互动 |
一、挂“红”——从红色被面向红色哈达的转变 |
二、“被互动”的藏传佛教——记一位“神人”对金塔寺的特殊情感 |
三、佛还是道:丧礼引出的困惑与确信 |
四、众望所归——记一次供龙王法会 |
小结 |
结论与思考 |
一、阶序: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 |
(一)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藏传佛教与地方多元宗教互动与共生的事实与结果 |
(二)阶序: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 |
(三)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影响 |
二、对“民间佛教”概念的思考——基于内部视角 |
(一)关于现行“民间佛教”等概念的回顾 |
(二)对现行概念之暗示意味的反思 |
三、对“宗教在地化”的思考——基于外部视角 |
(一)田野案例体现的乡土社会宗教信仰实践逻辑 |
(二)制度化宗教在基层社会践行“中国化”的必要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春秋至两汉音乐文化内外交流与传播 ——从多元为主到一体化为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可行性 |
四、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分析 |
第一章 史前到西周的音乐文化交流简述:多元一体音乐文化的初期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史前多元音乐文化的发展 |
一、史前多元文化和社会一体化趋势的发展 |
二、从音乐的起源看史前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 |
第二节 夏商音乐文化交流:一体化音乐文化趋势增强 |
一、以中原为中心的文化一体化趋势 |
二、一体化趋势背景下的夏商音乐文化交流 |
第三节 西周音乐文化交流:一体化文化下的治礼作乐 |
一、周初制定礼乐 |
二、“礼崩乐坏”的同时乐舞走向绚烂 |
三、音乐教育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春秋战国音乐文化交流:多元社会背景下的多元发展 |
第一节 政治文化背景 |
一、华夏文化的汇成 |
二、多元政治背景下的文化发展 |
第二节 音乐文化传播:区域音乐文化的多元发展 |
一、区域音乐风格的多元 |
二、“钟磬之乐”的区域性交流与多元发展 |
三、“新声”的广泛传播与繁荣 |
四、《诗经》《楚辞》之形成发展 |
五、多元音乐思想与音乐教育的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秦汉音乐文化传播与交流:一体化为主的多元发展 |
第一节 传播与交流环境 |
一、民族融合与疆域扩张 |
二、大一统的政治思想 |
三、外交政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 |
四、礼乐文化的承继与乐府机构的建立 |
第二节 域内传播与交流 |
一、从几个不同区域着名汉墓出土的相关音乐文物分析 |
二、以楚国为代表的区域音乐文化交流 |
三、以秦声为代表的歌唱传播 |
四、琴乐的传播 |
五、舞蹈文化传播与交流 |
第三节 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交流 |
一、两汉与月氏、乌孙、匈奴等少数民族的音乐交流 |
二、鼓吹乐的传播 |
第四节 丝绸之路背景下的音乐文化交流 |
一、与西域的音乐文化交流 |
二、佛教音乐传入 |
三、百戏之传播发展 |
四、关于南方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交流 |
五、关于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传播与整合的思考 |
第五节 秦汉与域外的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播 |
一、与越南、缅甸等国的音乐交流 |
二、与朝鲜、日本的音乐文化交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周与秦汉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播之比较及意义:从多元为主到一体化为主的拓展 |
第一节 交流与传播之比较 |
一、交流背景:从多元政治到封建大一统 |
二、交流范围:从域内到域内外 |
三、传播方式与符号:愈发多元 |
四、传播内容:由雅及俗 |
第二节 东周秦汉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播之意义 |
一、从历史意义层面分析:多元一体音乐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
二、对当今音乐文化建设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论:从多元轴心时代的多元到封建大一统强势一体化下的多元 |
一、民族融合与交流是音乐文化发展的基础 |
二、政治、经济是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保障 |
三、内部交流与内外交流是有机的统一 |
四、多元与一体是矛盾统一体 |
五、音乐艺术多元化发展是永恒的定律 |
六、追古思今是根本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全球文化空间格局与中国地缘文化战略——从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文化安全地位凸显 |
(一) 文化安全成为总体国家安全观中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 文化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由外及内强调内部安全的重要体系 |
(三) 文化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最本质特征人民性指向的人心安全 |
二、文化空间格局和文化安全 |
(一) 从实体到虚拟文化空间格局日益影响文化安全 |
(二) 多尺度文化空间格局下文化安全嵌套影响 |
(三) 重塑文化空间格局从人心直指文化安全 |
三、世界文化空间格局划分 |
(一) 传统意义上的世界文化空间格局 |
(二) 网络时代的世界文化空间格局 |
四、文化区之间关系和地缘文化战略布局 |
(一) 文化区之间整体文化地缘态势 |
(二) 中国与主要文化区间的地缘文化关系 |
(三) 中国应对文化区间国家安全威胁的文化地缘战略 |
五、中华文化区内部地缘文化战略再布局 |
(一) 中华文化区空间格局整体态势 |
(二) 中国与中华文化区内主要区域的地缘文化关系 |
(三) 中国应对中华文化区内国家安全威胁的地缘文化战略 |
(9)“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实施面临的文化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旨意 |
一、选题的学术价值 |
二、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本选题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资料支撑 |
一、本选题的研究对象 |
二、研究对象的资料支撑 |
第三节 本选题的学术史梳理 |
一、国外对“印度中国观“的研究 |
二、国外学者对“文化外交”的研究 |
三、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
四、国内对“印度中国观“的研究 |
五、国内对“文化外交”的研究 |
第四节 选题的研究难点、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难点 |
二、拟创新之处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和论文基本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文化与“一带一路”倡议 |
第一节 文化释义 |
一、文化的含义与发展 |
二、中印文化特点比较 |
三、中印文化差异的特殊性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华文化 |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形成与发展 |
二、“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中华文化 |
第三章 印度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性 |
第一节 印度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
一、印度与古代海陆“丝绸之路”的渊源 |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
三、中印文化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
第二节 印度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性 |
一、印度地理位置的杠杆性 |
二、印度于国际关系中的特殊性 |
第四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实施的文化现状 |
第一节 文化合作初见成效 |
一、教育交流稳步前进 |
二、中印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建立 |
三、影视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 |
第二节 文化交融任重道远 |
一、中印文化交流机制稳定性较差 |
二、中印文化合作进展较慢 |
三、中印文化交流范围较窄 |
第三节 中印文化合作现状中的国情差别 |
一、中印基本国情异同性 |
二、印度国情复杂性缘起 |
第五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实施面临的文化问题 |
第一节 中印“文化公约数”增长乏力 |
一、“文化公约数”增长乏力的表现 |
二、“文化公约数”增长乏力的原因 |
第二节 历史隔阂造成信任度降低 |
一、印对中信任度降低的表现 |
二、印对中信任度降低的原因 |
第三节 中印文化产业发展缓慢 |
一、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的表现 |
二、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 |
第六章 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实施的文化措施 |
第一节 以佛教交流为契机,带动宗教文化发展 |
一、促进佛教思想的沟通与交流 |
二、提高宗教文化发展水平 |
第二节 以科技互助为纽带,加快人文交流合作 |
一、促进科学技术的沟通互助 |
二、加速人文交流合作 |
第三节 以教育交流为契机,扩大多领域认同与共识 |
一、加大留学生交流力度,扩大孔子学院招生规模 |
二、深化中印文化认同,扩大多层次和平发展共识 |
第四节 提高文化产品保障力度,加速文化产业合作 |
一、促进文化资源合作,挖掘文化交流潜力 |
二、深度挖掘自然资源,全面提升文化价值 |
三、鼓励文化技术创新,提高文化传播能力 |
四、重视文化产品保护,加大知识产权保障力度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10)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畴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乡村聚落的研究进展 |
1.3.2 国内外乡村聚落形态研究 |
1.3.3 庐陵文化及村落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理论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理论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庐陵传统村落形成背景 |
2.1 历史沿革 |
2.1.1 概况 |
2.1.2 隶属沿革 |
2.1.3 行政区划 |
2.2 自然环境 |
2.2.1 交通区位 |
2.2.2 地理环境 |
2.2.3 气候条件 |
2.3 社会形态 |
2.3.1 人口发展 |
2.3.2 村落发展 |
2.3.3 移民影响 |
2.3.4 社会与宗族 |
2.3.5 方言与民系 |
2.4 文化形态 |
2.4.1 地域典型文化 |
2.4.2 主要人才与书籍 |
2.5 经济形态 |
2.5.1 江右商帮 |
2.5.2 历史支柱产业 |
2.6 庐陵文化特点 |
2.6.1 文化生态圈 |
2.6.2 庐陵文化生态圈发展阶段 |
2.6.3 庐陵文化生态圈繁盛时期 |
2.6.4 庐陵文化生态圈核心精神 |
2.7 小结 |
3 庐陵传统村落群空间形态解析 |
3.1 村落群地理空间分布 |
3.1.1 传统村落演化的时间分布 |
3.1.2 传统村落演化的空间分布 |
3.1.3 地理空间数据分析 |
3.2 村落群社会空间分布 |
3.2.1 形成与来源 |
3.2.2 姓氏与望族 |
3.2.3 规模与分布 |
3.2.4 社会空间数据分析 |
3.3 村落群空间演变特征 |
3.3.1 集聚性 |
3.3.2 扩散性 |
3.4 村落类型划分 |
3.4.1 划分视角 |
3.4.2 划分类型 |
3.5 小结 |
4 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解析 |
4.1 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构成 |
4.1.1 物质空间形态 |
4.1.2 社会空间结构 |
4.2 物质空间形态解析 |
4.2.1 风水选址 |
4.2.2 领域边界 |
4.2.3 肌理形态 |
4.2.4 街巷形式 |
4.2.5 建筑特点 |
4.2.6 环境节点 |
4.2.7 物质空间形态构成 |
4.3 社会空间结构解析 |
4.3.1 空间功能 |
4.3.2 层次结构 |
4.3.3 空间演变 |
4.3.4 社会空间结构构成 |
4.4 小结 |
5 空间形态区域比较及特质归纳 |
5.1 共性分析 |
5.1.1 风水观念 |
5.1.2 环境审美 |
5.1.3 礼制秩序 |
5.1.4 宗教庙宇 |
5.1.5 安全防御 |
5.2 与临川文化圈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差异性比较 |
5.2.1 背景环境比较 |
5.2.2 空间形态比较 |
5.2.3 空间组织比较 |
5.2.4 生成原因分析 |
5.3 与客家文化圈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差异性比较 |
5.3.1 背景环境比较 |
5.3.2 空间形态比较 |
5.3.3 空间组织比较 |
5.3.4 生成原因分析 |
5.4 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质归纳 |
5.4.1 空间特质 |
5.4.2 生成动因 |
5.5 小结 |
6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策略 |
6.1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现状 |
6.1.1 村落保护发展与个体空间特质脱节 |
6.1.2 村落保护发展与区域文化内涵脱节 |
6.1.3 村落保护发展与地域发展振兴脱节 |
6.2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理念 |
6.2.1 保护理念的发展历程 |
6.2.2 整体加典型保护理念 |
6.3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层次 |
6.3.1 宏观---建立庐陵文化保育区、保育带 |
6.3.2 中观---发展庐陵文化典型村 |
6.3.3 微观---活化传统村落历史遗存 |
6.4 庐陵传统村落社会秩序的延续 |
6.4.1 社会力量构成 |
6.4.2 空间秩序构建 |
6.5 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庐陵传统村落调查记录表 |
附录二:庐陵传统村落概况统计表 |
附录三:庐陵籍宰辅名录 |
附录四:明代吉安府进士家族人员详表(一门三进士及以上) |
附录五:庐陵传统村落名门望族列表 |
四、世界五大文化圈的互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图书海外传播效果研究(2015-2019)[D]. 姜旭.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4)
- [2]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敖卓娴.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0(07)
- [3]中国藏医药文化传播研究[D]. 王清华. 西藏民族大学, 2020(08)
- [4]三川土族何以维系[D]. 姚蓉. 兰州大学, 2020(01)
- [5]湖湘非遗文创品牌《梧桐知道》IP设计研究与实践[D]. 白露. 湖南大学, 2020(07)
- [6]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D]. 姜馥蓉. 兰州大学, 2020(12)
- [7]春秋至两汉音乐文化内外交流与传播 ——从多元为主到一体化为主[D]. 党岱.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8]全球文化空间格局与中国地缘文化战略——从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谈起[J]. 韦文英,戴俊骋. 广西社会科学, 2019(05)
- [9]“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实施面临的文化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D]. 牛学利. 外交学院, 2019(01)
- [10]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张建荣. 武汉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