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韧人格论文-白艳巧

坚韧人格论文-白艳巧

导读:本文包含了坚韧人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一新生,坚韧人格,生命意义感,相关性研究

坚韧人格论文文献综述

白艳巧[1](2019)在《大一新生坚韧人格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学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和《生命目的量表(PIL)》对大一新生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其坚韧人格、生命意义感的特点,探讨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一新生的坚韧人格与生命意义感处于中上等水平;在性别、专业、学历、家庭结构、家庭所在地等人口学变量上差异不显着;大一新生的坚韧人格与生命意义感之间呈正相关(P<0.01),坚韧人格得分越高的大一新生体验到的生命意义感越强。因此,建议注重培养大一新生的坚韧人格,使其在挑战和磨练中不断成长,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26期)

白艳巧[2](2019)在《大一新生家庭亲密度、坚韧人格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大一新生家庭亲密度、坚韧人格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大学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和生命目的量表对478名大一新生进行测评,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一新生家庭亲密度、坚韧人格与生命意义感及其各维度均呈显着相关(P<0.01);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亲密度对生命意义感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F=77.392,P<0.001);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坚韧人格在家庭亲密度与生命意义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2.91%。结论:家庭亲密度部分通过坚韧人格影响生命意义感。改善家庭亲密度,在与家人的互动中塑造坚韧人格,从而提高生命意义感。(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24期)

颜晴晴,刘海明,李红娇[3](2019)在《马拉松运动与大学生坚韧人格的培养——基于体育迁移价值学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约翰的体育迁移价值思想认为体育过程中养成的态度、能力能够迁移到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体育是培养良好人格的重要工具。中国学者认为坚韧人格包含投入性、控制性、韧性、挑战性4个维度。马拉松运动由于其开放性、包容性以及能够为参赛者带来强烈自我实现感的特点,逐渐成为大学生的运动时尚,其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运动精神与坚韧人格的理论结构具有高度一致性。(本文来源于《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田良臣,袁青[4](2019)在《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坚韧人格与学习投入的关系——基于甘肃省叁所高中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坚韧人格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揭示当下高中生的学习生态,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坚韧人格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对605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偏向积极的方面更多一些,其中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城镇孩子的父母和女孩的父母教养方式更积极;在坚韧人格方面,城镇学生和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得分更高;在学习投入方面,女生在情感、行为的投入上高于男生,但在认知的投入上男女生均有不足;高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坚韧人格和学习投入存在显着相关;高中生坚韧人格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习投入上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调查还发现一些有价值的新趋势。(本文来源于《教育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袁青[5](2019)在《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坚韧人格与学业发展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时期是青少年独立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他们追求个性,渴望自由独立却难脱稚气,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与内部冲突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生成、转化。日益激烈的应试竞争却让他们难有喘息的机会,繁重的课业任务、紧张的生活节奏、复杂的社会关系,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内外压力,极易产生厌学、倦怠、易怒、烦躁、悲观等负面情绪与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与学业发展,出现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除了父母教养方式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外,学生内在的人格特征也是一个重要的预测因素,坚韧人格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格特征,被认为具有抵抗压力与不良刺激,防止心理失衡与身心困扰的作用,能够使人在压力下及时调整自己,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从而防范厌学情绪,促进学业发展。众多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个体的人格塑造显着相关,甚至会通过人格或者某种人格特质而影响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与人格特质理论,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坚韧人格量表、学习倦怠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分别对605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选取叁名高中生进行个案研究。研究旨在探讨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坚韧人格与学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揭示当下高中生的学习生态及其内部根源,为改进相关教育教学,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研究结果发现:1、父母教养方式在父母受教育水平、学生性别、生长地上有显着差异,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父母、女生父母、城镇父母教养方式更为积极;高中生坚韧人格在生长地、担任班职上有显着差异,城镇学生、担任班干部的学生人格坚韧性更高;高中生学业发展在性别、担任班职上有显着差异:男生学习倦怠更高、学习投入更少;担任班干部的高中生学习倦怠更低,学业成绩更佳。2、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坚韧人格与学业发展显着相关:积极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坚韧人格、学习投入、学业成绩呈显着正相关,与高中生学习倦怠呈显着负相关;消极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坚韧人格、学习投入、学业成绩呈显着负相关,与高中生学习倦怠呈显着正相关;坚韧人格与高中生学习投入、学业成绩呈显着正相关,与高中生学习倦怠呈显着负相关;学习倦怠与学习投入、学业成绩呈显着负相关,学习投入与学业成绩呈显着正相关。3、高中生坚韧人格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习倦怠、学习投入、学业成绩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缺乏正确与科学的指导;沟通不畅是阻碍亲子关系良性发展的主要障碍;父母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态度是子女人格与学业发展的潜在影响因素;智能手机的过度依赖与成瘾是影响高中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从优化父母教养方式、助力高中生坚韧人格养成、促进高中生学业发展、教育扶贫四个方面分别提出相应的教育启示与策略,为改进教育教学,促进高中生健康全面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杨晓玲,罗娟,刘利[6](2019)在《心理学类通识课程对大学生坚韧人格培养的调查与实践研究——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我校开设的心理学类通识课程《幸福课》和《弗洛伊德与荣格、阿德勒》为例,选取《大学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作为校标,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结合两门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心理学类通识课程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是适宜且有效的。(本文来源于《高教学刊》期刊2019年09期)

瞿巧玲[7](2019)在《父母坚韧人格、教养效能感对幼儿行为问题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早期的良好发展是幼儿后继学习与终生发展的坚实基础,早发性行为问题可能会影响儿童发展的所有领域。我国各地区幼儿行为问题检出率居高不下,使得幼儿行为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众多学者的关注热点。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得知,家庭环境对4~6岁幼儿的影响研究多为主效应类型。关于人格与教养的相关研究中,大部分是关于教养方式与儿童人格关系的研究,对父亲、母亲的人格与教养效能感关系的研究很少。因此,父母特殊人格中的坚韧人格、教养效能感对4~6岁幼儿行为问题的影响还有待深入和完善。由此,探索父母坚韧人格、教养效能感与4~6岁幼儿行为问题的关系极具研究价值。研究旨在探讨父母坚韧人格、教养效能感对4~6岁幼儿行为问题的影响。采用父母坚韧人格量表、3~7岁幼儿父母教养效能感问卷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重庆市628名4~6岁幼儿及其父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4~6岁幼儿行为问题检出率处于中等水平且检出率呈“U”型曲线;仅有攻击行为年龄差异显着;社交、攻击、注意、违纪等维度性别差异显着。(2)相比正常行为4~6岁幼儿,异常行为4~6岁幼儿父母的坚韧人格在韧性、投入、挑战维度得分显着低于正常行为4~6岁幼儿父母得分,控制维度得分显着高于正常行为4~6岁幼儿父母得分;异常行为4~6岁幼儿父母教养效能感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显着低于正常行为4~6岁幼儿父母得分。(3)父母坚韧人格的韧性、投入、挑战维度与4~6岁幼儿攻击行为、违纪行为、行为问题总分显着负相关;父母教养效能感总分及其各维度与4~6岁幼儿行为问题总分及其各维度均显着负相关。(4)父母坚韧人格中的控制维度正向预测4~6岁幼儿行为问题,其余维度不能预测4~6岁幼儿行为问题;父母教养效能感总分、纪律、游戏维度负向预测4~6岁幼儿行为问题。基于此,研究针对4~6岁幼儿行为问题的改善,从父母视角提出如下教育建议:首先,重视4~6岁幼儿行为问题,确保儿童健康发展;其次,提升父母教养素质,增强父母教养效能感;最后,强化父母人格坚韧性,规范4~6岁幼儿行为。(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冉艳艳[8](2018)在《高中生坚韧人格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生坚韧人格的形成与时间管理倾向有着显着的联系,系统性地分析这种联系并在联系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培养,以为高中教育教学的具体开展提供指导和参考。(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下)》期刊2018年10期)

王俏然[9](2018)在《护理本科生坚韧人格与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坚韧人格、职业认同感的状况,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大学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HPS)与护生职业认同感问卷(PIQNS)对天津市叁所高校护理专业189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坚韧人格平均分为(69.21±12.80)分,职业认同感平均分(37.29±1.90)分。坚韧人格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与职业认同感总分呈显着正相关(P<0.01)。挑战维度和高考志愿是影响护生职业认同感的两个主要因素(P<0.01)。结论:护理本科生的坚韧人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认同感较低,坚韧人格能够影响其职业认同感,护理教育者可用通过对学生坚韧人格培养提高其职业认同感。(本文来源于《天津护理》期刊2018年03期)

师文慧,刘昌友,班永飞[10](2018)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坚韧人格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以贵州苗族、布依族大学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坚韧性人格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以苗族、布依族大一学生为例,采用中国大学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结果发现:苗族、布依族大一学生学校适应总体处于一般水平,坚韧人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除满意度因子,苗族男女学生在学校适应6因子和坚韧人格4因子均存在显着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布依族男女生在挑战因子有显着差异,男生较高;苗族和布依族男生人际适应有显着差异;苗族和布依族女生在校园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控制等因子上差异显着。学校适应和坚韧人格存在较紧密的联系(0.246~0.706)。控制、挑战和投入是影响学校适应的重要预测因素。(本文来源于《安顺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坚韧人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大一新生家庭亲密度、坚韧人格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大学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和生命目的量表对478名大一新生进行测评,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一新生家庭亲密度、坚韧人格与生命意义感及其各维度均呈显着相关(P<0.01);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亲密度对生命意义感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F=77.392,P<0.001);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坚韧人格在家庭亲密度与生命意义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2.91%。结论:家庭亲密度部分通过坚韧人格影响生命意义感。改善家庭亲密度,在与家人的互动中塑造坚韧人格,从而提高生命意义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坚韧人格论文参考文献

[1].白艳巧.大一新生坚韧人格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性[J].青年与社会.2019

[2].白艳巧.大一新生家庭亲密度、坚韧人格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J].长江丛刊.2019

[3].颜晴晴,刘海明,李红娇.马拉松运动与大学生坚韧人格的培养——基于体育迁移价值学说的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4].田良臣,袁青.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坚韧人格与学习投入的关系——基于甘肃省叁所高中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9

[5].袁青.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坚韧人格与学业发展的关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9

[6].杨晓玲,罗娟,刘利.心理学类通识课程对大学生坚韧人格培养的调查与实践研究——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9

[7].瞿巧玲.父母坚韧人格、教养效能感对幼儿行为问题的影响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9

[8].冉艳艳.高中生坚韧人格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J].新课程(下).2018

[9].王俏然.护理本科生坚韧人格与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分析[J].天津护理.2018

[10].师文慧,刘昌友,班永飞.少数民族大学生坚韧人格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以贵州苗族、布依族大学生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8

标签:;  ;  ;  ;  

坚韧人格论文-白艳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