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艳玲叶艳清钟汝梅(萍乡市人民医院ICU江西萍乡337000)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4-0210-01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入普通胰岛素控制危重患者的血糖水平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8月~2010年12月期间120例重症高血糖患者按入院时间序号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入胰岛素;对照组:传统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结果微量泵治疗组控制高血糖达标时间、理想血糖平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入胰岛素可有效地控制危重患者的血糖,并持续稳定在所需范围内,是一种控制危重患者血糖更快、更安全的给药方法。
【关键词】微量泵胰岛素危重症
ICU内危重患者在应激状态下的高血糖状态极为常见,高血糖对危重患者的危害严重,如何平稳有效地控制危重患者的血糖已成为了医疗工作者最关注的问题,自2007年8月我科引入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入胰岛素输注技术来控制危重患者的血糖,并定时监测血糖,同时根据血糖值调节泵速,绝大多数患者在使用此方法后,于24小时内能达到血糖满意控制,且持续、安全、有效地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临床所需水平内。现将其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为2007年8月~2010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高血糖危重患者共120例,其中男82例,女38例,年龄18—86岁,重症颅脑外伤38例,脑血管意外26例,严重多发伤24例,肺心病14例,急性胰腺炎12例,药物中毒6例。入选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微量泵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各6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治疗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1.2.1微量泵组准备好微量注射泵,用50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40ml+普通胰岛素40U(其含量为lU/ml),将微量泵接上电源,打开泵后电源开关,将配制胰岛素药液的50ml注射器,连接延长管和头皮针,排净空气,把注射器安装在微量泵注射器槽中。根据病人所测定的血糖值确定参数,将针头插入病人的静脉通路后,再启动泵即开始输注。同时所有入选病例均按指南治疗其原发病。
1.2.2传统治疗组将小剂量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中按普通输液方法持续滴注,同时所有入选病例均按指南治疗其原发病。
2观察指标
空腹血糖在4.4~7.8mmol/L范围内为达标目标,观察控制高血糖达标时间、理想血糖平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等。
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处理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4结果
微量泵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临床意义。
5护理
继发性高血糖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故入ICU病房的危重患者常规行电脑血糖监测,同时抽血标本送化验室检测血糖,以对比血糖值,对高血糖患者尽快采用微量注射泵入胰岛素治疗,以及早控制危重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状况,泵入胰岛素期间,每间隔1-2小时监测电脑血糖,根据血糖值及时调节胰岛素泵入量、速率,使血糖值缓慢下降,一般要求每小时下降2—3mmol/L。达到血糖值在目标范围内并维持,避免血糖骤升骤减。泵注过程中加强巡视,避免泵管折叠、滑脱,保证输液通畅,注射器要贴上醒目的标签,做好查对工作。并注意胰岛素泵入效果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并给予相应处理。
6讨论
将血糖控制在4.4~7.8mmol/L范围内为达标目标。有研究显示,血糖控制在7.8mmol/L之内危重病人的生存机会是血糖在11.1mmol/L之上者的5.52倍[1],血糖波动较大的危重病患者的死亡风险也较大[2]。
应用微量泵泵入胰岛素,有利于随时调整泵入剂量,又便于计算总量。微量注射泵能精确、微量、恒速、均匀、稳定地将胰岛素持续小剂量泵入体内,避免了传统输液滴注法的不良弊端,使血糖稳定下降。在微量泵泵入胰岛素期间频繁监测血糖,按血糖值及时调节胰岛素泵入速率,使患者的血糖始终控制在临床所需水平。
实践证明,应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胰岛素控制高血糖达标时间短、血糖波动幅度小、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系数高,在治疗应激状态高血糖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避免了高血糖的危害,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总之,微量注射泵静脉泵入胰岛素方法是控制危重患者高血糖状态较方便、较经济、较实用、较安全、较可靠的一种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VerbruggenSCAT,JoostenKFM,CastilloL,etal.Insulintherapyinthepediatriccareunit[J].ClinNutr,2007,26:677-690.
[2]EgiM,BellomoR,StachosskiE,etal.Variabilityofbloodglucoseconcentrationandshorttermmortalityincriticallyillpatients[J].Anesthesiology,2006,105:24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