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相相移键控调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差分四相相移键控(DQPSK),调制解调,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双相相移键控调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晨,潘建国,郑振东,王芳[1](2019)在《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差分四相相移键控调制解调算法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软件无线电技术为基础,针对差分四相相移键控(DQPSK)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了全新的算法,实现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平台下的DQPSK全数字调制解调,并可通过软件编程进行电路升级.与传统DQPSK调制解调电路相比,不但缩减了印制电路板(PCB)的尺寸,而且可以在不改变电路的情况下升级调制解调算法,从而降低了硬件升级、算法调整的成本.以Intel的Quartus II软件作为验证平台,用Verilog HDL语言实现了各个模块功能的设计,采用ModelSim软件进行功能仿真,验证算法的正确性.系统运行频率达到132 MHz,达到了预期要求.(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徐波,樊平毅,曹志刚[2](1997)在《四相相移键控调制的抗大频偏的全数字接收机》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多普勒频移和载波频差引起的大频偏问题对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影响很大,文中在研究多普勒频移(DFS)校正数字滤波算法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传输速率为4.8kbit/s的四相差分相移键控调制(DQPSK)的全数字接收机,并且对存在多普勒频漂和载波频差时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接收机在结构上更为简单、实现更为有效,该接收机抗频偏能力接近传输符号速率,并具有较强的抗DFS频漂能力。(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7年09期)
苏晓红,张保郁[3](1995)在《广义八相相移键控调制解调系统中位定时的单片机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单片机实现广义八相相移键控调制解调器,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位定时信息的提取.这也是问题的难点所在.本文利用升余弦包络调制信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将时钟锁定到包络峰值最大点的单片机实现方法,从而完成了在接收端正确提取定时信息的任务.(本文来源于《应用科技》期刊1995年03期)
苏晓红,张保郁[4](1995)在《广义八相相移键控调制解调系统中解调及译码的单片机实时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单片机实现广义八相相移键控调制解调器,需要解决的难点是解调与Viterbi译码的实时性问题,本文针对广义调制技术中分支量度的特殊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单片机实现的新的解调算法及Viterbi译码实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2400bps系统,这种方法是完全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期刊1995年01期)
双相相移键控调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多普勒频移和载波频差引起的大频偏问题对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影响很大,文中在研究多普勒频移(DFS)校正数字滤波算法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传输速率为4.8kbit/s的四相差分相移键控调制(DQPSK)的全数字接收机,并且对存在多普勒频漂和载波频差时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接收机在结构上更为简单、实现更为有效,该接收机抗频偏能力接近传输符号速率,并具有较强的抗DFS频漂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相相移键控调制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晨,潘建国,郑振东,王芳.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差分四相相移键控调制解调算法设计[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徐波,樊平毅,曹志刚.四相相移键控调制的抗大频偏的全数字接收机[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
[3].苏晓红,张保郁.广义八相相移键控调制解调系统中位定时的单片机实现[J].应用科技.1995
[4].苏晓红,张保郁.广义八相相移键控调制解调系统中解调及译码的单片机实时实现[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