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山又建一大型建材批发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赖世贤[1](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认为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王冰玥[2](2018)在《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的背景下,我国经历了从乡村线性追赶城市的发展范式到对于乡村多元化价值的再认识与乡村转型的再思考这一艰难历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必将影响乡村的重新定位与发展模式的重构。党的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与“两山论”理念的反复强调使新形势下“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1],探索乡村非线性发展模式的任务更为紧迫。山区由于地形崎岖导致交通闭塞与建设困难等问题而难以受到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一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以文献综述与实地调研为基础,尝试对山区乡村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一方面由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以及雄安新区建设的规划定位使河北省愈加引人关注,另一方面生态村作为国家严格评选与重点扶持的示范对象理应在众多乡村中体现其代表性作用。故本文选取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为研究对象,从空间、生态、经济三方面归纳分析其基本现状与存在问题并进行实证演绎。文章试图在尊重乡村发展规律与维育乡村原生态景境的前提下,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其农业生产、后方保障、生态维护与文脉传承等重要价值以重塑乡村活力的发展转型新路径,以期为山区乡村振兴提供指导。全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阐明研究背景、范围、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与分析,对论文涉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论述本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为河北省生态村发展概况研究。阐明河北省生态村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进而简述河北省国家级生态村概况,并从地理区位与产业结构两方面对其分类,据此选取五个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并按主导产业分类归纳现状。第三章为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空间布局研究。基于调研主要从产业发展角度入手,分析案例生态村外环境空间与村域空间布局以归纳其村域空间的现状特点。第四章为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生态建设研究。从自然景观、生产景观和文化景观三方面归纳五个生态村原乡生态维育现状,并从资源利用与被动节能两方面总结其生态技术的应用情况。第五章为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提升策略及发展模式研究。从空间布局、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三方面归纳案例生态村的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提升策略,进而对其未来发展模式提出构想。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相关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陈勐[3](2018)在《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文中提出南京是中国近代时期着名的政治型城市和消费型城市,针对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的研究对于全面反映近代南京社会、城市、建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史料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基于西风东渐、建筑类型发展以及商业区的改造与变迁等视点,系统的呈现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历程,包括:整体梳理、考证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基于社会史、政治史等视角剖析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动因,关于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演绎的理论性分析与探讨等。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背景,基于文献和图像史料讨论近代以前特别是明清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类型。第二章至第五章基于时间线索展开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史的研究,分为晚清及民国初年(1860年代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至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底至1945年)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至1949年)。文章基于商业设施的现代化视角,讨论各时期内政府当局的商业区计划、商业设施建设以及商人阶层自主经营的商业建筑,并总结各时期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特征和原因。第六章为总结性章节,基于建筑类型演变的视角探讨以市房、街市、大型商场、百货公司为代表的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试图总结商业建筑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进而分析其背后的建筑技术、营建法规及形式理想等方面的原因。本文以年代和历史事件为纵向线索梳理建筑史实,论从史出、总结规律,以建筑类型的分类为横向线索讨论空间形式的演绎,是将建筑历史研究与社会变革视野相衔接的一种探索。
李德庆[4](2015)在《云南通海县纳古镇回族民营企业的工商人类学研究》文中提出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是我国回族的第三大聚居区,现有人口近80万,主要分布在昆明、玉溪、红河、大理、昭通、曲靖、文山等地区。云南回族先民自元朝迁入以来,已有700多年历史,由于受伊斯兰教等因素的影响,其手工业、商业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传承。特别是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云南大多数回族地区的个体私营企业、乡镇企业蓬勃发展,这些地区二、三产业的营业收入已占到农村经济总收入的90%以上,并且民营企业的数量、类型、规模种类较多。回族民营企业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回族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回族文化的深刻影响。回族文化对回族民营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何种影响?二者怎样互动?这些问题就构成本文的研究主题。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达到以下目的和具有以下意义:首先,通过应用工商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能够对云南通海县纳古镇回族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状况及推动其发展的回族文化因素进行系统研究,解读回族文化在纳古镇回族民营企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机理,并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等方法对回族文化因素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为回族文化内容转型为回族企业文化提供理论依据,为回族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其次,通过对纳古镇回族民营企业的研究,能够对少数民族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并提炼出少数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要素,丰富和完善工商人类学理论。总之,通过本研究可以揭示出回族文化与回族民营企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丰富工商人类学理论;可以系统地提炼出影响回族民营企业发展的回族文化因素,为回族文化内容转型为回族企业文化提供理论参考。论文内容由导论、第一章至第六章和结语组成。导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视角、方法和思路;研究的价值。第一章介绍云南回族文化、田野点及工商企业的基础知识。第二章主要对纳古镇回族民营企业的产业类型及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研究了纳古镇“围坊而商”的经济结构模式,包括“围坊而商”的街居经济、工业布局、运营特点及动力机制。第四章主要研究了纳古镇的刀具文化产业,包括刀具产业的历史渊源及现状、影响刀具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第五章主要研究了纳古镇钢铁工业从工坊到工厂的变迁,包括变迁过程和促进工业变迁的力量。第六章运用内容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回族民营企业发展的回族文化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结语部分是在对论文主要内容和结论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讨论了回族文化与回族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包括:发展与文化的关系;回族文化的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回族民营企业的启示。本文运用工商人类学的方法对纳古镇回族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及推动其发展的回族文化因素进行系统研究,解读回族文化的作用机理并为回族文化转型为回族企业文化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开创性。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纳古镇回族民营企业的发展与伊斯兰教、伊斯兰文化息息相关。无论是从纳古镇回族民营企业的产业类型、围坊而商的经济结构、刀具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是从钢铁工业的变迁来看,伊斯兰文化中的宗教文化对纳古镇回族民营企业发展影响最大,居于首位;经济文化的影响居于第二位;教育文化和伦理文化对其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清真寺文化对其发展的影响不显着,主要原因是清真寺的作用是通过宗教文化体现出来的,是为宗教文化提供支撑,它和宗教文化实际上是没有明显边界而融合在一起。在二级影响因素中,以“六信”为核心的宗教信仰影响居于第一位;崇商重商、以“五功”为核心的宗教实践、信仰虔诚、诚信经营、公平交易对纳古镇回族民营企业的发展影响较大;知识丰富、坚韧拼搏、团结协作、宗教及社会活动中心、劳动习惯、重视生产、公平公正、清真寺作为教育机构、适度消费、勤俭节约对纳古镇回族民营企业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身体强健、趣味高雅、清真寺作为经济实体对纳古镇回族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不显着。
于晓磊[5](2015)在《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7、18世纪,工业革命使英国为首的一批西方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率先进入了现代化社会,从此开启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纪元。技术的进步与动力的改革带来了生产的工业化和文化的工业化,机器生产成为社会新兴的产业类型,随之兴起的工业建筑,也成为最具时代性的建筑类型之一。19世纪40年代,中国开埠,外资开始在上海等沿海通商口岸经商办厂,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成为最先接受西方文化的区域之一,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也在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序幕。中国在近代工业时期建设的工厂建筑汇聚了西方传入的新样式、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它的发展与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紧密相连,成为同时期采用西方风格建筑类型的率先之作。正是在这些工业建筑中,在机器大生产的轰鸣声中,中国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运行体制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生活方式也受到颠覆,不仅如此,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面临改革,在这一历史剧烈变革、新旧交替的时期,中国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撞击表现得尤为激烈,其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和现象也就更值得探讨,故论文正是选取了 1840年至1949年这一时间节点中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首先,论文选择长三角地区进行区域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主要有两点考虑,即它的历史背景和地理区位。近代中国长三角地区成为社会变革最剧烈的地方,与这两点因素密不可分。从地理区位来看,长三角地区东临黄海与东海,西与安徽、江西接壤,北临山东,南邻福建。淮河、长江、钱塘江等大型河流穿越于此,如此通江达海、南北东西进退裕如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得这片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从历史背景来看,长三角地区自六朝伊始,便是历史上的文化富集区,中华民族的精英文化在这里积淀,久远的文化血脉在这里得以保存和延续,传统棉纺织业、丝绸业、陶瓷业、漆木业等工商业堪称发达。到了中国近代,良好的地理优势、厚重的文化基础和工商传统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有“五口通商”中以上海为代表的工业经济中心和工业科技中心,又有以南京为主的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约地、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建立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政治中心,也有作为民族工业发源地的无锡、南通、宁波等一批重要城市。故得益于这两点因素,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最剧烈的地方,现代中国正面临向知识经济转型的变革期,该地区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保护方面仍走在时代的前沿,对这一区域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可以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案例。其次,从文化遗产学的视角来看,近代社会所遗留下来的工业建筑是直接受西方工业革命影响而诞生的一种物质形态。近代工业生产力的诞生,改变了厂房建筑、生产设施,甚至社会的生产方式,这种工业化的改变成为近代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诞生的逻辑起点,所以工业建筑作为近代社会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可以直观的反映当时的社会变化。但是现实情况是工业建筑遗产这种具有珍贵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迄今并没有受到很好的重视和保护。近些年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及社会有识之士在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总体上对工业建筑遗产的科学调查和认知上仍存在不足,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手工业生产不重视的历史渊源有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受“雅”“俗”文化之制约,人们对与礼制、政治与宗庙相关的建筑特别重视,而对与生产性相关的手工业建筑相当忽视,导致从历史到今天,对于保存了中国农业社会生产方式的手工业建筑记载和保存数量都很少。即使在今天,与生产相关的遗产仍然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大量近代工业建筑被拆毁,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状况,本文重新梳理近代社会工业建筑遗产,既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同时也力求重塑公平公正的文化遗产观。综上,论文以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这类物质遗存作为研究对象,这些遗产实际具有全国范围内的典型性。一方面,近代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如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都曾在此从事过工业活动,他们与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建筑设计师等共同为中国近代工业创造了一批最早的军事类和“官督商办”类的工业,由此使长三角地区诞生了中国近代最多的工业门类、开创了很多近代工业类型,并且还影响了全国的近代工业建设,这是中国其他城市和区域所不具备的。在此过程中创建的工业建筑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时全国工业建筑的风格、特点和成就。另一方面,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在近代聚集有大量建筑师、建筑设计事务所,不管是西方的、留学归来还是本土培养的建筑师,皆在此从事设计工作,所以在工业建筑的设计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建筑代表了近代中国全国范围内工业建筑的典型特征,最能体现东方与西方思想的结合以及当时的建筑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和最高水平。中国长三角区域内的近代工业建筑,率先吸收了西方工业建筑的诸多特征,并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技艺和审美思想,成为一种在中国的土地上开花结果的新兴建筑。长三角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不仅蕴含着自身发展和演变的历程,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更展示出中国作为东亚地区重要国家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及这一过程中所代表的工业文明成就,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这一国家及文明转型特殊时代,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中国人社会文化、精神特质、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生存智慧在新生的工业文明形态中的某种表现。本篇论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内容,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并梳理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发展脉络。第二章主要对西方工业革命的原点——英国工业建筑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英国的工业建筑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文化及审美变革。中国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主要受此影响,拉开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的变革序幕。第三章至第七章,主要反映了笔者的田野调查成果,展现了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中的一大批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状,系统梳理了 1840——1949年间,中国受西方工业革命影响下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和演变,分析了不同城市的工业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工业建筑文化。第八章主要使用文化遗产学的方法理论,对长三角地区的近代工业遗产的建筑元素进行结构,分析了其时、空演变整个过程。本文在第九章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存在“移植”与“重塑”两大系统,这两大系统的工业建筑在长三角区域内的互相碰撞、融合、不断创新,发展出适应中国实际情况的近代工业建筑类型,通过对这两大系统出现和演变过程的原因解析,分析了隐藏其中的近代变革期的社会文化。同时,本文还主张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应是其核心价值。文化遗产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它不仅关注过去的文化,更立足于当代、为社会未来发展服务,所以论文在第十章尝试以“文化遗产学”的视角,对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模式进行多角度的探索。通过前文对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价值的研究,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在保护与利用上,应与体现工业遗产核心价值的物质元素一起,如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生产系统、档案资料和企业文化等,共同得到原真性的保护与利用。
谢忠强[6](2014)在《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开埠以来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就十分紧密。解放后,随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在国家对于全国经济发展调控不断加强的历史语境下,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更加密切。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的支援,而上海在得到全国支援的同时也为全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建国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上海虽未被当做国家投资的重点地区,但由于具有雄厚的工业技术力量,上海还是担负起了支援全国建设的历史任务。在建国后的头十年里,全国以工业化建设为重点。上海市为了支援全国的经济建设,充分动员本市资源,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对这一时期国家的治淮工程、内地工业建设、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建设、内地文化教育事业等进行了有力的支援。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自“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方针确立之后,在从大跃进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的二十年时间里面更是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上海支援全国”作为概念的体制语境消失,但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上海支援全国”的精神不但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而且还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过程在推动全国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升华了上海自身的城市精神。正文共设五章及结语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在回顾上海历史地位演变的同时,以解放后上海与全国的联动关系为切入点,在“全国支援上海”和“上海支援全国”两个方向相互印证的基础上,为后面几章内容的展开提供历史背景和内在逻辑的铺垫;第二章,主要对1949年至195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开展情况进行考证和分析;第三章,主要对1958年至197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情况进行梳理和研究;第四章,则选取支援福建省为例,进行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第五章,主要对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对全国的支援情况进行探讨;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与概括的基础上,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进行宏观的评价和分析。通过研究,本文在前人成果启发的基础上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研究有所推进:1、在对相关概念的考证方面有所推进;2、在对上海支援全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上更注重保持其完整性;3、在进一步补充和挖掘史料的基础上对上海支援全国的相关史实的考证和梳理上力求更加丰富和全面。
刘亚林[7](2013)在《桃园纪事》文中研究指明上部追捉财富1鬼节添人丁我知道,我是不喜欢奶奶的。有关奶奶的记忆原本就不牢实,历经岁月的磨蚀,留存下来的多是一些朦胧的画面。可是很无奈,故事还不得不从奶奶那里说起。"明儿是鬼节,你可觉料着!"奶奶目光凶狠,口气严厉,在门槛外向妈掷进话来。觉料着,是我老家的土话,意思是估摸着事情的严重性。屋里。水湿的煤泥被红红的火苗激出一卷一卷的烟气,灶台的光线黯淡下来。黯淡中,妈下意识摸摸自己凸鼓的肚子,深深叹了口气,吹熄了洋油灯。黯淡顿时加浓成漆黑。漆黑里,妈在土炕上听到奶奶拐棍的声音
洪涛[8](2010)在《2010年我国商品交易市场主题——规模控制、结构调整、交易创新、管理升级》文中指出一、整体经济形势变暖影响市场走势(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快城乡消费差距依然较大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5343亿元,比2008年增长1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实际增速比2008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仅仅低于最高年份1985年实际增长17.2%的增长速度,其中1月、5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超过10000亿元。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105413亿元,增长15.6%;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7998亿元,增长16.8%。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商品零售中,除通信器材类外,其他
张震军[9](2010)在《唐山市临港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产业集群理论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有效理论,产业集群对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港口具有集群的一般特征,集群理论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我国港口的整体竞争力。唐山作为沿海重工业城市,经济发展在河北省居前列,现已开发的港口岸线有京唐港区和曹妃甸港区。把产业集群理论应用到临港产业的研究,分析唐山的产业现状,有利于认清不同产业在现阶段所处的位置及发展状况,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唐山的整体竞争力,对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首先,结合国际国内现实背景,阐明了研究临港产业集群的意义。对产业集群,临港产业等概念、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全面的认识和界定,奠定了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国内外临港产业发展较成功的几个城市诸如日本东京、荷兰鹿特丹、比利时安特卫普、大连、天津、厦门临港产业现状和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供唐山发展临港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可借鉴的做法。再次,对唐山港口发展情况、主要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唐山主导产业排序,明确了今后发展的主产业,并对产业链进行了设计。最后,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为唐山政府发展临港产业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洪涛[10](2009)在《2010年商品交易市场主题——规模控制、结构调整、交易创新、管理升级》文中研究表明论文研究了经济形势对商品交易市场的影响,总结了商品交易市场的25种模式,探讨了商品交易市场"走出去"、市场集群、市场联盟与产业集群互动等热点,提出应研究商品交易市场8个方面的问题,论述了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其4大主题。
二、唐山又建一大型建材批发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山又建一大型建材批发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时间概念界定 |
1.2.3 空间范围说明 |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
2.4.4 天津机器局 |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
2.5.4 天津机器局 |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
4.3.1 制砖技术传播 |
4.3.2 制砖工业分布 |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
7.2 研究创新 |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
7.3 未竟之处 |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文附表 |
附录B:随文附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乡关系弹性发展的现实命题 |
1.1.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时代要求 |
1.1.3 原乡生态环境保护的心理渴求 |
1.2 研究范围、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生态村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生态村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生态村 |
1.4.2 文明生态村 |
1.4.3 美丽乡村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河北省生态村发展概况 |
2.1 河北省乡村基本情况 |
2.1.1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
2.1.2 乡村现状与人口情况 |
2.1.3 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 |
2.2 河北省生态村发展历程 |
2.2.1 第一阶段——生态示范区试点 |
2.2.2 第二阶段——文明生态村建设 |
2.2.3 第三阶段——美丽乡村探索 |
2.3 河北省生态村发展现状 |
2.3.1 生态村现有情况总述 |
2.3.2 生态村地理区位分析 |
2.3.3 生态村密集程度分析 |
2.3.4 生态村空间形态分析 |
2.4 河北省国家级生态村现状 |
2.4.1 河北省国家级生态村概况 |
2.4.2 河北省国家级生态村分类 |
2.4.2.1 地理区位 |
2.4.2.2 产业结构 |
2.4.2.3 分类情况 |
2.5 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现状 |
2.5.1 研究对象选取 |
2.5.2 研究对象现状 |
2.5.2.1 农业生态村:杨家峪村、巴家峪村 |
2.5.2.2 工业生态村:全呼村、一街村 |
2.5.2.3 旅游业生态村:前南峪村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空间布局 |
3.1 外环境空间格局 |
3.1.1 区域范围空间格局 |
3.1.1.1 农业生态村区域范围情况 |
3.1.1.2 工业生态村区域范围情况 |
3.1.1.3 旅游业生态村区域范围情况 |
3.1.1.4 小结 |
3.1.2 镇域范围空间格局 |
3.1.2.1 农业生态村镇域范围情况 |
3.1.2.2 工业生态村镇域范围情况 |
3.1.2.3 旅游业生态村镇域范围情况 |
3.1.2.4 小结 |
3.2 村域空间布局 |
3.2.1 村域空间构成要素 |
3.2.1.1 居住空间 |
3.2.1.2 生产空间 |
3.2.1.3 服务空间 |
3.2.2 村域空间布局现状 |
3.2.2.1 农业生态村村域空间布局 |
3.2.2.2 工业生态村村域空间布局 |
3.2.2.3 旅游业生态村村域空间布局 |
3.2.2.4 河北省山区生态村村域空间布局特点 |
3.2.3 村域空间特征影响 |
3.2.3.1 农业生态村 |
3.2.3.2 工业生态村 |
3.2.3.3 旅游业生态村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生态建设 |
4.1 生态建设误区 |
4.1.1 生态环境恶化 |
4.1.2 乡土景观消融 |
4.1.3 地域特色遗失 |
4.2 原乡生态维育 |
4.2.1 自然景观维育 |
4.2.1.1 基质 |
4.2.1.2 廊道 |
4.2.1.3 斑块 |
4.2.2 生产景观维育 |
4.2.2.1 果林 |
4.2.2.2 农田 |
4.2.3 文化景观维育 |
4.2.3.1 传统元素 |
4.2.3.2 传统建筑 |
4.2.3.3 传统习俗 |
4.3 生态技术应用 |
4.3.1 资源利用 |
4.3.1.1 清洁能源利用 |
4.3.1.2 水资源利用 |
4.3.1.3 污水处理 |
4.3.2 被动节能 |
4.3.2.1 聚落规划 |
4.3.2.2 微气候调节 |
4.3.2.3 建造工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河北山区国家级生态村提升策略及发展模式 |
5.1 发展现存问题 |
5.1.1 空间布局方面 |
5.1.1.1 居住空间缺乏系统治理与整合 |
5.1.1.2 生产空间缺乏统一规划与分区 |
5.1.1.3 服务空间缺乏合理配置与设计 |
5.1.2 生态建设方面 |
5.1.2.1 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生态技术的运用不足 |
5.1.2.2 传统风貌的不断侵蚀与生态景观的缺乏规划 |
5.1.2.3 生产与生活污染物的处理薄弱 |
5.1.3 经济发展方面 |
5.1.3.1 人口持续流失阻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5.1.3.2 三产融合不紧密影响产业附加值提升 |
5.1.3.3 资金积累与利用问题降低风险抵御能力 |
5.1.3.4 缺乏合理营销致使产品难以扩大知名度 |
5.2 经济发展策略 |
5.2.1 多元参与资本引入 |
5.2.2 乡村集体品牌树立 |
5.2.3 特色文化保护开发 |
5.2.4 科创促进产业融合 |
5.2.4.1 农业优化升级 |
5.2.4.2 工业改革转型 |
5.2.4.3 旅游业优化升级 |
5.2.5 产品宣传营销设计 |
5.3 空间布局策略 |
5.3.1 居住空间规划策略 |
5.3.1.1 居住空间形态整合 |
5.3.1.2 道路交通干扰减小 |
5.3.1.3 基础设施加强完善 |
5.3.1.4 民居整理功能置换 |
5.3.2 生产空间规划策略 |
5.3.3 服务空间规划策略 |
5.4 生态建设策略 |
5.4.1 村民生态意识加强 |
5.4.2 资源过度开发治理 |
5.4.3 生态技术合理应用 |
5.4.4 乡土风貌传承保护 |
5.4.5 生态景观规划维育 |
5.5 发展模式构想 |
5.5.1 旅游发展模式 |
5.5.1.1 生态观光类旅游模式 |
5.5.1.2 文化创意类旅游模式 |
5.5.2 养老发展模式 |
5.5.2.1 体验型养老模式 |
5.5.2.2 护理型养老模式 |
5.5.3 康养发展模式 |
5.5.3.1 养生度假型康养模式 |
5.5.3.2 医养产业型康养模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附录 A |
附录 B 河北省省级生态村名单(共60个) |
附录 C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3)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1.3 研究的创新性 |
0.2 已有相关研究述要 |
0.3 关于本文研究的一些说明 |
0.3.1“南京近代”在本文中的含义 |
0.3.2 相关概念解释 |
0.3.3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以前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 |
1.1 南京城史地特征与商业区布局 |
1.1.1 城市格局与商业区分布 |
1.1.2 城南水系与商业街市布局 |
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南京传统商业空间的两种原型 |
1.2.1 传统商业街市 |
1.2.2 小型临街商业建筑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清及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街市与商业建筑(晚清~1927) |
2.1 概述:晚清至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区与商业街市 |
2.1.1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区的变迁 |
2.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发展特征 |
2.2 下关开埠与商埠现代化 |
2.2.1 下关地区的历史沿革与商业位势 |
2.2.2 下关的商业街市与新商业建筑类型 |
2.2.3 西风东渐的建筑形式:外廊样式 |
2.2.4 小结 |
2.3 清末新政与南洋劝业会 |
2.3.1 南洋劝业会的背景 |
2.3.2 南洋劝业会的缘起与筹备 |
2.3.3 端方的现代化理想与劝业会场的布局与空间 |
2.3.4 南洋劝业会的现代化空间体验 |
2.3.5 聚珍赛奇:南洋劝业会的展品与陈赛 |
2.3.6 南洋劝业会与南京城市改造及城市近代化 |
2.3.7 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旧城商业街区改造及商业设施建设(1927-1937) |
3.1 概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的商业概况及商业设施建设 |
3.1.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
3.1.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商业街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
3.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 |
3.2.1 《首都计划》前的商业区计划 |
3.2.2 《首都计划》关于商业区与商业设施的计划 |
3.2.3 《首都计划》后关于工商业区的计划 |
3.3 新商业区的开辟与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
3.3.1 新街口银行及商业区规划及建设 |
3.3.2 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
3.4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27 年~1937 年) |
3.4.1 国货运动的背景及其发展 |
3.4.2 国货陈列馆:宣传国货的大本营 |
3.4.3 国货公司:政府导向的国货事业 |
3.4.4 中央商场:抗战前“南京唯一之大规模商场”(1934 年~1936 年) |
3.5 社会改良类商业设施:大型菜场的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占时期南京商业设施的改造与建设(1937-1945) |
4.1 背景:日军对南京城市商业设施的破坏 |
4.2 概述:日占时期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建设 |
4.2.1 日占时期南京社会及商业概况 |
4.2.2 日占时期南京的商业设施建设与发展概况 |
4.3 日本人创办的商业设施 |
4.3.1“日人街”的划定 |
4.3.2 日本连锁型百货商店的出现 |
4.3.3 日本商人的市房改造与建设 |
4.4 当局的商业设施改造与建设 |
4.4.1 1938至1940年间的菜场、市房与简易市场的改造与建设 |
4.4.2 1940年以后的市房建设 |
4.5 中国商人创办的集中型商业设施 |
4.5.1 内街式集中型商业设施:商场 |
4.5.2 简易的集中型商业设施:市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设施的发展(1945~1949) |
5.1 概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 |
5.1.1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
5.1.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
5.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街区的改良与建设 |
5.2.1 既有商业区的改良计划 |
5.2.2 市区的北拓:中山北路沿线建设 |
5.3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45 年~1949 年) |
5.3.1 国货运动的背景 |
5.3.2 中央商场的改造与扩建(1945 年~1946 年) |
5.3.3 国货公司的复业与续办 |
5.3.4 国货展览会的创办 |
5.4 当局主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
5.4.1 下关热河路商场及菜场(1946 年~1947 年) |
5.4.2 八府塘菜场(1946 年~1947 年) |
5.5 商人创办的大型商场和市房 |
5.5.1 商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
5.5.2 市房的营建与改造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特征探析 |
6.1 南京近代传统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空间的现代化演绎 |
6.1.1 传统商业街市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
6.1.2 传统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
6.2 南京近代市房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
6.2.1 市房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
6.2.2 市房店面的商业元素 |
6.3 南京近代大型商场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
6.3.1 大型商场的发展沿革 |
6.3.2 大型商场的建筑空间形式探析 |
6.4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的原因探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启示 |
(一)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轨迹综述 |
(二)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发展特征 |
(三) 认识和启示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论文附录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4)云南通海县纳古镇回族民营企业的工商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为什么要研究回族民营企业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视角、方法和思路 |
四、研究的价值 |
第一章 回族文化、田野点与工商企业 |
一、回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 |
二、田野点概况 |
三、现代工商企业的基础知识 |
第二章 纳古镇回族民营企业的产业类型及其发展状况 |
一、纳古镇回族民营企业的产业类型 |
二、纳古镇回族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
第三章 纳古镇“围坊而商”的经济结构模式 |
一、“围坊而商”的街居经济 |
二、“围坊而商”的工业经济 |
三、“围坊而商”的运营特点 |
四、“围坊而商”工商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四章 纳古镇的刀具文化产业 |
一、纳古镇刀具加工产业的历史文化渊源及其现状 |
二、纳古镇刀具加工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 |
第五章 纳古镇的钢铁工业:从工坊到工厂的变迁 |
一、变迁过程 |
二、促进工业变迁的力量 |
第六章 影响回族民营企业发展的伊斯兰文化因素评价 |
一、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伊斯兰文化因素指标构建 |
二、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因素进行权重排序 |
三、对推动云南回族民营企业发展的伊斯兰文化因素的评价 |
结语:回族文化与回族民营企业的发展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略径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路径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界定 |
第三节 本文研究对象的时间、空间范围等相关概念说明 |
一、时间界限 |
二、“长三角”的含义及其代表性的工业遗产地 |
三、近代工业建筑个案描述选择标准 |
四、文化遗产学概念 |
五、工业建筑与工业建筑遗产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
一、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与政策 |
二、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历程 |
三、中国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
四、长三角地区工业建筑(遗产)专题研究综述 |
第六节 创新点及存在问题 |
一、创新点 |
二、存在问题 |
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工业建筑的出现与发展 |
一、工业革命开始前英国手工工场建筑(18世纪中期之前) |
二、工业革命初期技术改革对工业建筑的影响(约1750—1800年) |
三、动力改革对工业建筑的影响(约1800—1835年) |
四、重工业发展与多种建筑派别流行对工业建筑的双重影响(约1835—1855年) |
第二节 英国工业革命及工业建筑带来的文化变革 |
第三节 中国1840年之前工业建筑概况——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一、明清时期长三角地区的手工业发展背景 |
二、长三角地区古代工业建筑概况 |
三、受西方工业建筑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早期近代工业建筑 |
第三章 最具开创性的长三角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上海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外商主导的萌芽时期工业建筑文化(19世纪40年代——90年代) |
一、文化背景 |
二、西方工业建筑的引入 |
第二节 民族资本快速发展时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94 年—1918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仿西式的工业建筑 |
第三节 华资、外资碰撞高峰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9 年—1936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四节 战时缓慢发展期的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五节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综述 |
第四章 城镇型工业建遗产—南通磨闸历史工业城镇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以大生纱厂为中心的工业城镇构成 |
一、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诞生 |
二、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空间布局 |
第二节 大生纱厂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大生纱厂工业建筑 |
第三节 其他衍生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其他工业建筑 |
第四节 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建筑文化综述 |
第五章 受政治因素主导的南京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南京近代工业萌芽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64——1911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二节 政府主导城市建设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2——1949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三节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综述 |
第六章 民族资本为主导的无锡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无锡近代工业起步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95 年—1913)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二节 经济繁荣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4 年—1936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三节 抗日坚挺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四节 无锡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综述 |
第七章 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杭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二节 宁波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三节 镇江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四节 常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五节 嘉兴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六节 苏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七节 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工业建筑的文化特点综述 |
第八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时空演变研究 |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建筑形态及要素分析 |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的造型特征及其演变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技术与结构的演变 |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避产时间演变分析 |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萌芽期(1840—1860)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发展期(1860—1895) |
三、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成熟期(1895 — 20世纪10年代) |
四、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蜕变期(20世纪10年代—20世纪40年代) |
五、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停滞和复兴期(1937-1949) |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空间演变 |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化的发展线路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元素的空间传播 |
第九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研究 |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移植”的过程及内在动力分析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重塑”的过程及内在动力分析 |
三、长三角地区工业建筑文化特征演变的内在动力分析 |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 |
一、西式建筑中的东方精神——选择的智慧 |
二、近代工业建筑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先锋之作 |
三、因水而延续的文脉 |
四、近代工业建筑空间营造中的文化意蕴 |
第三节 与中国近代其他区域工业建筑遗产的比较 |
一、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概况 |
二、中国近代其他区域工业建筑文化 |
三、长三角地区与华南、华北、西南地区工业建筑文化比较 |
第十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探讨 |
第一节 基于文化价值研究的近代工业建筑造产保护原则与模式 |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有保护模式与利弊分析 |
二、基于文化价值的保护原则探讨 |
第二节 基于文化价值研究的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可持续发展利用原则与模式 |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有利用模式与利弊分析 |
二、基于文化价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申遗策略 |
一、以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遗产价值标准为例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申遗策略小结 |
结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长三角地区十六个(市级)城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名录 |
(6)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言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相关概念及题意的说明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的设定与说明 |
五、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几点推进(创新之处) |
六、 研究方法 |
七、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一章 上海与全国经济联动关系的历史概况 |
第一节 上海发展及其历史地位的演变 |
第二节 解放以来全国支援上海的发展过程 |
第三节 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发展历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初步开展(1949——1958) |
第一节 支援治淮:“开国治水”中的上海力量 |
第二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工厂内迁 |
第三节 “一五时期”上海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
第四节 支援内地高等教育事业——以上海交通大学西迁为例 |
第五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支援全国文化事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进一步开展(1958——1978) |
第一节 上海与“全国一盘棋”方针 |
第二节 20 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知识青年支援新疆农业建设 |
第三节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市支援全国三线建设 |
第四节 上海支援 1976 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支援福建: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1949 年上海组建南下服务团 |
第二节 上海对福建工业建设的协作与支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延续和发展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历史语境的变迁 |
第二节 内联协作与对口支援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全国防疫和救灾中的上海力量——以防治“非典”和“5·12”地震救灾为中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 |
附录一:上海支援全国大事年表 |
附录二:市委整顿金融业工作委员会动员上海金融业职工 2000 人参加西北区行工作总结报告(节选) |
附录三:上海支援广西的迁厂工作总结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出版的专着及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或主持的科研项目 |
后记 |
(9)唐山市临港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研究方法 |
第2章 临港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 |
2.1 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 |
2.1.1 产业集群分类 |
2.1.2 产业集群的特征 |
2.2 临港产业集群理论 |
2.2.1 临港产业的内涵 |
2.2.2 临港产业集群内涵 |
2.2.3 临港产业集群的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启示 |
3.1 国外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3.1.1 日本东京临港产业集群现状 |
3.1.2 荷兰鹿特丹临港产业集群 |
3.1.3 比利时安特卫普临港产业集群 |
3.2 国内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3.2.1 大连港临港产业集群 |
3.2.2 天津港临港产业集群 |
3.2.3 厦门港临港产业集群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唐山临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唐山港的基础条件 |
4.1.1 唐山港京唐港区 |
4.1.2 唐山港曹妃甸港区 |
4.2 唐山现有主要工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1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4.2.2 钢铁产业 |
4.2.3 建材产业 |
4.2.4 装备制造业 |
4.2.5 石油加工与化学工业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唐山临港主导产业选择及产业链设计 |
5.1 主导产业的重要性和选择基本原则 |
5.1.1 主导产业的重要性 |
5.1.2 选择主导产业的基本原则 |
5.2 临港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和模型构建 |
5.2.1 指标体系构建 |
5.2.2 层次分析法(AHP)简介 |
5.2.3 临港主导产业选择模型 |
5.2.4 临港主导产业选择 |
5.3 唐山临港产业链设计 |
5.3.1 产业链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
5.3.2 产业链的形成方式 |
5.3.3 唐山临港主导产业产业链的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政策建议 |
6.1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
6.1.1 根据地方经济的比较优势制定发展规划 |
6.1.2 依托特色自然资源和原有优势产业选择重点产业 |
6.2 转变政府角色 |
6.2.1 改善投资环境 |
6.2.2 通过资源的配置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
6.2.3 协调产业政策 |
6.2.4 从微观方面推动建立企业之间的协作网络 |
6.2.5 加大全民教育培训投入 |
6.2.6 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
6.3 以集群机制建设工业园区 |
6.3.1 明确政府定位 |
6.3.2 扶持核心产业形成园区内产业链网状集聚 |
6.3.3 以促进产业联系为主线提高企业交易效率 |
6.3.4 以产业集群政策代替产业政策 |
6.3.5 培养园区创新环境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唐山又建一大型建材批发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2]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 王冰玥.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3]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D]. 陈勐. 东南大学, 2018(05)
- [4]云南通海县纳古镇回族民营企业的工商人类学研究[D]. 李德庆. 云南大学, 2015(05)
- [5]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D]. 于晓磊. 南京大学, 2015(01)
- [6]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D]. 谢忠强. 上海大学, 2014(02)
- [7]桃园纪事[J]. 刘亚林. 中国作家, 2013(08)
- [8]2010年我国商品交易市场主题——规模控制、结构调整、交易创新、管理升级[J]. 洪涛.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2010(00)
- [9]唐山市临港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D]. 张震军. 燕山大学, 2010(08)
- [10]2010年商品交易市场主题——规模控制、结构调整、交易创新、管理升级[A]. 洪涛. “2009年北京批发论坛”论文集,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