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汉到唐末人口徘徊的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陈前进[1](2020)在《《尊前集》笺注汇评》文中指出本文共分四章,在正文前有前言和凡例,正文後添加有附录。前言主要介绍了《尊前集》的版本源流问题和在注释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操作问题。同时又对顾梧芳的生平和顾本《尊前集》的流传和存藏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其中为顾本《尊前集》缕出了一条淸晰的存藏脉络。同时,前言还对本注释的原则和方法以及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凡例主要对注释的过程中的一些操作细节进行了具体说明。《尊前集》是一部唐五代词总集,本文主要对《尊前集》所收的289首词作进行了笺注,笺注主要采用了详注的方式。本注所用的底本原不分卷,但在注释时,本文将其分成了三章。其中文章第二章包含了《尊前集》前面部分的110首作品,第三章主要包含了中间部分的122首作品,第四章主要包含了後面部分的57首作品。《尊前集》共出现36位词人,本文为每一位词人都撰有小传。每一首词都设有词牌解题、注释和汇评三个部分。解题主要以《钦定词谱》为主;注释主要采用详注的方式,着意于搜寻相关作品的本事和典故。对於其中出现的一些曾经在解释上有争议的字词,本文在注释时都详加求证,广泛参考,择优而取。在文章最後,本文选取了有五篇与《尊前集》相关的重要跋文作为附录,以资参考。
符佳[2](2020)在《地域视野下的唐五代涉赣诗初探》文中指出唐五代涉赣诗作为唐五代时期江西地域文学发展程度的一种直观反馈,彰显出江西地域文学的水平与价值。唐五代涉赣诗是指诗歌内容涉及江西事物的诗歌,诗歌内容主要包含了江西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有道是,地域是文学的根基,文学是地域的观照,二者相辅相成,彼此影响。因此,涉赣诗是扎根于江西土壤而生成的诗歌,蕴含着江西地域文化基因,成为江西地域文学的一种载体。本论文采用文学地理学的相关理论来研究唐五代涉赣诗,从地域视角来探讨江西地区与涉赣诗之间的关系。论述涉赣诗歌的江西地域特征,呈现唐五代涉赣诗的整体发展面貌。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概述唐五代涉赣诗的发展历程。本章分作五节,将唐五代分为五个时间分期,梳理和阐述了涉赣诗的发展经历了起步——生长——高峰——平缓——衰落这五个阶段的表现特征。初盛唐时期的涉赣诗主要是靠非江西籍诗人引导发展,中晚唐及五代,涉赣诗则有江西籍诗人和非江西籍诗人共同发力,促使涉赣诗蓬勃发展。并且涉赣诗人沿赣粤通道而建设的一条唐诗之路,对唐五代涉赣诗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影响。第二章,探究唐五代涉赣诗在江西地区的空间分布情况。本章分作四节,以涉赣诗中提及的江西地名为依据,对江西各州、各县以及境内景观,进行相关的分类和统计。考察涉赣诗的分布规律,反映了江西内部发展不均衡。并且发掘出唐五代涉赣诗在江西地域上形成的两条空间线路,呈现了涉赣诗的地理空间格局。第三章,分析唐五代涉赣诗的主题类型。本章分作三节,主要以唐五代涉赣诗创作的主题为论述重点。将唐五代涉赣诗按照主题内容分为游览诗作、送别诗作、行旅诗作这三大类别。结合江西的地域文化和景观资源,对唐五代涉赣诗歌内容进行分析,体现涉赣诗蕴含的江西特质,表明涉赣诗歌与江西地域文化的有机统一。第四章,分析唐五代涉赣诗的江西意象。本章分作三节,主要以唐五代涉赣诗歌内容里的江西意象进行探讨。江西意象指具备江西地域因子的意象,分为自然山水、历史人物、地产植物这三类意象。结合江西地域特色,分析这些江西意象中寄寓的思想情感,显露出唐五代涉赣诗的艺术魅力。
宋翔[3](2020)在《“立言”视域下的《皮子文薮》文研究》文中指出皮日休是晚唐后期创作较为丰富的一位作家,他的前期作品集中收录于《皮子文薮》中,这部自编集共十卷,其中前九卷为文,共有文章将近九十篇,这些文章的共同特点,在于沿袭儒家先圣心忧家国的情怀,倡导“仁义礼智信”等儒家基本观念;此外,皮日休生活在唐末的黑暗时代,他坚持儒家道统,并善于在继立先圣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善于提出自己的主张,因而《皮子文薮》文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从“立言”的角度出发,对《皮子文薮》文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对皮日休的创作研究和唐末文学研究提供一点价值,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章为先秦至唐着述者的“立言”。就“立言”口号的提出与发展,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四个时期进行纵向梳理,以此回溯晚唐之前,前人是如何“立言”的,且所立“何言”。先秦时期,是“立言”的产生时期,“立言者”身份的多样化,同时,儒家立言占据主导地位。两汉时期,是“立言”的融合期,立言者的作品兼有儒道两家的色彩。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立言”的发展期,哲思、玄学、声律与“立言”的结合,使得“立言”向着更加广阔的方向发展。到了唐代,文人“立言”表志,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第二章主要就《皮子文薮》文的“立言”展开具体研究。“立言”作为一种意识,很难具体讨论,因此,此章将《皮子文薮》文的“立言”与文体分类相结合,分为赋、论辩、箴铭颂赞、传、碑、书、记七个部分,分别讨论不同文体之中,皮日休“立言”的特色。赋类作品主要通过物的铺排,书写志向。论体文主要以总分总的方式进行论证,逻辑谨严。箴铭颂赞在正文之前加入散体性质的序,交AI写作作背景。碑体文在常规体式中加入议论性文字,突破了文体局限。书记两类文章,体式自由,语言灵活,适合情感的抒发与宣泄。第三章主要为《皮子文薮》文“立言”的写作特色研究。《皮子文薮》文的“立言”特色,体现在题材内容的选择、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方式三个方面。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上,主要是通过对人物、事件、事物的选择,丰富了文章的选材范围。在语言方面,《文薮》文用词犀利尖锐,语言直接,直白的揭示社会黑暗,大胆地进行批判。在表达方式上,《文薮》文超越固定文体模式的局囿,使用大量议论性的句式,同时大量运用古今对比的手法,增强了《文薮》文的论辩说理的气势。
左攀[4](2019)在《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文中提出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无量祖师、披发祖师、北帝、玄帝、祖师爷、上帝公等)是唐宋以后兴起的的具有长远影响力的道教神只。他源自上古四象中的北方玄武,玄武最初是神龟,汉代以后逐步演变成龟蛇合体的形象。在世俗社会,玄武是天空星象和地上建筑的北方意象,许多景观名胜都以“玄武”命名。道教也将包括玄武在内的四象纳入自己的神灵体系,充当天界神仙、人间羽士以及冥界死者的守护者。从先秦到唐代,玄武虽有神性,但神格地位始终不高,与其说是“神灵”,不如说是“神兽”。出于对北极和北斗的好奇与想象,华夏先民认为北方星空具有神奇的力量,加之北方属水,水生万物,道教逐渐形成一以贯之的北方崇拜,创造出太一、天皇大帝、紫微大帝等代表北极和北斗的北方神灵。这些神灵地位尊贵,神通广大。经过六朝时期的积累和整合,在唐代形成一个以北方神灵为崇拜对象的北帝派。这个道派塑造了多个北帝,将北方崇拜推向高潮。大约五代时期,川蜀地区的北帝派道士以北帝派经典为蓝本创作真武专属道经,让北方玄武从四象中脱颖而出,成为以斩妖伏魔为己任的人格化北方大神将。为了证明赵宋王朝受命于天的皇权合法性,宋真宗开展了一系列造神运动,面对来自北方契丹的威胁,作为北方守护者的玄武引起了他的注意。恰好天禧二年(1018年)京师军营出现醴泉祥瑞,宋真宗抓住机会,修建祥源观,加封真武为“真武灵应真君”,让真武神格得到跨越式提升。真宗去世以后,他的子孙继续围绕“灵应”基调建构真武神格,收集整理灵验故事,编纂《真武启圣记》等经典,将真武塑造成赵宋王朝的护国之神、降妖伏魔的北方战神、祈雨禳火的水火之神、赐福禳灾的治世福神。徽宗、钦宗、宁宗、理宗不断加封真武,利用国家力量为真武修造宫观,使真武成为家喻户晓且具有灵验特征的道教尊神。大约在宋仁宗时期,道门羽士将同属北方神灵的天蓬、天猷、黑煞、真武组合成北极四圣。四圣是北极紫微大帝麾下神将,以斩妖伏魔为主要神职,同时具有治疗疾病、祈雨祈晴等功能。四圣是天心、神霄、东华、清微等雷法道派经常召请的对象,也是护佑赵宋王朝的神将,对两宋之际的皇权更迭产生了重要影响。宋高宗之母韦太后为答谢神恩,在西湖孤山建四圣延祥观,使四圣信仰显赫一时。宋朝灭亡以后,其他三圣逐渐默默无闻,天蓬甚至被丑化成猪八戒,但真武信仰反而逆势崛起,长盛不衰,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真武是北极四圣中的北方玄天上帝,北中之北的叠加效应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二是因为真武得到皇家的多次册封,在四圣观之外另有专祀;最重要的是真武灵应之名遍天下,在民间拥有长远的影响力。早期武当山佛道并存,它既是佛教法华宗、禅宗的活动基地,也是道教丹鼎派和隐修者梦寐以求的仙山。宋徽宗宣和年间,紫霄宫落成,这可能是武当山第一座供奉真武的道观。从此以后,关于真武在武当山修道、飞升的传说逐渐生成,元代武当清微派形成,武当教团的本山意识觉醒,刘道明等高道考诸古籍,采访耆老,编纂《武当福地总真集》《武当纪胜集》《玄天上帝启圣录》等道经,将真武传说一一落实到武当山的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之中。元代道士、明代皇室根据真武传说大修宫观,神话传说和神圣空间紧密结合,原本虚无缥缈的真武修道传说因为落实到具体地域而变得更加真实可信,武当山也因为真武信仰的附会而声名鹊起。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出现多处以小武当、赛武当、东、西、南、北、中武当命名的道教名山,见证了真武信仰的兴起和武当文化的传播。真武大帝的出生和修道故事,明显受到释迦摩尼传记的启发。真武被附会成无量寿佛的化身,许多寺庙也供奉真武。真武是道教重要的劝孝之神,历史上曾经出现多部以真武为主神的劝善经典,力图以真武信仰监督儒家纲常伦理的落实和执行。真武信仰反映了唐宋以来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即使在真武专属经典中,玄天上帝的神阶地位也不是太高,他只是玉皇、紫微手下的神将而已。然而其影响力并不亚于三清四御。真武信仰之所以长盛不衰,除了宋元明三代皇室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他神格多样,能够满足不同阶层、职业的信仰需求;他以“灵应真君”为名,灵应故事广为流传,顺应了人们希望通过宗教解决实际问题的功利心理。他有武当山作为具象化的神圣空间,使传说故事更显真实,吸引无数善男信女朝山进香,让真武信仰随着信众的足迹广为流传。真武是唐宋以后道教新兴神灵的代表,反映了道教神仙信仰的转型和发展趋势。
孔庆蓉[5](2019)在《汉代诗歌研究史论(汉-清)》文中指出在中国诗歌史上,汉代诗歌的产生具有特殊意义。关于汉代诗歌的研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程。从汉代起,每一个时代都有对汉代诗歌的整理、考辨、集释,其研究内容十分广泛,这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料。历来对汉代诗歌的考察,依据研究者不同的研究趣味,或分门别类地对汉诗进行专题研究,或对汉诗的时代背景、结构内容、名物称谓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辨伪考证。随着对汉代诗歌研究的不断深入,渐渐积累起比较全面、完整、细致入微的研究成果。本文力图对汉代诗歌研究史进行考镜源流的历史追索,作一番动态、定向的考察,凸显历代研究面貌,辨明研究流变的历史轨迹和承递关系。全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主要对汉代诗歌进行了分类描述,具体阐述了乐府产生的机制和演唱、表演及其相关情况。《史记》和《汉书》是这一时期记载汉代诗歌相关情况的两部史书,其中对汉诗片段式的理论评述开启了汉代诗歌研究的酝酿阶段。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汉鼓吹曲进行改造并将其雅化为纪颂功德的朝廷音乐。随着宫廷雅乐和俗乐双向互动交流过程的不断深化,汉代所侧重的雅乐传统被颠覆了。《宋书·乐志》将汉乐府相和曲、杂曲,纳入了官修乐志的范畴,并且首次记录了《汉铙歌十八曲》和《陌上桑》,其开创之功不可没。南朝时期,正式拉开了汉诗研究的序幕,刘勰、钟嵘对汉代诗歌的品评,语言虽然稍嫌简略,但已涉及五言诗的起源、诗歌风格及作品真伪问题。《文选》和《玉台新咏》对汉代诗歌的整理和收录作出了贡献。第三章,隋唐时期的复古思潮,开启了对六朝文风的批判。陈子昂将批判的锋芒直指齐梁,鲜明地表示了自己推崇风雅和汉魏古诗的态度。面对南朝以来古题乐府诗歌创作的娱情化潮流,以吴兢为代表的乐府学家对古题作出了正本清源的梳理,为古题乐府创作开辟了理论上的支撑点。李白更加重视乐府古题的规定性,通过创作实践表达了自己对古题题义的深刻体认。汉代诗歌在这一时期有赖于《文选》而得以广泛传播。皎然将汉代诗歌纳入审美批评视野,表明此时期对汉代诗歌的研究开始深化和细化。唐代的类书对汉代诗歌按性质归类,虽然和南朝不尽相同,但对苏、李诗的态度和《文选》《诗品》的观点是一致的。第四章,宋代严羽确立了汉魏诗歌在其诗学体系中的“第一义”地位。郑樵的《通志·乐略》将汉魏以来至唐代的音乐典籍进行梳理,试图力挽崔豹、吴兢以“义”解诗之弊。左克明对汉乐府独特的解题方式成为乐府研究的重要转折。诗话在宋元时期就已成为诗歌理论批评的一种主要形式,严羽、刘克庄、杨载等人均在诗话着作中表达了自己对汉代诗歌的理解和看法。第五章,明代对汉代诗歌进行全面的选、编、注、考、点、评、论等多种形态的研究,其卷帙之繁富,体系之完整,理论之精确,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体现了多样化的诗学批评模式。明前后七子以“古体宗汉魏”为创作纲领,将汉代诗歌推到仅次于《诗经》的亚经典地位。第六章,清代的汉诗研究在历代研究的基础上,有了更深入的发展和更全面的展开。清代是“经学复盛时代”,儒家诗学的传统政教精神复兴,学者们在汉代诗歌研究中多继承汉儒比兴解诗的传统,探求诗外之旨,在汉代诗歌研究中形成了注重史科、耽于考据的研究特色。研究方法的更新最为显着的是打破传统的评点方法,将时文的创作与批评方法运用到对汉诗的评点诠释中。
周芷娴[6](2019)在《九至十世纪“才调歌诗”与士人文化 ——以韦縠《才调集》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以五代后蜀韦縠《才调集》这一文本为中心,抽绎出“才调歌诗”这一诗歌概念,并对中晚唐“才调歌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原因、创作谱系、文体特质及其后世嗣响等进行深入探讨,以此发掘中晚唐诗的深层内蕴。“才调歌诗”发端于进士文化,而其勃兴则源于中晚唐进士文化的“裂变”。唐代科举擢选博学之士,尤重对人才“百里挑一”的进士科,而进士科通常是以诗赋才能来决定士子及第与否,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社会对于“文才”的趣尚,以才学名世的进士群体如同耀眼群星一样冉冉升起。安史之乱以后,在轻薄无行的士风渐染之下,进士文化也发生了“裂变”,一时间进士狎妓之风与宴饮之风大盛。唐宪宗元和年间,以元稹、白居易为中心已经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才子诗人群。元白诗风的形成正顺应着中唐以降进士文化的主流发展趋势——他们的诗歌创作将当时的浮薄士风引向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诗潮。韦縠《才调集》以“才调”为选旨,其中的选诗为我们观察中唐元白以来进士群体的创作提供了有趣的线索。韦縠偏好选取元白一派的风情之作,诸如元白、小李杜、温韦等人的诗歌收录最多,其内容多冶游香艳,情感婉约细腻,生动地再现了中晚唐进士群体的真实面目与精神风貌。我们将这类诗称为“才调歌诗”。如果说白居易与元稹乃“才调歌诗”之祖,那么他们的“才调歌诗”称得上是典型,却称不上成熟、完美。元白的“才调歌诗”受时代氛围及其特殊的仕宦经历之影响,具有强烈的世俗化甚至庸俗化的色彩,但是他们对才子身份的自我标榜以及对于女色、情爱等的特殊经历与体验,又对“才调歌诗”的基本特质之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晚唐出现了以擅写朦胧情诗着称的李商隐,和以风流才子形象面世的杜牧,他们渐渐消解掉了元白诗中那些平白直露的情感,尤其是那些浪漫的诠释成为后人解读小李杜诗歌最为重要的突破口;在小李杜之后,又有温庭筠与韦庄,相比前两代诗人,温韦不再注重在诗歌中表达他们真实的情感体验,其诗更注重辞藻的柔媚与音韵的谐婉等这些艺术形式的深化,通常采用宫体与乐府等形式,这也使“才调诗歌”开始出现明显向词体转型的趋势。在体裁上,韦縠《才调集》中的选诗大多是富于乐感、辞藻富赡的近体诗;在题材上,韦縠则比较注重选取女性与恋爱等艳体;而在具体内容上,还表现出了对于才子与佳人风流事迹的浓烈兴趣,使《才调集》形成了香艳而浪漫的氛围。也由此,“才调歌诗”往往带给读者富于“乐感”、“艳色”与“浪漫”的直观印象,予读者以独特而唯美的阅读体验。在九至十世纪词乐文化逐渐勃兴的过程中,“才调歌诗”与“花间词”之间建立起了奇妙的艺术关联。从“才调”诗人与“花间”词人的创作根源来看,这两种艺术形式乃一脉相承;而随着晚唐以来士人精神面貌的转变,这两种艺术形式又在情感与欲望的传达上“渐行渐远”。韦縠《才调集》成书于五代后蜀时期,《才调集》除了体现选家韦縠对五代西蜀文化的接受外,更体现了韦縠以“五代西蜀文人”的身份对当时的诗坛乃至“词坛”进行的反思。延续着韦縠对于五代诗坛的种种反思与期望,《才调集》的风格体式在后世取得了越来越多文士的认同。
陆晗昱[7](2019)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文化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历史上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是研究古代丧葬民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墓葬等信息勾勒出某一历史时期丧葬活动的面貌,分析各种丧葬现象蕴含的观念和成因,可以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传承和发展。唐代是继隋代之后的又一大一统王朝,各种丧葬活动发展充分;唐代社会继承传统、吸收外来各方面的交流因素,形成了特征鲜明的丧葬民俗。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横贯东西,流域面积广。唐代长江流域的地位至关重要,国家经济重心在唐代时移至长江流域,特别是隋唐长江文化的勃兴,使其在诸多方面独领风骚。探索唐代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能更加清晰地勾画唐代长江上、中、下游广大地区丧葬活动丰富多彩的形式面貌,分析各区域间的丧葬习俗个性和共性特征,梳理丧葬观念的发展演变。本文主要通过墓葬分析,探讨唐代长江上游的岷江地区、峡江地区,中游的荆江地区、湘江地区、赣江地区,下游的皖江地区、扬子江地区和钱塘江地区等地域的丧葬习俗。通过对各区域唐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类型和空间放置、墓葬装饰等墓葬信息内容的深入挖掘,总结唐代长江流域地域丧葬特征,并结合传世文献记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分析地域丧葬观念。在此基础上,梳理墓葬功能的演变,分析演变过程中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呈现出的共性特征。探索佛教、道教等宗教因素融入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情况,以及唐代社会丧葬礼俗互动等专题性问题。在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一章中,依次阐释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政区的沿革、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及长江流域少数民族丧葬习俗传统,分析丧葬习俗存在的生态社会环境背景。第二、三、四章是以墓葬信息数据为基础展开的地域丧葬习俗研究。将长江流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建立唐代长江流域区域墓葬信息数据库,穷尽性地考察各区域唐墓的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放置情况以及墓葬装饰中的砌式、墓砖纹饰、棺床、龛、窗棂、装饰性结构等墓葬信息,归纳总结各项内容的地域性特征,为避免因墓葬信息有限而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最大限度地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分析地域丧葬习俗特点。第五章探索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第一部分是在第二至四章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丧葬习俗共性特征。将唐代墓葬的丧葬功能置于墓葬的历史发展过程考察,探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历史环境与观念同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墓葬装饰间的关系,阐述墓葬功能演变所呈现的共性特征。第二部分更为深入地探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研究中的个性化问题:佛教、道教因素在丧葬习俗中的反映和唐代丧葬礼俗互动问题。本文致力于以墓葬信息(1)为主要材料分析、考察断代区域性丧葬民俗,弥补了传世文献对唐代民间丧葬活动记载较少的材料缺憾,是对唐代丧葬民俗研究的重要材料支撑。本文不仅分析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还细致考察随葬品的空间放置特点及其蕴含的丧葬观念。探讨墓葬墓壁、墓底砌式,龛的数量、形状、位置和作用等各项装饰性结构的丧葬功能,阐发墓葬信息的各个细节体现的丧葬文化与观念,联系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民族、宗教等社会历史条件分析丧葬习俗的发展和功能的演变。总体而言,本文是基于丰富的考古资料展开的、视角较为独特的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系统性研究。
林云鹤[8](2018)在《唐代山南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运用图表、归纳等方法对唐代山南道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共分八章,主要观点如下:本文前三章,对唐代山南地区的行政区划演变、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地域形势、人口分布、经济特征、地域风俗等进行了系统梳析,从而归纳出唐代山南地区的基本特点。笔者认为,自秦汉以来,山南地区行政区划沿革较为清晰,至隋代,实行郡县两级制,炀帝大业五年(609),山南地区调整为二十余郡。李唐在统一过程中,大量权置州县,太宗时期又大量省并,大体回到了隋的规模,此后,有唐一代再无剧烈变动。玄宗时期,采访使处置使的设立,结束了唐前期以他官巡察各道的局面,标志着开元十五道的正式形成,山南东、西两道也在真正意义上进行了析分。山南地区位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江流域,自然坏境十分复杂。中国古代沟通南北交通的线路有三条。西线由关中越秦岭,经汉中入蜀,通往大西南。中线由关中、河洛,入荆襄,抵中国南部。东线由中原渡淮,抵长江下游。在三线中西线、中线经过山南地区,交通地位重要。在唐代沟通关中、汉中线路有四条:陈仓古道、褒斜道、骆谷道和子午道,唐人多走骆谷道。关中至荆襄,大体取商山道。山南地区汉中、荆襄两地的战略地位最为重要,起着影响全局的作用。唐前期,山南道各州郡的户口数逐年上升,天宝年间达到最高峰。安史之乱期间,山南地区人口流失严重。至宪宗元和年间,恢复至天宝初年的户数。唐末,王、黄巢起义导致山南地区人口再次大量流失。唐代山南地区的农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工商业分布广泛,但整体水平偏低。荆州地区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成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商业中心。山南的区域风俗有三个显着的特点:其一,民族众多,风俗复杂。其二,民风质朴,不尚浮华。其三,好商贾,好迷信。本文后五章就山南地区政局演变对唐王朝全局产生的影响,展开了较为深入全面地探讨。笔者认为,唐初山南地区的形势与唐朝的统一密切相关。隋末,朱粲转战至山南地区,建立昌达政权,萧铣也在江陵建立凤鸣政权,山南政局开始动荡。唐王朝平定山南地区后,注重对山南地区的开拓和经营,并利用山南、剑南的人力、物力进行统一战争,壮大了自身的力量,从而加速了统一全国的进程。唐初山南地区户口数急剧减少,且西道多于东道。至玄宗天宝年间,山南西道户口数已恢复至隋大业水平,东道也反超西道,但仍不及隋大业时的水平。唐前期,荆、襄一带的发展尤为瞩目,人口规模已大幅领先其他地区,成为山南地区最富庶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唐前期政府着力发展基本经济区,对山南地区有所忽略,导致这一地区发展缓慢,且呈现出区域不均衡的状况。至唐玄宗天宝年间,缘边节度使体制确立,山南地区丧失了控扼四方的能力。唐前期将官员、皇子、宗室贬黜至山南地区,示意轻贬,均州、房州数次作为皇子的贬黜安置地,有其特殊的原因,其所在的地理位置,距离两京皆在千里左右,非常方便皇帝及时了解其动向。安史乱后,叛军攻占河南,山南成为前线,玄宗对山南地区进行了数次调整,构筑防线阻止叛军南下,并伺机反攻河南。潼关失守后,玄宗入蜀,在途中以永王李璘出镇江陵。与此同时,太子北上灵武自立为帝,唐王朝由此形成太上皇玄宗依然掌握实权,皇帝肃宗权力受到限制的二元政治格局,在这一政治格局下,冲突不可避免,永王李璘事件的悲剧即是冲突最强烈的表现。唐肃宗乾元、上元年间,荆、襄地区的军乱,造成唐王朝对山南、荆南的失控,一度中断了江淮租庸的转运,使原本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不仅引起了政局动荡,还对整体平叛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梁崇义割据山南东道,代宗务以姑息,以其为节度使,是这一时期唐王朝诸多矛盾在山南地区冲突爆发后的产物。在现存多数史料中,梁崇义与河朔藩镇以近乎一样的形象传世,但代宗时的梁崇义实际礼貌甚恭,并在维护江汉转运,以及与邻近诸道关系中都可圈可点。其后,梁崇义以武力攫取节钺,又不朝觐,控制江汉转运要道,这对唐王朝是极大的隐患。德宗平定梁崇义,山南东道重回唐廷管辖,梁崇义只能以叛臣身份传世了。唐代宗朝延承了安史之乱的遗恶,同时陇右尽失,来自西北吐蕃的军事压力剧增,长安朝不保夕。在这种形势下,代宗实行慎重、稳妥的藩镇政策,以图恢复实力。德宗即位后,骤改代宗以来的藩镇政策,大力削藩。在这场削藩战争中,南方平定梁崇义实际决定了胜负。德宗朝以后,唐王朝完成了对山南三大镇以文臣代替武臣为节度使的改造,又在山南地区持续销兵,使山南地区成为一个常备军额很少的地区,这十分有利于朝廷稳控山南地区和促进地区发展。唐后期直到灭亡,政治日渐腐败,社会矛盾愈发激烈,山南地区也出现了不安定的苗头,发生了一些小规模的农民起义,由于此前唐王朝对山南地区的稳控较为成功,才没有酿成更大的动乱。唐僖宗乾符三年(876),王、黄起义波及山南,打破了山南东道、荆南的稳定。起义军在山南东道、荆南转战数年,山南东道因节度使李福处置较为得力,破坏不严重,而荆南则惨遭两次兵祸,“死者什三四”,损失重大。王、黄起义后,唐王朝逐渐失去了对山南地区的控制,山南地区形成了藩镇割据、互相攻伐的局面。至唐王朝灭亡前,山南西道最终落入王建的管辖范围,山南东道则纳入了朱温的势力范围。总之,唐代山南道所在的区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地区政局的演变对唐王朝整体发展和全局形势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李恒[9](2018)在《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40年时间,中国因改革开放的推动,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变革。体现在城市建设方面,即城镇化运动于全国大部分省市地区的轰轰烈烈开展。该进程对于推动城乡快速前进、提升居民物质生活水准等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帮助作用,但与之同步发生的,还有我国广袤国土上丰富的地域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快速变革。由于建设方式及手段的同质化,导致了富含区域特色的地域景观多样性显着缺失。地域景观代表和象征着特定地理环境中人与自然的融合,是当地人民经过千百年来的持续营建而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属于我国本土文化的根本组成部分,绝不可轻易忽视甚至肆意践踏。面对如今中国的发展现状,站在历史的角度重新出发,进行不同地区的地域景观研究,深入剖析其变迁过程及格局特征,吸收古人对于处理人地关系的方式和经验。这些均对当下和未来的城乡发展、地域景观保护及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也是风景园林学科扎根土地、面向新形势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内容。成都平原是我国众多地理区划中的组成部分,因为自然条件优越、人文气息厚重,“天府”美名传承千年,造就了特殊的地域景观风貌。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为统领的视角出发,选取古代(1911年之前)的成都平原及其之上的八邑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历史各阶段主要进程后,以自然环境为根本基础,把地域景观体系划分为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两个层级分别研究。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者的形成,后者的不同差异又是前者的重要部分,两个层级的结合能够更深入和详细的理解地域景观的格局特征。区域地域景观从自然山水入手,结合现有文献、各地方志、舆图、军事测绘图、老照片等资料进行深入解析,梳理在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和城乡发展四个层级耦合叠加影响下的区域地域景观。其中水利建设从总体发展变迁、水利设施、管理维护展开;农业生产从总体发展、农田建设、耕作制度展开;城乡体系依旧从总体发展出发,总结体系特色和相应的营建方式。邑境地域景观的关注焦点是在区域基础上选取的八个典型城邑及其周围邑境环境,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受到了区域环境的深刻影响,格局、发展变迁与之保持着整体同步下的些许差异。而在此基础上的城邑营建,涵盖望山观水、因势筑城、城水交融和城景汇聚四个方面,其确立的景观又是邑境景观的代表。特别是“八景”的提炼总结,反映着城邑与邑境、邑境与区域的相互联系,文章根据上述梳理进行了体系特征的概括。在详细研究、剖析了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的各自发展过程后,对其体系特征进行总结,包括尺度层级、营建内容的差异及融合对比三方面。继而再梳理出清末至今区域地域景观体系特征的变迁要点,并提出三项有关当今及未来地域景观保护的策略原则和五项意见措施,希望能够重新唤起现代人对地域景观的珍视。本论文最后,从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和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五个方面对全文进行总结。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成果的创新。在搜集、整理了丰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风景园林学为综合视角的成都平原地域景观研究。2、研究思路的创新。在区域尺度的基础上将各邑境析出,探究邑境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完成了区域地域景观-邑境地域景观-城邑景观三个层级的融合,实现了地域景观多层级、多阶段的分析研究。
叶晓芬[10](2017)在《《旧五代史》词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就隋唐五代这一块的史书语言展开研究,目前国内还是较为薄弱的,因此,本论文选取《田五代史》为研究对象,并辅助以《新五代史》,采用共时描写与历时比较的方法对《旧五代史》的词汇首次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究。通过系统的阅读及梳理,得出如下一些结论:第一,《旧五代史》与《新五代史》为记载五代历史的两部正统史书,二书描写史事大体相同,但在人物列传的取舍、细节的描写等诸多方面仍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尤其是在语言风格方面更是如此。本文通过细致深入的阅读和比较,从而发现《旧五代史》所载口语通用词明显多于《新五代史》。在第二章“口语词”章节中,我们将口语通用词分为三大块进行较为详实的描写,分别是:名词型、动词型及形容词型。其中名词型的口语词是非常丰富的,具体来说又涵盖了这样一些内容:构词语素为“儿”型、“夫”型”、“头”型、“蕃”型,词头为“阿”型,词尾为“家”型与“子”型。再就是亲属称谓、一般称谓、职业称谓以及时间名词等。第二,在研究中本文还采用二史对同一人物的描写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细致的比较可看到《新五代史》更多的是选用较为偏僻的古语词,而《旧五代史》用词则相对通俗易懂,但在具体的双音节词对中,却又有些细微的差异。譬如《旧五代史》用到“落拓”、”色黔”、“徇地”等这样一些晦涩之词,而《新五代史》与之相对的则是“落魄”、“色黑”、“略地”。故我们不能单一的认为《旧五代史》的通俗词就是一俗到底,在具体的比较中还得注意细微的差异。另外,通过双音词的对比,我们发现很多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譬如:“辞避”、“徇地”、“略地”、“遁还”、“奔归”、“翌日”等。第三,在单音词释义一章中,我们主要是基于“是否释义正确、义项齐全、例证恰当、收词完备”这四个方面来加以讨论。对照几部大型工具书的同时,整理出相当多的具有特色的单音节词。它们或是词典漏收、或是书证滞后,另有部分不乏存在着异体字或是通假字等多种情况。譬如“斵、桉、侄、欸、尅”等。另外,“来”字的用法亦很有特色,可以组成“向来”、“比来”、“素来”等不同的词。我们认为“向来”一词是“向”与“来”先分别经过了语法化,然后再固定成词。第四,《旧五代史》尽管作为正统史书,但却不乏生动的口语,表现在句法上亦是如此,尤以“来”字作为时体助词的出现为特色。再者,量词的使用亦非常频繁。譬如“联”同数词“五百”搭配,则是借助了修辞上的借代手法来直接充当句子的成分。“贯”由穿钱的绳索引申为量词,亦属转喻的用法。它们在现代汉语中或是继续使用,或是已经消亡。第五,通过对频率类词的考察,我们认为部分频率词在现代汉语中仍广为使用是与它们的核心义密不可分的。在“攻打类”这一组语义场中,有这样一些词汇:“攻”、“破”、“击”、“取”、“拔”及“略”。以“攻”为例,它不仅可出现于“围而攻之”的句式中,而且也可组成“攻击、攻下、攻围、攻击、攻逼、攻迫、攻定”等。可以说,动结式的发展加速了词汇的双音化。此外,通过对“频率”类、“攻打”类及“逃跑”类词汇的历时分析,我们还进一步印证了《旧五代史》反映的口语程度明显要高于《新五代史》,但也不乏在《新五代史》中出现部分口语成分的词语。第六,对《旧五代史》与《新五代史》新词新义的比较,我们可看出《大词典》失收《旧五代史》的词语是相当多的,所占的比例也最高。《大词典》首证为《旧五代史》或同于、晚于《旧五代史》等不同情况的词语亦有一定的数量。与此同时,《新五代史》的新词新义数量就远远少于《旧五代史》,但仍存在着《大词典》缺乏书证或是书证滞后等多种情况。从二史新词新义在数量上的悬殊,我们可总结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有外部因素,而且也有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是宋初的文学风气使然;内部因素主要是词汇的双音化。而词汇的双音化又与音变构词的消亡、双音叠韵词的产生及动结式的发展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第七,在这一时期伴随着各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多种多样的词汇孕育而生。譬如与科举考试相关的词汇便有“文解”、“取解”、“拔解”等;公文用语有“注官”、“磨勘”、“考限”等;与经济生活相关的词汇有“货泉”、“帑廪”、“省耗”等;与建筑相关的词汇有“别业”、“苫庐”、“闉闳”等;动植物有“虮虱”、“猬毛”、“葵藿”、“葭芦”等;日常器用有“縿”、“茵幕”、“缣缃”等;反映祭祀与丧葬的词汇如“朝飨”、“郊禋”、“麤缞”等。第八,在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亦是非常密切的,佛教继续影响中原文化。各种与佛教相关的词汇也在不同的场合继续使用。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军事战争的影响,相继出现大大小小的职官名称,而这些职官名称无疑反映了五代时期社会的主流便是尚武。在具体的论述中,我们主要是从类词缀的使用以及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五代的职官名称进行了分门别类的阐述。
二、西汉到唐末人口徘徊的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汉到唐末人口徘徊的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尊前集》笺注汇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版本述略 |
二、知人论世 |
三、首见词作 |
四、互见词作 |
五、《尊前》词的主要内容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二章 《尊前集》笺注汇评(上) |
明皇一首 |
好时光 |
昭宗二首 |
巫山一段云 |
又 |
庄宗四首 |
一叶落 |
阳台梦 |
歌头 |
忆仙姿 |
李王五首 |
一斛珠 |
子夜 |
更漏子 |
浣溪沙 |
虞美人 |
李白十二首 |
连理枝 |
淸平乐 |
又 |
又 |
又 |
又 |
菩萨蛮 |
又 |
又 |
淸平调 |
又 |
又 |
韦应物四首 |
调笑 |
又 |
三台 |
又 |
王建十首 |
宫中三台 |
又 |
江南三台 |
又 |
又 |
宫中调笑 |
又 |
又 |
又 |
杜牧一首 |
八六子 |
刘禹锡三十八首 |
杨柳枝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竹枝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纥那曲 |
又 |
忆江南 |
浪淘沙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潇湘神 |
又 |
抛球乐 |
又 |
杨柳枝 |
又 |
白居易二十六首 |
杨柳枝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竹枝 |
又 |
又 |
又 |
浪淘沙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忆江南 |
又 |
又 |
宴桃源 |
又 |
又 |
卢贞一首 |
杨柳枝 |
张志和五首 |
渔父 |
又 |
又 |
又 |
又 |
司空图一首 |
酒泉子 |
第三章 《尊前集》笺注汇评(中) |
韩偓二首 |
浣溪沙 |
又 |
薛能十八首 |
杨柳枝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成文干十首 |
杨柳枝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冯延巳三首 |
捣练子 |
谒金门 |
玉楼春 |
温飞卿五首 |
菩萨蛮 |
又 |
又 |
又 |
又 |
皇甫松十首 |
怨囘纥 |
又 |
竹枝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抛球乐 |
又 |
韦庄五首 |
怨王孙 |
定西蕃 |
又 |
淸平乐 |
又 |
张泌一首 |
江城子 |
毛文锡一首 |
巫山一段云 |
欧阳炯三十一首 |
南歌子 |
渔父 |
又 |
巫山一段云 |
又 |
春光好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西江月 |
又 |
赤枣子 |
又 |
女冠子 |
又 |
玉楼春 |
又 |
更漏子 |
又 |
定风波 |
木兰花 |
淸平乐 |
菩萨蛮 |
又 |
又 |
又 |
和凝七首 |
江城子 |
又 |
又 |
又 |
又 |
喜迁莺 |
麦秀两歧 |
孙光宪二十三首 |
浣溪沙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定风波 |
南歌子 |
又 |
应天长 |
生查子 |
又 |
又 |
又 |
遐方怨 |
更漏子 |
又 |
又 |
又 |
魏承班六首 |
生查子 |
满宫花 |
菩萨蛮 |
谒金门 |
又 |
又 |
第四章 《尊前集》笺注汇评(下) |
阎选二首 |
谒金门 |
定风波 |
尹鹗十一首 |
江城子 |
河满子 |
女冠子 |
菩萨蛮 |
又 |
拨棹子 |
又 |
金浮图 |
秋夜月 |
淸平乐 |
又 |
李珣十八首 |
中兴乐 |
渔父 |
又 |
又 |
南乡子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定风波 |
又 |
又 |
又 |
又 |
西溪子 |
又 |
李王八首 |
望江南 |
又 |
更漏子 |
蝶恋花 |
淸平乐 |
采桑子 |
喜迁莺 |
浣溪沙 |
冯延巳七首 |
罗敷艳歌 |
又 |
更漏子 |
又 |
临江仙 |
虞美人 |
又 |
李王一首 |
子夜啼 |
庾传素一首 |
木兰花 |
刘侍读一首 |
生查子 |
欧阳彬左丞一首 |
生查子 |
许岷二首 |
木兰花 |
又 |
林楚翘一首 |
菩萨蛮 |
薛道蕴一首 |
谒金门 |
徐昌图三首 |
木兰花 |
临江仙 |
河传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地域视野下的唐五代涉赣诗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唐五代涉赣诗分期概述 |
第一节 初唐时期涉赣诗 |
第二节 盛唐时期涉赣诗 |
第三节 中唐时期涉赣诗 |
第四节 晚唐时期涉赣诗 |
第五节 五代时期涉赣诗 |
第二章 唐五代涉赣诗的空间分布 |
第一节 唐五代涉赣诗各州分布 |
第二节 唐五代涉赣诗各县分布 |
第三节 唐五代涉赣诗景观分布 |
第四节 唐五代涉赣诗所呈现的两条空间线路 |
第三章 唐五代涉赣诗的主题类型 |
第一节 唐五代涉赣诗中的游览作品 |
第二节 唐五代涉赣诗中的送别作品 |
第三节 唐五代涉赣诗中的行旅作品 |
第四章 唐五代涉赣诗的江西意象 |
第一节 自然山水类意象 |
第二节 历史人物类意象 |
第三节 地产植物类意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立言”视域下的《皮子文薮》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关于《皮子文薮》与“立言”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一章 先秦至唐历代着述者的“立言” |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的“立言” |
第二节 两汉时期的“立言”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立言” |
第四节 隋唐时期的“立言” |
第二章 《皮子文薮》文的“立言” |
第一节 《皮子文薮》赋与“立言” |
一、文赋与“立言” |
二、骚体赋与“立言” |
第二节 《皮子文薮》论辩文与“立言” |
二、论体文与“立言” |
三、原体文与“立言” |
四、解体文与“立言” |
五、议体文与“立言” |
六、辨体文与“立言” |
第三节 《皮子文薮》箴铭颂赞与“立言” |
一、箴与“立言” |
二、铭与“立言” |
三、颂与“立言” |
四、赞与“立言” |
第四节 《皮子文薮》传体文与“立言” |
第五节 《皮子文薮》碑体文与“立言” |
第六节 《皮子文薮》书体文与“立言” |
第七节 《皮子文薮》记体文与“立言” |
第三章 《皮子文薮》文的写作特色研究 |
第一节 《文薮》文的题材内容的选择 |
一、人物的选择 |
二、事件的选择 |
三、事物的选择 |
第二节 《文薮》文的语言:尖锐犀利的语言 |
第三节 《文薮》文的表现方式:对比手法与议论性句式的运用 |
一、古今对比的运用 |
二、议论性句式的运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汉唐之际玄武意象及功能考析 |
第一节 玄武溯源:四灵和四象的结合 |
第二节 玄武形象:从神龟到龟蛇的转变 |
第三节 世俗玄武:天空星象和地上建筑的北方意象 |
第四节 道教玄武:守护人体及阳宅祖茔的北方精灵 |
第二章 北帝派对龟蛇玄武的人格化改造 |
第一节 一以贯之的北方崇拜 |
第二节 北帝神格的演变和北帝派的兴起 |
第三节 五代川蜀北帝派道士与玄武的人格化 |
第三章 两宋时期真武神格的提升与完善 |
第一节 宋真宗与真武神格的跨越式提升 |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真武神格的丰富与发展 |
第三节 南宋时期真武信仰的完善与传播 |
第四节 真武专属道经出世时间蠡测 |
第四章 北极四圣的兴衰与真武信仰的崛起 |
第一节 天蓬、天猷、黑杀神格演变考 |
第二节 北极四圣组合的形成和演变 |
第三节 四圣信仰与两宋皇权嬗代 |
第四节 四圣的没落和真武的崛起 |
第五章 从佛道共存到真武独尊——真武大帝与武当山 |
第一节 六朝隋唐武当山的佛教历史与法脉传承 |
第二节 汉宋之际武当山的神仙传说与道教史迹 |
第三节 宋末元初真武传说在武当山的落实 |
第四节 从新武当山现象看真武信仰的传播 |
第六章 真武大帝的神格功能及其演变 |
第一节 伏魔之神与护国之神 |
第二节 北方之神与水火之神 |
第三节 治世福神与万能之神 |
第七章 真武信仰的思想内涵与文化意蕴 |
第一节 真武信仰与佛教之关系 |
第二节 真武信仰的孝道内涵和劝善功能 |
第三节 从真武经典看道教放生观 |
第四节 从真武信仰看唐宋以降道教神灵信仰的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 |
后记 |
(5)汉代诗歌研究史论(汉-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
三、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两汉时期关于汉诗的着录 |
第一节 两汉时期的诗歌创作 |
一、有关乐府活动的记录 |
二、乐府曲目创制 |
三、歌辞记录 |
四、乐舞表演 |
五、《琴操》——汉代的琴曲歌辞 |
第二节 《史记》《汉书》对汉诗的收录 |
小结 |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诗研究 |
第一节 《汉铙歌十八曲》的改造 |
第二节 《宋书·乐志》对汉诗研究的贡献 |
一、相和歌辞的收录 |
二、首次记录《鼓吹铙歌十八曲》 |
三、记录汉、魏所传15大曲 |
四、《陌上桑》首次见载于《宋书》 |
五、对燕乐歌辞的记录 |
第三节 南朝时期对汉代诗歌的批评 |
一、关于五言诗起源的争论 |
二、南朝批评家对汉诗的态度 |
三、南朝诗文选集选录汉诗的分歧 |
小结 |
第三章 隋唐时期的汉诗研究 |
第一节 隋代对雅乐的重视 |
第二节 陈子昂力倡汉魏风骨 |
第三节 唐代的乐府观 |
第四节 唐代乐府创作中对汉乐府古题的关注 |
一、李白的乐府古题诗——对乐府古题规定性的继承与革新 |
二、唐代新乐府——对汉乐府古题的突破 |
第五节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 |
一、吴兢对乐府创作“本事”的维护 |
二、《乐府古题要解》称“《琴操》纪事好与本传相违” |
第六节 皎然《诗式》对汉诗的品评 |
第七节 汉诗研究的多样化趋势 |
一、对汉诗的注释 |
二、唐代类书对汉诗的摘引 |
小结 |
第四章 宋元时期的汉诗研究 |
第一节 郑樵《通志》中关于汉诗研究的问题 |
一、郑樵对乐府创作“声失义起”现象的批判 |
二、关于相和歌和清商三调的归属问题 |
第二节 宋诗话对汉诗的考辨和品评 |
一、对苏、李诗的关注 |
二、对杜甫诗承汉乐府的讨论 |
三、刘克庄《后村诗话》关于《孔雀东南飞》创作时间的论争 |
四、严羽《沧浪诗话》高标汉魏古诗“第一义” |
第三节 《乐府诗集》对研究汉乐府的贡献 |
一、乐府分类研究 |
二、乐府诗的解题方式 |
三、郭茂倩对“鼓吹”曲概念的明确 |
四、对《董逃行》和《董逃歌》的态度 |
第四节 元代的汉诗研究 |
一、吴莱对汉魏遗音的肯定 |
二、左克明对乐府本事的勾勒 |
三、刘履《选诗补注》对《古诗十九首》的笺注 |
小结 |
第五章 明代的汉诗研究 |
第一节 明代复古思潮与汉诗研究概说 |
第二节 明代编选汉诗选集概况 |
一、明代和汉代诗歌相关的古诗选本 |
二、古诗选本繁荣的原因 |
第三节 明前期的汉诗研究 |
一、“古体宗汉魏”之先声 |
二、李东阳古、律之辨 |
三、陈沂标举“汉魏古诗” |
第四节 明中期的汉诗研究 |
一、前七子“古体宗汉魏”理论纲领的确立 |
二、前七子对汉乐府本义辞旨的拟习 |
三、后七子对“古体宗汉魏”古诗观的拓展 |
四、汉、魏诗之辨 |
五、胡应麟对汉诗批评的深化 |
六、前后七子对汉代诗歌审美特质的挖掘 |
第四节 明后期的汉诗研究 |
一、许学夷《诗源辨体》—汉魏之辨的理论总结 |
二、竟陵派以“真”“厚”“情”“韵”诠释汉诗 |
小结 |
第六章 清代的汉诗研究 |
第一节 清代汉代诗歌研究概说 |
第二节 清前期的汉诗研究 |
一、清初云间、西泠派对汉诗的态度 |
二、王夫之对汉诗“主情”与“求真”的体认 |
三、清代选学对汉诗的研究——以《六朝选诗定论》为例 |
四、费锡璜《汉诗总说》对汉诗的评点 |
五、陈祚明对汉诗的“言情”考量 |
第三节 清中期的汉诗研究 |
一、沈德潜以“格调”论汉诗 |
二、方东树对传统评点方式的突破——以“义法”论汉诗 |
三、张玉谷:以“以意逆志”之法解析汉诗 |
四、独具特色的汉诗评析——“音注”“诗评”相结合 |
第四节 晚清时期的汉诗研究 |
第五节 清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笺注 |
第六节 《古谣谚》对汉代谣谚的辑录 |
第七节 清代汉诗诗学批评模式的多样化 |
一、清代和汉诗相关的古诗选本 |
二、清代对汉乐府的笺注阐释 |
三、清诗话对汉诗的品评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九至十世纪“才调歌诗”与士人文化 ——以韦縠《才调集》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才调歌诗”的概念界定与选题缘由 |
1. “才调歌诗”的提出 |
2. “才调歌诗”与“艳情诗”的区别 |
3.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才调集》及相关研究综述 |
1. 选家韦縠家世、生平等的考述 |
2. 《才调集》版本的考述与批注本研究 |
3. 《才调集》编选体例、特色与韦縠诗学思想等研究 |
4. 《才调集》其他相关研究 |
5. 中晚唐艳情诗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篇章安排及其说明 |
第一章 进士文化背景下的“唐才子”及其“才调歌诗” |
第一节 唐人进士文化与“流转”的“唐才子” |
1. 初盛唐进士文化的生成 |
2. 中晚唐进士文化的裂变与浮薄士风 |
3. 进士文化在晚唐士人身上的另类折射 |
第二节 中晚唐进士文化内部的冲突: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 |
1. 韩孟诗派:进士主流文化的“反叛者” |
2. 元白诗派:进士主流文化的“弄潮儿” |
3. 元白诗风内部的冲突:“风教”与“风情” |
第三节 中晚唐“才调”内涵的转化与“风流才子”的出现 |
1. 唐人诗文中“才调观”的递嬗 |
2. 中晚唐富于“才调”的风流士人及其诗歌创作 |
3. “才调歌诗”的提出与韦縠的“才调观” |
小结 |
第二章 中晚唐“才调歌诗”的创作谱系与代际更迭 |
第一节 中唐“白才子”与“元才子”的“才调歌诗” |
1. 白居易的“才调歌诗” |
2. 元稹的“才调歌诗” |
第二节 中晚唐之交杜牧与李商隐的“才调歌诗” |
1. 杜牧的“才调歌诗” |
2. 李商隐的“才调歌诗” |
第三节 晚唐温庭筠与唐末五代韦庄的“才调歌诗” |
1. 温庭筠的“才调歌诗” |
2. 韦庄的“才调歌诗” |
小结 |
第三章 合乐、艳色与制造浪漫:“才调歌诗”的唯美三重奏 |
第一节 合乐:“才调歌诗”中的音乐之美 |
1. “韵高”、“词丽”的“才调歌诗” |
2. 唐人“歌诗”与中晚唐“才调歌诗”的流行 |
第二节 艳色:“才调歌诗”中的女性与恋爱书写 |
1. 从对“闺怨”的模仿到“艳情”的突破 |
2. 成为书写焦点的妓女 |
3. 唐才女们的创作 |
第三节 制造浪漫:“才调歌诗”中的才子佳人式恋爱 |
1. 中晚唐时期的“才子”与“佳人” |
2. “才子”与“佳人”间的相互认同 |
3. 中晚唐浪漫文化的形成 |
小结 |
第四章 “才调歌诗”与“花间词”的暧昧界限 |
第一节 五代西蜀《才调集》的编选与《花间集》的问世 |
第二节 “歌”、“诗”的分离与“词”的勃兴 |
第三节 “才调歌诗”与“花间词”中的绮艳世界 |
第四节 “才调歌诗”中的浪漫演绎在“花间词”中的消歇 |
小结 |
第五章 《才调集》的成书背景、时代意义及其嗣响 |
第一节 西蜀文学传统与韦縠“才调观”的形成 |
第二节 韦縠对五代西蜀浮艳创作风气的接纳与反拨 |
第三节 蜀地诗人的没落与《才调集》的愿景 |
第四节 《才调集》在明清两代的嗣响 |
小结 |
结语: 最后的“唐才子”与最后的“唐人选唐诗” |
参考文献 |
附录: 《才调集》中138位唐代士人相关资料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7)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代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 |
第一节 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 |
第二节 唐代长江流域政区沿革 |
第三节 唐代长江流域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唐代长江上游的丧葬习俗 |
第一节 岷江地区 |
第二节 峡江地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代长江中游的丧葬习俗 |
第一节 荆江地区 |
第二节 湘江地区 |
第三节 赣江地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唐代长江下游的丧葬习俗 |
第一节 皖江地区 |
第二节 扬子江地区 |
第三节 钱塘江地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共性与个性问题探索 |
第一节 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共性特征 |
第二节 丧葬习俗个性化问题探索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后记 |
(8)唐代山南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意义及主要观点 |
第一章 唐代山南道的行政区划及演变 |
第一节 唐以前山南地区行政沿革概况 |
一、秦汉时期 |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时期 |
第二节 唐前期山南道行政区划沿革 |
一、山南地区州郡的设置 |
二、山南道的设立与东、西道的析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唐代山南道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和地域形势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一、长江流域 |
二、汉江流域 |
三、嘉陵江流域 |
第二节 交通状况 |
第三节 地域形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代山南道人口状况、经济特征及地域风俗 |
第一节 人口状况 |
第二节 经济特征 |
第三节 地域风俗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唐初山南地区的形势与唐朝统一 |
第一节 唐初山南地区的势力角逐 |
一、朱粲与昌达政权 |
二、萧铣与凤鸣政权 |
第二节 平定山南地区与唐朝统一 |
一、平定山南的策略 |
二、平定山南与国家统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唐前期山南道的发展与战略地位演变 |
第一节 山南道的发展及特点 |
第二节 山南道战略地位的演变 |
第三节 官员流贬山南地区的政治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唐代安史之乱期间山南道的动荡政局 |
第一节 玄、肃“二元格局”下的山南政局 |
一、玄宗对山南道布局的调整 |
二、“永王事件”与山南政局 |
第二节 山南地区动荡对平定安史之乱的消极影响 |
一、荆、襄军乱 |
二、对平定安史之乱的消极影响 |
第三节 梁崇义之叛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唐德宗以后朝廷对山南道的掌控 |
第一节 德宗建中时期的山南政策与山南政局 |
一、德宗对代宗山南政策的更张 |
二、平梁崇义与山南政局演变 |
第二节 建中之后朝廷对山南道的掌控 |
一、对山南节度使的选任 |
二、对山南军额的控制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唐末山南道政局的演变与唐朝灭亡 |
第一节 王、黄起义与山南政局的演变 |
一、王、黄起义前的山南形势 |
二、王、黄起义后的山南政局 |
第二节 山南道政局失控与唐朝灭亡的关系 |
一、唐末山南道的节帅跋扈 |
二、山南道失控与唐朝衰亡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城乡发展模式的剧变 |
1.2.2. 传统文化认知的消逝 |
1.2.3. 未来城镇发展的讨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相关研究概况 |
1.4.1. 历史地理学 |
1.4.2. 人居环境学 |
1.4.3. 风景园林学 |
1.4.4. 成都平原相关研究 |
1.5. 概念辨析 |
1.5.1. 地域景观 |
1.5.2. 景观体系 |
1.6.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范围 |
1.7.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内容 |
2. 成都平原区域环境背景 |
2.1. 成都平原流域 |
2.1.1. 岷江水系 |
2.1.2. 都江堰水系 |
2.1.3. 沱江水系 |
2.2. 地理环境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土壤 |
2.3. 社会环境 |
2.3.1. 人口迁移 |
2.3.2. 科学技术 |
2.3.3. 传统风俗 |
2.4. 经济环境 |
2.4.1. 农业生产 |
2.4.2. 商业贸易 |
2.4.3. 来往交通 |
2.5. 文化环境 |
2.5.1. 哲学思想 |
2.5.2. 宗教信仰 |
2.6. 小结 |
3. 成都平原区域历史发展概述 |
3.1. 古蜀时期—包容开放,独立繁荣 |
3.2. 秦汉三国时期—融入中原,奠定基础 |
3.3. 两晋南北朝时期—相对稳定,承前启后 |
3.4. 隋唐宋时期—持续发展,迎来巅峰 |
3.5. 元明清时期—两次衰退,战后重生 |
3.6. 小结 |
4. 成都平原区域地域景观解析 |
4.1. 自然山水 |
4.1.1. 叙山 |
4.1.2. 叙水 |
4.2. 水利建设 |
4.2.1. 总体发展 |
4.2.2. 水利设施 |
4.2.3. 管理维护 |
4.3. 农业生产 |
4.3.1 总体发展 |
4.3.2. 农田建设 |
4.3.3. 耕作制度 |
4.4. 城乡体系 |
4.4.1. 总体发展 |
4.4.2. 体系特色 |
4.4.3. 营建方式 |
4.5. 小结 |
5. 成都平原邑境地域景观解析 |
5.1. 成都 |
5.1.1. 自然山水 |
5.1.2. 水利建设 |
5.1.3. 农业生产 |
5.1.4. 城邑营建 |
5.1.5 成都十景 |
5.1.6. 景观体系特征 |
5.2. 都江堰 |
5.2.1. 自然山水 |
5.2.2. 水利建设 |
5.2.3. 农业生产 |
5.2.4. 城邑营建 |
5.2.5. 灌阳十景 |
5.2.6. 景观体系特征 |
5.3. 崇州 |
5.3.1. 自然山水 |
5.3.2. 水利建设 |
5.3.3. 农业生产 |
5.3.4. 城邑营建 |
5.3.5. 崇庆八景 |
5.3.6. 景观体系特征 |
5.4. 大邑 |
5.4.1. 自然山水 |
5.4.2. 水利建设 |
5.4.3. 农业生产 |
5.4.4. 城邑营建 |
5.4.5. 晋原八景 |
5.4.6. 景观体系特征 |
5.5. 邛崃 |
5.5.1. 自然山水 |
5.5.2. 水利建设 |
5.5.3. 农业生产 |
5.5.4. 城邑营建 |
5.5.5. 临邛八景 |
5.5.6. 景观体系特征 |
5.6. 唐昌 |
5.6.1. 自然山水 |
5.6.2. 水利建设 |
5.6.3. 农业生产 |
5.6.4. 城邑营建 |
5.6.5. 崇宁八景 |
5.6.6. 景观体系特征 |
5.7. 新都 |
5.7.1. 自然山水 |
5.7.2. 水利建设 |
5.7.3. 农业生产 |
5.7.4. 城邑营建 |
5.7.5. 新都八景 |
5.7.6. 景观体系特征 |
5.8. 广汉 |
5.8.1. 自然山水 |
5.8.2. 水利建设 |
5.8.3. 农业生产 |
5.8.4. 城邑营建 |
5.8.5. 汉州八景 |
5.8.6. 景观体系特征 |
5.9. 小结 |
6.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与发展保护 |
6.1.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 |
6.1.1. 尺度层级 |
6.1.2. 营建内容 |
6.1.3. 融合对比 |
6.2. 景观体系发展保护 |
6.2.1. 变迁要点 |
6.2.2. 原则措施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 |
7.1.2. 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 |
7.1.3. 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 |
7.1.4. 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 |
7.1.5. 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 |
7.2. 创新点 |
7.3. 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一: 成都平原城镇地貌分布详情 |
附录二: 清代成都平原水利建设详情 |
附录三: 八邑历代重要景观发展沿革 |
附录四: “台湾内政部典藏地图数位化影像制作专案计画”成都平原范围图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旧五代史》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
1.1 《旧五代史》简介 |
1.1.1 《旧五代史》的成书背景 |
1.1.2 作者的生平 |
1.1.3 “五代十国”社会概貌 |
1.2 《旧五代史》的体例、价值及研究情况 |
1.2.1 《旧五代史》的体例 |
1.2.2 《旧五代史》的价值 |
1.2.3 《旧五代史》的研究概况 |
1.3 《旧五代史》词语研究的意义、方法及目标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目标 第二章 《旧五代史》中的口语词 |
2.1 名词性 |
2.1.1 有标类 |
2.1.2 无标类 |
2.1.3 其他 |
2.2 动词性 |
2.3 形容词性 第三章 《旧五代史》单音词研究 |
3.1 《旧五代史》单音词概况 |
3.2 《旧五代史》单音词释义 |
3.3 《旧五代史》的“来” |
3.3.1 “来”字的用法 |
3.3.2 “向来”的历时演变 |
3.4 《旧五代史》的量词 第四章 《旧五代史》语义场研究 |
4.1 频率类的语义场词汇研究 |
4.1.1 共时情况描写 |
4.1.2 历时情况考察 |
4.2 攻打类的语义场词汇研究 |
4.2.1 共时描写情况描写 |
4.2.2 历时情况考察 |
4.3 逃亡类的语义场词汇研究 |
4.3.1 共时情况描写 |
4.3.2 历时情况考察 第五章 《旧五代史》与《新五代史》的新词新义及雅俗差异 |
5.1 《旧五代史》复音词概貌 |
5.1.1 复音词的判定 |
5.1.2 《旧五代史》复音词概述 |
5.2 《旧五代史》的新词新义 |
5.2.1 只有一个义项的新词 |
5.2.2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的词 |
5.3 《新五代史》的新词新义 |
5.3.1 只有一个义项的新词 |
5.3.2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的词 |
5.4 新词新义出现的原因探析 |
5.5 《旧五代史》与《新五代史》的雅与俗 第六章 《旧五代史》词汇反映的社会文化 |
6.1 社会生活与思想文化 |
6.1.1 五代的节日与习俗 |
6.1.2 五代的科举考试 |
6.1.3 五代的公文用语 |
6.1.4 五代的经济社会 |
6.1.5 五代的建筑风貌 |
6.1.6 五代的动植物 |
6.1.7 五代的日常器用 |
6.1.8 五代的祭祀与丧葬 |
6.1.9 五代的宗教信仰 |
6.2 职官文化 |
6.2.1 《旧五代史》的职官结构 |
6.2.2 《旧五代史》的职官语义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文的基本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
四、西汉到唐末人口徘徊的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尊前集》笺注汇评[D]. 陈前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2]地域视野下的唐五代涉赣诗初探[D]. 符佳.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3]“立言”视域下的《皮子文薮》文研究[D]. 宋翔.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4]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D]. 左攀. 兰州大学, 2019(02)
- [5]汉代诗歌研究史论(汉-清)[D]. 孔庆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6]九至十世纪“才调歌诗”与士人文化 ——以韦縠《才调集》为中心[D]. 周芷娴.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D]. 陆晗昱. 武汉大学, 2019(08)
- [8]唐代山南道研究[D]. 林云鹤.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2)
- [9]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D]. 李恒.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旧五代史》词汇研究[D]. 叶晓芬.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