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黄河路小学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品德、智力和生活能力的关键时期,为此,树立学生学习自主性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生活互动乐学自主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8-074-02
小学生品德的养成和他们对生活的感悟息息相关。因此,只有贴近小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举措才能触及他们内心深处而并非形式上的道德。是一种真实道德而非一种虚假道德。为此,小学生良好品德养成需要借助于他们的现实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对他们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课程进一步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彰显学生学习自主性
一、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要打破传统思想束缚,构建一种互动学习氛围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具有平等性。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这是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和前提。而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同时也是实施良好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们却时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小学生向教师敬礼问好。而有的教师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些教师认为回应是没有必要的。而伴随着学生你年龄的增加,他们懂礼貌的次数随之降低。这样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位教师深思。一般而言,品德和生活息息相关。缺乏生活的道德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了更好的构建互动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操场、自然和社会都是教育的场所。由此一来,师生之间的互动日趋频繁,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积极生活态度得以确立
二、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要叩开尘封心灵,构建善学和乐学氛围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循序渐进和深入浅出的特点,为小学生积极生活态度和良好适应社会能力提供了基础和前提。尤其在这个多元化社会中,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为了更好的促使学生喜欢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需要学生喜欢上品德与生活教师。为此,教师要构建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善于利用一切接触学生时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比如:在课下、周末、重大节假日,组织学生去郊游或者举办一些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活动。
2.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对不好的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不要心浮气躁而要冷静,对学生多一些呵护
4.面带微笑。教师脸上的表情对教学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假如,教师面无表情或者表情冷淡,很容易给学生带来一种不敢亲近。学生会对教师退避三舍,以至于不敢看教师和不敢积极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而导致课堂学习氛围压抑和乏味。教师步履维艰,学生敷衍了事。由此一来,很难提高教育效果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假如,教师面带微笑。对那些后进生多一分期待和对一分激励,积极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踊跃发言。促使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学习氛围异常活跃。学生积极情感被激发。由此一来,教师轻松教学。学生乐于学习。在这种适宜氛围下,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拓展,优势得以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随之提高。师生关系融洽和谐。
5.教师还要善于将那些乖孩子和中规中矩的学生解放出来,积极打造轻松和自主学习氛围。推动学生善学和乐学.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口若悬河的讲解中走出来,精巧设计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教学活动,推动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在相互评价中提高道德水平。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对于那些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要对一分激励,进行适当物质奖励。促使学生想说敢做。对于那些后进生和性格孤僻的学生,教师要点名或者只有回答。进一步消除学生实现负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表现自我,陈述己见。由此一来,不仅彰显学生内心世界,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而且延伸学生思维和提高道德层面。
三、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要放低姿态,将学习时机交给学生
小学生潜藏巨大的能量。小学生和成年人差别显著。不仅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而且自身潜藏巨大的发展需求。而学校对小学生影响巨大。因此,教师要力求学生愉悦、自信和平等的校园生活。在匹敌了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传授知识向教育活动引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进行转变。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由传授知识向构建适宜学习氛围和精巧设计教学活动进行转变。善于利用一切有利契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和生活习惯,在探索欲推动下,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为此,教师要正确认识自身角色和学生角色。构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教学活动,放低姿态,从权威角色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排忧解难。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结合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形式
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形式也不尽相同。为此,教师要将那些现实生活、社会热点事件融于课堂教学中,进一步丰富学生知识结构。
2.教师要结合知识层次性灵活设计教学活动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学生品德形成并非是直线性而是螺旋式。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层次上也不尽相同。为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知识层面灵活设计教学活动。OTG南国细致观察、主动交流、实际汇报等等教学活动。
3.教师要结合不同年龄段设计教学活动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是不同的。比如:低年级学生思维具有直观性、不稳定性。为此,要将乐趣贯穿教学之中。而高年级的学生需要对他们进行坚强意志、丰富情感和学习动机等等方面有意识和有步骤培养,采取亲身实践、概括总结、主动天哪就、辩证思考和独立自主学习等等教学活动。
言而总之:学生只有在生活中感受、体验和领悟等等能力才能得到显著提高。为此,教师要以科学教育观统领整个教学活动,尊重学生,构建轻松、只有和谐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强化品德与生活的关联。最大限度挖掘品德与生活课程蕴含的教育意义。进一步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桂霞;;试论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实效性教学[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3期
2.樊健;回归儿童生活提高德育实效--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品德与生活教学案例的思考[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年01期
3.刘建效;关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的思考[J];人民教育;2003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