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霞福建省尤溪县西城中心小学365115
教育家何小亚认为: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动地建构数学认知结构,并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也提出了对我国数学教育界影响深远的观点:“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汉斯·弗赖登塔尔(Freudenthl)则认为数学教学应该把“教”转化为“学”,把讲数学转化为创造数学,强调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自由,创造广阔的天地,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针对数学这门学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发展彼此的认知呢?如何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可持续发展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尊重学生主体,构建成长课堂
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产性资源。”所以,用资源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学习中的生成,数学教学的资源就会更丰富,为学生和教师迎来一次次发现真理的契机。
2.开放学生的学习时空。钟启泉教授曾说:“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预设目标的意外收获。”
数学思维是以数与形为思维对象。解决数学问题,不仅涉及思维的形式、方法,还包括思维的内容,也就是数学的对象、性质、特点。每个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尽相同,数学思维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教师要尊重他们的思维特点,让学生坦诚自己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思维成果。
二、营造选择情境,构建有效课堂
1.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眼中的数学和成人不一样,教师要以学生的视角看世界。教师要想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辅导员和伙伴,必须读懂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经验基础,找准学生的现实起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在学生需要教的地方。
2.创设有意义的情境。“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协作讨论、探求方案”——“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学生经历了一次运用知识的实践过程,体现了数学教学的重要观点——“做数学”。数学教学要联系一些生活实际,包括一些有真实背景的“虚拟”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活”的特性。学生利用经验探索新问题、研究新发现、掌握新知识的体验,就有了“学以致用”的成就感,使学习成为一种需要,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三、遵循方法规律,构建多元课堂
1.了解方法规律,关注差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内心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明者、探索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如果不向这种需要提供养料,这种需要就会逐渐消失,求知的兴趣也会一道熄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性,教师要了解小学阶段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每个学生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是不一样的。心理上、思想上、智力上每个学生的水平各不相同,因而学习的效率也会不同。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些,不能强求所有的学生在“同一时间达到同一水平”,也不能要求学生在所有方面都表现优异。教师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将焦点放在每个学生的进步契机上。
2.多元理解,弘扬个性。鼓励学生个性思考,追求多元理解。学生是带着个人原有知经验、思维水平,进入新问题的学习的,对同一个问题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教师要宽容地接受这些“不同”,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之中寻找学习的闪光点。变追求同一性的理解为追求多元理解,变追求确定、唯一的答案为分析产生多样化答案的原因,构建师生、生生,互动、互补的学习课堂。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些圆形学具:纸杯、硬币、用布剪的圆、用纸剪的圆;还有一些工具:剪刀、线绳、直尺、水彩笔、记录表。请学生分小组测量这些学具上圆的周长。活动后,小组反馈。
A组:“我们先用绳子沿着纸杯上的圆绕了一圈,再测量绳子的长度就可以了。可是,测量‘纸圆’和‘布圆’时,纸太薄,布太软,都不好量,我们量不出来。”B组:“我们认为可以直接把硬币放在直尺上滚动,这样更方便,我们就是这样测量硬币上的圆周长的。”C组:“我们先用剪刀沿着布圆的周长剪下一条,剪得越细越好,再测量布条的长度就可以了。”
从学生操作中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的思维水平不尽相同。虽然具有一定的认知力,但是需要教师的指导,同伴的启发,才能修正自己的认知,进而提高自身的能力。
四、运用文化背景,构建和谐课堂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文化中的人,他们接受着各类文化的熏陶,如社会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处于吸纳“文化遗产”的境地,是带着文化的“眼睛”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他们也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创造着新的文化。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营造符合学生文化,凸显数学文化的和谐课堂。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学问,也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阵地。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让学生在可持续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