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中北段论文-李明

龙门山中北段论文-李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龙门山中北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北川-映秀断裂,地貌参数

龙门山中北段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1](2019)在《龙门山中北段北川-映秀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龙门山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从青藏高原到四川盆地西边界约50km宽度范围内海拔高程落差达4.5km,是世界上最陡峻的地形梯度带之一。奇特而复杂的地形及地质构造特征引起了学界对青藏高原东向扩展的广泛研究。关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变形机制主要有两种端元假说:大陆逃逸模式和下地壳流模式。龙门山断裂带作为青藏高原东缘的活动边界断裂,对其活动性定量研究有助于检验端元模型的合理性。龙门山中北段由后山断裂(汶川-茂汶断裂)、中央断裂(北川-映秀断裂)与前山断裂(灌县-安县断裂)等叁条分支断裂组成了迭瓦状冲断带。龙门山中北段地势特征明显不一致,中段地形陡峻,北段地形缓和。地形分段差异与2008年汶川地震同震位错分布似有一致性。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沿着中央断裂与前山断裂形成240km和72km地表破裂带,同震位移沿北川-映秀断裂中段以逆冲为主、北段以右旋走滑错动为主,沿灌县-安县断裂主要为逆冲错动。2008年汶川地震的同震变形是否代表了龙门山断裂带长期活动习性,对认识龙门山中北段造山作用与地震复发行为,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龙门山断裂带中北段的晚第四纪活动习性研究缺乏系统性,已有认识与2008年汶川地震同震位错方式不一致。前人依据岷江阶地的变形特征估算了叁条分支断裂晚第四纪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约0.2~0.6mm/a,右旋走滑速率约~1mm/a;或利用洪积扇断层陡坎、洪积扇上冲沟位错恢复,估算叁条断裂晚第四纪平均垂直速率与走滑速率均约~1mm/a。上述工作认为整个北川-映秀断裂的长期活动方式为走滑兼逆冲,但汶川地震中,其南段为逆冲兼走滑,北段为走滑兼逆冲。如果晚第四纪长期活动习性的认识是正确的,则地震错动行为存在可变性。这一推论的正确与否,有赖于更系统的断层活动速率研究或古地震研究进行检验,尤其需要在资料缺乏的龙门山断裂带北段开展工作。各类流域地貌参数可以反应第四纪不同时间尺度的构造隆升特征,而河流阶地是理想的断错地貌标志。本文先从地貌参数的角度分析了龙门山中北段构造活动的差异变化情况,再针对北川-映秀断裂北段的河流阶地断错地貌进行详细的调查、测量与断代研究,采用概率密度函数法估算断层了滑动速率及其误差。论文取得了以下认识:(1)通过GDEM V2数据和Arcmap10.1平台对龙门山中、北段进行地貌指数研究,获得了坡度、地形起伏度和面积-高程积分的分布图,进一步分析了地貌指数对构造隆升的响应,显示龙门山中段构造隆升强于北段。(2)选取北川-映秀断裂北段的四个断错地貌点位开展了无人机高精度测量,并利用概率密度函数法与地表缩短效应分析,获取了不同级阶地陡坎的位错量。凤凰村河流T1/T2阶地陡坎、T2/T3阶地陡坎以及T3阶地后缘水平位移分别为~12.9m、~17.8m、~30.4m,T3阶地面垂直位移4.5±0.5m,T2垂直位移2.6±0.6m。依据前人在T3阶地面上的探槽样品年龄估算了凤凰村断裂段全新世平均走滑速率约为2.3±0.02mm/a,垂直滑动速率约为0.56±0.07mm/a,地壳缩短速率约为0.65±0.07mm/a。(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张佳佳,李海兵,郑勇,王焕,李成龙[2](2019)在《龙门山构造带北段构造变形特征——来自汶川科钻四号孔(WFSD-4)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MW7.9汶川地震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构造带内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生,并沿灌县—安县断裂和映秀—北川断裂分别产生了约80 km和275 km的不同性质的地表破裂带,在世界地震史上实属罕见,表明龙门山构造带在以往经历了极为复杂的构造演化和运动变形。地震后迅速启动的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为我们认识龙门山构造带以往运动和变形本质提供了全新的素材和视角。本文以位于龙门山构造带北段的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四号孔(WFSD-4)岩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结合地表构造变形研究,对WFSD-4的岩心变形特征和龙门山构造带北段的构造变形序列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认为:D1变形期以岩心和地表早期面理S1顺成份层发育为特征,多被同时期长英质脉体填充,显示伸展机制下的韧性变形,推测为轿子顶穹隆构造的形成时期; D2变形期为区域主导性面理S2的形成时期,岩心中劈理面上可见绢云母等矿物,石香肠构造指示NW–SE的韧性挤压变形特征。岩心和地表均可见S2切割早期面理S1,错断早期顺S1贯入的长英质脉体; D3变形期以NW–SE向挤压冲断为主,岩心中面理S2发生褶皱变形,局部生成间隔劈理S3。地表可见区域主导面理S2变形,形成平行褶皱,轴面走向北东,发育同时期的NW向陡倾的活动断裂,部分成为汶川地震的发震断裂,该期对应于龙门山构造带北段的喜山期构造运动,褶皱强化,推覆强烈,也是唐王寨向斜的最终成型时期;岩心和地表均可见面理S2膝折的构造现象,为局部地表抬升过程中的重力成因,构成D4期变形。(本文来源于《地球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李荣容,杨迅,曾琪,王旭丽,裴森奇[3](2018)在《龙门山北段栖霞组顶部不整合面的发现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野外露头、岩心等资料的研究发现,四川龙门山北段广元市车家坝剖面栖霞组顶部与茅口组底部为不整合接触,岩心上见大量的溶沟、溶缝、溶洞及岩溶角砾,综合分析认为栖霞组与茅口组并非连续沉积,其间存在沉积间断,栖霞组古岩溶作用发育,形成了栖霞组顶部古岩溶不整合。二迭纪张性应力下区域沉降和栖霞末期海退引起的长时期暴露溶蚀是川西北部栖霞组古岩溶形成的关键。古岩溶对碳酸盐岩的储集性能具有较强的优化改造能力,古岩溶不整合面可以作为油气长距离运移的优质通道,层控型岩溶渗流带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带。(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01地质勘探)》期刊2018-11-14)

吴萍萍,马欢,闫政文,李大虎[4](2018)在《地震面波和大地电磁一维联合反演研究及其在龙门山中北段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电磁测深法因其频带范围宽,不受高阻屏蔽,探测深度可达上百公里,一直作为深部矿产资源探测、岩石圈动力环境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面波的频散特征是研究壳幔结构及横向不均匀性的一种强有力手段。联合反演这两种资料可同时获得地下电阻率和速度结构。在一维联合反演中,(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七)——专题54:地震面波、背景噪声及尾波干涉法研究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专题55:深地资源地震波勘探理论、方法进展》期刊2018-10-21)

杨跃明,陈聪,文龙,陈骁,粱瀚[5](2018)在《四川盆地龙门山北段隐伏构造带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以来,四川盆地西北部(以下简称川西北)龙门山山前带双鱼石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获得重大发现,先后在中二迭统栖霞组、中泥盆统观雾山组钻获多口工业气井。随着勘探工作的稳步推进,深入开展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前锋带—山前带构造特征研究,是认识该区上古生界气藏特征、拓展油气勘探领域的重要前提。为此,基于新部署的线束叁维地震、重磁电资料以及ST9等井的实钻成果,解剖了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前锋带—山前带的构造特征,进而分析了该区隐伏构造带的构造特征、天然气成藏条件和勘探前景。结果表明:(1)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前锋带(1)号隐伏断裂之下发育大型隐伏构造带,其地层受挤压褶皱变形,发育下叁迭统嘉陵江组以下的海相地层;(2)由南到北(1)号断裂底部滑脱层位由浅变深,从南部的寒武系滑脱,向北部逐渐转换为基底卷入,古生界及其以上地层整体抬升,越向北抬升幅度越大,断裂上下盘之间的位移距离、褶皱幅度也越大,北部相对南部上古生界构造整体抬升约1 500 m;(3)在剑阁以西—广元地区,(1)号断裂东侧整体表现出"叁级台阶"的构造格局。结论认为: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前锋带(1)号断裂下盘隐伏构造带面积达1 800 km2,具有优越的天然气成藏条件,其中观雾山组和栖霞组储集条件、保存条件好,是川西北深层海相层系天然气勘探拓展寻找新突破的重要领域,具有现实的油气勘探意义。(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工业》期刊2018年08期)

于常青,冯杨洋,瞿辰,范国玮,李恒强[6](2018)在《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深部结构与反射地震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5月12日汶川MW7.9特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深部结构的复杂性制约了地震的破裂过程.通过对研究区区域地质、汶川地震前后采集的地震反射剖面等研究,在对龙门山北段汶川地震断裂带的深部结构和反射地震特征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它对地表破裂过程的制约.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剖面上,断裂带表现为能量破碎、联系性差;频率剖面上显示整体剖面频率在5~45Hz,断裂带呈现频率低(15~26Hz)等特征.龙门山北段映秀—北川断裂在10km以上是一条倾向北西的高角度走滑兼逆冲性质的断裂,倾角50°~70°.它分割了西侧的轿子顶杂岩和东侧的唐王寨推覆体,错断了早期形成的逆冲岩片,从南到北总位移量由大变小.它高角度的几何形态约束了断裂以走滑为主兼逆冲分量的运动性质,降低了地表滑移量,影响了地震破裂过程以及余震沿断裂带两侧分布的特性.(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郑拓,丁志峰,常利军,宁杰远,张辉[7](2018)在《龙门山断裂带北段南坝地区上地壳S波分裂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汶川科钻4号井孔(WFSD-4)附近的较小尺度的南坝微震台阵以及较大尺度的川西流动台站和区域台网的固定台站记录到的近震波形资料,通过横波窗内的S波分裂计算,分析了龙门山断裂带北段南坝地区的上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特征,并对区域应力场及构造特征展开讨论.S波分裂计算的结果显示研究区快波偏振方向主要表现为NE-NEE向,与北川断裂的走向一致,也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一致.小尺度密集分布的南坝微震台阵的计算结果进一步显示,靠近北川断裂的台站,其快波偏振方向与断裂走向一致,而距北川断裂较远的西北部台站的快波偏振方向与断裂走向不一致,反映了上地壳各向异性特征与地表的活动断裂结构密切相关.从南坝微震台阵的归一化时间延迟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在一个震中位于台阵布设范围内的地震事件发生前后,时间延迟有明显的变化,表明时间延迟随时间变化较为敏感,地震的能量影响了介质的性质.对比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的科钻3号井孔周边地区的S波分裂计算结果,归一化时间延迟与本文结果一致,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和北段的上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强度基本相同.(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沈淑鑫,贾东,曾庆,谢忱,资金平[8](2018)在《四川龙门山北段唐王寨-仰天窝向斜麻柳村辉绿岩斜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龙门山北段唐王寨-仰天窝向斜内发育的NE向辉绿岩脉的侵位时代、构造背景,探讨其是否与峨眉山地幔柱活动相关,对向斜内麻柳村处的辉绿岩样品进行了斜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辉绿岩斜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261.1±1.8Ma;属于高钛型拉斑玄武岩,高铝(13.39%~14.02%)、高铁(13.88%~14.67%)、低镁(4.43%~4.56%),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Nb/La=0.84~0.85、Th/Ta=2.40~2.45、Ta/Hf>0.25,具有与洋岛玄武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Nb-Ta略微负异常,暗示其可能源于富集型地幔并受到少量陆壳物质混染,形成于大陆板内环境。与峨眉山玄武岩质火成岩对比发现,两者具有高度一致的形成时代及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据此认为,该区辉绿岩为峨眉山地幔柱活动的产物,峨眉山玄武质岩浆的活动已经波及至龙门山北段及川西北地区,可能影响了该区的生物环境及油气成藏。(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8年05期)

李萍萍[9](2018)在《龙门山中北段及邻区地壳上地幔细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东缘作为连接青藏高原和华北,扬子地块的重要区域,记录了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俯冲和伸展的全过程,是壳幔物质交换和运移的重要场所和通道,这一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环境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持续关注。历史上对于青藏高原东缘的构造与动力学研究从未停歇,在所有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研究中,最终的关键问题就是要为该地区的物质运移方式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解释。本文收集四川盆地及邻区202个台站的最新波形记录,利用频率域提取远震P波接收函数的方法,再进行线性反演与H-Kappa扫描得到每个台站下方一维S波速度、地壳厚度与波速比,通过综合分析各台站下方的速度结构等信息,获得龙门山中北段及邻区地壳和上地幔精细结构,并在本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该区域整体的构造运动进行初步地动力学解释,得到的结论如下:(1)研究区域地壳厚度东西差异巨大。四川盆地浅部存在沉积层,所以该地区10km处的S波速度表现为明显的低速特征,在20km-60km范围内,盆地整体表现出扬子块体刚性与稳定的特定。该地区地壳厚度在35-43km范围内,至东向西地壳厚度呈现出缓慢的增厚趋势,波速比分布在部分地区呈现出高波速比特征,推测是由于浅部较厚沉积层导致。而作为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相交界的龙门山断裂带,整体情况要复杂得多。在上地壳深度范围内,龙门山叁条主断裂的速度特征是以中央断裂为界,前山断裂的速度特征与四川盆地类似,后山断裂的速度特征与松潘甘孜块体类似;在中下地壳处,龙门山前山灌县-安县断裂的S波速度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而后山断裂西北地区存在低速异常。另外,该地区的地壳厚度表现出明显的分段特征,汶川地震震中处于波速比发生明显变化的位置。(2)松潘-甘孜块体的平均地壳厚度相较于四川盆地地区而言差异明显,大致在55km-65km范围内。川滇菱形块体内的地壳厚度分布情况与松潘甘孜块体情况类似,不同的是,松潘甘孜区域内地壳最厚值略大于菱形块体,川滇块体的地壳厚度范围在56-63km之间,松潘甘孜块体与川滇菱形块体下方存在着低速异常,松潘甘孜地区波速比值范围在1.7-1.9,该块体内靠近龙门山后山断裂的地区存在一定范围的高波速比区域。(3)在本研究结果中,青藏高原东缘中下地壳存在低速异常,并在波速比分布上显示出部分高波速比的特征,初步推测可能由于该地区地壳中富含流体或者处于高温部分熔融状态,有研究指出,中下地壳区域的高波速比可能指示该地区含有相对较高的铁镁质矿物成分,或者与地壳中的流体或局部熔融有关。结合以往研究,该地区存在高热流值、低电阻率值特征,推测该区域可能存在高温诱发的部分熔融,所获得的高波速比特征印证该地区地壳较软易变形的特点。据上述分析,印度与欧亚大陆的交汇,使得青藏高原内部的地壳物质向东南方向挤压,高原地区中下地壳所存在的塑性软弱物质可能可以作为解释该地区物质的运移方式的一个考虑因素。(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冯金炜,马超,李勇,陈欢,邱占林[10](2018)在《龙门山北段地貌发育特征及其形成因素分析——以通口河治城段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汶川地震强烈改变了通口河治城段流域的地貌,其发育特征与成因要素密切关联.基于高分辨率DEM,提取通口河治城段流域基本要素,定量计算该区域的地形因子、河网等地貌参数,并结合构造活动及气候条件分析该流域的地貌发育特征及其地貌演化过程分区.结果表明:1)研究区北西段发育"无根密集"断层附近地区,构造作用强烈,山体快速隆升,且在河流两侧将形成陡峭的河谷地形;2)研究区南东段(北川断裂上盘附近)受构造作用影响同样处于抬升状态,地貌将缓慢向高陡发育,河流的下切作用也使得河流两侧地形变陡.(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龙门山中北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8年MW7.9汶川地震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构造带内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生,并沿灌县—安县断裂和映秀—北川断裂分别产生了约80 km和275 km的不同性质的地表破裂带,在世界地震史上实属罕见,表明龙门山构造带在以往经历了极为复杂的构造演化和运动变形。地震后迅速启动的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为我们认识龙门山构造带以往运动和变形本质提供了全新的素材和视角。本文以位于龙门山构造带北段的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四号孔(WFSD-4)岩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结合地表构造变形研究,对WFSD-4的岩心变形特征和龙门山构造带北段的构造变形序列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认为:D1变形期以岩心和地表早期面理S1顺成份层发育为特征,多被同时期长英质脉体填充,显示伸展机制下的韧性变形,推测为轿子顶穹隆构造的形成时期; D2变形期为区域主导性面理S2的形成时期,岩心中劈理面上可见绢云母等矿物,石香肠构造指示NW–SE的韧性挤压变形特征。岩心和地表均可见S2切割早期面理S1,错断早期顺S1贯入的长英质脉体; D3变形期以NW–SE向挤压冲断为主,岩心中面理S2发生褶皱变形,局部生成间隔劈理S3。地表可见区域主导面理S2变形,形成平行褶皱,轴面走向北东,发育同时期的NW向陡倾的活动断裂,部分成为汶川地震的发震断裂,该期对应于龙门山构造带北段的喜山期构造运动,褶皱强化,推覆强烈,也是唐王寨向斜的最终成型时期;岩心和地表均可见面理S2膝折的构造现象,为局部地表抬升过程中的重力成因,构成D4期变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龙门山中北段论文参考文献

[1].李明.龙门山中北段北川-映秀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2019

[2].张佳佳,李海兵,郑勇,王焕,李成龙.龙门山构造带北段构造变形特征——来自汶川科钻四号孔(WFSD-4)的证据[J].地球学报.2019

[3].李荣容,杨迅,曾琪,王旭丽,裴森奇.龙门山北段栖霞组顶部不整合面的发现及其意义[C].2018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01地质勘探).2018

[4].吴萍萍,马欢,闫政文,李大虎.地震面波和大地电磁一维联合反演研究及其在龙门山中北段的应用[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七)——专题54:地震面波、背景噪声及尾波干涉法研究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专题55:深地资源地震波勘探理论、方法进展.2018

[5].杨跃明,陈聪,文龙,陈骁,粱瀚.四川盆地龙门山北段隐伏构造带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天然气工业.2018

[6].于常青,冯杨洋,瞿辰,范国玮,李恒强.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深部结构与反射地震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18

[7].郑拓,丁志峰,常利军,宁杰远,张辉.龙门山断裂带北段南坝地区上地壳S波分裂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18

[8].沈淑鑫,贾东,曾庆,谢忱,资金平.四川龙门山北段唐王寨-仰天窝向斜麻柳村辉绿岩斜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18

[9].李萍萍.龙门山中北段及邻区地壳上地幔细结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

[10].冯金炜,马超,李勇,陈欢,邱占林.龙门山北段地貌发育特征及其形成因素分析——以通口河治城段流域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标签:;  ;  ;  ;  

龙门山中北段论文-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