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台山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山西五台山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一、山西五台山种子植物区系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国良,曾晓辉[1](2021)在《江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和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九连山保护区蕨类植物的补充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43科93属265种(含种下等级),物种组成较丰富,其丰富度指数在江西省的8个森林生态型自然保护区中排第2位;(2)该区蕨类植物中优势科、属明显,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凤尾蕨属、卷柏属、铁角蕨属;(3)在科、属级别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性质成分占绝对优势,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55.81%和69.89%,在种的地理成分上,以东亚成分占主导地位(占47.9%),热带性质次之(占34.9%);(4)该区的R/T值显示该区蕨类植物区系处于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过渡区;聚类分析显示,与江西马头山自然保护区、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的关系最密切,在中国蕨类植物地理分区中属于华东区。

康乐[2](2020)在《中条山地区木本植物区系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以中条山林区为研究对象,进行植物系统调查,分析木本植物区系的组成和地理成分。据统计,中条山地区共有木本植物78科172属490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10属19种,被子植物73科162属471种。分析结果表明,科、属、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科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占优势,其次是北温带分布;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温带分布占优势,其次是热带分布和东亚分布;种的分布区类型中国特有分布的种数最多,其次是东亚分布和温带亚洲分布。该地区木本植物丰富,起源古老,具有暖温带与亚热带双重性质,过渡性特征比较明显,而且与其他地区的植物区系有紧密联系。

张蔷,张立坤,姜磊,赵文慧,鹿海峰,李令军[3](2020)在《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典型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文中提出为了解北京山区暖温带次生林和山地草甸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本文以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布设26块森林固定样地和30块草甸样方进行实地调查,以期为区域植被的经营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记录维管束植物153种,隶属于52科115属,含10种物种以上的优势科有菊科、蔷薇科、百合科和毛茛科.2)森林群落垂直结构分层明显,其中乔木层优势种单一,优势种重要值占乔木层总体的47.45%~84.49%;灌木层、草本层和草甸群落中各物种的重要值差异较小.3)蒙古栎林的优势种幼年个体数量丰富,更新良好;白桦林、核桃楸林、黑桦林、华北落叶松林和山杨林优势种的胸径结构均呈纺锤状,新老个体更替乏力.4)群落不同层次间的物种多样性由低到高总体上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不同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由高到低排序表现为白桦林、华北落叶松林、山杨林、蒙古栎林、核桃楸林、黑桦林,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则表现为黑桦林最高而白桦林最低.5)2003—2017年山地草甸群物种丰富度下降,应注意减少旅游等人类活动的干扰,对保护区敏感区域加强保护.

王璠[4](2018)在《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分类排序》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植被为研究对象,运用线路调查法和样方调查法对该区域内的植被和生境进行全面详尽的调查,编写《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名录》,进行区系分析、数量生态学分析,通过外业调查和内业整理明确该区域植物资源的数量及特征,为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与重建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1、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共有植物68科、206属、337种。蕨类植物有5科5属7种,种子植物有63科201属330种。裸子植物有1科3属4种,被子植物有62科198属326种。湿地植物有42科、104属、138种,包括蕨类植物1科1属3种,种子植物41科103属135种;双子叶植物有31科86属115种,单子叶植物有10科17属20种。湿地公园内植物属、种多集中在大科内,大科优势明显。2、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内的种子植物区系科级可划分为4类1变型,属级可划分为13类。在科一级的区系成分中,属于世界分布的共有35科,占总科数的55.55%,比重最高;在属一级区系成分中,属于温带地理分布共有141属,约占总属数的70.14%,优势显着。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内湿地种子植物的区系科级可划分为3类1变型,属级可划分为10类。在科一级区系成分中,属于世界分布的共有28科,占总科数的44.44%;属一级区系成分中,属于温带地理成分的共有65属,占总属数的 32.34%。3、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内分布有《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三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种,8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属于我省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1种,收录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植物有4种。4、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内的种子植物按照植物的生活型分可分为6类,其中,乔木有42种,灌木有29种,藤本植物有8种,中生草本植物有116种,湿生草本植物有127种,水生草本植物(只记录挺水植物)有8种。其中湿生草本植物数量比重较高,共计135种,占草本植物总数一半以上,占种子植物总种数的 40.91%。5、采用TWINSPAN分类法将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植被群落划分为9种群落类型,即香蒲+东方泽泻群落;荻群落;芦苇群落;华北落叶松-小红菊+披针叶苔草群落;油松-美蔷薇+土庄绣线菊-东方草莓+披针苔草群落;东方草莓+蕨麻群落;梅花草+东方草莓群落;早熟禾+东方草莓群落;沙棘-早熟禾+阿尔泰狗娃花群落。6、样方、物种的DCA排序图反映了决定湿地公园内植被群落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的差异影响了植物的分布,进而影响了植物群落的组成与分布。

沈泽昊,杨明正,冯建孟,李新辉,彭培好,郑智[5](2017)在《中国高山植物区系地理格局与环境和空间因素的关系》文中指出高山带是具有极端环境和明确边界的植物分布区,研究高山植物区系地理对于理解空间彼此隔离的极端高寒环境下植物区系的形成与相互联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整合了中国境内14座主要山地的高山植物区系数据,用Jaccard指数测度不同区系之间的相似性,运用相关分析和Mantel检验方法,重点分析了中国高山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构成、不同山地之间的相似性及其环境和空间相关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山地的高山带分布着物种丰富的种子植物区系,14座主要山地即包含了65科489属3,670种(含340个种下单位),主要由北温带分布及其亚型、世界分布、旧世界温带分布和东亚分布及其中国–喜马拉雅分布亚型等成分构成,缺少中国–日本分布类型,中国特有属的比例较高(5.2%)。14座山地高山植物区系构成的地理分异显示:北热带和东亚成分自南向北减少,而北方温带成分增加;自西向东古地中海成分减少,北方温带成分增加,而东亚成分在中部达到最大值;在属级地理成分构成上,北方山地和青藏高原周缘山地构成了区系成分近似的两大群组,台湾高山植物区系与大陆东部北方高山带的区系联系更密切。地理隔离是高山植物区系分异的首要因素,高山带的面积大小也影响到其区系成分的构成,而夏季热量是影响中国高山植物区系地理分异的首要气候因子,显示全球变暖对未来高山植物区系具有潜在的胁迫作用。

刘利,黄国辉,张梅,杨允菲[6](2014)在《辽宁仙人洞种子植物区系及与其他山地的相似性分析》文中指出基于植物地理学理论,运用聚类模型、排序分析和最小生成树等数量方法,对辽宁仙人洞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地理组成、与其他山系植物区系的相似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仙人洞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物种组成丰富,共有96科362属764种.被子植物占物种总数量的97.64%,其中双子叶植物占82.32%;属的地理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共有236属,占总属数的74.67%,处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暖温带—温带的过渡范围内,划归于华北植物区系平原山地亚地区.在与之进行比对研究的16个山体中,仙人洞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与凤凰山、千山、太行山、五台山、小五台山和东灵山有着较大的相似性,而纬度是影响植物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

王宇超[7](2012)在《秦岭大熊猫主要栖息地植物群落特征及与生境对应关系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佛坪、长青国家自然保护区是秦岭大熊猫主要栖息地,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孕育了种类独特、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和植物群落。然而,目前对整个栖息地植被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具体的某一个群落类型或者具体地段,缺乏对整个栖息地区系组成、群落类型结构以及生长状况全面系统的研究和认识。为了揭示栖息地植被分布规律以及与生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在上述两个国家自然保护区海拔900-3071m范围内各设置一条样线,每条样线上布设40-60个标准样地,共计107个,对样地内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生长状态、分布环境、土壤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调查。在分析样地调查数据和土壤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分别从植物区系组成结构、区系海拔格局、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复杂性、物种多样性与复杂性的海拔格局及其关系、群落稳定性评价等7个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以期揭示秦岭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从而为栖息地物种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植被恢复与重建、保护和维持大熊猫活动领域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种子植物共有2031种,分别隶属于148科,694属,占整个秦岭种子植物总数59.11%,占全国种子植物总数的7.45%,该区植物种类繁多,区系成分极为丰富。其中,中国特有种36种,珍稀保护物种15种,在植物区系成分中,原始种类、孑遗成分较多,尤其在中国特有种和国家保护物种中古老成分所占比例较大,体现出植物区系的古老性。整个研究区植物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并且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是亚热带和温带植物区系的重要交汇地区。(2)对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种子植物区系海拔格局分析表明,科、属、种数量沿着海拔升高呈偏正态分布,海拔1200-1300m范围是科、属、种最丰富的区域。利用热带成分比重与温带成分比重的比值,判断其区系平衡点所处区域。通过分析发现,该研究区理论上不存在植被亚热带-暖温带分界线(热带和温带成分区系平衡点),其理论分界线应该在海拔530m区域。海拔2800m是热带成分分布临界高度。(3)分别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和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对秦岭南坡大熊猫栖息地群落进行分类与排序,结果表明TWINSPAN双向聚类分析能较好地将不同的群落类型截然分开,研究区107个群落样地被分成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红桦(Betulaalbo-sinensis)、牛皮桦(Betula albo-sinensis var. septentrionalis)等44个群落(群系)类型;利用DCA对107个样地进行排序,结果显示不同类型样地呈现聚集分布,其结果充分验证了TWINSPAN对群落类型划分的科学性。除此之外,通过对107个样地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和Monte Carlo显着性检验发现,在研究涉及的12个环境因子中制约秦岭南坡大熊猫栖息地群落类型、植物种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是海拔、坡度、土壤有效磷与全磷。(4)不同植被型、群落类型以及各个层次的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就植被型而言,常绿和落叶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最高,竹林最低;而对于群落而言,椆(Cyclobalanopsisglauca)+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 acuteserrata)混交林物种多样性最高,巴山木竹林(Bashania fargesii)最低。植被型和群落各个层次间物种多样性的高低没有一致顺序,这主要与环境因子以及灌木层密度影响有关。在群落各层物种多样性相互关系中,乔木层和灌木层存在显着相关性,其它层之间没有显着关系。深入分析12个环境因子与物种多样性关系发现,土壤、地形、物种多样性三者存在相互制约关系,其中海拔、土壤全钾和有效磷分别与物种多样性存在着显着相关关系。(5)利用Huffman编码对不同群落类型以及群落内各层次进行复杂性评价发现,不同群落类型复杂性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各个层次间也存在明显差异,乔木层总复杂性、无序结构复杂性与灌木层有显着相关性。进一步分析群落复杂性与环境因子、群落优势度、变异系数之间的关系发现,土壤因子和地形因子与群落结构复杂性有显着相关性,尤其是海拔、坡向、有效磷、全磷对群落结构复杂性有着显着影响;而群落优势度以及变异系数均与群落复杂性呈显着线性关系,变异系数越大,群落有序结构复杂性越高,无序结构复杂性越低;群落优势度越大,群落复杂性越小。(6)随着海拔升高,群落结构总复杂性表现出与物种多样性极为相似的变化规律,呈现出“低—高—低”的偏正态分布格局,其中海拔1100-1300m范围是植物群落总复杂性和物种多样性最大区域。植物群落无序结构复杂性与总复杂性沿海拔梯度变化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即“低—高—低”分布格局,但是群落有序结构复杂性随着海拔升高无明显的变化规律。该区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不仅与海拔、气温、土壤等外界条件变化有关,而且还与竹林分布密度有着密切关系。在2个竹林交汇区域物种多样性及物种数量有着明显提高。相关分析表明,群落总复杂性、无序复杂性和物种丰富度、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有着极其显着的线性关系。其中,群落总复杂性与Shannon-weiner相关性接近于1,所以物种多样性能够完全表达植物群落总复杂性变化规律。但是有序结构复杂性与物种均匀程度没有显着关系,植物群落有序结构复杂性与物种多样性之间有着明显差异,因而物种多样性不能够完全作为作植物群落有序结构复杂性的测度。(7)在该研究区选取分布最广、最具有代表性的16个群落类型,并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对其优势种更新、林地质量、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复杂性、土壤肥力、保护程度6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群落稳定性由大到小顺序为:铁杉(Tsuga chinensis)>短柄枹栎(Quercus glandulifera var.brevipetiolata)>太白杨(Populus purdomii)>锐齿槲栎>华山松(Pinus armandii)>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巴山冷杉>油松(Pinustabulaeformi)+华山松>红桦>牛皮桦>太白红杉>油松+锐齿槲栎>油松>栓皮栎(Quercusvariabilis)>毛栗(Castanea mollissima)>亮叶桦(Betula luminifera)。

刘莹,张峰,梁小明,张伟林[8](2012)在《山西云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文中认为山西云顶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吕梁山脉中段,有野生种子植物926种,隶属于391属、85科,其中裸子植物2科、4属、6种,被子植物83科、387属、920种(其中双子叶植物72科、311属、756种;单子叶植物11科、76属、164种)。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成分复杂多样,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温带属共275属,占总属数的82.08%。种子植物种的区系成分中,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达566种,占总种数的62.61%,中国特有分布次之,有306种,它们是构成云顶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和灌丛植被的建群种和优势种的主要成分。经与有关山地植物区系和植被组成比较后得出,云顶山自然保护区与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和密切的联系,与五台山次之,而与中条山具有明显的差异。云顶山自然保护区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还有山西省重点保护植物山西乌头、红景天和党参3种。

刘晓[9](2011)在《北京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维管植物区系与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2009年5月至2010年9月,我们对北京东灵山亚高山草甸进行了深入的植物标本采集、植被和样方调查。通过标本鉴定、文献资料查阅及样方数据分析,详细研究了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维管植物区系、植物多样性及其人为干扰因素的影响。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恢复北京地区亚高山植被提供科学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东灵山亚高山草甸(1900m以上)面积约27km2的研究范围内,共统计得到280种维管植物,占北京地区野生维管植物(1790种)的15.64%。归属于46科161属,其中蕨类植物5科6属6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40科154属273种。此外,发现1个北京新记录、4个重瓣变异和3个白花变异。2.区系成分复杂多样,属种分布区类型各划分为12种,涵盖15种分布区类型。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温带成分属占非世界分布属总数的93.18%,温带成分种占非世界种总种数的70.04%,数量最多的中国特有种也绝大多数是主产温带的种,且这些温带成分种是东灵山亚高山草甸植被的主要组成成分。从科、属、种级水平上均反映出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维管植物区系的温带性质和极少的热带渊源。3.无中国特有科、特有属,而中国特有种比较丰富,占本研究区域维管植物总种数的26.79%。其中,有东、西灵山局部特有的种类及华北特有的种类,还分布着一些北京其他山区未曾发现的植物种类,如鬼箭锦鸡儿(Caragana jubata)、蒙古绣线菊(Spiraea mongolica)、喉毛花(Comastoma pulmonarium)、长筒滨紫草(Mertensia davurica)等,可见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种质资源的重要性。4.草本类地上芽、地面芽和隐芽植物优势明显,共233种,占总数的83.21%,是对高海拔恶劣环境适应的结果。一年生草本植物所占比例较高,占本区域总种数的10.00%,说明东灵山亚高山草甸受到一定的人为影响。5.依据《中国植被》分类系统(1995),东灵山亚高山草甸主要群落可划分为2个植被类型、5个灌丛群系、3个草甸群系组(8个草甸群丛)。灌丛群落的灌木层多样性低于其草本层,灌丛群落草本层与草甸群落之间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着,8个草甸群丛之间多样性差异显着。就灌木层而言,鬼箭锦鸡儿灌丛种类单一,多样性最低,红丁香灌丛多样性最高。草甸群丛中,硬质早熟禾+丝柄薹草+拳蓼群丛和小红菊+披针叶薹草+乌苏里风毛菊群丛的物种多样性较高,丝柄薹草+硬质早熟禾群丛和银莲花+披针叶薹草群丛次之,而平车前+丝柄薹草+篇蓄群丛是受人为干扰影响形成的,其优势度和均匀度均较低。6.乱采滥伐、放牧、旅游等人为干扰活动已经对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的生境、群落结构及植物多样性造成较为显着的破坏。离登山主道越远,植物种类组成与植物多样性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登山主道附近群落受干扰程度最强,少数伴人物种占据优势地位,导致均匀度指数最低、群落稳定性较差。急需科学规划旅游区域,建立独立的自然保护小区,加强宣传,限制放牧,以保护并恢复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的生态环境。7.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统计得食用资源植物83种、药用资源植物86种、工业用资源植物40种、观赏资源植物145种、有毒植物30种。重点保护植物16种,占北京市重点保护植物(98种)的16.33%。

王晓华[10](2010)在《山西省叶蜂分类与区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记述了采自山西省的叶蜂共计281种(其中包括亚种和有文献记载但本次研究中未见标本的山西叶蜂21种),隶属于6科12亚科77属。其中包括1个新属,72个新种,6个中国新纪录种:黄角刺腹三节叶蜂Spinarge metallica (Klug,1834)、黑腹腹扁刺叶蜂Hemichroa australis (Serville,1823)、侧斑凹颜叶蜂Heterarthrus nemoratus (Fallen,1808)、长附齿唇叶蜂Rhogogaster naias Benson,1965、黄基扁蜂Pamphilius kyuteparki Shinohara,1991、八纹扁蜂Pamphilius varius (Serville,1823)和147个山西新纪录种,并建立了1个新组合:Pseudopepatamena verticina (Wei,1998) comb.nov.和2个新异名关系:Tenthredo eburata Konow,1900=T. rubrocaudata (Takeuchi,1936), syn. nov.和Tenthredo gigas Malaise,1931=T. nitidiceps Takeuchi,1955,syn. nov.。编制了山西省叶蜂分总科检索表和分科检索表。详细描述了10个新种:中华樱唇叶蜂Perineura sinica Wei et Wang, sp. nov.、尖鞘异片叶蜂Astethomostus acutitheca Wei et Wang, sp. nov.、下斑钩瓣叶蜂Macrophya maculoepimera Wei et Zhu, sp.nov.、马氏方颜叶蜂Pachyprotasis mai Wei & Zhong, sp. nov.、白转钩瓣叶蜂Macrophya leucotrochanterata Wei et Li, sp. nov.、黑色钩瓣叶蜂Macrophya melanosomata Wei et Niu, sp.nov.、脊顶钩瓣叶蜂Macrophya carinovertexila Wei et Li sp. nov.、刘氏钩瓣叶蜂Macrophya liufeii Wei et Niu, sp. nov.、鼓顶钩瓣叶蜂Macrophya convexivertexa Wei, sp. nov.、尖鞘侧跗叶蜂Siobla pseudoplesia Niu et Wei, sp. nov.,包括其形态上的描述,词源、正副模信息、鉴别特征等,并附有新种的形态构造图。根据东亚昆虫区系划分方法,东亚成分在山西省叶蜂区系中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82.9%,其次是古北成分,占总种数的11.0%,广布成分居第3位,占总种数的4.3%,全北成分最少,仅占总种数的1.8%。在构成东亚成分的5种分布类型中,中国特有分布种最多,占总种数的61.5%。故山西省叶蜂呈现出以东亚成分为主体,而在东亚成分中又以中国特有分布种占多数的区系特点。根据Jacard(1901)提出的昆虫区系二元相似性系数公式计算,分析了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和京津冀地区区域的叶蜂区系相似性。其中山西省和京津冀地区叶蜂的相似系数最大(0.253),山西省与河南省叶蜂的相似系数次之(0.163),京津冀地区和河南省叶蜂的相似系数排第3位(0.132),其余的相似系数均不超过0.100,而河南省和山东省叶蜂的相似系数最小(0.041)。

二、山西五台山种子植物区系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五台山种子植物区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蕨类植物资源组成
    2.1 科属种的组成与分析
    2.2 丰富度分析
3 九连山保护区蕨类植物地理分布区类型
    3.1 科的分布类型分析
    3.2 属的分布类型分析
    3.3 种的分布类型分析
    3.4 与其他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的比较
4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的生境与物种保护
5 结论

(2)中条山地区木本植物区系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木本植物区系的科属种组成
    3.2 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
        3.2.1 科的地理成分分析
        3.2.2 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3.2.3 种的地理成分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3)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典型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设置
        1.2.2 植物区系分析
        1.2.3 物种多样性的测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种组成和地理成分
    2.2 群落垂直结构
    2.3 径级结构
    2.4 物种多样性
        2.4.1 群落不同层次间物种多样性的比较
        2.4.2 不同群落类型间物种多样性的比较
3 讨论
    3.1 典型群落区系组成分析
    3.2 群落的垂直结构和径级结构
    3.3 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生长型和群落类型的关系
4 结论

(4)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分类排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前言
1 研究现状与进展
    1.1 植物研究进展
        1.1.1 中国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1.1.2 山西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1.1.3 吕梁山地区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1.2 数量生态学研究进展
        1.2.1 中国植物数量生态学研究进展
        1.2.2 山西植物数量生态学研究进展
        1.2.3 吕梁山地区植被数量生态学研究进展
2 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自然资源及现状
    2.1 地理概况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条件
    2.4 土壤条件
    2.5 水文特征
    2.6 植被概况
    2.7 湿地资源
        2.7.1 河流湿地
        2.7.2 沼泽湿地
        2.7.3 人工湿地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植物数量分析
        3.1.2 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3.1.3 植物群落进行分类与排序
    3.2 研究方法
        3.2.1 建立种子植物数据库
        3.2.2 样地选择与样方设置
        3.2.3 样地及样方调查
    3.3 数据处理
        3.3.1 种子植物分类系统和区系分析
        3.3.2 生活型分析
        3.3.3 指数计算
        3.3.4 软件运算
4 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资源概况
    4.1 蕨类植物组成
    4.2 种子植物组成
    4.3 湿地植物组成
5 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科的地理区系分析
    5.1 种子植物科的地理区系分析
        5.1.1 按科含属的数量排序
        5.1.2 按科含种的数量排序
        5.1.3 种子植物科的地理成分分析
    5.2 种子植物属的地理区系分析
        5.2.1 优势属的统计与分析
        5.2.2 种子植物属的大小分析
        5.2.3 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5.3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5.4 种子植物生活型的统计与分析
6 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6.1 植物群落TWINSPAN分类
    6.2 植物群落DCA排序
    6.3 物种DCA排序
7 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存在的问题
    7.1 旅游项目开发
    7.2 农业活动
    7.3 河道采砂
    7.4 水源污染
    7.5 生物威胁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8.2.1 种类组成
        8.2.2 区系组成
        8.2.3 植物群落分类
        8.2.4 关于DCA排序结果的环境解释
参考文献
Abstract
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名录
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植物名录
致谢

(5)中国高山植物区系地理格局与环境和空间因素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与方法
1.1 物种数据、地理数据和气候数据
1.2 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中国高山植物区系的物种丰富度、科属及区系成分构成
2.2 高山植物区系成分及优势科属的地理格局
2.3 各山地高山植物区系联系的环境与空间关联
3 讨论
3.1 高山植物区系的区域归属与联系
3.2 高山带范围和气候条件对区系成分构成的影响
3.3 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
4 小结
附录Supplementary Material
附录1中国14座主要山地高山种子植物区系属的地理成分构成
附录2中国14座主要山地高山种子植物区系前10科和前10个属及其物种数

(6)辽宁仙人洞种子植物区系及与其他山地的相似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区系成分及其分布区类型的确定与统计
    2.2 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区系组成
    3.2 属的分布区类型
    3.3 不同山地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相似性
        3.3.1 聚类分析
        3.3.2 排序分析
        3.3.3 相似性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7)秦岭大熊猫主要栖息地植物群落特征及与生境对应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秦岭植被研究现状
    1.2 国内外植物群落研究现状
        1.2.1 植物区系研究
        1.2.2 植被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
        1.2.3 生物多样性研究
        1.2.4 植物群落复杂性研究
        1.2.5 植物群落稳定性研究
    1.3 研究目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1.2 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样地调查
        2.2.3 土壤采集及分析
        2.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第三章 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统计分析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划分
    3.3 结果分析
        3.3.1 种的统计分析
        3.3.2 主要优势种群分析
        3.3.3 种子植物科、属统计分析
        3.3.4 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3.3.5 中国特有属分析
        3.3.6 珍稀保护植物种分析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种子植物区系的海拔梯度格局分析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数据来源
        4.2.2 属的不同分布型在各海拔区间数量统计
        4.2.3 植物区系成分平衡点计算
    4.3 结果分析
        4.3.1 科、属、种以及属的分布类型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4.3.2 属的地理成分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4.3.3 区系平衡点分析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植物群落类型划分及其环境梯度解释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数据分析
        5.2.2 群落命名
        5.2.3 坡度、坡向的标准化
    5.3 结果分析
        5.3.1 TWINSPAN 数量分类
        5.3.2 植物群落分类结果
        5.3.3 植物群落组成结构
        5.3.4 植物群落 DCA 排序
        5.3.5 植物群落分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与环境相关性分析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物种重要值计算
        6.2.2 物种丰富度计算
        6.2.3 α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
    6.3 结果分析
        6.3.1 不同植被型的物种多样性
        6.3.2 不同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
        6.3.3 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植物群落复杂性比较分析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2.1 物种重要值计算
        7.2.2 群落优势度计算
        7.2.3 群落复杂性计算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不同群落类型的复杂性比较
        7.3.2 群落各层次的复杂性比较
        7.3.3 群落复杂性与环境因子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7.3.4 变异系数、群落优势度与群落复杂性关系
    7.4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海拔格局及其相关性分析
    8.1 引言
    8.2 研究方法
        8.2.1 物种重要值
        8.2.2 物种丰富度
        8.2.3 α物种多样性
        8.2.4 植物群落复杂性
    8.3 结果分析
        8.3.1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变化规律
        8.3.2 植物群落复杂性随海拔梯度变化规律
        8.3.3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复杂性相关性分析
        8.3.4 植物群落复杂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回归分析
    8.4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主要森林群落类型稳定性评价
    9.1 引言
    9.2 研究方法
        9.2.1 评价指标及其因子
        9.2.2 数据标准化及评价方法
    9.3 结果分析
        9.3.1 植物群落优势种更新能力分析
        9.3.2 林地质量分析
        9.3.3 土壤肥力分析
        9.3.4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9.3.5 植物群落复杂性分析
        9.3.6 保护程度分析
        9.3.7 森林群落稳定性评价
    9.4 小结与讨论
第十章 结论与创新
    10.1 结论
        10.1.1 种子植物区系成分
        10.1.2 种子植物区系海拔梯度格局
        10.1.3 植物群落类型及其环境梯度解释
        10.1.4 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关关系
        10.1.5 植物群落复杂性
        10.1.6 物种多样性和复杂性垂直分布格局及对应关系
        10.1.7 主要森林群落类型稳定性
    10.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0.2.1 创新
        10.2.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8)山西云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地理概况
2 研究分析方法
3 区系分析
    3.1 科的区系统计分析
        3.1.1 科内属、种的组成
        3.1.2 科的分布区类型
    3.2 属的区系组成
        3.2.1 世界分布属
        3.2.2 热带分布属
        3.2.3 温带分布属
        3.2.4 中国特有分布属
        3.2.5 其它分布属
    3.3 种的统计分析
        3.3.1 世界分布种
        3.3.2 热带分布种
        3.3.3 温带分布种
        3.3.4 其他分布种
        3.3.5 中国特有分布种
4 与其他山地种子植物区系的比较
    4.1 与庞泉沟种子植物区系的关系
    4.2 与中条山种子植物区系的关系
    4.3 与五台种子山植物区系的关系
5 小结

(9)北京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维管植物区系与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亚高山草甸的概念研究
    1.2 植物区系研究现状
    1.3 植物多样性及干扰因素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2 东灵山自然地理与人类活动概况
    2.1 东灵山自然地理概况
    2.2 东灵山人类活动概况
3 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维管植物区系分析
    3.1 东灵山草甸维管植物区系新资料
        3.1.1 北京新记录种,一枝黄花(菊科Compositae)
        3.1.2 北京新变异类型
        3.1.3 前人在东灵山亚高山草甸发现的新记录种
    3.2 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3.3 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3.3.1 科分布区类型
        3.3.2 属分布区类型
        3.3.3 种分布区类型
    3.4 生活型分析与生态适应
    3.5 小结
        3.5.1 高山植物多样化,草甸景观独特
        3.5.2 区系成分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
        3.5.3 特有种丰富,与西北、西南植物有较深的历史渊源
        3.5.4 植物生活型与生境相关性高
4 东灵山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类型
    4.1 亚高山灌丛植被型
    4.2 亚高山草甸植被型
        4.2.1 薹草草甸
        4.2.2 禾草草甸
        4.2.3 杂类草草甸
    4.3 东灵山亚高山草甸不同植物群落多样性比较
    4.4 小结
5 东灵山亚高山草甸植物多样性及其人为干扰影响
    5.1 人为干扰对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5.1.1 不同旅游距离带植物科、属、种组成
        5.1.2 不同旅游距离带主要植物种生态优势度变化
    5.2 人为干扰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5.3 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生态环境保护及恢复对策
6 东灵山亚高山草甸资源植物与保护植物研究
    6.1 植物资源
        6.1.1 食用植物资源
        6.1.2 药用植物资源
        6.1.3 工业用植物资源
        6.1.4 观赏植物资源
        6.1.5 有毒植物资源
    6.2 保护植物
    6.3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录
图版

(10)山西省叶蜂分类与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区系研究
        2.1.1 世界动物区系
        2.1.2 中国动物区系
        2.1.3 中国昆虫区系
    2.2 叶蜂分类研究
        2.2.1 世界叶蜂分类研究
        2.2.2 中国叶蜂分类研究
    2.3 叶蜂的生物地理研究
    2.4 叶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2.5 山西省生物区系研究概况
        2.5.1 山西省植物研究
        2.5.2 山西省动物区系研究
        2.5.3 山西省昆虫区系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研究材料
        3.1.2 研究地概况
    3.2 研究方法
        3.2.1 野外叶蜂标本采集及简易制作方法
        3.2.2 叶蜂标本室内制作方法
        3.2.3 叶蜂雌雄虫外生殖器制作方法
        3.2.4 鉴定与新种描述
        3.2.5 展翅与摄像
        3.2.6 区系研究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山西省叶蜂分类研究
        4.1.1 山西省叶蜂分布名录
        4.1.2 山西省叶蜂分总科检索表
        4.1.3 山西省叶蜂分科检索表
        4.1.4 山西省叶蜂新种描述
    4.2 山西省叶蜂区系研究
        4.2.1 山西省叶蜂科属种统计
        4.2.2 山西省叶蜂区系成分划分与统计
        4.2.3 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和京津冀地区叶蜂区系相似性比较
5 结论和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山西省叶蜂采集样点分布图
附录B: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四、山西五台山种子植物区系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和分析[J]. 徐国良,曾晓辉. 热带作物学报, 2021(10)
  • [2]中条山地区木本植物区系特征分析[J]. 康乐. 华东森林经理, 2020(02)
  • [3]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典型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J]. 张蔷,张立坤,姜磊,赵文慧,鹿海峰,李令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4]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分类排序[D]. 王璠. 山西农业大学, 2018(06)
  • [5]中国高山植物区系地理格局与环境和空间因素的关系[J]. 沈泽昊,杨明正,冯建孟,李新辉,彭培好,郑智. 生物多样性, 2017(02)
  • [6]辽宁仙人洞种子植物区系及与其他山地的相似性分析[J]. 刘利,黄国辉,张梅,杨允菲.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 [7]秦岭大熊猫主要栖息地植物群落特征及与生境对应关系分析[D]. 王宇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5)
  • [8]山西云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 刘莹,张峰,梁小明,张伟林. 植物科学学报, 2012(01)
  • [9]北京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维管植物区系与多样性研究[D]. 刘晓.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 [10]山西省叶蜂分类与区系研究[D]. 王晓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山西五台山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