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界面转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黏土,高岭石,蒙脱石,表面结合态Fe(Ⅱ)
界面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梁剑滔,卢鹏澄,寇卓瑶,赵丹,吴宏海[1](2019)在《黏土矿物界面吸附Fe(Ⅱ)耦合对邻硝基苯酚还原转化的增强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考查了Fe(Ⅱ)分别与高岭石、蒙脱石结合的界面结合系统对邻硝基苯酚(简称2-NP)的还原转化作用。研究表明,矿物表面结合态Fe(Ⅱ)能够有效提高2-NP的还原转化速率,2-NP的还原反应符合伪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而且速率常数(k)随溶液p H值、亚铁离子初始浓度以及反应温度的升高而显着增大。当温度25℃,p H值6. 7,Fe(Ⅱ)和2-NP初始浓度分别为3. 0 mmol/L、0. 022 mmol/L,以及黏土的投加量为4. 0 g/L时,Fe(Ⅱ)/高岭石系统对2-NP的还原转化率在4. 0 h内可达到100%。同样,p H值从6. 0升高至7. 3时,Fe(Ⅱ)/蒙脱石系统对2-NP的还原转化也显着增强;但在较低p H值和较低初始Fe(Ⅱ)浓度时,蒙脱石对Fe(Ⅱ)的还原催化性能不如高岭石,可归因于蒙脱石具有较高的离子交换性能。因此,Fe(Ⅱ)在上述两种矿物上吸附形态的差异是导致该系统对2-NP还原转化出现不同效应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岩石矿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陈洁,许海,詹旭,朱广伟,秦伯强[2](2019)在《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磷的迁移转化机制与定量研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湖泊磷循环主要指磷在沉积物、上覆水和生物体间的迁移转化,而沉积物-水界面磷的迁移转化作为富营养湖泊磷循环的关键过程,备受关注.本文就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了磷在上覆水、沉积物中的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沉积物-水界面磷迁移转化的机制与定量研究方法.探讨沉积物性质、环境因子和生物特性对界面磷迁移的驱动机制,以及磷在浅水湖泊、深水湖泊中迁移转化机制的差异,指出现阶段迁移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单因素和定性化方面,而对多因素和定量化的研究还相对缺乏,未来可深入探究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磷的迁移规律.分析了野外调查、模拟实验、质量衡算和模型等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提出未来可将野外调查、模拟实验和模型法相结合,借助野外调查识别磷的迁移过程,模拟实验验证磷迁移的机制,并以野外调查和模拟实验的数据和结论为基础,构建模型量化具体迁移过程及其对湖泊磷循环的贡献,从而全面认识磷迁移转化规律.最后,提出了未来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磷迁移研究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李文丽[3](2019)在《沉水植物分解对沉积物—水界面氮磷迁移转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沉水植物分解过程中对沉积物-水界面氮磷迁移转化的影响,选取叁种太湖沉水植物优势种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 L)、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 A.Bennett)及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建立“沉积物-水-沉水植物”微系统,进行室内模拟实验,研究溶解氧(DO)浓度不同的状态下,植物分解过程中上覆水和沉积物各形态氮磷浓度的变化,并采用离心法及流速分析仪和梯度薄膜扩散技术(DGT)获取沉积物-水界面氮磷的分布特征,计算沉积物-水界面氮磷扩散通量,同步分析沉积物-水界面微环境的变化,探讨植物分解对沉积物-水界面氮磷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沉水植物的分解均存在阶段性,按分解速率不同可分为快速分解期(0-10d)和缓慢分解期(10-55d)两个阶段,且两种状态下植物分解速率的大小均表现为:金鱼藻>狐尾藻>微齿眼子菜,而DO的增加降低了各植物的分解速率。(2)两种状态下,对照组中上覆水DO、pH及沉积物pH等环境因子均较为稳定,而各实验组中,不同沉水植物的分解对上覆水和沉积物pH影响不大。实验过程中,充气状态下各实验组上覆水DO浓度均高于非充气状态,沉水植物的分解降低了各实验组上覆水DO浓度。同时,两种状态下各实验组上覆水6.5-8.5和沉积物6.8-7.6的pH中性偏弱碱性环境均利于沉积物-水界面氮磷的迁移转化。(3)在短期培养条件下,对照组中上覆水总氮(TN)、溶解态总氮(DTN)、铵态氮(NH_4~+-N)各形态氮和总磷(TP)、溶解态总磷(DTP)、磷酸盐(PO_4~(3-)-P)各形态磷浓度均较低且较为稳定,而不同沉水植物的分解均使两种状态下各实验组上覆水氮磷浓度明显升高。两种状态下,狐尾藻、微齿眼子菜和金鱼藻各实验组均在植物快速分解期第5天时上覆水TN浓度达到最大值,充气状态下分别为5.32 mg/L、12.05 mg/L和9.95 mg/L,且非充气状态下分别是充气状态下的1.47、1.25和1.94倍,而各实验组上覆水TP浓度也在植物快速分解期第5天或第10天达到了最大值,充气状态下分别为1.14 mg/L、1.06 mg/L和1.83 mg/L,非充气状态下分别为1.83 mg/L、1.49 mg/L和1.26mg/L;在进入植物缓慢分解期后,各实验组上覆水磷浓度降低并趋于对照组的稳定水平,而氮浓度在充气状态下与磷浓度变化趋势相似,在非充气状态下则呈下降后再次上升的趋势。(4)实验过程中,对照组在两种状态下沉积物各形态氮(TN、DTN和NH_4~+-N)浓度均呈缓慢降低趋势,而除沉积物中氢氧化钠磷(NaOH-P)浓度呈缓慢下降趋势外,TP、无机磷(IP)、有机磷(OP)和盐酸磷(HCl-P)各形态磷浓度均呈迅速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且在植物快速分解期,除各实验组沉积物中NH_4~+-N浓度明显升高外,其他沉积物中各形态氮磷受植物的分解并不明显。实验结束时,两种状态下狐尾藻、微齿眼子菜和金鱼藻各实验组沉积物HCl-P浓度均高于初始值,充气状态下分别为13.82%、6.83%和6.33%,非充气状态下分别为11.55%、11.22%和6.92%,而沉积物中其他各形态氮磷浓度均低于初始值。(5)对照组在两种状态下沉积物-水界面氮磷的扩散通量均为正值,表现为实验过程中沉积物始终作为内源氮磷污染源向上覆水释放,但随时间的推移其变化不大。沉水植物的分解使沉积物氮向上覆水释放,且充气条件降低了各实验组中沉积物-水界面氮的扩散速率;而沉水植物的分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沉积物内源磷的扩散速率,在植物快速分解期第5天和第10天时,各实验组在充气状态下表现为沉积物磷向上覆水释放,而在非充气状态下其界面磷的扩散通量为负值,表现为沉积物在此时期吸附上覆水磷。因此,沉积物-水界面磷的吸附和释放受上覆水磷浓度的影响,且界面溶解性反应磷(DRP)和溶解性反应铁(Fe~(2+))浓度的同步性和其扩散通量的相关性,也说明其与Fe~(2+)浓度有一定关系。(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金光球,魏杰,张向洋,唐洪武,张沛[4](2019)在《平原河流水沙界面生源物质迁移转化过程及水环境调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源物质作为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其在河流中的迁移转换一直倍受关注。水沙界面物质交换过程受众多环境和水动力因素的影响,过程极其复杂,不仅影响着河流生源要素的通量演变规律,还关系到河流水环境问题。为探究水沙界面生源物质迁移转化过程及作用机制,结合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对泥沙颗粒与生源物质的微界面作用、水沙界面对生源物质的迁移转化作用、水流条件对泥沙吸附解吸生源物质作用机理进行总结和概述,总结阐述了河流水质模型和闸坝泵条件下的水环境调控模型,最后指出平原河流水沙运动对生源物质输运作用机理及水环境调控。针对上述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存在不足,对今后研究方向提出展望。(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3期)
马磊,周卫,杨杰[5](2018)在《高职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成果转化的实践——以空间界面创意工作坊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教学成果转化是对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高职院校的建筑装饰专业群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职业性特征,我院在长期的教学中积累总结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尤其是在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成果转化中,不断地根据建筑装饰专业群的特点,通过空间界面创意工作坊模式的探索,总结出一条适合专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建筑装饰专业群课程教学改革成果转化的模式。(本文来源于《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黄蓉,杨文斌,程俊杰,倪冬,史鹏程[6](2019)在《菹草和伊乐藻对水-沉积物界面磷迁移转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冬季沉水植物普遍凋亡,死亡残体易造成湖泊二次污染.为探究冬季耐寒性沉水植物对水-沉积物界面各形态磷迁移转化的影响,选取根系特征不同的冬季耐寒性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和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冬季生长期间上覆水、间隙水和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含量,并监测环境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①菹草、伊乐藻组生长期间水-沉积物界面各形态磷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并在一定时期维持较低水平,菹草对沉积物和间隙水磷的吸收效果优于伊乐藻,而伊乐藻对上覆水磷的影响大于菹草.②试验第30天后,菹草、伊乐藻组上覆水和间隙水各形态磷质量浓度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 05),上覆水中ρ(TP)最低值分别为0. 057和0. 041 mg/L,间隙水中ρ(DTP)(DTP表示溶解性总磷)分别维持在0. 270~0. 505、0. 384~0. 507 mg/L之间.③试验结束时,菹草组沉积物中w(TP)、w(IP)(IP表示无机磷)和w(NaOH-P)(NaOH-P表示NaOH提取态磷)分别低至643. 68、415. 79和120. 17 mg/kg,分别下降了16. 54%、18. 37%和35. 82%,伊乐藻组分别低至700. 39、457. 87和145. 29 mg/kg,分别下降了10. 24%、11. 17%和24. 67%;菹草、伊乐藻植株体内TP质量分别增加了588. 94和464. 59 mg.研究显示,菹草、伊乐藻在生长期间均能有效吸收磷,同时改变了pH、E_h等环境因子,从而影响磷在水-沉积物界面的迁移及磷形态的转变.(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陈鹏[7](2018)在《河北山前平原包气带水—土—气界面水量转化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区,该区对水资源需求巨大,亟待开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关问题研究。本次研究依托自然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野外试验基地(正定),开展大气降水-包气带水-地下水转化过程的试验研究。其中,主要通过开展水面蒸发和潜水蒸发试验,研究水面蒸发影响因素、潜水蒸发影响因素、降水入渗规律以及水-气界面与土-气界面间水量转化的关系,揭示水-土-气界面处水分交换过程,为区域内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首先,本次研究通过9个不同型号的蒸发器水面蒸发试验,分析水面蒸发规律,计算了不同蒸发器的蒸发量之间折算系数。在研究区气象条件下,水面蒸发强度主要受到温度、湿度、风速、水汽压、太阳辐射的影响,蒸发器直径D与E/E_(601)的关系符合对数函数关系,即E/E_(601)=-0.12lnD+.1.6143(其中.R~2=0.8801)。E601蒸发量.换算为20m~2蒸发池蒸发量.平均折算系数.为0.86,AM3-200蒸发量换算为20m~2蒸发池.蒸发量平均折算系数.为0.64,AM3-200蒸发量.换算为E601蒸发量平均折算系数.为0.76。其次,本次研究通过砂质粘壤土、砂质壤土、壤土等3种岩性的蒸发桶在不同水位埋深下的潜水蒸发试验,对潜水日蒸发量和潜水埋深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砂质粘壤土、壤土、砂质壤土中潜水蒸发极限深度分别约为3m、2m、3m;在砂质壤土和砂质粘壤土中蒸发量与潜水埋深为指数函数关系,在壤土中二者为幂函数关系;在本次的试验条件下,砂质壤土、壤土、砂质粘壤土中潜水获得最佳补给的埋藏深度分别约为3-4m、2m、2m。最后,本次研究通过水面蒸发试验与潜水极限蒸发试验对比分析,得出潜水极限蒸发量(E_s)与水面蒸发量(E_w)呈幂指数关系。其中,砂质壤土中的潜水极限蒸发量E_s=1.9457E_w~(0.5266)(R~2=0.9168),壤土中的潜水极限蒸发量E_s=1.3062E_w~(0.5747)(R~2=0.9889),砂质粘壤土中的潜水极限蒸发量E_s=0.7436E_w~(0.774)(R~2=0.9155)。(本文来源于《河北地质大学》期刊2018-10-23)
郭攀,孙涛,杨光,马明[8](2018)在《四面山大洪湖底泥/水界面汞的迁移转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生态系统的汞产量可以用森林湖泊或水库的动态变化来表征.而且,下游汞浓度的变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森林生态系统汞的输出.通过对四面山大洪湖上游、中游、下游丰水期与枯水期汞的分布与沉积物剖面的分析发现:大洪湖上覆水中总汞浓度在丰水期显着增加(丰水期平均值4. 33 ng·L~(-1),枯水期1. 85 ng·L~(-1)),在下游尤为明显,其总汞和甲基汞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湖泊,但小于受到污染的湖泊,说明四面山常绿阔叶林具有一定"汞源"的特征,同时沉积物也是大洪湖上覆水中甲基汞和无机汞的输入源;甲基化过程主要发生在沉积物的表层,丰水期时甲基化过程更活跃;在丰水期时,更有利于汞和甲基汞从沉积物固相进入沉积物液相,从而进入上覆水中.(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杨少良,牛甜甜,李明清,王海燕[9](2018)在《补肾益气方通过上调滋养细胞IDO的表达促进母胎界面NK细胞的表型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补肾益气方诱导母胎界面耐受状态的机制及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对蜕膜NK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正常绒毛组织和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内IDO的表达。体外培养人滋养细胞HTR-8/SVneo,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含药血清对HTR-8/SVneo IDO表达的影响。用含对照大鼠血清、含药大鼠血清及含药血清联合IDO阻断剂1-甲基色氨酸(1-MT)的培养液分别处理HTR-8/SVneo后与人外周NK细胞共培养,测定其对NK细胞的调节作用。结果:正常绒毛组织中IDO的表达较流产绒毛组织明显增加。含药血清可增强HTR-8/SVneo IDO的表达。外周NK细胞与含药血清处理过的HTR-8/SVneo共培养后,NK细胞表面CD16表达减低,CD56表达增加,且CD16的改变可被1-MT抑制。结论:补肾益气方可以通过上调滋养细胞IDO的表达诱导外周NK细胞向耐受型转变。(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童秀娟[10](2018)在《微生物对渭河河床沉积物—水界面Cr迁移转化的作用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黏粒含量沉积物中铬的其赋存形态及释放潜能,分析了沉积物对Cr的还原吸附特征。通过厌氧耗氧条件下水槽模拟实验对比研究,阐明了水动力条件对微生物介导下沉积物-水界面Cr迁移转化和赋存形态变化影响。结合微生物培养、纯化、形态观察及菌种鉴定研究,揭示了微生物对沉积物-水界面铬迁移转化和赋存形态变化的影响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如下:1)沉积物基本特征为:不同黏粒含量沉积物的pH呈中性,具有较强的氧化性,电导率均>600μm/cm,沉积物中重金属Cr均高于其环境背景值;而渭南段的黏粒和有机质含量高于咸阳段。同时,渭河两段河水水质存在部分指标超标现象。2)不同黏粒含量的渭南段和咸阳段沉积物,连续浸提时其沉积物Cr的生物有效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所占比例均远小于残渣稳定态,其残渣态所占比例>97%。铬的吸附还原实验结果显示铬的还原率大部分在40%以上,吸附率较小,低于15%;渭南段黏粒土质对铬的吸附还原量大于咸阳段沙质土。不同黏粒含量的沉积物,其单一浸提剂的提取铬的效果存在差异性,渭南段黏粒含量较高沉积物中重金属Cr的提取率高低顺序CaCl_2>DTPA>HCl,而咸阳段黏粒含量较低沉积物的为HCl>CaCl_2>DTPA,且咸阳段黏粒含量较低沉积物中重金属Cr比渭南段黏粒含量较低的更容易释放到水环境中。3)在高铬水不断更新条件下,使得微生物为适应新环境其数量和种群变化主要经历四个时期:初步适应期,微生物数量较少菌种较杂;快速增长期,微生物数量持续增高杂菌较多;竞争生长期,微生物数量逐渐降低,杂菌较少;稳定期,微生物数量稳定均为耐高Cr菌种(蜡样芽孢杆菌、蕈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假蕈状芽孢杆菌)。而渭南段黏粒和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菌落和种群数明显高于咸阳段的沙土质。4)耗氧和厌氧条件下渭南段和咸阳段不同黏粒含量沉积物-水界面Cr~(6+)的含量均随水体更新率变化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而Cr~(3+)的含量随水体更新率变化先快速增长,后仍持续增长,但其增长速度较之前缓慢;厌氧条件下Cr~(6+)和Cr~(3+)的整体含量高于耗氧条件下的,渭南段Cr~(6+)和Cr~(3+)的含量整体低于咸阳段的。这主要是渭南段沉积物黏粒和有机质含量高微生物作用导致的,咸阳段沉积物黏粒和有机质含量较低,铬的价态变化易受耗氧厌氧环境条件变化影响。渭南段黏粒土沉积物铬的释放强度小于咸阳段沙质土沉积物。5)在水动力作用下,不同黏粒含量沉积物表层中铬残渣态所占比例大于95%,铬的生物有效态中有机结合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呈递增趋势;在耗氧厌氧条件下渭南段和咸阳段沉积物生物有效态表现为:耗氧渭南段>厌氧咸阳段>耗氧咸阳段>厌氧渭南段;与原沉积物铬赋存形态相比,铬的赋存形态向Fe-Mn氧化物结合态转化,该形态较易释放到水环境中。6)渭南段黏粒土质沉积物-水界面铬的迁移转化机理由微生物和物理化学共同作用影响,蜡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释放还原性酶将六价铬转化成叁价铬形成Cr(OH)_3,同时物理化学作用主要是还原性离子将六价铬还原成叁价铬,最终叁价铬沉淀一部分自然沉降到沉积物表层,一部分与微生物吸附络合形成菌胶团悬浮在水体中,从而减少水体中铬含量。而咸阳段黏粒含量较小的沉积物-水界面铬的迁移转化主要受物理化学作用影响,还原性离子将六价铬转化成叁价铬,并形成絮状沉淀被有机物络合吸附形成胶状聚集体悬浮在水体中。(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5-09)
界面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湖泊磷循环主要指磷在沉积物、上覆水和生物体间的迁移转化,而沉积物-水界面磷的迁移转化作为富营养湖泊磷循环的关键过程,备受关注.本文就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了磷在上覆水、沉积物中的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沉积物-水界面磷迁移转化的机制与定量研究方法.探讨沉积物性质、环境因子和生物特性对界面磷迁移的驱动机制,以及磷在浅水湖泊、深水湖泊中迁移转化机制的差异,指出现阶段迁移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单因素和定性化方面,而对多因素和定量化的研究还相对缺乏,未来可深入探究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磷的迁移规律.分析了野外调查、模拟实验、质量衡算和模型等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提出未来可将野外调查、模拟实验和模型法相结合,借助野外调查识别磷的迁移过程,模拟实验验证磷迁移的机制,并以野外调查和模拟实验的数据和结论为基础,构建模型量化具体迁移过程及其对湖泊磷循环的贡献,从而全面认识磷迁移转化规律.最后,提出了未来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磷迁移研究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界面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1].梁剑滔,卢鹏澄,寇卓瑶,赵丹,吴宏海.黏土矿物界面吸附Fe(Ⅱ)耦合对邻硝基苯酚还原转化的增强机理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9
[2].陈洁,许海,詹旭,朱广伟,秦伯强.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磷的迁移转化机制与定量研究方法[J].湖泊科学.2019
[3].李文丽.沉水植物分解对沉积物—水界面氮磷迁移转化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9
[4].金光球,魏杰,张向洋,唐洪武,张沛.平原河流水沙界面生源物质迁移转化过程及水环境调控的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19
[5].马磊,周卫,杨杰.高职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成果转化的实践——以空间界面创意工作坊为例[J].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6].黄蓉,杨文斌,程俊杰,倪冬,史鹏程.菹草和伊乐藻对水-沉积物界面磷迁移转化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19
[7].陈鹏.河北山前平原包气带水—土—气界面水量转化试验研究[D].河北地质大学.2018
[8].郭攀,孙涛,杨光,马明.四面山大洪湖底泥/水界面汞的迁移转化规律[J].环境科学.2018
[9].杨少良,牛甜甜,李明清,王海燕.补肾益气方通过上调滋养细胞IDO的表达促进母胎界面NK细胞的表型转化[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8
[10].童秀娟.微生物对渭河河床沉积物—水界面Cr迁移转化的作用机理[D].长安大学.2018
标签:黏土; 高岭石; 蒙脱石; 表面结合态Fe(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