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相行为特征实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民工,在线信息搜索,行为
相行为特征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常颖,王晰巍,李嘉兴,张长亮[1](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在线信息搜索行为特征研究——基于混合实验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农民工作为一个新型的信息消费群体,其在线信息行为成为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了解其信息需求并提供精准信息服务的关键。农民工的信息搜索行为研究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新问题。[方法/过程]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实验相结合的混合实验方法,分析了农民工在线信息搜索需求特征、搜索信息来源特征、搜索结果特征、搜索行为结果特征。[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民工用户在线信息搜索需求层次逐步提升,但在线信息搜索来源单一,在线信息评估能力较低,在线信息获取能力有待提升。(本文来源于《现代情报》期刊2019年08期)
李浩然[2](2019)在《交通信息影响下出行者出行选择行为特征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交通拥堵已成为困扰我国各大城市的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少学者提出构建出行者信息系统(ATIS)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然而ATIS能否切实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以及出行者接收ATIS提供的信息后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依然是现阶段亟待研究的问题。实验室实验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因此本文通过真人对照实验来探究上述问题。实验结果显示,交通信息的反馈对于出行者群体行为并无显着的影响,但对个体策略改变行为的影响较为明显。进一步地,本文对出行者的策略响应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交通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个体选择行为的复杂性。(本文来源于《综合运输》期刊2019年04期)
吴革,代寒冰[3](2015)在《企业业绩评价行为特征分析——以ZARA为例的一项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探索业绩评价者在综合评价中的行为特征,以全球知名服饰公司ZARA两家门店为实验背景材料,实验参与者为拥有一定工作经验的EMBA与MBA学员。研究发现评价者相对于非财务指标来说通常更加关注财务指标;在给予相关战略信息时,评价者的财务指标偏好有所减弱;评价者信息处理能力有限,通常关注不超过四个指标。(本文来源于《财务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张薇[4](2012)在《高原复杂机场终端区飞行飞行员行为特征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原安全飞行问题不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更可以说是我国所特有的,是中国民航近年来极为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缺氧环境下普通人群的某些认知能力及行为表现的变化,而针对高原缺氧环境和复杂任务条件下飞行员认知能力及绩效特征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课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航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高原复杂机场终端区安全飞行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批准号:60832012)的一个子项目,旨在研究缺氧环境及复杂任务条件对飞行员的认知能力、注意的眼动特征及飞行绩效的影响,可以为进一步探索不良人机耦合触发机制的诱因及修订高原复杂机场终端区V1/VR速度提供实验依据,并促进高原复杂机场环境下FTE的评估。本实验研究共包含叁个子实验:高原机场缺氧环境下飞行员认知特征实验、高原机场飞行员注意特征的眼动实验和高原机场飞行员飞行绩效实验。认知特征实验采用单因素多水平(缺氧程度)匹配组实验设计;注意特征的眼动实验及飞行绩效实验采用3(一般环境复杂组,中环境复杂组,高环境复杂祖)×2(一般任务难度组,高任务难度组)两因素匹配组实验设计。实验选取65名具备230小时飞行训练经历的民航飞行学员,使用高性能低压舱模拟叁个典型高高原机场的缺氧环境,采用自编认知测试软件、桌上飞行练习器及T120型Tobii非接触式眼动仪开展叁个子实验。经剔除异常数据后,对有效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重复性测量方差检验、两因素多元方差检验和相关性分析,得到以下实验结论。认知特征实验结论:高原机场缺氧环境对飞行员主要认知能力有明显损害影响,随海拔高度的增加,飞行员反应变慢,错误率增加;注意特征的眼动实验结论:高原机场海拔高度越高,飞行员在重要仪表上的平均注视时间越长;高原机场终端区飞行任务难度越大,飞行员在驾驶舱内外视景间注意转移的难度越大;飞行绩效实验结论:高原机场终端区环境复杂度和飞行任务难度愈大,飞行员绩效受损的程度愈严重,飞行绩效越差。最后,基于以上结论和实验数据,笔者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构建了高高原复杂机场终端区飞行飞行员认知品质与飞行绩效的预测模型,以便为高原复杂机场飞行员的选拔与训练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期刊2012-04-25)
李海明[5](2010)在《干燥部胶粘物污染行为特征的模拟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采用动态干燥模拟器.对添加了胶粘物的漂白硫酸盐浆纸幅如何从烘缸上分离进行了研究。胶粘物的存在提升了黏附功(the work of adhesion),进而带来了运行问题。提升入口纸幅的固含量和干燥温度可以改善纸幅的剥离性能。同时,该文采用静态干燥模拟器进行粘缸测试。对静态干燥模拟的研究表明:虽然硫酸盐浆纤维纸幅比新闻纸纤维保留的胶粘物要少,但是在金属干燥表面释放的胶粘物比例仍然较高。使用新闻纸进行静态测试中,由于木素和胶粘物的亲和力,所以从纸胎(mat)转移到金属表面的多数胶粘物伴随有纤维。(本文来源于《造纸化学品》期刊2010年05期)
石钰婷,何江涛,缪德仁[6](2010)在《蒙脱石对Pb~(2+)的吸附行为特征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批实验方法在293K下研究了蒙脱石对水溶液中Pb2+的吸附行为。对吸附平衡时间、溶液酸碱度和初始浓度等吸附条件进行了研究。对实验数据分别采用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 (D-R)等温吸附模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拟合效果最好,相关系数R为0.9989。通过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得出在293K时,蒙脱石对铅离子的理论饱和吸附容量为133mg/g。通过D-R等温吸附模型得到吸附自由能为2.43kJ/mol,表明此吸附过程主要为物理吸附。利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实验数据得到了相关系数为1。(本文来源于《环境科技》期刊2010年03期)
李孜佳[7](2010)在《基于中学生网络行为特征的教育引导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的出现和飞速发展正逐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现在和未来,改变着人们学习、生活、工作和思考的方式。处于自我成长关键时期的中学生在心理上渴望尽快进入成人世界,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互联网这个丰富但匿名的平台恰恰为满足中学生的心理需要提供了充分的资源,他们在互联网上体验着和成人一样的社会角色,进行虚拟的人际交往,于是上网成了中学生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随着而来的,由于中学生的自控力较差,网络依赖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本文旨在通过构想一套可实施性强并能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案,帮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合理满足中学生对互联网的需要,促进学生利用互联网络进行学习。本文来源于上海市重点课题“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教育引导策略研究”,在所属课题的先行研究基础之上,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关于中学生网络行为特征的研究,以及大量针对网络行为教育引导策略的理论性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整合形成了一整套可行性很强的针对学校实际教学环境的教育引导实验干预方案,并采用实验法对这套方案的效果和影响进行了验证。具体来说本文使用了单因素前后测实验设计,自变量为教育引导干预措施,包括一,以课堂教育为核心的系列主题班会课程和网上班级空间建设活动相结合的综合教育引导干预措施;二,单纯以课堂为核心的系列主题班会教育。因变量为中学生网络行为特征与班级氛围。通过在上海市一所完全中学进行的为期一个学期的实验干预证明,本文所设计两项干预措施,特别是第一项综合干预措施能够显着纠正和改善中学生的不良网络行为特征,如过分偏好网络娱乐、因上网影响学习、不良网络人际交往、因网络影响现实人际交往、不能控制上网时间等;并能促进中学生健康正确地使用网络,如使用网络的信息功能、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等等;同时综合干预措施对建立和培养良好的整体班级氛围也起到了显着的积极作用。干预措施二,即单纯以课堂教育为主的主题班会教育其效果虽然不如综合干预措施,但是在改善中学生网络使用习惯和建立良好班级氛围上仍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因此在条件有限的学校,传统课堂教育对于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是必不可少的。另外,通过相关检验发现中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和班级氛围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说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网络教育,借助积极的班级整体力量和中学生中强大的同伴影响力,能够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用网习惯。(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0-04-01)
刘轩[8](2009)在《基于图像处理的行人运动微观行为特征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人员疏散模型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开展的人员疏散实验则相对较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疏散实验数据提取手段。本文将基于Mean-Shift算法的行人跟踪技术应用到疏散实验研究中,自动地提取疏散过程中的行人运动轨迹,考察行人运动的宏观运动模式和速度、密度、流量、间隔时间等微观特性参数。为了从微观角度更深入地考察行人运动的行为特点,本文开展了单列行人运动实验和瓶颈通道内的疏散实验。单列行人运动实验结果表明:行人的体型差异不影响速度-密度关系曲线的形状,但会影响其取值范围,同时不影响速度-密度倒数(所需距离)的线性关系,但其斜率会发生变化;在前后行人距离减小相同值的情况下,体型较小且调整步伐更具灵活性的东方人群,对这种减小敏感性较小,而西方人群对之敏感性较大;当行人的速度小于1.2m/s时,身体左右摇摆的振幅随着速度的增加呈线性下降,当行人的速度大于1.2m/s时,振幅不变;振幅的最大值为13cm;行人以自由速度行走时的摇摆频率为2Hz。在瓶颈疏散实验中,本文对瓶颈内行人运动的间隔时间分布进行了统计,并研究了导致该种分布特征的行人运动模式。进而,借助间隔时间分布分析了宽度对疏散效率的影响,发现随着宽度的增加,流量呈“线性增加、维持不变再呈线性增加、再维持不变”这种特殊的阶梯增加模式。本文以实验结果为证据说明了这种变化模式的微观行为机理,指出了行人间侧向影响的减弱是流量线性升高的主要原因,而行人流“层”数的增加并不影响流量的增加。最后,本文对不同密度范围内影响速度-密度关系的主要微观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低密度下影响速度-密度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前后行人的作用力,本文借鉴简谐运动的受力特点,为前后行人的受力情况进行了解释;而高密度下的主要行为是侧向行人间的相互影响,如“错位排列”这种自组织行为;在极大密度下主要是局部行人群的“同步迈步”行为。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人员疏散实验的设计和分析,对于建立和验证疏散模型、评估疏散设施的疏散能力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09-05-10)
王国成[9](2005)在《基于实验方法的经济行为特征研究——当代经济学发展新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行为经济学基于心理学原理和实验方法,开辟了当代经济学发展的新途径,是活跃在前沿领域、备受关注的一个新的理论分支。行为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对理性人假设的检验、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扩展等对现代经济学构成了挑战,以及近年来在宏观经济、劳动经济、金融和消费行为选择等领域取得的应用成就,启发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环境中经济行为的基本特征,促进经济理论建设和解决改革深层次问题。(本文来源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期刊2005年10期)
彭占刚[10](2004)在《叁元复合体系相行为特征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元复合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叁元复合驱技术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叁元复合体系驱油机理研究对于复合体系配方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优化的配方设计是叁元复合驱成功实施矿场应用的技术保障。叁元复合体系驱油过程中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特征的准确描述是完善驱油机理和配方优选的先决条件,相变理论是研究物理化学变化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对叁元复合体系静态相行为、动态相行为和驱油过程中的相变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叁元复合体系与原油相互作用,在适当条件下能形成介于上相和下相之间的中间相,中间相的体积与表面活性剂浓度、含盐度等相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关。利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叁元复合体系相行为的各主要因素进行极差分析,发现盐可以压缩复合体系的扩散双电层,含盐度对界面张力和中间相体积等具有相当高的敏感性。 本文通过对叁元复合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变性和渗流特性的初步研究发现,乳状液是叁元复合驱过程中油水过渡带混合物的主要存在形态,而且在中等渗流速度条件下呈现幂律流体特征。相行为的动态研究表明,中间相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相态稳定后界面张力也随之达到稳态值。动态界面张力主要是由原油中的有机酸和叁元复合体系中的碱发生中和反应形成新的表面活性剂造成的。 本文通过室内驱油实验研究发现,叁元复合驱中盐可以部分替代碱的作用,这既可避免井筒结垢、采出液乳化等不利因素,又能够降低驱替相和被驱替相间的界面张力,获得较高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学院》期刊2004-03-15)
相行为特征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交通拥堵已成为困扰我国各大城市的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少学者提出构建出行者信息系统(ATIS)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然而ATIS能否切实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以及出行者接收ATIS提供的信息后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依然是现阶段亟待研究的问题。实验室实验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因此本文通过真人对照实验来探究上述问题。实验结果显示,交通信息的反馈对于出行者群体行为并无显着的影响,但对个体策略改变行为的影响较为明显。进一步地,本文对出行者的策略响应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交通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个体选择行为的复杂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相行为特征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1].常颖,王晰巍,李嘉兴,张长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在线信息搜索行为特征研究——基于混合实验法[J].现代情报.2019
[2].李浩然.交通信息影响下出行者出行选择行为特征的实验研究[J].综合运输.2019
[3].吴革,代寒冰.企业业绩评价行为特征分析——以ZARA为例的一项实验研究[J].财务研究.2015
[4].张薇.高原复杂机场终端区飞行飞行员行为特征的实验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2
[5].李海明.干燥部胶粘物污染行为特征的模拟实验[J].造纸化学品.2010
[6].石钰婷,何江涛,缪德仁.蒙脱石对Pb~(2+)的吸附行为特征实验研究[J].环境科技.2010
[7].李孜佳.基于中学生网络行为特征的教育引导实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8].刘轩.基于图像处理的行人运动微观行为特征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9].王国成.基于实验方法的经济行为特征研究——当代经济学发展新特点[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
[10].彭占刚.叁元复合体系相行为特征实验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