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远隔后处理论文-李华钢,刘煜敏,孙冬

缺血远隔后处理论文-李华钢,刘煜敏,孙冬

导读:本文包含了缺血远隔后处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远隔缺血后处理,脑缺血,脑心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缺血远隔后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华钢,刘煜敏,孙冬[1](2019)在《远隔缺血后处理联合脑心通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脑保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远隔缺血后处理(RIPostC)联合脑心通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将12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心通组)、RIPostC组和RIPostC+脑心通组,每组各40例;3组均按照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用药,并严格控制高血压、高血糖等危险因素。结果 经过6个月的干预后RIPostC+脑心通组的症状改善率显着高于对照组(77.5%vs 32.5%,P<0.01)。RIPostC组症状改善率为52.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6),但显着低于RIPostC+脑心通组(P=0.017);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显着降低(P<0.01),且治疗后RIPostC+脑心通组的NIHSS评分显着低于RIPostC组(P<0.05);治疗后RIPostC组和RIPostC组+脑心通组患者BI指数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P<0.01);RIPostC+脑心通组的脑梗死再发率显着低于对照组(5%vs 20%,P=0.044)。结论 远隔缺血后处理具有显着的脑保护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降低脑梗死的再发生,且RIPostC联合脑心通治疗效果更佳。(本文来源于《卒中与神经疾病》期刊2019年03期)

李娟,白卫平,刘永飞,韩瑞丽,孙绪德[2](2019)在《Nrf2/HO-1在远隔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肺复苏脑损伤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化酶-1 (HO-1)在远隔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肺复苏脑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Control组)、远隔缺血后处理组(RIPost组),每组15只。Control组大鼠建立窒息性心肺复苏脑损伤模型,RIPost组大鼠在自主循环恢复后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在自主循环恢复后24 h分别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观察脑组织的损伤情况; 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脑组织Nrf2、HO-1蛋白及其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Control组呈急性缺血性改变,海马区神经元有明显的损伤,血清NSE含量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RIPost组病理学改变轻于Control组,血清NSE含量也较Control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ontrol组、RIPost组的Nrf2核蛋白和HO-1蛋白表达均高于Sham组,且RIPost组HO-1蛋白表达显着高于Contro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 05)。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Control组及RIPost组Nrf2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RIPost组HO-1 mRNA的表达较Control组升高更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远隔缺血后处理可减轻大鼠心肺复苏脑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大鼠Nrf2/HO-1通路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2期)

闫敏,郭津,宋琳,聂银月[3](2019)在《远隔缺血后处理对缺氧缺血性脑病大鼠CaSR表达和Akt/ Pi3k通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远隔缺血后处理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脑组织钙敏感受体(CaSR)的表达和Akt/Pi3k通路的影响,为新生儿HIE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氧缺血性脑病组(HIE组)、远隔缺血后处理5 min组(R1组)、远隔缺血后处理10 min组(R2组)。观察各组大鼠行为表现并称其体重,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CaSR、Bax、Bcl-2、p-Akt、Akt蛋白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脑组织p-Akt、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HIE组相比,R1组、R2组大鼠异常行为减少、体重增长率明显增加(P<0.05)。CaSR阳性细胞数R1组(22.00±1.79)与R2组(20.83±2.04)较HIE组(25.67±1.21)减少(P<0.05);p-Akt阳性细胞数R1组(25.00±1.41)与R2组(27.33±1.86)较HIE组(14.33±2.16)增多(P<0.05);p-Akt光密度值R1组(328.33±24.86)与R2组(339.67±23.77)较HIE组(120.83±17.43)增加(P<0.05)。与HIE组相比,R1组与R2组Bax表达减少(P<0.05),Bcl-2表达增加(P<0.05)。R1组与R2组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Akt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隔缺血后处理对新生大鼠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脑组织CaSR表达降低和激活Akt/Pi3k通路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儿童保健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陈丽霞,王健健,张荟雪,朱天宇,杨永梅[4](2018)在《脑梗死远隔缺血后处理的脑保护模型建立的初步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远隔缺血后处理(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C)对未行血管再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小鼠是否具有脑保护作用。方法线栓法致小鼠MCAO制备大脑局部缺血模型,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控制再灌注损伤评分(Bederson评分),将制成的模型鼠随机分为两组:远隔缺血同处理组(RIPC组,n=15):插入线栓30 min后给以小鼠左下肢缠绕止血带,4 min缺血处理,4 min再灌注,3个循环。假缺血处理组:(Sham组,n=11),给以左下肢缠绕止血带,但不扎紧,给以假处理。24 h后对两组小鼠进行Bederson评分,过量麻醉处死后取脑,行TTC染色,测定梗死体积。结果①脑梗死体积测定:RIPC组小鼠脑梗死体积小于Sham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ederson评分:RIPC组小鼠与Sham组小鼠功能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隔缺血后处理在没有血流再灌情况下能够减少梗死体积。(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王栋[5](2018)在《远隔肢体缺血后处理脑保护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主要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远隔肢体缺血后处理(remote Limb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ost C)血清NO及cAMP含量的变化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相关性,探究RIPost C内源性脑保护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根据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急性期(发病距离处理时间≤72h)患者80例,NIHSS评分在4~15分之间;排除严重高血压、房颤、脑出血、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肝肾功异常等情况,依照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患者意愿将收集的患者分成RIPost C组、常规治疗组,各40例,以上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年龄、性别与脑梗死患者相匹配的非脑梗死急性期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n=40)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即给予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降脂药物、改善血液循环药物及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RIPost C组(n=40)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使用缺血处理适应仪每天进行两次RIPost C,连续1周,即接受双侧上肢完全缺血5min/再灌注5min为一个周期,5个周期为一组(5min/5min×5 cycle),并处理前及处理后第1天、第7天采集患者外周血标本,常规治疗组也于相应时间点采集患者外周血标本,对照组留取体检当天血标本,同时评估RIPost C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处理前及处理后7d行NIHSS评分以及ADL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将收集的血标本采用ELISA技术检测RIPost C组、常规治疗组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NO及cAMP含量,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的变化,各个时间点NO及cAMP含量的变化。结果:1、处理前RIPost C组NIHSS评分及ADL评分与常规治疗组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处理后7d两组NIHSS评分及ADL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5),但RIPost C组处理后7d的NIHSS评分及ADL评分改善更显着(ΔNIHSS:P=0.001;ΔADL:P=0.012),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处理前血清NO及cAMP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RIPost C组患者处理后1d血清NO及cAMP含量较常规治疗组升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处理后7d血清NO及cAMP含量较常规治疗组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3、常规治疗组患者处理前、处理后1d、处理后7d血清NO及cAMP含量呈下降趋势,但无显着差异(P>0.05);而RIPost C组患者处理前、处理后1d、处理后7d血清NO呈升高趋势,血清cAMP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缺血后处理后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远隔肢体缺;血后处理对脑梗死具有一定保护作用。2、远隔肢体缺血后处理可能通过调控NO及cAMP含量发挥其脑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12-01)

王爽[6](2018)在《远隔缺血后处理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远隔缺血后处理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确诊为急性期脑梗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满足以下条件:发病时间在72小时内的前循环脑梗死;NIHSS评分在4~15分(包括4分和15分);年龄18~80岁;自愿加入本研究。同时排除:病情加重者、锁骨下动脉及上肢动脉严重狭窄、上肢其他损伤、近期患过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心脏相关疾病、严重高血压、其他严重疾病、近期手术者。将患者分为RIPost C组及对照组,根据患者意愿,同意进行RIPost C治疗的患者收入RIPost C组,并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上双上肢缺血后处理,即双侧上肢完全缺血5分钟/再灌注5分钟为1个循环,每次5个循环,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连续1周。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分别收集RIPost C前1天、RIPost C 1天后、RIPost C 7天后3个时间点的两组患者血清,应用流式微球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测定血清中IL-1β、IL-2、IL-4、IL-6、IL-10、IL-17A、TNF-α及IFN-γ的水平。结果:(1)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IL-6水平、TNF-α水平分别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但与梗死体积未见相关性(p>0.05);血清IL-1β、IL-2、IL-4、IL-10、IL-17A及IFN-γ的水平与梗死体积及NIHSS评分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2)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IL-2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p<0.05),血清IL-1β、IL-4、IL-6、IL-10、IL-17A、TNF-α及IFN-γ随时间未见明显变化趋势(p>0.05)。(3)RIPost C(双上肢缺血5分钟/再灌注5分钟,5个循环)可上调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IL-2、IL-4及IL-10的水平(p<0.05)。(4)RIPost C对急性期脑梗死有治疗作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RIPost C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症状(p<0.05)。(5)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发病1~3天内进行RIPost C治疗,其开始进行治疗的时间与治疗效果无明显关系(p>0.05),即延迟进行RIPost C仍有治疗效果。结论:(1)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促炎因子IL-6水平及TNF-α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即病情越重,血清IL-6及TNF-α水平增高越明显。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IL-2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考虑与脑梗死后免疫抑制状态有关。(2)RIPost C(双上肢缺血5分钟/再灌注5分钟,5个循环)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有治疗作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RIPost C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症状。RIPost C通过上调IL-2、IL-4及IL-10水平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免疫状态进而发挥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5-01)

郑楠楠[7](2018)在《Th1/Th2/Th17/Treg细胞在脑梗死中的作用及远隔缺血后处理神经保护的免疫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Th1/Th2/Th17/Treg细胞在脑梗死中的作用及其变化规律;远隔缺血后处理神经保护的免疫机制。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72小时以内的脑梗死患者46例及性别、年龄、危险因素相匹配的成年人25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通过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讨论,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远隔缺血后处理(RIPost C)组20例和常规治疗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他汀类降脂药、营养神经及改善循环等常规药物治疗,RIPost 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远隔缺血后处理,即使用缺血适应仪对双上臂加压,使双上肢缺血5min,再灌注5min,5个循环,每日两次,连续7天。RIPost C组患者分别在远隔缺血后处理前、处理后1d、7d的清晨留取新鲜外周血标本,常规治疗组同时也在相应时间点采集外周血标本,对照组仅在体检当天采血,同时评估患者入院时和入院7d后的NIHSS评分、ADL评分以了解其急性期的恢复程度。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使用流式细胞术、Flowjo10软件测定各时间点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型(Th1、Th2、Th17、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1、NIHSS评分、ADL评分:治疗前,RIPost C组和常规治疗组NIHSS评分、ADL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5),RIPost C组较常规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常规治疗组第一次采血,呈现为Th2明显增加(P=0.049),Treg及Treg/Th17明显减小(P<0.001,P=0.03)具有统计学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常规治疗组Th1、Th17、Th1/Th2呈现为下降趋势(P=0.510,P=0.119,P=0.172),Treg、Treg/Th17呈现上升趋势(P=0.553,P=0.157),Th2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P=0.165),但无统计学差异。3、相对于常规治疗组,RIPost C组患者的Th1、Th17、Th1/Th2下降趋势,Th2、Treg、Treg/Th17上升趋势更为显着,其中第7d时差异为最显着,且7d时的Treg(P=0.004)、Treg/Th17(P=0.039)、Th1/Th2(P=0.048)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对于脑梗死,Th2、Treg细胞可能具有保护作用,而Th1、Th17细胞可能具有损伤作用。2、远隔缺血后处理能够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3、远隔缺血后处理可能通过调控Th1、Th2、Th17、Treg细胞的比例来达到神经保护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5-01)

陈杨[8](2018)在《远隔缺血后处理在脑梗死急性期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远隔缺血后处理在脑梗死急性期中对患者VEGF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筛选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发病72小时以内经MRI证实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57例,入组患者均选择为前循环梗死患者,年龄在18-80岁之间,入院时NIHSS评分限定为4-14分,依照医学伦理学的规定,根据患者及患者家属意愿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0例与实验组(常规治疗+RIPost C训练组)27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常规治疗给予阿司匹林、他汀类降脂药、改善循环及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缺血适应治疗仪进行双上肢的RIPost C训练,训练持续7天。实验组患者分别在入院时、RIPost C训练后1天、RIPost C训练后7天共3个时间点留取外周血标本,并同时在入院时、RIPost C训练后7 day使用NIHSS量表评估患者病情。对照组患者留取血液样本与进行量表评分的时间点同实验组患者。待所有样本收集完成后使用流式微球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测定外周血VEGF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转归、VEGF水平改变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并进一步探究实验组内影响VEGF表达的相关因素。结果:1、入院时两组患者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7天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着降低(P<0.05),且实验组患者在训练7天后的NIHSS评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相比更加显着(P<0.05)。2、入院时两组患者VEGF无差异(P>0.05)。与入院时相比,对照组患者在治疗1天后VEGF无显着改变,治疗7天后VEGF有升高趋势,但未达显着水平(P>0.05);实验组患者在RIPost C训练后VEGF持续升高,且在训练7天后VEGF显着高于入院时水平(P<0.05)。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ΔVEGF相比,实验组患者的ΔVEGF改变不显着(P>0.05)。3、在实验组患者接受RIPost C训练7天后,VEGF升高≥基础值1倍者与<1倍者相比,VEGF升高≥1倍者的NIHSS评分降低更加显着(P<0.05)。4、对可能影响RIPost C训练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非吸烟患者进行RIPost C训练后VEGF升高显着,而年龄、性别与既往是否患有脑梗死则不影响训练后VEGF的表达。结论:1、在脑梗死急性期对患者进行RIPost C训练可通过提升VEGF水平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2、不吸烟患者对RIPost C训练所致的缺血缺氧更加敏感,而年龄、性别和既往脑梗死病史则不影响患者对RIPost C训练的敏感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5-01)

丁文婷,王心颖,徐英辉,高倩,崔永健[9](2018)在《无创性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对脑卒中患者血清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远隔缺血后适应(RIPost C)对缺血性脑卒中(CVA)患者血清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就诊于该院的缺血性CVA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远隔缺血后适应疗法12个月,对照组不进行特殊处理。实验前后分别采集两组静脉血,对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水平[高密度脂蛋白(HDL)和总胆固醇(TC)]、血小板聚集率(PAR)及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生化指标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均表现为血清Hcy、TC、PAR及IMA水平较正常值升高,HDL较正常值下降。治疗后两组血清Hcy、TC、PAR及IM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治疗前下降,HDL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隔缺血后适应疗法能有效降低缺血性CVA患者病情的危险程度,对其预后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韩瑞丽[10](2017)在《胆碱能抗炎通路参与远隔缺血后处理减轻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脏骤停发生后,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以及心肺复苏后的再灌注损伤,都将造成造成神经元广泛凋亡、坏死,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研究数据表明心肺复苏后存活患者中只有不到5%达到满意的神经功能恢复。有效减轻复苏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也是长期以来人们探索的重点和热点之一。远隔缺血后处理(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ost)是一种新的器官保护策略,既往研究发现RIPost能够明显减轻心、脑等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我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明远隔缺血后处理可减轻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然而,RIPost的器官保护机制未完全明确。炎症反应作为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贯穿了整个病理过程的始终,亦是导致神经元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RIPost对靶器官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得到了一些实验研究的证实。胆碱能抗炎通路(Cholinergic anti-inflammatory pathway,CAP)以迷走神经、乙酰胆碱及特异的乙酰胆碱受体为基础,激活后可以有效减少多种促炎因子的释放。在有关远隔缺血处理的研究中,发现给予神经节阻断剂或者迷走神经切断会消除缺血处理的脑保护作用,这提示CAP与RIPost很有可能具有一定联系。我们在前期预实验中观察到RIPost不仅能够降低大鼠心肺复苏后海马部位和血液中IL-1β、IL-6以及TNF-α等炎性因子的水平,还能够提高脑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的水平,颈迷走神经切断后,RIPost脑保护作用明显减弱。因此,本课题研究胆碱能抗炎通路是否参与了RIPost减轻心肺复苏脑损伤,不仅为心肺复苏后脑损伤探索新的、具有临床意义的治疗思路,而且为RIPost的脑保护作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更为研发调控神经炎症发挥脑保护作用的药物提供新的靶点。实验一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目的:探讨RIPost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9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n=9)、对照组(control组,n=15)、远隔缺血后处理A组(RIPost_A组,n=15)、远隔缺血后处理B组(RIPost_B组,n=15)、远隔缺血后处理C组(RIPost_C组,n=15)。sham组大鼠仅行气管插管及动静脉穿刺,control组大鼠窒息8 min后复苏,RIPost_A组大鼠在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即刻用止血带对右下肢行3个循环的后处理,每个循环结扎与开放均持续15 min,RIPost_B组大鼠在ROSC后即刻及3h对右下肢各行3个循环结扎与开放,RIPost_C组在ROSC后即刻、3h及6h对右下肢各行3个循环结扎与开放。观察复苏成功率;采用ELISA法检测ROSC后1h(T1)、8h(T2)及24h(T3)血浆IL-1β、TNF-α及HMGB-1水平,ROSC后24h大鼠皮层及海马组织IL-1β、TNF-α及HMGB-1含量,ROSC后48h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ROSC后1d、3d、5d及7d行神经元缺损评分(NDS);ROSC后4d行Morris水迷宫实验;采用Nissl染色法计算ROSC后8d大鼠海马CA1存活神经元数目。结果:与sham组相比,control组及RIPost_A-C组各时间点NDS评分及降低;血浆、皮层及海马IL-1β、TNF-α、HMGB-1及NSE浓度升高;海马CA1区神经元数目减少,结构不清;逃避潜伏期延长,靶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降低(P<0.05)。与control组相比,RIPost_A-C组各时间点NDS评分升高;血浆、皮层及海马IL-1β、TNF-α、HMGB-1及NSE浓度降低;海马CA1区神经元数目增加,损伤程度减轻;逃避潜伏期缩短,靶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升高(P<0.05)。与RIPost_A组相比,RIPost_B-C组1d NDS评分升高;血浆T2,T3时间点IL-1β、TNF-α、HMGB-1及NSE浓度降低;海马CA1区神经元数目增加,损伤程度减轻(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RIPost_B与RIPost_C组各检测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远隔缺血后处理降低炎症反应,减轻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损伤;复苏后6h远隔缺血后处理抗炎作用减弱,不能增强其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二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心肺复苏后Ach及α7nAChR的影响目的:观察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心肺复苏后Ach和α7nAChR表达的影响,探索其脑保护作用与胆碱能抗炎通路的联系。方法:雄性SD大鼠26只,随机分3组:假手术组(sham组,n=6)、模型组(CA组,n=10)、远隔缺血后处理组(RIPost组,n=10)。sham组气管插管及动静脉置管,CA组窒息8min后复苏,RIPost组在ROSC后即刻及3h以止血带对右下肢各行3个循环的后处理。ELISA法检测ROSC 24h血浆及脑组织Ach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ROSC 24h脑组织α7nAChR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ROSC 24h脑组织α7nAChR与NeuN,CD11b及GFAP的共表达。结果:α7nAChR在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均有表达,RIPost增强心肺复苏后大鼠α7nAChR的表达,同时减少了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标志物CD11b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表达;RIPost增加血浆及脑组织中Ach表达量。结论:RIPost影响了心肺复苏后大鼠Ach和α7nAChR表达,抑制了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其脑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实验叁α7nACh R在RIPost减轻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目的:研究α7nAChR在RIPost减轻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炎症反应中的作用,观察阻断此受体后对NF-κB和JAK2/STAT3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6只,随机分5组:假手术组(sham,n=6)、模型组(CA,n=10)、远隔缺血后处理组(RIPost,n=10)、远隔缺血后处理+甲基牛扁亭碱组(RIPost+MLA,n=10)、甲基牛扁亭碱组(MLA,n=10)。sham组气管插管及动静脉置管,CA组窒息8min后复苏,RIPost组在ROSC后即刻及3h以止血带对右下肢各行3个循环的结扎与开放;MLA组在复苏即刻腹腔注射MLA。ELISA法检测ROSC 24h血清NSE及脑组织炎性因子浓度,western blot法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ROSC 24h脑组织NF-κB、pNF-κB、STAT3及pSTAT3表达,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结果:RIPost后血清NSE及脑组织炎性因子浓度降低,凋亡细胞数减少,NF-κB磷酸化程度降低而转录因子STAT3磷酸化程度增高;给予MLA腹腔注射后,血清NSE及脑组织炎性因子浓度升高,凋亡细胞数增加,pNF-κB含量增加而pSTAT3含量降低。结论:α7nAChR是RIPost产生脑保护作用的关键靶点,可能通过调控NF-κB和STAT3,进而减少炎症因子合成和释放;抑制该受体,可使其对炎症反应的抑制减弱。(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7-05-01)

缺血远隔后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化酶-1 (HO-1)在远隔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肺复苏脑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Control组)、远隔缺血后处理组(RIPost组),每组15只。Control组大鼠建立窒息性心肺复苏脑损伤模型,RIPost组大鼠在自主循环恢复后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在自主循环恢复后24 h分别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观察脑组织的损伤情况; 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脑组织Nrf2、HO-1蛋白及其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Control组呈急性缺血性改变,海马区神经元有明显的损伤,血清NSE含量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RIPost组病理学改变轻于Control组,血清NSE含量也较Control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ontrol组、RIPost组的Nrf2核蛋白和HO-1蛋白表达均高于Sham组,且RIPost组HO-1蛋白表达显着高于Contro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 05)。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Control组及RIPost组Nrf2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RIPost组HO-1 mRNA的表达较Control组升高更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远隔缺血后处理可减轻大鼠心肺复苏脑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大鼠Nrf2/HO-1通路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缺血远隔后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华钢,刘煜敏,孙冬.远隔缺血后处理联合脑心通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脑保护作用[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9

[2].李娟,白卫平,刘永飞,韩瑞丽,孙绪德.Nrf2/HO-1在远隔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肺复苏脑损伤中的作用[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9

[3].闫敏,郭津,宋琳,聂银月.远隔缺血后处理对缺氧缺血性脑病大鼠CaSR表达和Akt/Pi3k通路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

[4].陈丽霞,王健健,张荟雪,朱天宇,杨永梅.脑梗死远隔缺血后处理的脑保护模型建立的初步探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8

[5].王栋.远隔肢体缺血后处理脑保护作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8

[6].王爽.远隔缺血后处理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8

[7].郑楠楠.Th1/Th2/Th17/Treg细胞在脑梗死中的作用及远隔缺血后处理神经保护的免疫机制[D].吉林大学.2018

[8].陈杨.远隔缺血后处理在脑梗死急性期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8

[9].丁文婷,王心颖,徐英辉,高倩,崔永健.无创性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对脑卒中患者血清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

[10].韩瑞丽.胆碱能抗炎通路参与远隔缺血后处理减轻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7

标签:;  ;  ;  ;  

缺血远隔后处理论文-李华钢,刘煜敏,孙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