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球面制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球面反射镜,口径,张学军,碳化硅,光学加工,冲击极限,次镜,光机所,人才梯队,陶瓷材料
非球面制造论文文献综述
毕雪[1](2018)在《要做就做别人做不了的》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8月21日,这是一个让张学军和他的团队难以忘怀的日子——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制的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成功通过验收。这也是公开报道的世界上最大口径碳化硅单体反射镜,其核心制造设备以及制造工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成(本文来源于《吉林日报》期刊2018-11-16)
钟波,陈贤华,王健,周炼,石琦凯[2](2018)在《高精度离轴非球面透镜的制造与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强激光系统所需大口径非球面元件高精度、批量化的加工需求,提出了一种气囊抛光技术与柔性沥青小工具抛光技术相结合的大口径非球面元件高效制造方法。采用气囊抛光技术进行非球面保形抛光和快速修正抛光,实现磨削缺陷层快速去除以及低频误差快速修正。采用柔性沥青工具匀滑抛光技术,在低频误差不被恶化的情况下,控制元件中高频误差。在抛光过程中,利用球面干涉仪搭建的自准直波前干涉检测系统和粗糙度仪对非球面元件进行全频段误差检测。基于上述加工与检测方法完成了430 mm×430 mm口径离轴非球面透镜样件实验加工,实验结果为元件通光口径内透射波前PV=0.1λ,GRMS=5.7 nm/cm,PSD1 RMS=1.76 nm,PSD2 RMS=1 nm,Rq=0.61 nm,并且中频段功率谱密度曲线均在要求的评判曲线之下。实验结果表明,离轴非球面透镜样件全频段指标均达到了合格指标要求。所述制造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类型大口径非球面光学元件的高精度加工。(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8年07期)
陈昭文[3](2018)在《基于机器视觉检测的非球面胶滴微透镜制造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向空天应用的微生物荧光检测要求设备达到全自动检测、结构缩微和功能集成的标准。该系统中多使用通用的光电检测器件进行荧光检测,由于被激发荧光信号微弱,光电传感器采样值变化微小,因此可在光电转换之前,使用特定曲面形状的非球面微透镜可增大检测装置的光子采集总量,从而使得整个荧光检测系统响应更为灵敏。针对非球面微透镜这一特殊应用场景,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非球面胶滴微透镜制造系统和实时拟合匹配方法。目的在于能够根据给定的非球面微透镜方程,利用该系统和方法将所需要的面形微透镜直接制作出来。本文根据高压电场控制液滴面形原理,设计了一个基于机器视觉检测的非球面胶滴微透镜制造系统。论文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整体方案,完成了实验平台的结构设计和软硬件搭建,该系统主要叁部分构成:面形及运动控制单元、紫外固化单元和图像采集处理单元。面形控制及运动单元主要提供压控电场,利用电场控制光学胶滴的面形,步进电机驱动实现电极间的位移调整以及紫外LED固化光源的位置调整。紫外固化单元主要实现光源的开启关断、出光功率调节和胶滴固化功能。图像采集处理单元由变倍镜头和CMOS相机构成,该单元通过面形捕捉、滤波降噪、二值化图像后,能够得到动态胶滴轮廓并将该胶滴轮廓以Freeman链码形式存储。本文利用非球面胶滴微透镜制造系统展开研究工作,选用NOA61型紫外光固化胶作为透镜制备材料,该类胶体对波长为350nm-380nm的紫外光较为敏感。探究了电场电压和电极形状对胶滴面形的影响和变化规律,在掌握制备工艺的基础上,展开了椭圆面、抛物面、双曲面透镜的制备实验。结合基于Freeman码的轮廓拟合度评判算法得到了面形拟合度较高的透镜轮廓,并在最佳拟合度状态下,对胶滴进行固化,最终制备出了椭圆面、抛物面,双曲面微透镜。(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王子武[4](2017)在《轻量化大口径双面非球面反射镜结构一体件的制造关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低温四反光学系统中,轻量化大口径双面非球面反射镜结构一体件包含主镜和四镜,既是光学元件又是结构件,是四反光学系统的主要部件,其面形误差、外形尺寸以及形位公差要求都比较高,该元件的制造是全低温四反光学系统最终实现的技术难点之一。研究和制造高精度轻量化大口径双面非球面反射镜结构一体件,可以建立此类元件的制造工艺规范,也将为我国全低温非球面光学系统的零件制造提供工艺基础,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本文以轻量化大口径双面非球面反射镜结构一体件为研究对象,分析和研究其制造中的难点和关键技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补偿器设计:根据非球面反射镜的补偿原理和大口径非球面的特点,用初级像差理论计算初始结构,使用ZEMAX软件设计了无限共轭叁片透镜补偿系统。对透镜补偿器进行样板匹配、精度分析和加工装配,最终研制出可实用的补偿器。2、检测支撑架设计:根据约束方程,对V形架支撑、吊带支撑、水银带径向支撑进行力学分析,然后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形变分析,其中详细分析不同夹角对V形架支撑性能的影响。为正确评价面形形变数据,根据Zernike系数拟合方案,使用MATLAB软件设计和编写实用的面形数据处理软件。通过对叁种支撑方式进行对比和分析,选择合适的支撑方式,并使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检测支撑架的机械结构。3、加工工艺流程设计:设计了轻量化大口径双面非球面反射镜结构一体件的加工工艺流程,对其主要加工工艺进行说明和分析。按照工艺流程对其进行加工,检测结果表明符合加工要求。(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7-05-01)
廖明星[5](2016)在《非球面双焦距微透镜的制造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半导体激光器因其诸多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光束发散角较大,远场光斑呈椭圆形,通常需要对光束进行整形以满足使用要求。针对光束的准直,本文提出利用单个非球面双焦距微透镜同时准直光束快慢轴的方法,制作双焦距微透镜进行相关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分析了边发射半导体激光器光束特性,推导计算了光束的本征像散,基于光束像散的特点提出利用一个双焦距微透镜对光束快慢轴实现同时准直,计算了微透镜的面型;利用ZEMAX进行了半导体激光器光束与双圆锥曲面透镜的准直仿真。第二部分:利用热熔法制作了双焦距微透镜;提出利用沟槽型微结构基底两向异性的特点制作液滴非球面双焦距微透镜的方法:进行了微结构基底改变液滴接触角的热力学分析,利用ICP刻蚀制作了一系列不同参数的阵列型微结构基底,进行液滴接触角实验对润湿规律进行验证。第叁部分:制作了沟槽型微结构基底,利用倒置液滴固化法制作了非球面双焦距微透镜,测量了双焦距微透镜的面型,得到了微透镜长短轴方向轮廓的非球面系数和顶点曲率半径,测量了双焦距微透镜的焦距;利用制作的非球面双焦距微透镜进行了半导体激光器光束的准直实验。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验两个角度研究了利用微结构基底结合液滴法制作微透镜的技术,制作了双焦距微透镜,并进行了光束准直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具有双曲面型的双焦距微透镜比长短轴都是椭圆面型的微透镜准直效果更佳。(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6-05-01)
张彦超,付秀华,贾宗合,王晓娟,马可[6](2015)在《非球面制造中的加工误差修正补偿》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球面镜在军用和民用光学制造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加工误差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为了解决在光学加工容易出现加工误差这一难题,对非球面镜的加工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采用CNC数控铣磨机进行光学非球面加工,分析砂轮转速、工件转速、进给量和冷却液等因素对加工误差的影响规律,研究出合理的误差修正补偿方法——砂轮直径补偿法和沥青抛光模修正法,并对该补偿方法进行了实验。经实验,PV值为0.245μm,表面粗糙度值为0.0160μm。结果证明此方法能有效的减小加工误差带来的影响,从而得到较理想的面型。(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张云龙[7](2012)在《基于OPTOTECH数控设备的非球面制造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球面光学元件相对于球面透镜由于具备更多的设计自由度,能够以一片非球面镜替代多片球面透镜,在光学系统中应用非球面能够促进光学系统简化结构、减小系统体积、减轻系统重量具有突出的作用。但是由于非球面的制造难度非常大,其加工效率低和加工精度不高等原因一直制约着非球面光学元件的应用。本文以德国OPTOTECH公司生产的ASM300与ASP200型非球面加工设备为研究平台,开展非球面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研究。介绍了基于制造过程误差抵消原理的非球面制造工艺方法,分析了在非球面制造过程中,精磨成型过程的程序终点、砂轮直径对面形的影响;采用大面积抛光模抛光非球面的过程中的工具轴和工件轴相对速度、摆角等工艺参数对非球面面形的影响,并根据研究分析结果,通过实验加以验证;根据去除量函数的假设理论Preston方程,结合大面积抛光模运动方式,构建了大面积抛光模的去处函数模型,为进一步开展大面积抛光模抛光非球面的研究、优化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设计了采用大面积抛光模抛光非球面的工艺路线,并针对大面积抛光模抛光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去除效率的抛光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并在生产现场使用和推广;最后通过在ASM300与ASP200型非球面加工设备上进行了整个制造过程的试验,在120分钟后,获得了PV值0.459um的非球面面形。实验证明,采用大面积抛光模抛光非球面,能够快速获得高精度面形的同时可以有效抑制高频误差的产生,对促进批量高效加工非球面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安工业大学》期刊2012-10-31)
李锐钢[8](2012)在《大口径碳化硅非球面反射镜的制造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球面光学元件应用于光学系统中,不但可以提高光学系统的分辨率和成像质量,同时可以缩小系统的体积和减小系统的重量。目前,大口径非球面反射镜常常应用于天文望远镜等光学系统中,使光学系统的表现可以达到衍射极限。碳化硅由于其优良的机械特性和热特性,近些年被广泛地应用于空间反射光学系统中。然而,碳化硅的光学加工难度远远高于光学玻璃材料,本文基于计算机控制小工具加工技术(CCOS),详细探讨了大口径碳化硅非球面反射镜的制造技术。CCOS技术的原理是根据定量的检测数据,由计算机按数学模型计算驻留时(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09-21)
师路欢[9](2011)在《激光干涉仪在非球面光学元件制造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检测精度,研究了用激光干涉仪检测非球面光学元件的方法,阐述了激光干涉仪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方法既简单方便,又适用于非球面度不高的光学元件。缩短了加工时间,减少了对专业人员的投资支出,因此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文来源于《光学仪器》期刊2011年06期)
[10](2008)在《《非球面光学制造与测量技术文集》(内部资料)》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球面光学制造与测量技术文集》介绍了目前非球面制造与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涵盖了古典加工及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中涉及光学非球面的优秀论文。(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08年05期)
非球面制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强激光系统所需大口径非球面元件高精度、批量化的加工需求,提出了一种气囊抛光技术与柔性沥青小工具抛光技术相结合的大口径非球面元件高效制造方法。采用气囊抛光技术进行非球面保形抛光和快速修正抛光,实现磨削缺陷层快速去除以及低频误差快速修正。采用柔性沥青工具匀滑抛光技术,在低频误差不被恶化的情况下,控制元件中高频误差。在抛光过程中,利用球面干涉仪搭建的自准直波前干涉检测系统和粗糙度仪对非球面元件进行全频段误差检测。基于上述加工与检测方法完成了430 mm×430 mm口径离轴非球面透镜样件实验加工,实验结果为元件通光口径内透射波前PV=0.1λ,GRMS=5.7 nm/cm,PSD1 RMS=1.76 nm,PSD2 RMS=1 nm,Rq=0.61 nm,并且中频段功率谱密度曲线均在要求的评判曲线之下。实验结果表明,离轴非球面透镜样件全频段指标均达到了合格指标要求。所述制造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类型大口径非球面光学元件的高精度加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球面制造论文参考文献
[1].毕雪.要做就做别人做不了的[N].吉林日报.2018
[2].钟波,陈贤华,王健,周炼,石琦凯.高精度离轴非球面透镜的制造与检测[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
[3].陈昭文.基于机器视觉检测的非球面胶滴微透镜制造系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8
[4].王子武.轻量化大口径双面非球面反射镜结构一体件的制造关键研究[D].苏州大学.2017
[5].廖明星.非球面双焦距微透镜的制造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
[6].张彦超,付秀华,贾宗合,王晓娟,马可.非球面制造中的加工误差修正补偿[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7].张云龙.基于OPTOTECH数控设备的非球面制造工艺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
[8].李锐钢.大口径碳化硅非球面反射镜的制造技术[C].第十四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2
[9].师路欢.激光干涉仪在非球面光学元件制造中的应用[J].光学仪器.2011
[10]..《非球面光学制造与测量技术文集》(内部资料)[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