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农地价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地流转,价格失灵,价格幻觉,政府
农地价格论文文献综述
高建设[1](2019)在《农地流转价格失灵:解释与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府的介入在促进农地流转的过程中,改变了农户在自发流转交易中的弱势地位,使农户由分散的个体变成了统一行动的集体,其市场适应和价格谈判的能力得到显着提高,农户也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但这也使农户对农地的价值评价由农业生产要素的单一维度转向包含了生产功能、就业功能、财产功能、情感因素等多个维度,由此容易形成"价格幻觉"。在政府补贴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形下,农地承租者也对政府补贴产生了严重依赖,形成了将政府补贴视为利润的"利润幻觉"。农户的"价格幻觉"和承租者的"利润幻觉"方向一致的惊人耦合,导致了农地流转交易价格从自发流转时的低位失灵向政府介入时的高位失灵变迁,这不仅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也给承租者和整个社会带来了许多风险,不是理想的农地流转配置方式。因此,政府要摆正自身的角色定位,对此进行适当的纠偏,让市场在促进农户增收和降低规模经营主体的经营成本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本文来源于《求实》期刊2019年06期)
刘津[2](2019)在《农地流转市场的价格机制失灵及其解决之道》一文中研究指出实施农地确权和"叁权分置"改革,目的是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农地流转市场已经历了30年左右的发展,但是调研数据却显示农地实际的流转规模较小。针对这一问题,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原因是农地经营权的可销售性问题导致农地流转市场上价格机制的失灵,并以农地经营权的内外可销售性为基础分析农地流转市场价格机制失灵的原因,最后从非市场的非价格机制和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视角提出相关对策。(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张文妍,李恩极,李群[3](2019)在《基于Rubinstein讨价还价博弈的农地流转价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农地流转市场存在双边信息不对称议价的现实,基于Rubinstein讨价还价博弈刻画了农地流转双方的议价过程,根据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得到了均衡流转价格,最后利用有关数据进行了算例分析.研究发现:均衡流转价格与流入方议价能力负相关、与流出方议价能力正相关;在流出方先出价的不完全信息讨价还价博弈中,当流出方对流入方的策略空间了解的越准确,或者流入方对流出方的策略空间了解的越少时,均衡交易价格越高;另外,流转双方的心理预期价格越高,均衡交易价格也越高.将流转双方的讨价还价过程、信息结构、破裂点纳入到农地流转价格的研究,既兼顾了流出方和流入方的利益,为双方谈判和议价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也为农地流转价格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期刊2019年14期)
陈玲[4](2019)在《当前农地流转价格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农村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农村社会的区位(区域)差异性,使得农地流转价格影响因素和流转样态呈现出多样性。影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价格的因素不仅有经济性的,而且有社会性和政治权力性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农村社会传统规范仍然在农地流转价格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有序进行,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适度提高农村土地流转价格,政府必须尊重农民土地流转意愿、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程序、保障农民土地流转权益。(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9年04期)
朱文珏,罗必良[5](2018)在《农地价格幻觉:由价值评价差异引发的农地流转市场配置“失灵”——基于全国9省(区)农户的微观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农地流转价格的快速上涨并未显着促进农地流转市场规模的扩大。为什么生产效率较低的农户不选择将农地流转给生产效率较高的农业经营主体从而获得租金?对此,本文构建"依赖特征—价格幻觉—价格机制失效"分析框架予以解释,并利用全国6193个农户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价格机制失效的根源在于流转双方对农地资源价值评价维度的不一致。其中,农户(作为农地潜在转出方)对农地的多重依赖以及对农地的多维价值评价引发的农地价格幻觉,大大降低了其参与农地流转的可能性。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对离地进城就业的忧虑、对农民外出就业扶持政策的不满意以及对承租户种植作物品种的控制意识,会显着增加农户存在农地价格幻觉的可能性;对于存在农地价格幻觉的农户,改善农民对进城政策的满意程度是降低其农地价格幻觉程度的关键因素。上述结论有助于深化学界对农地流转市场性质的理解。(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观察》期刊2018年05期)
张颖,朱奎[6](2018)在《“叁权分置”下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研究——基于价格博弈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叁权分置"背景下,研究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对农地经营权流转及流转价格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农地流转中承包户和经营户的价格博弈,运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和Hurwicz准则求得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然后以农地流转较为成熟的江苏省典型区域为例进行价格测算和验证,结果较为符合实际流转价格情况,说明本文关于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的研究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可为农地流转市场价格的制定提供参考,促进农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本文来源于《价格理论与实践》期刊2018年08期)
夏兴[7](2018)在《我国农地流转规模、流转价格与流转期限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稳步推进以及农村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农地流转为国民经济增长与农业、农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农地流转,不仅可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地利用率,而且促进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同时能够帮助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尽管农地流转能给农民带来巨大的利益,但是部分地区仍存在扩大经营规模困难、流转价格差异过大、流转期限较短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低、农地细碎化严重以及流转程序不规范等。农地流转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基础;农地流转价格会影响流转双方的土地收益;更重要的是,农地流转期限关系到农户能否长期稳定的投入到农业生产或非农就业工作中,而该问题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关注。因此,本文研究了农地流转规模、流转价格与流转期限的影响因素,并尝试解决规模、价格与期限的内生性问题,希望为实现农地的长期流转与稳定经营做出贡献。论文选用2014-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农户调研数据,主要运用叁阶段联立方程模型(3SLS)估计方法,分别从农地转入与转出视角,研究农地流转规模、流转价格与流转期限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将流转规模、价格、期限作为模型的内生变量,讨论了叁者间的影响关系。最后,我们对系统估计结果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农户的人力资本与家庭经济状况对农地的流转规模与流转期限影响显着,户主的年龄越小、农户具有干部身份、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能力越强、家庭农业劳动力或拥有的中大型农机具数量越充足,越有利于农户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匮乏或是没有渠道购买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户,更倾向于大面积的转出农地;拥有保障性收入与购买失业保险的农户明显更偏向长期流转农地。第二,农地禀赋是影响农地流转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可复种的农地与平整程度较高的农地不仅有助于流转价格的提升,也对农地的长期流转有帮助。第叁,签订完善的流转合同与拥有政府的流转审批手续是农户能够进行较大规模并长期流转的法律依据与政策保障。第四,由地区差异带来的影响同样不能被忽略,所在地为城郊区或是人均收入较高的农村,农地流转价格更高;当地的人均耕地面积越充足、外出务工人员比例越高,农地流转的规模通常更大。第五,过高的流转价格会使农地需求者不敢大规模和长期的转入农地,但过低的流转价格也使农地供给者不愿意长期转出土地。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如何实现我国农地长期稳定流转与经营的政策建议:第一,建立农地流转服务中心,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农地流转信息化平台,为农户提供顺畅、及时的流转渠道与流转信息。第二,持续加强对农业的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生产服务水平,为适度规模经营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农业经营保险、增加农民的保障性收入等方面,解决农户流转土地的后顾之忧。第四,建立科学的农地流转市场价格评估机制,规范农地流转市场程序,为流转双方提供合理的流转价格指导,减少交易成本,降低交易风险,帮助实现长期稳定的适度规模经营。第五,建立农地履约保险制度,对农地流转后的农业生产经营进行风险防控,一旦出现违约行为,可以经专业评估机构出具农地价值报告,将农地进行再流转,把违约或经营的损失降至最低。(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黄绿萍[8](2018)在《农户农地流转价格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结构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在于农村,农村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因此,要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结构平衡就必须解决好土地问题,而促进农地流转是解决好农村土地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始终绕不开的基础问题。农地流转已成为协调我国家庭承包责任制下分散承包与农业现代化适度规模经营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而价格上的共识是流转能否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价格作为构建农地流转市场的核心机制,流转价格是转入、转出双方愿意达成一致的结果,掌握农地流转价格的影响因素对构建农地流转市场、保障农户的土地权益,为农户增收维权提供理论参考,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江西省九江市实地调研所获取的336份农户调查数据作为本文的数据来源,基于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九江市农地流转的基本概况,奠定本文研究农地流转价格的必要性,利用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九江市各县市的农地流转价格水平以及不同年龄、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家庭年收入的农户流转价格水平,最后,利用Oprobit回归模型,选取了农户个人因素、农户家庭因素、农地资源特征、区位因素特征四个方面作为自变量,实证分析了农户农地转出价格、农户农地转入价格的影响因素。本文具体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结合调查数据可知,农户农地流转价格普遍较低,农地转出价格和转入结构主要集中分布在300-500元/亩、500-800元/亩之间,但转入价格比重明显高于农地转出价格比重,且各个县市的农地转出价格与转入价格水平也存在差异性。(2)不同特征的农户其农地流转价格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同一特征的农户,其农地转出价格与转入价格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不同年龄段、教育水平和家庭年总收入上农户农地转出、转入价格呈现出的规律也不尽相同。(3)运用Oprobit回归模型,非农技能、农业收入比重、家庭总人口数、家庭劳动力数量、田块规模、农地确权颁证、离集镇距离对农户农地转出价格具有显着性影响。非农技能、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比重、家庭劳动力数量、是否购买城镇商品房、土壤肥力对农户农地转入价格具有显着性影响。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本文根据对江西省九江市农地流转价格水平及影响因素展开具体分析,得到针对农地流转市场现状及价格相关建议措施:农地流转价格要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维护流转双方权益;完善农户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尊重市场经济,改善农地资源特征,优化农地基础配套设施,因地制宜;完善政府补贴并适度调整的原则。(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期刊2018-03-25)
冯华超,刘凡[9](2018)在《农地确权能提升村级土地流转价格吗?——基于全国202个村庄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2年202个村庄的数据,文章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土地流转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的产权强度影响着土地的流转价格,与非确权村相比,确权村的流转价格甚至高达1.4倍;在5年内不发生土地调整的村庄,农地确权对流转价格的影响并不显着,因此确权会通过降低土地调整的制度风险推高流转价格。未来要提高农民的流转收益,一方面要固化土地和农户的权属联系,防范土地调整带来的制度风险,另一方面要构建有效的农地流转价格生成机制,注意到过高的流转价格对流转供求关系的反向影响。(本文来源于《新疆农垦经济》期刊2018年03期)
夏兴,李隆伟,马铃[10](2018)在《用大数据完善农地流转市场价格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部及相关机构的大数据显示,我国2.3亿承包户中约有6600万农户参与了土地流转,全国有超过1/3的承包土地实现了流转,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约4.47亿亩。随着我国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加之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农地流转的要求将更加迫切,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农地流转价格机制,已经迫在眉睫。农地流转市场存在的问题第一,国家农村发展研究院对我国12个省级区划的农户的大数据研(本文来源于《中国信息界》期刊2018年01期)
农地价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实施农地确权和"叁权分置"改革,目的是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农地流转市场已经历了30年左右的发展,但是调研数据却显示农地实际的流转规模较小。针对这一问题,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原因是农地经营权的可销售性问题导致农地流转市场上价格机制的失灵,并以农地经营权的内外可销售性为基础分析农地流转市场价格机制失灵的原因,最后从非市场的非价格机制和市场的非价格机制的视角提出相关对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地价格论文参考文献
[1].高建设.农地流转价格失灵:解释与影响[J].求实.2019
[2].刘津.农地流转市场的价格机制失灵及其解决之道[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
[3].张文妍,李恩极,李群.基于Rubinstein讨价还价博弈的农地流转价格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
[4].陈玲.当前农地流转价格影响因素分析[J].学理论.2019
[5].朱文珏,罗必良.农地价格幻觉:由价值评价差异引发的农地流转市场配置“失灵”——基于全国9省(区)农户的微观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8
[6].张颖,朱奎.“叁权分置”下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研究——基于价格博弈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
[7].夏兴.我国农地流转规模、流转价格与流转期限的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
[8].黄绿萍.农户农地流转价格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8
[9].冯华超,刘凡.农地确权能提升村级土地流转价格吗?——基于全国202个村庄的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8
[10].夏兴,李隆伟,马铃.用大数据完善农地流转市场价格机制[J].中国信息界.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