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子商务交易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买方Agent,卖方Agent
电子商务交易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刘洁晶,李琳[1](2016)在《基于Multi-Agent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河北地区农产品交易过程进行细致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Multi-agent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模型.模型主要由买家Agent、卖家Agent、第叁方Agent、议价Agent、交易Agent和数据库Agent六部分组成,农产品交易采用多属性议价策略,用户借助系统自动创建的对应角色的子Agent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农产品交易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本文来源于《衡水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李道全,吴兴成,郭瑞敏[2](2016)在《一种基于二层节点和客观风险的电子商务交易信任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P2P环境下电子商务的安全交易问题,在深入研究电子商务相关信任模型的基础上,基于交易中可能存在的客观风险,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层节点的综合信任度的计算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交易的交易金额、交易时间等多种因素,引入了可交易度的概念,并将其作为节点是否进行交易的决策依据。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计算节点的信任值,可有效地提高交易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李婉璐[3](2016)在《基于模型检测的电子商务交易协议形式化分析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CNNIC(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5年,42.7%的网民遭遇过网络安全问题。随着网络购物群体的不断增大,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2015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13亿,同时,16.4%的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遭遇到过网络消费欺诈。由此可见,网络安全问题和交易安全问题是保证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之所在。交易协议是交易安全问题的核心。本文从网络交易安全问题出发,选取主流电子商务B2C模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模型检测方法对基于第叁方支付平台的交易协议进行了形式化建模、分析和验证,以保证买家和商户之间完成安全、可靠的交易活动。其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课题背景、相关理论基础和采用形式化方法分析安全协议的发展过程以及研究现状。2.对B2C模式涉及到的电子商务交易协议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使用Promela语言形式化地描述了电子商务交易协议中涉及到的四个实体:买家、商户网站、第叁方支付平台和银行。3.使用模型检测方法对B2C模式交易协议进行形式化验证,对交易协议进行抽象化建模,描述了电子商务交易协议的LTL性质,使用Spin的图形界面工具XSpin得到交易协议的运行轨迹,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B2C模式交易协议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4.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B2C模式的改进模型,增加了物流方和第叁方隐私服务器两个实体,用于规范交易流程和保护买家隐私。(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6-03-01)
朱成,宫会丽,井润环[4](2015)在《电子商务交易风险分析控制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的识别率低与评估难等问题,本文充分利用贝叶斯网络和层次分析法在进行风险的分析控制上的优势,构建了一种以贝叶斯网络和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交易的风险分析控制模型。仿真实现的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网络和层次分析法的电子商务交易的分析控制模型可提高风险识别准确率,为企业进行风险的分析与控制提供了较有效的帮助。(本文来源于《信息安全与技术》期刊2015年10期)
张扬[5](2015)在《C2C电子商务交易主体信誉评估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商务搭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发展的快车应运而生,经历了萌芽、探索到逐渐壮大的过程,已在全世界快速发展起来。随着“互联网+”理念的提出,经济发展“电商化”日益明显,电子商务已渗透到不同行业的各个方面。C2C模式作为电子商务最重要的模式之一,改变了交易实体传统面对面的消费方式,但由于陌生实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等特性,交易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交易实体之间相互信任是双方达成交易的先决条件。然而,随着C2C电子商务的发展,“欺诈型”交易实体大量涌现,信用问题已成为其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构建C2C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受到商业界和学者们的关注。为降低实体之间交易风险,提高双方交易效率,促进C2C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本文从营造诚信的交易环境出发,构建全方位准确评价买卖双方信用的信誉评估模型。论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叁部分:第一部分,介绍C2C电子商务信誉相关理论及交易主体信誉形成机理,总结和分析现有交易主体信誉评估机制和模型,重点阐述本文信誉评估机制的改进方式和模型建立的原则。第二部分, 根据C2C电子商务网站交易流程,从初始注册方面、成交商品方面及退货商品方面对买家和卖家信用进行全方位评价研究,分别构建评估买、卖家初始信誉、成交信誉、退货信誉及综合信誉的加权模型。深入分析交易价值效用因子、反馈评价准确率效用因子、时间效用因子以及退货率效用因子在评估买家信誉时的动态效用;重点研究评估卖家信誉时交易价值效用因子、评分主体可信度效用因子、时间效用因子以及退货率效用因子的动态效用。第叁部分,模拟交易环境,利用具体数值算例对本文构建的买、卖家信誉评估模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验证。实验表明,本文买、卖家信誉评估模型弥补了传统信誉评估模型未能评估交易主体初始信誉的不足、对买、卖家不同时期的信誉值也能进行比较,并且具有更好的信用区分能力;通过买家信誉动态值可以有效识别非诚信买家采取的欺诈行为类别;卖家信誉评估模型在防“信誉欺诈”、“信誉共谋”以及“信誉诋毁”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5-05-01)
黄世喆,梁远亮[6](2015)在《电子商务交易文件凭证性保障管理模型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商务交易文件的凭证性问题,可以通过确保电子商务交易文件的质量和改善电子商务交易文件外部环境两条途径来解决,并通过构建一个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凭证性保障模型来具体实现。(本文来源于《北京档案》期刊2015年04期)
余翀翀,黄丽萍[7](2014)在《几种改进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型及其在安全防护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把电子商务的交易流程抽象成若干模型进行分析比较并讨论其在安全防护中的应用。给出的模型可以指导交易流程的设计和优化,可以指导交易者对交易流程作出选择,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检测和处理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综合考虑了信任、安全、快捷方便等问题,从而有助于较好地进行安全防护和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减少交易的时间和成本。(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4年08期)
朴春慧,苏园园[8](2013)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质量分析与改进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构建了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质量期望模型和服务期望决定性因素模型,利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分析了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存在的各种服务质量差距问题,提出了基于Web2.0理念和技术、突出个性化信息服务能力的电子商务平台服务质量改进方案。(本文来源于《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期刊2013-11-29)
崔晓慧,邓荣[9](2013)在《物流电子商务交易风险评估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最佳聚类权重熵的物流电子商务交易评估模型,在交易评估的过程中融入了风险制约因子,定量分析风险制约因子,依据交易风险制约因子的信息熵分割风险因素的局部聚类区域,通过局部聚类区域改进方法获取最佳的相关因子权重值,得到物流电子商务交易时的最大风险。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型能够对大规模物流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并且具有较高的评估精度,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物流技术》期刊2013年17期)
陆立军,刘猛[10](2013)在《电子商务诱致下专业市场交易制度的变迁:理论与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新的交易方式,电子商务对以"叁现"为主的传统专业市场交易方式产生了重大冲击。与实体市场交易方式相比,电子商务交易方式使外生交易成本大幅度降低是其推动专业市场交易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因。文章通过构建SSP制度分析框架和演化博弈模型,揭示了电子商务诱致下专业市场交易制度变迁的演化机制、路径及其条件,提出了传统专业市场交易制度向实体与电子商务相融合的新型交易制度转型升级的理论命题和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与管理》期刊2013年05期)
电子商务交易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决P2P环境下电子商务的安全交易问题,在深入研究电子商务相关信任模型的基础上,基于交易中可能存在的客观风险,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层节点的综合信任度的计算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交易的交易金额、交易时间等多种因素,引入了可交易度的概念,并将其作为节点是否进行交易的决策依据。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计算节点的信任值,可有效地提高交易的安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子商务交易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刘洁晶,李琳.基于Multi-Agent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模型[J].衡水学院学报.2016
[2].李道全,吴兴成,郭瑞敏.一种基于二层节点和客观风险的电子商务交易信任模型[J].计算机科学.2016
[3].李婉璐.基于模型检测的电子商务交易协议形式化分析与验证[D].宁夏大学.2016
[4].朱成,宫会丽,井润环.电子商务交易风险分析控制模型研究[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5
[5].张扬.C2C电子商务交易主体信誉评估模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
[6].黄世喆,梁远亮.电子商务交易文件凭证性保障管理模型建构[J].北京档案.2015
[7].余翀翀,黄丽萍.几种改进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型及其在安全防护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
[8].朴春慧,苏园园.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质量分析与改进模型研究[C].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2013
[9].崔晓慧,邓荣.物流电子商务交易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物流技术.2013
[10].陆立军,刘猛.电子商务诱致下专业市场交易制度的变迁:理论与模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