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地利用结构效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乡村,土地利用结构,时空特征,影响因素
土地利用结构效率论文文献综述
杨奎,张宇,赵小风,文琦,钟太洋[1](2019)在《乡村土地利用结构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乡村土地利用结构效率地区差异对于引导乡村土地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科学合理评估乡村土地时空配置情况,可以为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国土资源保障。论文以2009—2016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采用Super-SBM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对乡村土地利用结构效率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09—2016年中国乡村土地利用结构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呈现逐年上升态势;②全国乡村土地利用投入产出效率的空间差异显着,中国乡村土地利用投入产出效率表现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分布态势;③各因素对中国乡村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的影响力存在时间上的波动性和空间上的异质性,乡村条件的影响力显着高于城乡关系作用;④中国乡村土地利用过程中各类型用地均表现为投入冗余,各地区之间可节约用地比例差异明显,需要依据地区发展实际情况进行结构优化。(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9期)
聂雷,郭忠兴,刘秀丽[2](2019)在《土地利用结构和价格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面板Tobit模型,从全部城市、不同类型城市两个层面分别考察了土地利用结构、土地价格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公共设施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建设用地价格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为正U型关系。分城市类型来看:降低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能够提高区域综合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公共设施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与工业主导型、其他类型城市的用地效率关系分别为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对资源型城市、区域综合型城市的用地效率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与其他类型城市呈正U型关系。(本文来源于《城市问题》期刊2019年07期)
刘强,赵艳琴,陈淑秀,尤晓妮[3](2019)在《甘肃省城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结构效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信息熵、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数据包络分析(DEA)等方法,以甘肃省14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结构和效率等方面评价了14个地州市的土地利用结构状况。结果表明:信息熵最明显的是兰州市,其均衡度与信息熵同步,但优势度不明显;最低值为陇南市,优势度显着,优势集中在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道路交通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用地方面。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有序度存在着显着的空间差异,庆阳、酒泉、陇南叁市DEA有效,土地利用效率较好;天水市DEA无效,土地利用效率相对较低。(本文来源于《天水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赵燕霞[4](2019)在《土地市场化程度、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利用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推进,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加快,导致大量建设用地被闲置、低效利用,解决土地外延式粗放和低效利用问题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十九大明确指出要素市场化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将是我国今后长期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受到土地市场化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影响,因此,研究土地市场化程度和产业结构优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对土地市场化程度、产业结构优化和土地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建立Tobit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土地市场化程度和产业结构优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再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其影响是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我国土地市场化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并呈现波动趋势,其中工矿仓储用地市场化程度提升速度较快,程度较高,商服用地平稳上升,住宅用地有下降趋势,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四大区域的土地市场化程度差异显着。第二,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合理化水平变动平稳,高级化水平呈现“U”型趋势,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差异化明显。第叁,我国土地利用效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呈现波动趋势,规模效率大于纯技术效率,各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差异。第四,全国层面上,土地市场化程度、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土地利用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这种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区域层面上,各区域土地市场化程度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土地利用效率具有促进作用,除东部地区外,其他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也具有促进作用。而且,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较为显着,中部地区溢出效应较弱,东北地区溢出效应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5-01)
陈章喜,吴振帮[5](2019)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法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评价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及区内11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较高,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差异较大,区域内城市土地类型分布均衡度随时间推移有所下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土地利用效率总体上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目前处于城市土地利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经济发达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高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城市,区域内超过一半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DEA有效,DEA非有效的城市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问题。(本文来源于《城市问题》期刊2019年04期)
范建双,虞晓芬,周琳[6](2018)在《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碳排放效率增长及其空间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南京市11个区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首先对不同类型土地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进一步将其作为非期望产出引入DEA模型并采用Hicks-Moorsteen指数对南京市各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碳排放效率增长进行估算、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建设用地的间接碳排放,研究期内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②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增长及其分解要素均低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即不考虑碳排放约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高估了实际的土地利用效率增长水平。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增长在研究期内表现出收敛态势和区域之间均衡性的发展特征,源于"低碳和高效"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单位GDP能耗不断降低。③南京市各区的技术效率值较低,"技术追赶"效应不明显,开始出现土地利用的规模经济效应,但是范围经济效应不显着。④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增长在南京市范围内具有空间正相关性,且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基于此,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邹尚君,曾忠平[7](2018)在《湖北省市县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与效率测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16年湖北省市县城市土地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比较法、信息熵模型分析其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湖北省76个市县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明晰土地投入产出情况。结果表明:(1)不同规模的城市各功能性用地差异明显,不同规模城市各功能性用地比例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比较也各有不同。(2)总体上,城市规模越大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指数内部差异越小,不同规模城市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以属于中级水平为主,中小城市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处于低级的较多。从内部差异看,中小城市内部差异较大,大型城市内部差异偏小;湖北省市县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指数高的城市呈集聚状态,呈现"群"状特点。(3)湖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水平不高,各市县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化,只有13个市县达到DEA有效,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为1。(本文来源于《中国房地产》期刊2018年24期)
李娜,谢德体,王叁[8](2018)在《重庆市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区域间用地效率的空间差异也日益显着,本文以经济快速发展中的重庆市为例,通过非期望产出模型、泰尔指数和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研究了2004—2013年重庆市的土地利用结构效率及其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重庆市的土地利用结构效率呈左斜"M"走向的变化趋势,环境负产出对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的提高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土地利用的纯技术效率是导致技术效率变化的主要原因;(2)泰尔指数的整体走向与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的走向刚好相反,呈斜向上的"W"趋势,泰尔指数逐渐变大,表明土地利用结构效率在空间上的差距在扩大,组间差距的变大是变化的主要原因;(3)影响因素中除城乡建设用地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空间负相关外,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城镇化以及土地城镇化与土地利用结构效率均是空间正相关,表明土地的城镇化能够一定程度地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的内部优化。(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18年04期)
王淇,王家宝[9](2018)在《辽宁省土地利用效率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产业结构是辽宁省城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要落实在土地利用的效率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会对促进土地利用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对辽宁省土地利用效率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发现土地利用效率对产业用地结构影响很大,基于此,建议辽宁省制定土地优惠政策,发展产业、规范土地置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本文来源于《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李娜,谢德体,王叁[10](2018)在《基于区域分化下重庆市土地利用结构效率评价——综合运用信息熵和Malmquist指数》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重庆市38个区县的面板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信息熵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重庆市2004-2013年期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以及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发现:(1)2004-2013年重庆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总体呈"平稳-下降-平稳"的变化趋势,空间上信息熵值由主城片区向两翼递减,各片区的发展方向不同是导致其空间分异主要原因.(2)2004-2013年重庆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微弱的递减趋势,技术效率的下降是其主要原因,各片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鲜明的空间分异特征,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以及经济发展的局限等问题是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各片区出现的问题不能"一刀切",需区别对待技术进步、土地配置效率以及集约利用等因素对于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土地利用结构效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面板Tobit模型,从全部城市、不同类型城市两个层面分别考察了土地利用结构、土地价格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公共设施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建设用地价格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为正U型关系。分城市类型来看:降低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能够提高区域综合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公共设施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与工业主导型、其他类型城市的用地效率关系分别为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对资源型城市、区域综合型城市的用地效率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与其他类型城市呈正U型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地利用结构效率论文参考文献
[1].杨奎,张宇,赵小风,文琦,钟太洋.乡村土地利用结构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进展.2019
[2].聂雷,郭忠兴,刘秀丽.土地利用结构和价格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J].城市问题.2019
[3].刘强,赵艳琴,陈淑秀,尤晓妮.甘肃省城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结构效率分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9
[4].赵燕霞.土地市场化程度、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利用效率[D].内蒙古大学.2019
[5].陈章喜,吴振帮.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评价[J].城市问题.2019
[6].范建双,虞晓芬,周琳.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碳排放效率增长及其空间相关性[J].地理研究.2018
[7].邹尚君,曾忠平.湖北省市县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与效率测度[J].中国房地产.2018
[8].李娜,谢德体,王叁.重庆市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探析[J].土壤.2018
[9].王淇,王家宝.辽宁省土地利用效率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
[10].李娜,谢德体,王叁.基于区域分化下重庆市土地利用结构效率评价——综合运用信息熵和Malmquist指数[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