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沥青指标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模量沥青,回弹模量,动态模量,劲度模量
沥青指标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杨中才,王根宝,陈继红[1](2019)在《基于模量试验的高模量沥青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价沥青混合料能否满足高模量沥青指标要求,选择常用的橡胶沥青、复合改性岩沥青、湖沥青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采用抗压回弹模量、动态模量和劲度模量研究几种备选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模量性能,提出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设计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湖沥青复合改性,岩沥青复合改性和橡胶沥青均满足高模量混合料的要求,且橡胶沥青疲劳性能更优。(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19期)
蒋振雄[2](2019)在《SBS改性沥青指标体系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江苏省在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体系方面20年的研究历程总结,结合不同国家、地区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明确当前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体系存在的指标体系繁冗复杂、检测周期长、质量控制关键指标缺失、与路用性能的相关性不足、质量监管技术原始等问题,提出未来SBS改性沥青指标体系发展应向"快速精准"、"互联互通"方向发展转变的思考。(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10期)
任俊达,黄硕磊,刘婧一[3](2019)在《基于多指标体系下辽宁省高速公路沥青类材料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的颁布,标志着沥青路面设计将从单一指标向多指标体系进行转变。多指标体系所提出的设计指标和参数改换了现行设计体系和损坏模型,改变了各项参数的性质、测定方法、仪器以及数值,但如何对辽宁省沥青路面设计进行指导,需要进行试验验证,因此,通过室内试验,确定了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所用到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参数,包括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动态模量、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沥青混合料抗永久变形以及沥青胶结料低温弯曲性能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用典型材料的参数范围,对于规范和明确辽宁省路面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北方交通》期刊2019年06期)
李正中,柴东然,李翠红,肖庆一[4](2019)在《胶粉类改性沥青技术理念及性能指标体系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胶粉类改性沥青是一种有效的节能环保技术,在各等级公路建设养护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其组成材料的复杂性和改性工艺的多样性,经过近20年的研究实践,形成了不同的技术体系。该文对"胶粉改性沥青"和"橡胶沥青"两种技术体系的研发应用理念进行了梳理,对其相应的改性机理、改性工艺、技术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为胶粉类改性沥青的技术选择和工程应用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9年03期)
王增超[5](2017)在《新时期背景下沥青拌合站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沥青拌合站的节能减排指标,本文采用一定的检测和指标统计技术对指标进行评价和分析,首先分析了新时期背景下的节能减排工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沥青拌合站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并结合评价标准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节能减排的指标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实例对节能减排的体系和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希望对整个沥青拌合站的管理工作有所启发。(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7年02期)
张勇[6](2015)在《沥青路面施工设备作业质量指标体系与施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严格控制设备的作业质量是必要条件之一。现行相关规范侧重施工质量的最终检测,缺乏对设备在各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尚未建立完整的设备作业质量指标体系。因此,为解决设备施工的质量控制问题,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指标体系。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现场试验等方法对设备作业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参考现有规范与标准,建立沥青路面施工设备作业指标体系。该指标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施工设备自身参数与施工工艺指标,二是设备施工质量的动态检测标准。对于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提出温度控制、材料的计量准确度,振动筛分效率,拌和工艺等相应的质量指标;对于摊铺设备,提出弦线基准的拉力与桩距,摊铺速度作业指标,以及摊铺密实度与平整度的检测标准;针对各种压路机压实特性的差异,提出各压实阶段设备选用指标,建立压实速度、碾压遍数、以及压实段长度等作业质量指标和平整度与压实度的检测标准。此外,本项研究在沥青路面施工现场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验证了指标体系的适用性。本文通过对一些关键施工技术的研究,提出一种确定沥青路面摊铺机作业共振频率的工程方法和一种关于沥青减量秤配料误差修正的方法。对振动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组合施工进行试验研究,提出合理的组合施工工艺。(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5-05-19)
刘德鹏,刘德卫,张德欧[7](2015)在《沥青胶结料PG分级指标体系及其适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沥青胶结料PG分级体系是美国SHAP计划两个重要成果之一,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本文针对SHAP的沥青胶结料PG分级体系及其适用性进行论述,包括技术指标、试验方法和设备、技术指标的适用性。与我国沥青胶结料的针入度分级体系相比较分析了PG分级指标体系的优缺点。指出了SHAP的沥青PG分级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今后我国在应用PG分级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2015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5-02-27)
王春玲[8](2014)在《沥青面层节能降排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详细分析沥青面层所用原材料的获取和施工过程中的节能降排影响因素,提出了沥青面层的节能降排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确定沥青面层节能降排评估指标系统中各个指标的比重,举例给出了路面面层的节能降排评估流程和节能降排措施。首先,本文分析了沥青面层原材料在获取阶段和施工阶段节能降排影响因素,并测试了不同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对能耗与排放的影响。其次,通过阐述沥青面层节能降排指标系统的建立依据,确定了沥青面层节能降排指标体系和框架的建立的基本要求,建立了沥青面层节能降排评估指标系统。根据研究,评估标准体系由定性分析指标和定量分析指标两部分组成,分别包括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一级指标有四个,二级指标有24个。并且,通过专家打分的办法,确定了沥青面层节能降排评估系统中各个指标权重。最后,本文提出了沥青面层节能降排模糊综合评估办法,建立沥青面层的节能降排模糊综合评估程序。从评估指标权重结果可以看出,能源消耗指标的权重较大,且其下级指标中混合料拌合阶段和原材料生产阶段的权重之和约为0.9。根据分析结果看,沥青面层的节能降排措施主要从四个大的方面着手:一是原材料的节能降排(原材料生产、应用再生混合料)、二是沥青及混合物拌合阶段的节能降排(改进拌合楼、鼓励使用沥青混合料的温拌工艺)、叁是施工过程中的机器设备的保养使用、四是工程施工工艺控制。(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4-10-29)
李磊[9](2014)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关键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沥青路面道路里程的增加,我国公路事业的重点开始从建设阶段向养护管理阶段过渡,养护部门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为了改变目前被动养护的局面,实施预防性养护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维持良好的路面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预防性养护时机的选取决定了预防性养护的效果,然而对于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确定问题,目前国内还没有较完善的解决办法。本文首先对常见路面病害归纳总结,并对主要病害特点进行介绍。通过病害调查分析得出路面病害的分布状况。其次是面对路面的病害情况总结了常见的预防性养护措施,针对常见的预防针养护措施介绍了预防性养护措施的决策方法。最后本论文通过效益费用比的方法对采取稀浆封层预防性养护进行分析。论文根据预防性养护工程的特点,重点考虑了日常养护费用、预防性养护措施费用、养护费用残值的影响。在对某路段采取雾封层预防性养护措施后得到各指标的变化情况,通过各指标在路面状况指数中所占的权值得到路面状况指数的变化,然后用二项式拟合的方式得到路面状况指数的变化曲线。最终通过对路面状况指数曲线积分得到的效果面积与费用的一个比值即效益费用比。在不同时间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后计算的比值最大的为最佳的效益费用比,也就是最佳预防性养护时机。(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4-06-10)
陆宏新,宿贵斌,刘唐志[10](2013)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机群施工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中,当施工条件或工况发生变化时,机械的联合作业系数就会相应产生变化,进而导致整个施工系统的运行状态产生波动。文章从顾客排队长度、机械联合作业系数、沥青混凝土施工温度、机械班台费的损失和利用率五个方面,建立了沥青混凝土机群施工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了机械化施工作业技术经济性评价指标,提出了各指标的具体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西部交通科技》期刊2013年08期)
沥青指标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江苏省在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体系方面20年的研究历程总结,结合不同国家、地区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明确当前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体系存在的指标体系繁冗复杂、检测周期长、质量控制关键指标缺失、与路用性能的相关性不足、质量监管技术原始等问题,提出未来SBS改性沥青指标体系发展应向"快速精准"、"互联互通"方向发展转变的思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沥青指标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杨中才,王根宝,陈继红.基于模量试验的高模量沥青指标体系研究[J].山西建筑.2019
[2].蒋振雄.SBS改性沥青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公路.2019
[3].任俊达,黄硕磊,刘婧一.基于多指标体系下辽宁省高速公路沥青类材料参数研究[J].北方交通.2019
[4].李正中,柴东然,李翠红,肖庆一.胶粉类改性沥青技术理念及性能指标体系对比研究[J].中外公路.2019
[5].王增超.新时期背景下沥青拌合站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7
[6].张勇.沥青路面施工设备作业质量指标体系与施工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5
[7].刘德鹏,刘德卫,张德欧.沥青胶结料PG分级指标体系及其适用性[C].2015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
[8].王春玲.沥青面层节能降排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4
[9].李磊.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关键指标体系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
[10].陆宏新,宿贵斌,刘唐志.沥青混凝土路面机群施工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西部交通科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