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园林管理处
摘要:时代的进步致使城市发展越来越倾向于生态化模式的转变,于是园林景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园林景观设计不仅对城市的空气净化与气候调节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保持水土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功能性。文章针对与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做了简要的分析,望能给有关设计人员带来参考上的价值。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雨水收集利用;居住区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生活的环境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我国许多城市由于绿化植被上的规划修建不完善,导致城市中的内涝灾害非常严重,暴雨过后,城市中的园林建造与植被覆盖不能将雨水进行充分的吸收,沉积过多的雨水就会形成城市内涝。城市内涝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不便,也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所以城市中的雨水收集与排放问题应该得到城市相关部门的重视,利用相关的解决措施,对城市内涝问题进行处理是当前基础建设最为紧急的任务之一。
1.居住区园林景观的雨水收集利用
1.1城市居住区是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载体
我国当前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形式大于内容,由于设计者过于追求景观形式上的新颖、独特,而忽视了园林景观的其他属性和职能。
高质量的城市园林绿化,既是现代城市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反映,也是现代城市文明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建设走园林化之路,园林化建设以生态与文化为主题,是各地城市实践与探索形成的共识。随着社会城市化、工业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剧增,人流、能流、物流高度集中,环境污染、热岛效应等对人类生存影响日趋严重,成为人们密切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城市园林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在加快城市生态建设,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构筑城市生态文明,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城在林中,林在城中”,达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必由之路。搞好园林建设才能够使人们生存的环境得到改善。
1.2设施建设
目前为了更好地发挥园林景观的作用,实现对雨水的控制利用,建设优质的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应结合建筑屋顶和公共景区;将绿色屋顶、下凹绿地等措施融于一体,实现景观与雨水控制的双向把握。目前,国内外采用雨水收集控制技术对城市居住区内的园林景观设计已有现成的优秀作品,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收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实行自然开放式排水系统,使用该技术的城市居住区在人居绿地空间、水质改善和雨水收集利用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用自然开放式排水系统代替传统的管网排水系统,不仅美观而且经济,在项目中采用的主要措施包括、雨水花园、调蓄水池等,不仅如此,对于地面铺装透水率也要进行严格规定。
2.道路园林景观的雨水收集利用
2.1生态树池在城市道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在城中生态树池作为一种小型低影响开发生物的滞留设施,一般是由种植土层、砂滤层、排水系统以及乔灌木等材料组成,其形式分为独立式和连续式;该设施能够满足环境美化、雨水控制的双重作用。是该设施也是绿色街道设计的重要元素。绿色街道项目是着重于其雨水收集利用的功能,但同时也营造了一种怡人优美的景观感觉,为设计师、决策者和居住者树立了典型,证实了可持续的雨洪管理原理的应用,充分体现了简单、节约成本以及创新设计解决方案的使用价值。
2.2生物滞留在城市道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生物滞留是作为雨水收集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能够收集、减缓、净化、滞蓄雨水。可针对不同种类的城市道路有效地进行生物滞留设施的设置,利用道路固有的坡道以及设置生物滞留设施缺口等多种方式将径流引入到设施当中。在周围绿化空间较大的街头等地设置雨水塘、雨水花园等;当绿化空间较小时,设置连续或断接式植被浅沟、线性生物滞留区,从而实现雨水径流体积的有效削减。选用的植物除需要具备耐盐耐旱这两种特性外,还应具备吸附各种污染物的能力,保证生物滞留区内的种植与道路整体环境相协调一致。
2.3组合措施
在城市道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是将景观多样化、径流体积控制最大化。在道路两侧,人行道与建筑之间的绿化带当中设计植草沟;可以采用连续线性的植草沟,也可以采用渗管连接的间断性植草沟;再将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间的绿化带设置为生物滞留区,通过砾石排水层的渗管将两者连接,从而实现雨水径流量短期内的最大调蓄,最后溢流排放至雨水管线当中。此外,还可以在道路交叉口端头设置雨水花园进行终端滞蓄雨水。
3.城市公共空间的雨水收集利用
在城市建造的过程中,为了让城市中的较大空间面积得到合理的运用。应加大城市绿化面积上的建设,因为这些植被上的覆盖可以在雨水洪涝问题的解决上起到调节作用,所以在城市公园或是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将调节雨水的措施与设计规划进行系统并且科学的处理,让雨水可以在公园植被的调节下得到值被合理的利用,并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率。
国外先进园林修建的技术应用科学的规划原理,让雨水的合理运用与收集得到了最大功能化的实现。主要的设计方法是利用植被上的种植规划方法,将雨水进行空间上的转移,并且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让植被拥有隔离带的功能,可以对雨水的冲刷力起到缓冲的作用,并利用形态上的排列方法将雨水引流到规划的地方。对于园林公园上的设计,国外有一个建造实例可以作为参考,可以作为参照设计原理是在公园的整体规划上是将公园的整体造型设计成一个碗状,四周做阶梯状的延伸,这样的处理可以使的雨水由于重力的作用。得到一层一层地收集,最后汇集到碗底,这样的处理不仅可以对水资源的收集起到调节规划的作用,对公园的整体拥有不一样的造型感,到了环境利益于商业利益双赢的效果。
在公园面积较大的绿地设计规划上,以采用波浪形的建筑规划,不仅对建筑起到了美化的作用,可以对雨水的收集进行调节,公园广场等其他公共空间上的细节处理也可以结合生物滞留方面的设计进行规划。
对于其他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必要时可以采取建设湿地或是辅导的处理方式,利用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净化的功能,对染的水质环境进行净化处理,了使得污染的水体能够不再进行面积上的增加。可以利用植被缓冲的作用雨水进行阻隔,样的处理不仅可以使污染的水体面积得到控制,也可以让水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4.结语
我国的城市园林雨水收集技术在应用上还处于开发试用的阶段,所以为了使得园林中的雨水能够得到充分的治理与运用,相关的技术研究人员应积极的对技术方式方法进行革新,并在开发的过程中积极的借鉴参考国外的先进技术,让园林中的雨水可以得到高效的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国芬.住宅区景观设计中园林生态设计理论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0)
[2]张善峰,宋绍杭,王剑云.低影响开发——城市雨水问题解决的景观学方法[J].华中建筑.2012(05)
[3]巴永娣,张玉霞,赵淑琴,赵峰,张建旗,陈学君,冯国琦.兰州市城市园林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现状及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