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名单的发现

辛德勒名单的发现

一、“辛德勒名单”发现过程揭秘(论文文献综述)

孙佳路[1](2020)在《《看电影》趣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看电影》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及大众文化转型时期的产物。它是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期刊业开始市场化进程的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趣味为策略,由文学类期刊成功进行变身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曾打着“中国影迷第1刊”口号的《看电影》,坚持以电影为灵魂,以受众为中心,以客观体现电影工业现状为己任。同时,在面对网络媒介的强力冲击和大众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看电影》能够审时度势,整合媒介资源,多次进行改版,成为21世纪以来发展较为迅速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之一。它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营销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适应大众审美文化变迁的趣味传播。本文以《看电影》为研究对象,在市场经济、文化转型与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对期刊的发展历程、出版形态和文本进行梳理和阐释。并在综合吸收大众传播学、社会学、美学、电影学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看电影》趣味的生成、发展和演变的背景、过程与原因。力图揭示社会和文化转型时期我国大众娱乐期刊的发展策略和大众审美趣味与媒介发展的关系。论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电影期刊的发展历程和《看电影》的创刊时机、出版形态、改版状况进行阐述。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其艺术形态,创作手段,表现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电影期刊是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既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记录者,又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见证者。它一方面展示着电影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也书写着社会的文化变迁。通过对中国电影期刊发展史的爬梳,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形态,意趣风尚及电影期刊对不同时期社会文化思潮的助推,为当代电影期刊的研究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引出于20世纪90年代末社会文化转型时期成功改版的《看电影》。通过对《看电影》创刊背景及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其迅速脱颖而出,占领大部分读者市场的原因,以及其如何在信息变革时期、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大环境下,抓住时代特征,进行生存策略的演化。为接下来的趣味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视角,讨论《看电影》趣味的生成、演变及与趣味群体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其趣味生成和传播的内在逻辑,进一步考察趣味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探究其媒介发展的策略。20世纪90年代,传统媒介由大众传播向分众化传播转型。这种改变使得传播媒介与受众之间形成了以趣味为核心的互动模式。因此,对《看电影》趣味的生成研究,要将其还原到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分析促使其趣味生成的外部动力因素和内在传播逻辑。这种动因和逻辑既是现实的,又是空间历史的。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看电影》采取了受众定位策略,锁定自己的目标受众群体,并通过对目标受众群体和趣味群体进行趣味层面的互动,引导和型塑,来建构富有时代性审美风尚的趣味文化。随着媒介传播形态的改变,传统媒介趣味与受众趣味趋向异化。作为媒介和文化商品的《看电影》在时代的变革中,所呈现和传播的趣味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与创新,这亦是一种生存策略的体现。第三章以当代视觉传播和文化消费为视角,以期刊封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期刊封面的设计、图片的审美趣味、版式中的电影味三个方面,讨论《看电影》作为文化商品的趣味呈现。在大众文化审美形态由日常生活审美化向审美日常生活化过渡的视觉文化消费时代。对于大众期刊,文字逐渐被图像僭越。“读图时代”到来,期刊的外在符号系统,即期刊的封面、版式设计成为适应视觉消费的主要手段。电影期刊相较于其他类型期刊,有着得天独厚的图片资源。《看电影》的封面从创刊之初就极具视觉冲击力,当然这也成为其快速占领读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看电影》封面和版式设计变迁的过程中,既体现了期刊作为文化商品的时尚趣味,又体现出了期刊的定位和审美趣味的变迁。第四章以期刊创刊时的社会文化转型为背景,大众审美形态为前提,以期刊的内在传播符号——栏目为研究对象,探讨《看电影》作为媒介的趣味呈现。分析期刊随电影发展和文化变迁所折射出的媒介趣味。在媒介快速发展时期,被当代传播媒介型塑的趣味群体普遍具有娱乐性、大众性、时尚性的消费特征。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恰好反映出大众的这些趣味特征。因此,将《看电影》放在宏观的、大众的电影信息分类范围中,通过对栏目名称的演变,经典栏目的个案分析,能更好地阐释《看电影》的大众媒介属性。进而探寻《看电影》在报道开放式的电影资讯时所呈现出的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策略。即它是如何在大众和娱乐的基础之上提炼出高级娱乐,提升媒介价值,以区别于其他同类电影期刊。第五章从趣味文化意蕴的视点出发,并通过对《看电影》正刊经典栏目和增刊《午夜场》的文本分析,阐释其迷影文化旨趣,论述《看电影》迷影场域的打造和对受众迷影文化的导向。美国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在纪念电影诞生一百周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因“迷影”的消失将导致电影的衰亡,致使这个诞生于电影艺术萌芽时期的词汇,又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从而引发部分学者对迷影文化的正面讨论,使得在电影发展史叙事中,被忽略的影迷群体再次被关注。在迷影文化史叙述中,电影期刊曾作为早期迷影文化的主要推手之一。电影期刊是迷影文化的体现。因此,《看电影》从文化内涵上说是迷影的。同时,以受众为核心的《看电影》也是中国唯一本以影迷对电影的迷恋程度而进行分众化出版的电影期刊。通过《看电影》正刊中的迷影元素,增刊《午夜场》的迷影导向,共同助推迷影文化。

沈鲁,彭俊颖[2](2018)在《民族精神成长史的影像书写——以“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受到各种复杂的政治经济与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以20世纪"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当代中国电影,从创作观念到叙事策略,再到新的历史文本生成,常被局限在"爱国主义"或"消费主义"的实用窠臼之中。"南京大屠杀"电影文本的历史建构与文化建构,尚未完成从"民族"到"世界"的美学书写方式的过渡。同时,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在文化建构下话语权力的悬殊,"南京大屠杀"在电影叙事中难以达到"犹太大屠杀"的传播效果。该题材影片中拯救关系的设置、女性受难模式、英雄缺位的主题呈现都可透视出一部分人民族自尊心的脆弱,并试图在电影创作中完成责任代偿。纵观"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文本,其叙事基调未能突破历史悲情的拘囿,大多集中于展现民族苦难和屠杀场景的残酷,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民族创伤记忆中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重塑的必要性。基于当前全球视野下的"南京大屠杀",如何进一步寻找多重化的叙事视角,跨越狭隘的民族主义,讲好中国故事,有效实现跨文化传播,以实现历史对当下的关照并完成历史对未来的引领,是"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创作应努力的方向。

陈虹虹[3](2018)在《集体记忆的媒介实践研究 ——以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为中心》文中指出在集体记忆形成过程中,大众媒介不仅自身参与到集体记忆建构中,还为受众参与集体记忆建构提供了工具和路径。这使得集体记忆研究的媒介传播学转向成为记忆研究的新范式。本文以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为个案,以纪实影像为记忆文本,采用文本分析法,研究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媒介实践。本研究把集体记忆视作客观知识和主观情感的集合体,选择集体记忆理论中的“记忆穿插说”作为研究媒介记忆生产的线索,按照以下逻辑展开:首先使用“记忆的劳动分工”论,从共时层面分析各类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编织集体记忆网络的“劳动分工”机制;接着,将修辞学的“接受与拒绝框架”理论与传播学的“媒介框架”理论相结合,从历时层面考察各类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的记忆演化与延续机制;在此基础上,从媒介技术哲学的视角,分析影像媒介特性对记忆生产的制约;最后,文章立足纪实影像为中心的媒介生态系统,探讨记忆生产的可持续性问题。通过研究,本文形成了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受众集体记忆的形塑得益于各类纪实影像的记忆“劳动分工”。电视新闻报道为受众提供“新闻聚像”,承担南京大屠杀记忆点的广泛传播和反复刻写。大型纪录片聚集多元信息,耦合记忆逻辑,为受众建构详细完整的大屠杀“记忆剧场”。档案类纪实节目通过“揭秘”,补充边缘记忆。谈话节目则为记忆冲突提供交流与协商平台。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电网直播,邀请受众参与仪式,实现情感共享与集体认同。受众对纪实影像的接触类型与频率不同,则共享的集体记忆强度与精度不同。第二,集体记忆的延续过程是新旧叙事不断融合的过程。媒介叙事必须维持记忆的“核心叙事”与中心“情感态度”不变;在此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通过框架互文、影像融合技术、信息删补与修饰等方式,建构新记忆,同时保持记忆的“连贯”和“一致”。对于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媒介生产而言,日军暴行是“核心叙事”,它被镶嵌进不同的叙事框架,满足不同时期的记忆需求。以团结民众和英雄、克服困境取得胜利为主要特征的“史诗框架”,是媒介从战时延续至今的通用情感态度框架,主导了受众对南京大屠杀的理解,维护了情感记忆的一致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媒介环境迥异,不同叙事框架和情感态度框架的纪实影像在传播上有较大差异。采用“暴行叙事”与“史诗框架”的影像产品更容易被广泛传播,进入记忆流通,形塑受众集体记忆,反过来也被集体记忆所形塑。第三,集体记忆的媒介生产受制于媒介特性。集体记忆的纪实影像建构,必须遵循影像“可见性”的技术特性、影像“可视性”的制作要求、产品“需盈利”的生产方针以及相关的社会伦理。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媒介生产存在着技术与伦理悖论,是一个难为而必须为的过程。第四,集体记忆的媒介生产过程是媒介系统内部,以及媒介系统与外部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过程。记忆的多层性与媒介系统的多层性相适应。南京大屠杀记忆的媒介生产应该树立分层观和生态观,建设多层的、可持续的记忆生态。

王传领[4](2017)在《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的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是当今全球电影界最引人关注的好莱坞导演之一。这位出生在英国的年轻导演自上世纪末正式进入好莱坞并开始执导电影创作,在迄今为止不足二十年的时间跨度中,其先后创作的九部正式影片不仅获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还在很大程度上对世界电影的叙事结构、哲理内涵等诸多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在将"作者电影"和好莱坞工业体制二者的优势完美结合的同时,还通过对作品叙事奇观的呈现和后现代文化特质的思索,恰如其分地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融合在自己的电影之中,并由此创造了具有诺兰特色且被学界、业界和观众普遍认可的数部经典。这不仅让诺兰赢得了影迷所谓的"卡梅隆(James Cameron)负责革新电影技术,诺兰负责革新电影结构"的极高赞誉,也使得年轻的诺兰和他的九部作品能够在当今电影界占据极其重要的艺术地位。因此,我们在系统探讨诺兰电影文化的过程中,应当将其看作是一个以叙事奇观为外在载体、以后现代文化特质为主要内涵、以文化传播的"异托邦"为主要呈现方式的非典型性好莱坞作品。也正是由于对这一逻辑的践行,本文以伟大导演斯皮尔伯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所给予诺兰的"好莱坞最后一位电影作者"这一评价语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诺兰电影导演职业生涯历程及其所创作的九部作品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通过叙事母题、道德和身份以及叙事方式、悬念设置等关键点来解读诺兰作品中所呈现的叙事文化。不仅如此,本文还对诺兰电影的文化特质,如后现代主义文化在其作品中的体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博弈等进行剖析,以期能够获得对于诺兰电影更为深刻的全面认知。除此之外,本文还将诺兰电影放置在跨文化传播的语境中,通过好莱坞电影所潜藏的文化帝国主义和意识形态暴力等文化基因来审视诺兰的电影作品。当然,本文也没有忘记从中国电影发展的视角来审视诺兰作品,并希望能够从其作品中发掘出能够助力中国电影迅速成长的文化特质,以期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贡献些许理论力量。全文共分为以下五部分:绪论部分着重讨论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我们将克里斯托弗·诺兰看作一个极有研究价值的研究对象,其所达到的艺术成就早己使其跻身国际顶级电影导演行列,但是囿于其迄今为止的较短的导演职业生涯,对其电影作品的系统研究少之又少。在这方面既没有较为全面的专着,也没有深入解读的博士学位论文。和其他导演相比,对诺兰电影作品研究的期刊文献和硕士学位论文也相当有限,且基本限于对其电影作品叙事方面的探讨。因此,对于诺兰的电影文化的研究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本文以文本分析和专题讨论等为主要途径,通过叙事学、电影史、后现代文化和跨文化传播等理论手段,深入诺兰电影作品的内部来解读其极具个人特色的电影文化构建方式。第一章由"电影作者"说起,详细论述"电影作者"一词的由来和发展,并围绕"电影作者"来阐述为什么斯皮尔伯格会给予诺兰这样的评价以及其和传统意义上"电影作者"之间的异同。对于诺兰来说,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对其日后走上电影导演之路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本章通过梳理诺兰的成长经历和职业生涯来为其作品的文化研究奠定基调。当然,本章还将着重论述诺兰九部电影的创作历程和故事脉络,毕竟电影叙事方式的创新是其电影文化的主要支撑点。除此之外,诺兰还堪称在艺术与商业之间做到极佳平衡的电影工匠,他既获得了包括评论家、业界同行和普通观众的广泛认可,又取得了电影史上极好的票房成绩,这在整个电影界都是极为罕见的双重成就。因此,诺兰本人及其电影文化是极具艺术价值的研究对象。第二章主要阐述诺兰电影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叙事奇观。尽管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横空出世为当代电影带来了诸多变化,但电影结构尤其是叙事方式的创新仍然是其作品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存在。在其公映的九部作品中,诺兰将流浪与回家的叙事母题一再重复,并将这一母题放置在介于现实与虚幻之间的场景中予以呈现,这不仅为他的电影故事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也极大地扩展了叙事母体的表现空间。诺兰的电影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类型片,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他对于故事人物的精巧设计上。通常来说,诺兰所创造的电影人物既没有明确的现实道德逻辑,也不会获得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尤其是在后一点上,尽管诺兰的电影人物普遍具备多重身份,但这些身份往往呈现出情理之中的错位感,令人难以捉摸。当然,诺兰电影叙事奇观的呈现还主要依赖于其对于叙事本身的极致追求,这既包括有机结合的多重叙事方式和交错设计的繁复悬念,也包含复杂想象与简洁剪辑的完美融合,还涉及到了时间的延异与空间的建构。可以说,诺兰电影的叙事奇观是对电影本身全方位的突破。在涉及电影叙事方面诸多创新的共同作用下,诺兰的电影不仅实现了作品文化内涵的隐喻、变换和触发,还成为了文化工业时代非机械复制的艺术作品,并最终为其电影文化的呈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章主要论述了诺兰电影的内在文化特质。在本文看来,这些文化特质主要表征为后现代的文化批判,其既可以看作是诺兰电影的主要创作意图,也可被视为诺兰电影的生长基础。本文主要选取了诺兰最具代表性的九部作品(其中将"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看作一个研究对象)来进行深入解读。本文认为,《盗梦空间》体现了二元对立系统的不确定性;"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呈现出难以维续的准则与权威;《记忆碎片》表现出诺兰对于理性至上主义的批判;而《星际穿越》则表达了诺兰对于传统思维模式中同一性的质疑。虽然诺兰电影中充溢着导演对于后现代文化哲理的认同与反思,但却并未使他的电影远离受众,这主要归功于诺兰在电影创作中所展现出的处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关系的巧妙手法,这两种文化形态在诺兰的电影中既相互妥协、又相互成就,最终为影片在艺术与商业上取得双重成就奠定了基础。在文化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将诺兰电影视为美式文化传播的"异托邦"——既是对美式文化的充分展现,又是对美式文化的创作和表现,并最终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包含美式文化特点的另类空间。第四章主要是将诺兰的电影置于跨文化的传播语境中来进行审视。在新媒介与全球化的助力下,电影已经不仅仅是属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产品,只有将其放入跨文化传播的语境中,才能折射出更多的文化价值与意义。由于好莱坞电影与生俱来的与经济和政治的复杂关系,其往往被看作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同义词。因此,包括欧洲在内的众多国家和地区不仅认为好莱坞电影的侵袭会对本国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社会造成巨大冲击,其所包含的美式文化特质还裹挟着意识形态暴力,这一切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其他国家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从诺兰电影这一角度来看,以其作品为代表的好莱坞电影之所以深受世界观众的青睐,就是因为较好地处理了以普世价值为核心的文化共通点和以文化主体性为内涵的文化差异性二者之间的关系,最终使它们达到了真正地"和而不同",并在具体的电影作品中最大化地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此外,本章将视线集中在现阶段的中国电影上,通过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间的对比,着重分析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本文认为,中国电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依靠文化民族主义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较多关注,也创作了数部名留史册的经典电影。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民族主义已经成为绑架中国电影的主要障碍,其不仅制约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化道路,也对中国电影本身荼毒过重。因此,如果从文化软实力的大格局中来看,中国电影必须要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找到与世界各国文化接轨的平衡点,只有从这个平衡点出发,中国电影才能真正进入世界文化的传播秩序之中。与此同时,中国电影还要在叙事艺术与技术上重新审视自己,通过对叙事逻辑和叙事方式的锱铢必较来实现电影作品观赏体验的提升。只有这样,中国电影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文化折扣",并最终成为能够匹敌好莱坞的文化高峰。在结语部分,本文回溯整篇文章的写作目的,再次对克里斯托弗·诺兰及其电影作品的存在价值进行了总结与升华,突出说明其对于电影史和电影世界的巨大贡献,肯定克里斯托弗·诺兰的重要研究价值。

李艳[5](2017)在《奥斯卡评奖机制下最佳影片与提名影片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奥斯卡金像奖的评选作为影坛盛事备受世界瞩目,从对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单一神经到如今成为世界电影产业的发展方向,其评选机制的运行与艺术价值的考量已然成为世界范围内电影产业的风向标,奥斯卡的艺术之光也尽其所能辐射到所有致力于电影产业发展的国度。奥斯卡金像奖自设立以来,最佳影片奖无疑是诸多奖项中是最具含金量的奖项。从入围初选到颁奖之时的最佳与提名之分,提名中有重在参与的陪跑影片也有实力相当的优秀作品。经过残酷投票,新鲜出炉的最佳影片往往还是有口碑保障的。为了探究最佳影片的艺术魅力,对其艺术标准的深入分析。因此,我们立足于奥斯卡评选机制下最佳影片与提名影片的比较研究,进行对比阐明奥斯卡最佳影片独特的艺术价值、核心竞争力和美学尺度。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奥斯卡金像奖的研究往往聚焦在获奖影片的分析,忽略提名影片的存在就容易出现研究过于片面化的问题,于是大众对奥斯卡艺术的理解滞于表面。深刻思辨奥斯卡艺术的精神内蕴,具体而言就是更为系统化地审视最佳影片这一奖项的评选。笔者围绕奥斯卡评奖机制,从影片内在主题与外在表现形式作为对比重点,并结合受众在票房上的反馈对评奖机制的运行背景再作补充。笔者更希望在奥斯卡艺术精神的探索中对中国电影产业实现全球化的发展提供参考。我国电影市场日益繁荣,但繁荣背后真正的赢家少之又少。本项研究对于提升中国电影质量,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了可行性策略。中国电影对商业利益大肆开掘,很多作品习惯于对观众的浅表观影进行刺激,种种乱象导致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劣。而奥斯卡的成功之道则是坚守人文关怀,进而实现商业与艺术并重,国产电影发展亟需借鉴其成功之道。第一部分:对奥斯卡金像奖的评奖机制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将其中各个评奖环节以及人员构成等多个方面来解读奥斯卡金像奖,其中最佳影片与提名影片的对比则集中在提名与获奖的频率上。第二部分:结合代表性作品进行最佳影片与提名影片的比较,首先从最为明显的影片的主题进行对比,再结合影片的叙事、表演、镜头语言等其他方面进行比较,该部分作为研究重点。第三部分:奥斯卡最佳影片与提名影片的票房比较,从商业价值的层面讨论二者的差异性,再从受众角度来分析最佳与提名的差距所在。第四部分:对奥斯卡金像奖的提名机制进行反思。奖项的评选向来受到各方的影响,那么在获奖结果公布前后的受众反应、营销策略等来看评选机制的利与弊。第五部分:结语。

王晓丽[6](2017)在《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文中认为新世纪中国电影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电影产量、票房数量、影院建设、从业队伍、观影人次等方面今非昔比,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观。但是与产业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影质量和口碑的持续走低,导致国产电影面临严重的信誉危机。因而总结电影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深入分析当前电影的创作症候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具有切实且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全面整理和把握新世纪中国电影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出电影发展的主要脉络,运用消费文化、叙事学、类型学、意识形态批评、纪实美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影像、叙事、美学、价值观以及与观众的关系等进行系统地研究。第一章揭示消费文化是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论文首先辨析消费文化的含义,指出消费文化作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力军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国社会的主导文化语境和主要价值观之一;剖析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即电影政策的实施推进了电影产业化进程,吸引多元资本投入到电影行业从而促进了电影的繁荣,同时受众主体的低幼化和消费文化语境直接影响了电影娱乐化、物欲化、怀旧性的审美转向;将新世纪电影的格局划分为商业电影、主旋律电影和艺术电影等,并简要分析其基本形态。第二章探讨商业电影中奇观化的国产大片。古装武侠大片开启了中国大片的探索之旅,以“武舞美学”为核心的动作奇观营造颇具东方文化色彩,但过于重视画面而陷入叙事和意义双重失落的泥沼,叫座不叫好。历史战争大片以战争场面奇观为视觉营造的重点,通过考察战争与人性的纠缠表达出对人性的质疑和历史的反思,但压抑的画面和人性表达的失衡造成了娱乐性的欠缺与审美的错位。奇幻大片以真爱、成长、自由为主题,运用电脑特技手段建构非真实的艺术空间,辅以爱情、动作、冒险等类型元素,以青年人为目标受众而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但技术进步的同时暴露出艺术的幼稚。第三章讨论商业电影中世俗化的类型片,选取喜剧片、小妞电影和青春片等中小成本类型片进行分析。喜剧片以其得天独厚的娱乐优势获得市场的青睐,小妞电影以引领时尚的消费品牌和女性青春靓丽的形象而赢得女性观众市场,青春片的盛行在于它契合了当下影院观影主体——20岁上下的青年人对青春、爱情、梦想的期待和想象。虽然这些类型片的娱乐性较强,但在消费文化的驱使下出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不足,如喜剧片的低俗、小妞电影的拜金主义和青春片的幼稚等,同时还存在叙事模式化、手法雷同化、主题同质化、风格过度娱乐化等问题。第四章解读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面对资金危机和接受焦虑,主旋律电影一方面通过国家形象的塑造、集体记忆的重构、当代英模的宣扬完成了意识形态的时代性重写;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市场化转型,向商业电影借鉴奇观化、明星化、类型化的叙事策略,以实现电影的社会效益与商业效益的双重诉求。论文最后指出了主旋律电影发展中出现的商业美学膨胀等问题,提出了主旋律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五分析艺术电影的坚守和探索。大众消费文化的普及与蔓延使原本小众化的艺术电影更加边缘化,艺术电影在坚守艺术独立性的同时也开始了类型化的探索,呈现出再现现实经验、描绘个体情感与沉溺类型越界等三种创作倾向。论文着重探讨其现实经验的关注与遮蔽,生命体验的开掘与简化,以及类型的融合与支离等美学症候。最后,在对新世纪中国电影重要文本的影像、叙事与文化的分析中得出结论:电影艺术的发展与时代、社会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审美与文化、创作与市场(观众)、艺术与商业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十余年的飞速发展之后,未来中国电影将呈现出数量性增长减缓和质量性增长提高的发展趋势。所以对电影产业的繁荣应当肯定,对电影叙事和精神上的不足应予以正视和重视,而任何单一的肯定或否定评价都不可取。

占晖[7](2014)在《国内图书与影视剧互动情况分析》文中指出影视业和图书业是两个看起来完全不同的行业,但因为两者在消费行为心理和内容创作核心中存在着共通性,使得彼此之间存在进行互动的可能。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影视剧在发展初期,依靠着图书提供的丰富内容一步步成长。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心理的变化,图书行业出现式微,而影像消费却一派朝阳。影视剧行业开始反哺图书出版,一些与影视剧相关的图书在市场上得到了巨大的成功。但同时,影视剧还在不断地从图书中汲取营养,一些在图书市场火热的作品继续影响着影视剧。图书与影视剧的互动可按照两者先后出现的顺序进行归纳:图书先于影视剧问世、图书与影视剧同时问世,以及影视剧先于图书问世三种。我国的图书市场每年有二十万种新品,整个图书市场拥有海量的内容,这为影视剧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故事脚本。在图书市场大获成功的作品,会在第一时间被影视公司相中。越来越多的图书出版方也热衷于出版与影视剧相关的图书。一方面积累自己的图书选题,一方面吸引影视剧的观众、保证经济上的收益。图书行业利润小,且产品多,宣传上受困于经费和产品数量;影视剧因制作成本高、宣传经费多、资源较为集中。配合影视剧的图书通常能够搭上影视剧宣传的顺风车,这让许多与影视剧相关的图书出版成为谋取快钱的纯商业行为。影视剧因投入大、操作成功后的利润高,在与出版行业的对比中更显主导和豪气。所以很多影视公司不会主动与图书进行全面的互动,在购买了影视版权之后也不再配合进一步的出版行为。我国的图书出版行业虽然利润小,但其发行体系和脉络完整而庞大。如果双方配合得好,将为影视剧的宣传起到很大的帮助。电影《无极》《被偷走的那五年》就是与图书出版互动得很好的例子。在拍摄阶段就已筹备好了图书的出版方案,但前者因电影失败导致互动效果一般,后者图书和电影都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图书出版方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不该被动地等待影视公司来购买版权,而应该主动将版权输送出去,使得更多图书有变成影视剧的可能,促进两者的良性互动。不论是出版业,还是影视业,都应该以两个产业融合的心理去看待将来的发展。一方面出版业从影视行业中吸收创作经验、市场经验、营销经验;另一方面,影视行业应该重视与出版行业的合作,并视图书为影视剧作品的来源、辅助和延伸。将两者以一个大的文化产品的视野融合在一起,相互影响,互相帮助。纵观我们目前的图书与影视剧互动的案例中,依然存在不少纠纷。作者出售了影视版权,影视公司聘请编剧创作出影视剧本,版权转让就此结束。但编剧方根据自己的改编又重新创作图书,或未经作者许可出版影视剧本,导致纠纷不断。图书出版方为了使产品更有关注度,只单纯地将自己捆绑在影视剧的影响力上,使得一些图书质量堪忧,出版行为无意义。这些都是现阶段我们在两者互动中出现的问题。笔者经过阅读大量对该课题的研究文献,发现多数文章将焦点放在了影视剧与图书的互动影响、发展过程、传播理论分析等,大多过于理论化。本文从实际可操作性出发,将目前国内图书与影视剧互动的案例进行梳理、归纳、分类、融合、定义。整理出的互动办法可直接借鉴,供影视制片方和图书出版方双方参考。在文章的最后,还列举出国内图书与影视剧互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一些市场现象,并尝试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在结语中再次呼吁业者以产业链的心态去看待两者的互动,共同发展国家的文化产业。

杜桦,吴秋雅[8](2013)在《历史重构中影像与文本的悖离——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电影《1942》的叙事转换》文中研究表明由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电影《1942》,对于致力于解构正史的刘震云来说,权力讲述历史所专擅的宏大叙事视角与其所擅长的对民间历史私人化讲述之间显然存在一道难以弥合的裂隙。电影中语言的喧嚣趋于沉寂,同时影像的表现也因为偏重宏大叙事而丧失了原作私人讲述历史的狂欢色彩。由小说对历史规律的抽象归纳转向影片对一段历史的纪实性表达,最终把电影《1942》限定在史实的解读与对应上。

刘珂[9](2011)在《后现代语境下的电影历险主题与英雄塑造》文中研究指明在传媒文化研究的领域中,作为一种先进的表征系统,电影一直受到文化理论研究学者的青睐。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电影逐渐形成了以光影为载体的文化传播手段,并成为传媒产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所涉及到的历险类影片是众多电影题材中经久不衰的主题之一,而英雄塑造也是历险类影片必然涉及的方面。本文尝试运用斯图亚特?霍尔的表征等文化研究理论,通过对历险类影片及其关键元素的分析,初步发现和总结后现代主义电影在叙事、拍摄、选题及受众接受过程中的某些特征,以期实现传媒文化研究理论在电影分析领域中的一次实际运用。研究方法方面,本论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在传媒文化的研究方法中,文本分析法强调要从文本的表层深入到文本的深层,从而发现那些不能为普通阅读所把握的深层意义。在一切看上去无所不能的后现代主义世界中,电影文本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生机勃勃的活力,也给文化理论研究提供了生动的素材。本文首先将电影作为一个表征系统来研究,分析电影的意义产生和传播过程,以及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电影相互影响的过程及特征。指出后现代主义文化对电影叙事风格的影响是颠覆性的,这种颠覆性主要表现在对以“元叙事”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否定,同时,电影在大众文化传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商品。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后现代主义风格电影的主要特征,这类影片在作品的选材、主题、拍摄手法及后期制作等各个方面都显示出一种大胆的实验手法及前卫风格,并由此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消解英雄主义的电影主题;狂欢化的语言游戏的电影叙事;以及受众解读的极大丰富性。论文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历险类影片的关键因素,如暴力、冲突、秩序、二元性、责任、完成与回归等等,并在对影片实例元素的分析中与现代主义历险类影片的特征进行对比,以此来总结在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影响下,以历险类影片和英雄塑造方面为代表的电影传播特征。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理论思潮,并通过自始至终的怀疑姿态和反叛精神,在文化领域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而这种颠覆性的影响超越了文化领域,甚至影响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电影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代表性产品也深受其影响,并逐渐呈现出崭新的发展活力与前景。国产电影在后现代主义的世界性浪潮中也并未停止大胆的探索和实验,并在此过程中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袁海燕[10](2011)在《历史叙事与影像观念:南京大屠杀电影的话语建构》文中认为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对当时的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屠杀计划。这段历史距离今天已经70多年了,留存在记忆深处的创痛,被不断“翻拍”。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随着南京大屠杀话语权的逐渐放开,电影创作领域出现了一批关于这段历史题材的影片,迄今为止公开放映的大约有9部。1987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部正面表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故事片《屠城血证》在南京首映。1995年第五代着名导演吴子牛拍摄了《南京1937》。同一年香港导演牟敦芾拍摄了《黑太阳?南京大屠杀》。2002年杜国威拍摄了《五月八月》,首次从孩子的视角控诉了南京大屠杀给千百万中国家庭带来的灾难。2004年郑方南拍摄了被称为“中国版《辛德勒的名单》”的影片《栖霞寺1937》。2006年高群书拍摄了一部检讨战争以及战争责任的电影《东京审判》。2008年罗杰·斯波蒂伍德拍摄了根据英国战地记者乔治·霍格在中国千里救孤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黄石的孩子》。2009年同时出现了中德合拍片《拉贝日记》和国产片《南京!南京!》。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而言,它具有唯一性的价值,但是对于同是表现这一历史事件的电影创作而言却是丰富多彩的。姜文导演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有一句台词是这样的:记忆总是被情感改头换面。如此看来,对于这样丰富呈现的结果找到了解释的依据。对于“大屠杀电影”这一概念的启用,并不是从严格意义上的类型电影的角度而言,只是从“大屠杀”作为一个历史事件的题材能指出发。本论文就是围绕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故事片这一研究客体而言,在一定的时间跨度中,其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带有历史性的演变。论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南京大屠杀电影相应的一些研究以及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第二部分从历史记忆的角度出发,首先厘清“大屠杀”概念的界定,追溯“南京大屠杀”发生的过程,最后探究“南京大屠杀”发生的原因。第三部分从电影媒介中呈现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故事片出发,描述影像生产的基本情况;再从总体上关照南京大屠杀电影在创作观念上的演变,从三个比较大的观念形态上,即控诉、救赎以及反思作出区分,并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最后从接受心理的角度入手,当影片在面对一群拥有特殊情感记忆的大众主体时,这种民族情感记忆是否会给南京大屠杀电影的消费造成影响。

二、“辛德勒名单”发现过程揭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辛德勒名单”发现过程揭秘(论文提纲范文)

(1)《看电影》趣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机缘及其价值
    二、研究基础
        (一)关于趣味
        (二)关于媒介趣味
        (三)关于电影趣味
    三、关于《看电影》的趣味研究
    四、关于《看电影》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一)关于电影期刊的研究
        (二)关于《看电影》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电影期刊与《看电影》
    第一节 当期刊遇上电影:中国电影期刊概说
        一、中国电影期刊的诞生:1920——1930年代
        二、中国电影期刊的曲折成长:1940年代
        三、新中国电影期刊的复兴:1950——1980年代
        四、新时期电影期刊的革新:1990年以来
    第二节 《看电影》的前世今生
        一、历史的时代机遇:创刊背景
        二、电影的二维书写:《看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内外交互的趣味共振与嬗变
    第一节 浸入趣味的光影空间
        一、《看电影》的趣味之源
        二、《看电影》的趣味生成
    第二节 “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趣味互动
        一、电影期刊与受众的审美互动
        二、《看电影》与受众的趣味共振
    第三节 大众审美视野中的趣味流变与创新
        一、趣味的流变
        二、趣味的创新
第三章 视觉消费视域下的商品趣味
    第一节 《看电影》封面的商品视觉呈现
        一、封面商品属性的视觉传播
        二、《看电影》封面的视觉表征
        三、《看电影》封面的消费符号象征性
    第二节 《看电影》封面图片的审美趣味
        一、封面图片的时尚趣味
        二、封面图片的电影趣味
    第三节 《看电影》版设中的趣味带入
        一、“看”出来的电影即视感
        二、富于情绪的色彩变迁
第四章 大众传播语境下的媒介趣味
    第一节 基于大众传播的栏目构建
        一、《看电影》的栏目概况
        二、经典栏目的审美倾向
    第二节 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表达
        一、以前沿资讯凸显大众趣味
        二、以多元风格打造娱乐趣味
        三、以独家报道提升媒介价值
第五章 当代审美文化形态下的“迷影”趣味
    第一节 区隔与导向的迷影文化
        一、区隔:“影迷”——“大众”——“迷影”的定位
        二、导向:助推迷影文化
    第二节 打造“迷影”旨趣——《看电影·午夜场》
        一、策划纸上“白日梦”
        二、精英式的品味表达
        三、表现“迷”认知的年度总结
结论
引用和参考文献
附录1 《看电影》出版形态进化表(1999—2019)
附录2 《看电影》栏目进化表(1999—2019)
附录3 《看电影》封面影片与内地总票房汇总列表(2000—2019)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民族精神成长史的影像书写——以“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的历史变迁
二、“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的叙事模式
    (一)人道主义叙事:拯救与被拯救
    (二)民族主义叙事:历史与悲情
    (三)人文主义叙事:重估人性价值
三、民族精神成长史重新书写的可能路径
    (一)走出历史悲情,重建历史想象
    (二)超越民族主义,构建全球视野
    (三)更新时代叙事,讲好中国故事

(3)集体记忆的媒介实践研究 ——以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记忆研究的媒介传播学转向
        1.1.2 南京大屠杀记忆离不开大众媒介
        1.1.3 纪实影像建构集体记忆的特殊性
    1.2 文献综述
        1.2.1 以媒介传播为核心的集体记忆研究
        1.2.2 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与媒介
        1.2.3 可待挖掘的研究空间
        1.2.4 本研究的核心问题
    1.3 关键概念解析
        1.3.1 集体记忆
        1.3.2 纪实影像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方法
        1.4.4 创新点
2 记忆的共时建构: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类型与“劳动分工”
    2.1 集体记忆的“劳动分工”
    2.2 新闻报道:建构“新闻聚像”强化共同知识
        2.2.1 电视新闻报道的传受特征
        2.2.2 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
        2.2.3 电视新闻报道的记忆功能
    2.3 纪录片:构筑“记忆剧场”耦合记忆逻辑
        2.3.1 纪录片的“声音”与“模式”
        2.3.2 史学风格确保信息完整性与记忆可信性
        2.3.3 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剧场”
        2.3.4 有限的记忆协商空间与议题
    2.4 档案节目与谈话节目:补充边缘记忆强化固有记忆
        2.4.1 档案节目:以揭秘形式触及记忆暗角
        2.4.2 谈话节目:对外促进协商对内固化记忆
    2.5 公祭直播:“仪式化”记忆再造与情感共享
        2.5.1 南京大屠杀公祭的仪式脚本
        2.5.2 公祭仪式的现场直播:仪式融合与意义共享
        2.5.3 以国之名的情感动员:南京大屠杀公祭仪式的记忆话语逻辑
3 记忆的历时延续: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的框架演化
    3.1 记忆文本分析框架的理论架构
        3.1.1 框架与集体记忆
        3.1.2 接受与拒绝框架理论
        3.1.3 媒介框架
        3.1.4 理论结合的可能性
    3.2 记忆形成期的影像建构:战争宣传的史诗、战后审判的嘲讽
        3.2.1 媒介环境:影像记录的滥觞
        3.2.2 战时抗争叙事与说教框架
        3.2.3 战后审判叙事及嘲讽框架
    3.3 记忆重建前期的影像建构:从单一到多元复合框架
        3.3.1 媒介环境:从电影到电视
        3.3.2 暴行叙事与“悲剧英雄”
    3.4 记忆重建后期的影像建构:新叙事、新框架的同化融合
        3.4.1 媒介环境:影像传播网络全面形成
        3.4.2 暴行与救援:新旧叙事的融合
        3.4.3 多元框架之竞争与融合
    3.5 记忆固化期的影像建构:重返史诗框架主导
        3.5.1 媒介环境:影像融合新媒体
        3.5.2 官民互动:史诗成为支配性框架
        3.5.3 国际接轨:超越民族史诗
4 记忆实践之困: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再现与表征的媒介制约
    4.1 纪实影像再现的物质依赖性制约
        4.1.1 影像:“物质现实的复原”
        4.1.2 大屠杀记忆的物质载体残缺
        4.1.3 记忆时空的影像连接与记忆载体缺失的矛盾
    4.2 暴行创伤的媒介再现之困
        4.2.1 暴行与创伤:南京大屠杀的特殊性
        4.2.2 暴行记忆的媒介再现瓶颈与影像转化困境
        4.2.3 大屠杀再现的伦理悖论
    4.3 历史记忆的商业化生产
        4.3.1 故事化操作遮蔽历史真实
        4.3.2 商业化生产异化口述回忆
5 记忆的拓展:面向未来的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实践
    5.1 纪实影像实践要区分记忆类型
        5.1.1 区分共享记忆与共同记忆
        5.1.2 区分交往记忆与文化记忆
        5.1.3 对外与对内的影像记忆实践
    5.2 纪实影像实践要构筑可持续的记忆生态
        5.2.1 记忆生态内部的媒介互动
        5.2.2 记忆生态外部的社会影响
        5.2.3 可持续性记忆生态的建设
6 结语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进一步讨论的空间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4)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的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电影作者"诺兰导演综述
    第一节 诺兰导演及其作品概论
        一、诺兰的导演历程
        二、诺兰的电影作品
    第二节 诺兰电影的整体评价
        一、诺兰电影的口碑与评分
        二、诺兰电影的票房成就
    第三节 诺兰的"电影作者"属性
        一、好莱坞最后一位"电影作者"
        二、迥异于传统的"电影作者"
第二章 诺兰电影叙事奇观的呈现
    第一节 诺兰电影中的叙事母题
        一、流浪与回家的双向徘徊
        二、现实且虚幻的叙事场景
    第二节 诺兰电影中的身份与道德
        一、身份的认同与错位
        二、道德逻辑的模糊
    第三节 诺兰特色的电影叙事奇观
        一、多种叙事方式的有机结合
        二、繁复故事悬念的交错设计
        三、复杂的想象与简洁的剪辑
        四、时间的异延与空间的构建
    第四节 诺兰电影叙事奇观的意义呈现
        一、文化工业时代非机械复制的作品
        二、电影文化内涵的隐喻、转换和触发
第三章 诺兰电影的内在文化特质
    第一节 诺兰电影中的文化批判
        一、《盗梦空间》:二元对立系统的不确定性
        二、"蝙蝠侠三部曲":难以维续的准则与权威
        三、《记忆碎片》:对理性至上主义的批判
        四、《星际穿越》:对传统思想同一性的质疑
    第二节 诺兰电影中的文化博弈
        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相互成就
        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与妥协
    第三节 诺兰电影中的美式文化传播
        一、作为美式文化传播载体的诺兰电影
        二、作为文化传播"异托邦"的诺兰电影
第四章 诺兰电影文化特质的跨文化表达
    第一节 诺兰电影中的文化霸权与意识形态
        一、象征文化帝国主义的诺兰电影
        二、裹挟意识形态暴力的诺兰电影
    第二节 诺兰电影中的文化普遍性与差异化
        一、普遍性:以普世价值为核心的文化共通点
        二、差异化:以文化主体性为内涵的独特呈现
    第三节 诺兰电影对中国电影创作的启示
        一、突破文化民族主义框架的束缚
        二、强化中国电影的文化软实力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奥斯卡评奖机制下最佳影片与提名影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奥斯卡评奖机制与最佳影片的评选情况考察
    第一节 奥斯卡最佳影片评奖机制研究
    第二节 奥斯卡入围作品最终获奖情况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 奥斯卡最佳影片与提名影片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主题思想比较研究
    第二节 叙事比较研究
    第三节 表演比较研究
    第四节 镜头语言比较研究
第三章 奥斯卡最佳影片与提名影片票房比较研究
    第一节 历届奥斯卡入围影片票房比较研究
    第二节 奥斯卡最佳影片与提名影片票房差距原因分析
    第三节 奥斯卡奖对提名影片票房影响研究
第四章 关于奥斯卡评奖机制的进一步讨论
    第一节 最佳影片是否能承其重
    第二节 提名影片有无遗珠之憾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消费文化: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
    第一节 消费文化之定义
        一、消费文化的内涵
        二、消费文化的范畴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
        一、电影政策:产业进程的主动力
        二、多元资本:产业繁荣的助推力
        三、社会症候:娱乐至死和价值虚无
        四、观众本位:产业发展的中心点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格局与基本形态
        一、商业电影:繁荣中的尴尬
        二、主旋律电影:危机下的转型
        三、艺术电影:困境中的坚守
第二章 商业电影(上):奇观化的中国大片
    第一节 东方奇观背后的双重失落
        一、华丽的东方奇观
        二、叙事的断裂与拼贴
        三、价值虚无与文化悖逆
    第二节 战争奇观下的人性迷思
        一、影像的真实美学风格
        二、人性叙事的丰富与困境
        三、文本意义的建构与缺憾
    第三节 技术的进步与艺术的幼稚
        一、数字技术与审美体验升级
        二、类型杂糅与叙事混乱
        三、想象力的匮乏
第三章 商业电影(下):世俗化的类型片
    第一节 “笑”的盛宴
        一、贺岁喜剧:小品化与游戏化
        二、中小成本喜剧:巧合与戏仿
    第二节 女性的童话
        一、女性乌托邦的建构
        二、凝视中的误认与想象
        三、消费文化的意义旨归
    第三节 青春怀旧风
        一、青年群像与成长主题
        二、怀旧消费与偶像崇拜
        三、青春书写的陷落与超越
第四章 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书写
        一、国家形象的塑造
        二、集体记忆的重构
        三、当代英模的宣扬
    第二节 商业化策略
        一、视听的奇观化
        二、人物的日常化
        三、叙事的类型化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一、过度商业化与现实桎梏
        二、主旋律电影的主流化走向
第五章 艺术电影的坚守与探索
    第一节 现实经验的呈现与遮蔽
        一、现实生活的再现
        二、纪实风格的凸显
        三、回避现实与无力超越
    第二节 主观心理的表现与简化
        一、人物心理的开掘
        二、有意味的形式
        三、戏剧性的妥协
    第三节 类型越界的融合与支离
        一、艺术性的追求
        二、类型化的转向
        三、难以弥合的裂缝
余论
    一、中国电影史范畴中的新世纪电影
    二、跨文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电影
参考文献
附录: 新世纪中国重要影片一览表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7)国内图书与影视剧互动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创新点
    1.4 概念界定
2、国内图书与影视剧互动发展概况
    2.1 尝试与摸索阶段
    2.2 互动形式创新阶段
    2.3 形成规模阶段
3、国内图书与影视剧的互动模式
    3.1 图书出版在先,影视剧在后
    3.2 根据影视剧改编的图书
    3.3 作为影视衍生产品出现的图书
    3.4 图书与影视剧互动最全面的范例
4、国内图书与影视剧互动的前提条件及互相影响
    4.1 图书改编成影视剧的前提条件
    4.2 既有影视剧又推出图书的原因
    4.3 影视剧对图书的影响
    4.4 图书对影视剧的影响
5、国内图书与影视剧互动过程中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5.1 存在问题
    5.2 应对策略
6、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历史重构中影像与文本的悖离——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电影《1942》的叙事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一、私人讲述转向宏大叙事
二、语言狂欢归于影像沉寂
三、循环史观走向自我放逐

(9)后现代语境下的电影历险主题与英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电影消费
    2.1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综述
    2.2 作为文化消费产品的电影
    2.3 作为表征系统的电影
3 《罗生门》开启的后现代影片语境
    3.1 罗生门下的后现代影片萌芽
    3.2 后现代主义影片特征初探
        3.2.1 电影主题——英雄主义的消解
        3.2.2 电影叙事——语言游戏的狂欢化
        3.2.3 受众接受——解读可能性的极大丰富
4 历险类影片关键元素与英雄塑造
    4.1 暴力
        4.1.1 后现代历险类影片中暴力的类型
        4.1.2 影片中暴力元素的特点
    4.2 秩序
    4.3 冲突
        4.3.1 内部冲突
        4.3.2 外部冲突
    4.4 二元性
    4.5 责任
    4.6 完成与回归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历史叙事与影像观念:南京大屠杀电影的话语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动机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
2 历史记忆与电影表现问题
    2.1 “大屠杀”的界定
    2.2 南京大屠杀的发生及原因
        2.2.1 南京大屠杀的发生
        2.2.2 南京大屠杀发生的原因
    2.3 南京大屠杀的电影生产及建构
        2.3.1 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建构
        2.3.2 南京大屠杀的电影生产
3 中国电影中的南京大屠杀
    3.1 南京大屠杀电影的观念衍变
    3.2 声泪俱下之控诉
        3.2.1 《屠城血证》:为了忘却的记忆
        3.2.2 《黑太阳?南京大屠杀》:惨绝人寰的血腥
        3.2.3 《东京审判》:穷尽心血的正义
    3.3 义正言辞之救赎
        3.3.1 《栖霞寺1937》:佛门净土的一隅
        3.3.2 《黄石的孩子》:历史的逃离与文化的救赎
    3.4 痛彻心扉之反思
        3.4.1 《南京1937》:含泪泣血的哀伤
        3.4.2 《五月八月》:生离死别的定格
        3.4.3 《南京!南京!》被置换的历史身份
4 结语
    4.1 民族情感对接受心理的影响
    4.2 人文关怀理念与大屠杀电影创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参考影片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四、“辛德勒名单”发现过程揭秘(论文参考文献)

  • [1]《看电影》趣味研究[D]. 孙佳路.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民族精神成长史的影像书写——以“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为例[J]. 沈鲁,彭俊颖. 军事历史研究, 2018(06)
  • [3]集体记忆的媒介实践研究 ——以南京大屠杀纪实影像为中心[D]. 陈虹虹.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4]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的文化研究[D]. 王传领. 山东大学, 2017(08)
  • [5]奥斯卡评奖机制下最佳影片与提名影片比较研究[D]. 李艳.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6]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D]. 王晓丽. 武汉大学, 2017(06)
  • [7]国内图书与影视剧互动情况分析[D]. 占晖. 南京大学, 2014(08)
  • [8]历史重构中影像与文本的悖离——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电影《1942》的叙事转换[J]. 杜桦,吴秋雅.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3(06)
  • [9]后现代语境下的电影历险主题与英雄塑造[D]. 刘珂.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4)
  • [10]历史叙事与影像观念:南京大屠杀电影的话语建构[D]. 袁海燕. 重庆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辛德勒名单的发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