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肌电图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表面肌电图,牵引
肌电图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齐雨[1](2019)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及表面肌电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并通过表面肌电图分析评价其对椎旁肌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68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予以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电动牵引床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次/d,5次/周,连续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VAS评分、JOA评分和表面肌电图评价。结果 (1)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JOA评分均有显着提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显着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表面肌电图分析:两组治疗后,患侧腰部竖脊肌、多裂肌的平均振幅和斜率均显着升高(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竖脊肌、多裂肌平均振幅和斜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H患者采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且有助于改善椎旁肌肉肌力,促进局部的生物力学平衡,其疗效优于常规牵引。(本文来源于《颈腰痛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卢惠苹,陈瑞华,张高飞,陈昕[2](2019)在《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周肌肉的表面肌电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半月板损伤对膝周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单侧半月板损伤患者22例,记录下蹲、站起和屈膝70°最大等长收缩时,健、患侧股外侧肌、股直肌、股内侧肌和股二头肌的表面肌电图。结果下蹲和站起时,患侧股外侧肌和股二头肌的平均肌电值显着低于健侧(t> 3.945, Z> 3.847, P <0.001),腘绳肌共同活动比率明显高于健侧(t> 3.650, P <0.01)。在70°最大等长收缩时,患侧股外侧肌、股直肌、股内侧肌和股二头肌平均肌电值均明显小于健侧(t> 2.907, Z=4.107, P <0.01)。结论 sEMG能定量评价半月板损伤患者不同运动状态下膝屈伸肌功能。半月板损伤患者患肢膝周肌肉功能下降,协调性异常,应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加以纠正。(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5期)
邱仲昱[3](2019)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步态支撑相下肢主要肌群表面肌电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方法:本文以16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和10名健康人为研究对象,运用表面肌电图测量方法分析研究对象在正常行走步态支撑相过程中臀中肌(GM)、股二头肌(BF)、股直肌(RF)、股内侧肌(VM)、股外侧肌(VL)、腓肠肌(GA)和胫前肌(TA)等下肢主要肌肉的激活特征,观察KOA对行走步态支撑相下肢主要肌群激活程度和协同激活的影响以指导KOA的临床治疗和康复。结果:(1)KOA患者支撑相股外侧肌和股直肌均方根振幅和积分肌电最大,股二头肌和腓肠肌均方根振幅及积分肌电最小。(2)KOA患者支撑相股二头肌、胫前肌和腓肠肌均方根振幅,腓肠肌积分肌电,胫前肌和腓肠肌贡献率显着低于健康人(p<0.05);相反,KOA患者股外侧肌和股直肌均方根振幅,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直肌积分肌电,股直肌贡献率,膝关节共激活比显着高于健康人(p<0.05)。(3)KOA患者股内侧肌、外侧肌、股直肌和胫前肌的激活时间,股外侧肌和股二头肌(VL-BF)及股内侧肌和股二头肌(VM-BF)共收缩指数显着大于健康人(p<0.05)。结论:(1)在激活顺序方面,与健康人相比较,KOA患者股二头肌激活的更早,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则激活较晚;在激活持续时间方面,KOA患者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直肌和胫前肌的激活持续时间较长,其中以股直肌、胫前肌最明显。(2)在肌肉激活程度方面,与健康人相比,KOA患者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直肌激活程度较高,其中股直肌激活程度最高;股二头肌、胫前肌和腓肠肌激活程度较低,其中腓肠肌激活程度最低。这说明了步态支撑相状态下,KOA患者主要依靠伸膝肌群中的股直肌做功,而腓肠肌等则起辅助作用。(3)在肌群协同激活方面,与健康人相比,KOA患者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的激活程度明显高于股二头肌和腓肠肌的激活程度。这可能是由于KOA患肢疼痛导致的步态不平衡所致。建议:(1)在临床治疗与康复中,适当放松激活过早的股二头肌,同时动员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促使它们更早的激活;由于股直肌和胫前肌激活持续时间较长,为防止长时间步行带来的肌肉疲劳感,治疗以改善肌肉疲劳状态为主,从而缩短持续收缩时间。(2)放松大腿前侧伸膝肌群的紧张程度,特别是股直肌;采用等长肌力训练等方法来改善神经系统对股二头肌、胫前肌和腓肠肌的募集水平,特别是腓肠肌。(3)解决患肢疼痛的同时,可选择性地改善激活程度不高的股二头肌和腓肠肌,使得膝关节的主动肌和拮抗肌处于协同激活状态以减轻膝关节接触压力以及相关症状。(本文来源于《成都体育学院》期刊2019-05-16)
喻娇,陈剑,侯美金,杨凤娇,傅升星[4](2019)在《电针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肉疲劳程度影响的表面肌电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表面肌电图分析采用高频电针和中频电针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效果差异,为脑卒中电针治疗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1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高频组(100HZ)和中频组(50HZ),每组各9例,高频组和中频组取穴均为患侧下肢居髎、曲泉、阴包、足叁里、丰隆、悬钟、太冲,同时配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时间30min,1次/日,10次为一疗程,共叁个疗程。治疗前后利用表面肌电图记录患侧膝屈曲最大等长收缩时主动肌和拮抗肌的中位频率,同时采用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和FAC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高频组FAC显着高于中频组(P<0.01),FMA评分高于中频组(P<0.05)。两组患者的健侧股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M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组患侧半腱肌MF显着高于中频组(P<0.01),患侧股二头肌MF高于中频组(P<0.05),患侧股直肌MF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100Hz电针针刺治疗配合康复训练较50Hz电针针刺治疗更利于恢复脑卒中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本文来源于《按摩与康复医学》期刊2019年03期)
康艳凤,刘怡,孙志鹏,谢秋菲[5](2018)在《四例继发性开合伴肌功能紊乱患者的肌电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4例继发性开合患者咀嚼肌肌电图进行分析,对临床诊疗提供更客观的依据。材料和方法:收集颞下颌关节门诊和正畸科4例继发性开合病例,男2例,女2例,平均年龄22岁,有继发性开合病史8~15个月,实验室检查采用多导全功能肌电/诱发电位仪(Denmark, Natus Keypoint G4),对4例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同心圆针电极记录双侧翼外肌在下颌休息位、开口及前伸位的肌电活动,表面电极记录双侧咬肌、颞肌前束、二腹肌前腹在下颌休息位、(本文来源于《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08-03)
马彦,段玉琼,樊继军[6](2018)在《神经根型颈椎病合并腕管综合征98例肌电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出现根性损害及合并腕管综合征(CTS)的比率及其电生理改变特点,探讨CSR与CTS之间可能的联系。方法对98例诊断为CSR的患者行肌电图检查,根据神经传导速度(NCV)和针极肌电图(EMG)检查结果分为根性损害组与根性损害合并CTS组,统计出现根性损害及CTS的比率,比较2组间运动末端潜伏期(DML)、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运动电位波幅(SNAP)、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及自发电位改变。结果 98例中NCV和EMG正常26例,根性损害组63例(64.3%),根性损害合并CTS 9例(9.2%);57例患者NCV测定CMAP、DML、MCV、SCV和SNAP均正常,3例CMAP较正常降低5%~12%,2例较正常延长3%~9%。合并CTS患者中单纯SCV异常者7例,SCV较正常减慢24%~57%,SNAP波幅正常或降低68%~86%,有2例除SCV异常外尚有MCV异常,2例MCV较正常下降32%和40%,拇短展肌有自发电位活动2例,CMAP较正常下降31%~78%,2例DML较正常延长24%~37%。结论 CSR出现根性损害和CTS比率均较高,且根性损害合并CTS时CMAP降低,DML明显延长,提示可能存在双卡压机制。(本文来源于《宁夏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秦刚喜,刘青,葛红,刘淑粉[7](2018)在《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神经肌电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15例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SHD)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EMG)分析,分析其在诊断FS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门诊就诊的15例FSHD患者,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患者双侧口轮匝肌、肱二头肌、叁角肌、冈下肌、胫骨前肌进行针刺EMG测定,观察插入电位、轻收缩运动单位电位(MUP)及早募集情况、重收缩主动募集情况;对患者面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肩胛上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进行运动神经传导测定(MNCS),观察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对患者双侧正中神经、腓肠神经进行感觉神经传导测定(SNCS),观察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结果:EMG表现为肌源性损害,MNCS表现为CMAP幅低,SNCS无异常。结论:肌电图为面肩肱型肌肉瘫痪无力患者提供确切的诊断依据,明确区分是神经源性损害还是肌源性损害,并可以判别肌源性损害的范围及程度。(本文来源于《现代电生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冯宪煊,徐义明,蔡赟,白跃宏[8](2018)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与常规牵引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表面肌电图分析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变椎间盘进行治疗,牵引过程中避免椎旁肌收缩抵抗,目前缺乏结合表面肌电图分析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研究。目的:对比常规腰椎牵引器,结合表面肌电图评价指标,探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DRX9000组和普通牵引组,每组各30例。DRX9000组患者采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进行牵引治疗,普通牵引组患者采用常规牵引器进行牵引。所有患者在全部治疗前后进行腰部竖脊肌和多裂肌表面肌电图检查,对患者腰部椎旁肌肌力及疲劳程度进行评价,并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对患者疼痛程度及腰突症导致的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定。结果与结论:(1)全部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患侧竖脊肌和多裂肌平均振幅及平均频率斜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DRX9000组显着高于普通牵引组(P<0.05);(2)全部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降低,JOA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DRX9000组目测类比评分显着低于普通牵引组,JOA评分显着高于普通牵引组(P<0.05);(3)结果提示,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旁肌肉活动力、肌力,减轻肌肉疲劳,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功能,效果显着优于普通牵引。(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8年07期)
龚建捷[9](2018)在《1例多发性肌炎患者的早期肌电图分析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1病例报告患者邹某,女,25岁。主诉: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疲乏无力渐进性加重并伴有反复的低热,腋下温度(37.6~38.5℃)。主要临床表现:神志清楚,精神萎靡,食欲欠佳,无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四肢无力平车入院,无大小便失禁。入院:T 37.8℃,P 92次/min,BP 125/90 mm Hg,神经科查体:躯干及四肢肌肉未见明显萎缩,肌张力(↓),肌力(双上肢Ⅲ级,双下肢近端Ⅱ级远端Ⅲ级),无深浅感觉异常,(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8年06期)
邓莉,杨昌明[10](2018)在《叁维曲度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肌电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叁维曲度牵引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及潜伏期的影响。方法:将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分为2组各48例。研究组给予颈椎叁维曲度牵引仪进行叁维曲度牵引治疗,对照组给予颌枕带牵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和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及潜伏期。结果: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F波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加快(均P<0.05),且F波的潜伏期均缩短(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F波传导速度及潜伏期较对照组改变更加显着(均P<0.05)。结论:叁维曲度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颌枕带牵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期刊2018年01期)
肌电图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半月板损伤对膝周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单侧半月板损伤患者22例,记录下蹲、站起和屈膝70°最大等长收缩时,健、患侧股外侧肌、股直肌、股内侧肌和股二头肌的表面肌电图。结果下蹲和站起时,患侧股外侧肌和股二头肌的平均肌电值显着低于健侧(t> 3.945, Z> 3.847, P <0.001),腘绳肌共同活动比率明显高于健侧(t> 3.650, P <0.01)。在70°最大等长收缩时,患侧股外侧肌、股直肌、股内侧肌和股二头肌平均肌电值均明显小于健侧(t> 2.907, Z=4.107, P <0.01)。结论 sEMG能定量评价半月板损伤患者不同运动状态下膝屈伸肌功能。半月板损伤患者患肢膝周肌肉功能下降,协调性异常,应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加以纠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肌电图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齐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及表面肌电图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9
[2].卢惠苹,陈瑞华,张高飞,陈昕.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周肌肉的表面肌电图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9
[3].邱仲昱.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步态支撑相下肢主要肌群表面肌电图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9
[4].喻娇,陈剑,侯美金,杨凤娇,傅升星.电针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肉疲劳程度影响的表面肌电图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
[5].康艳凤,刘怡,孙志鹏,谢秋菲.四例继发性开合伴肌功能紊乱患者的肌电图分析[C].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8
[6].马彦,段玉琼,樊继军.神经根型颈椎病合并腕管综合征98例肌电图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8
[7].秦刚喜,刘青,葛红,刘淑粉.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神经肌电图分析[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8
[8].冯宪煊,徐义明,蔡赟,白跃宏.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与常规牵引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表面肌电图分析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
[9].龚建捷.1例多发性肌炎患者的早期肌电图分析报告[J].当代医学.2018
[10].邓莉,杨昌明.叁维曲度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肌电图分析[J].中国康复.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