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外耳支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耳畸形,外耳再造,术后并发症,软骨支架外露
外耳支架论文文献综述
石尧[1](2017)在《皮肤扩张法外耳再造二期术后软骨支架外露的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外耳再造是整形外科中最具有挑战的手术之一。及时、正确地处理其并发症,对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肋软骨支架移植后皮肤破溃是外耳再造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软骨支架外露甚至感染而取出肋软骨支架。本研究旨在总结外耳再造手术后14个月内发生术后皮肤破溃的病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七科从2016年1月1日-2017年2月28日就诊于我科行皮肤扩张法外耳再造2期手术的患者共367人,374耳。其中男260人,女107人,左耳123,右耳237,双耳7。年龄5-37岁,平均年龄10.6岁。从中选择出现皮肤破溃导致软骨支架外露而需入院手术干预治疗的患者。结果:发生术后再造耳软骨支架外露的而需入院手术治疗的患者需入院手术治疗3例,发生率为0.82%,其中一例接受局部筋膜瓣转移+游离植皮,一例接受颞浅筋膜瓣(以颞浅动脉为蒂)合并皮片移植法修复,一例清创后缝合。修复后,平均术后随访叁个月,伤口甲级愈合,未出现皮肤破溃及软骨支架外露,软骨支架亦未变形、吸收。结论:再造耳皮肤破溃后,经清创后行颞浅筋膜瓣(以颞浅动脉为蒂)+皮片移植,局部筋膜瓣+游离植皮修复,或直接清创缝合;根据软骨支架外露程度选择修复方法,预后良好。(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7-05-16)
尚建忠,蒋涛,唐力,王卓[2](2016)在《可移植人体外耳支架的3D打印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索使用医用硅胶制作患者个体外耳支架的关键技术,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和逆向建模技术得到对应患者个体的外耳数字模型,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人体外耳支架模具,并使用医用硅胶MED 4735完成人体外耳支架的制作成型。动物实验验证了其生物相容性,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该技术制作的硅胶人体外耳支架可以高度模仿患者特定的耳廓形状,支架精度高、制造周期短、无生物排异,可为替代肋软骨雕刻人体外耳支架进行耳廓缺损治疗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蒋涛[3](2014)在《3D打印生物材料人体外耳支架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治疗耳廓缺损主要采取手术的方法。这种方法存在并发症、对手术者要求过高、耳支架精度难以保证等缺点。本文拟使用医用硅胶耳支架代替传统的软骨耳支架,为患者免去切除胸肋软骨的痛苦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探索利用CT、逆向建模和3D打印技术快速构造针对不同患者的外耳模具,使用医用硅胶填充该模具后硫化成型得到硅胶耳支架,并将其移植入动物体内进行生物相容性实验。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提出基于生物材料进行耳支架制作的思路和方法,分析这种方法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的优势。2)利用医学CT和逆向建模快速构建人耳数字模型,并基于3D打印对模型进行后处理,将外耳模型直接进行3D打印。3)基于植入皮下的过程对外耳数字模型进行等距减薄,得到不同减薄量的耳支架模型,对减薄过程的误差进行检测和分析。4)使用不同减薄量耳支架的数字模型制作对应的模具,基于3D打印成型特点对模具进行优化,利用3D打印制造模具并进行精度检验。5)使用医用硅胶填充模具并在合适的条件下使硅胶耳支架硫化成型,对不同减薄量的耳支架进行硬度测试和模拟植入实验,得到最优植入厚度支架。6)将最优厚度支架植入动物体内,检验其强度,观察动物身体状态以检验医用硅胶耳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4-10-01)
李姗,曾文[4](2012)在《人工外耳支架的叁维重构和个性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的外耳形状复杂且表面无规则,要实现外耳的叁维重构非常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在获得的患者头颅计算机断层图像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图像预处理和图像分割技术将外耳组织与头颅的其它组织分割开来,然后从每一个分割出来的二维断层图像中提取外耳的轮廓线,最后利用连接轮廓线法来实现外耳的叁维重构。该方法可根据患者的需求对外耳进行个性化设计,实现含有肌肉和耳垂的外耳叁维重构及含外耳道的外耳叁维重构。叁维重构获得的结果接近于实际的外耳,为外耳支架的人工制造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期刊2012年05期)
涂丽春,于丽,蔡月英[5](2012)在《颞顶筋膜瓣修复外耳再造术后支架外露的调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采用颞顶筋膜瓣修复耳支架外露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9例应用颞顶筋膜瓣修复耳支架外露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细致地观察和护理。结果:9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再造耳感染或支架再次外露的情况,效果满意。结论:手术前后高质量的护理、详细的健康指导、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来源于《江西中医药》期刊2012年05期)
李高峰,谭军,潘博,罗滔,丁卫[6](2011)在《庄氏耳后扩张皮瓣加自体肋软骨立体支架法外耳再造的临床应用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外耳再造方法主要为Brent的四期法外耳再造,Nagata的二期法外耳再造,以及采用扩张器的叁期法外耳再造。应用扩张器的叁期法又有Park法和庄洪兴法等。作者有幸学习庄洪兴法,现将庄氏耳后扩张皮瓣加自体肋软骨立体支架法外耳再造应用体会报道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期刊2011-08-17)
李高峰,谭军,潘博,罗滔,丁卫[7](2011)在《庄氏耳后扩张皮瓣加自体肋软骨立体支架法外耳再造的临床应用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外耳再造方法主要为Brent的四期法外耳再造[1-2],Nagata的二期法外耳再造[3],以及采用扩张器的叁期法外耳再造。应用扩张器的叁期法又有Park法和庄洪兴法[4-6]等。现将庄氏耳后扩张皮瓣加自体肋软骨立体支架法外耳再造应用体会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采用庄氏耳后扩张皮瓣加自体肋软骨立体支架法进行外耳再造治疗单侧先天性小耳畸形共24例,其中男21例,女3例,年龄7~22岁;右侧18只,左侧6只;耳垂型13只,耳甲腔型7只,耳舟型(本文来源于《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期刊2011年11期)
于晓波,蒋海越,潘博,庄洪兴,赵延勇[8](2011)在《颞顶筋膜瓣在修复外耳再造术后支架外露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颞浅血管为蒂的颞顶筋膜瓣在外耳再造术后支架外露后进行修复的效果。方法:根据软骨支架外露形状,设计颞浅血管为蒂的颞顶筋膜瓣旋转包裹外露支架,加游离移植中厚皮、抗感染治疗。结果:8例患者术后再造耳支架外露修复效果良好,再造耳外形无明显改变。结论:外耳再造术后如发生再造耳皮瓣破溃、软骨支架外露的并发症,选择颞顶筋膜瓣旋转包裹外露支架,加游离移植中厚皮、抗感染治疗的治疗方法,可获得较满意的修复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11年01期)
孙葵丽,万静雯,王春娥[9](2009)在《应用Medpor支架一期外耳再造术的手术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对8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应用Medpor支架行一期耳廓再造术。结果术后随访10个月,再造外耳形态及轮廓均优良,未发生软组织破溃和支架外露等并发症。提出术前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充分的物品准备,熟悉手术步骤,术中与手术医生密切配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本文来源于《护理学杂志》期刊2009年04期)
曾文[10](2008)在《聚氨酯—胶原复合外耳支架的制造及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外耳重建是外科整形手术中最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其关键在于耳廓支架的构建。目前主要采用自体软骨手工雕刻和进口的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组装而成。两者都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本论文采用熔融挤压快速成形技术来完成外耳支架的构建,获得外形逼真的个性化外耳支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的工艺,设计了聚氨酯—胶原复合外耳支架,改善其生物相容性。论文的研究工作包括两部分:外耳支架的快速成形制造研究和改善外耳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的基础研究。外耳支架的快速成形制造研究包括外耳支架的叁维重构设计、快速成形系统开发、快速成形工艺参数的优化的研究。本文在改善外耳支架生物相容性的基础研究中分别进行了低温等离子表面改性的研究和聚氨酯—胶原复合外耳支架的结构设计和成形工艺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有:(1)在外耳的反求过程中,提出了包含耳廓软骨、耳廓肌肉和耳垂的外耳模型。获得的外耳形状更逼真、强度更高,可减少耳垂转位、耳甲腔及耳屏再造的手术。并首次提出了包含外耳道软骨的外耳叁维重构,所获得的外耳形状逼真,并有利于外耳支架的固定,可防止外耳道再次闭锁。(2)外耳支架植入体内培养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开始有炎症出现,随后炎症逐渐消失,轮廓逐渐清晰,与正常耳外形相似。可见,聚氨酯外耳支架的组织相容性好,且可以很好地保持外耳的形状,证明外耳支架的力学性能能满足要求。(3)聚氨酯支架经低温等离子表面改性后,表面变粗糙,在材料表面引入了大量的氧元素和氮元素,形成了大量的羰基和氨基等活性官能团,大大提高聚氨酯材料的表面亲水性,细胞培养实验证明这些表面性能的变化都有助于改善细胞在支架表面的粘附和生长。这种表面改性的方法,对于其它医用高分子材料植入物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4)本文首先提出了将快速成形技术与传统的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聚氨酯-胶原复合支架的构建,并将支架设计成由聚氨酯材料形成大孔结构、胶原形成微孔结构的分级结构,不仅能满足外耳支架的力学性能,且由细胞实验证明其生物相容性得到很大提高。(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08-06-30)
外耳支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探索使用医用硅胶制作患者个体外耳支架的关键技术,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和逆向建模技术得到对应患者个体的外耳数字模型,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人体外耳支架模具,并使用医用硅胶MED 4735完成人体外耳支架的制作成型。动物实验验证了其生物相容性,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该技术制作的硅胶人体外耳支架可以高度模仿患者特定的耳廓形状,支架精度高、制造周期短、无生物排异,可为替代肋软骨雕刻人体外耳支架进行耳廓缺损治疗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耳支架论文参考文献
[1].石尧.皮肤扩张法外耳再造二期术后软骨支架外露的处理[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
[2].尚建忠,蒋涛,唐力,王卓.可移植人体外耳支架的3D打印关键技术[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6
[3].蒋涛.3D打印生物材料人体外耳支架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
[4].李姗,曾文.人工外耳支架的叁维重构和个性化设计[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12
[5].涂丽春,于丽,蔡月英.颞顶筋膜瓣修复外耳再造术后支架外露的调护[J].江西中医药.2012
[6].李高峰,谭军,潘博,罗滔,丁卫.庄氏耳后扩张皮瓣加自体肋软骨立体支架法外耳再造的临床应用体会[C].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2011
[7].李高峰,谭军,潘博,罗滔,丁卫.庄氏耳后扩张皮瓣加自体肋软骨立体支架法外耳再造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
[8].于晓波,蒋海越,潘博,庄洪兴,赵延勇.颞顶筋膜瓣在修复外耳再造术后支架外露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1
[9].孙葵丽,万静雯,王春娥.应用Medpor支架一期外耳再造术的手术配合[J].护理学杂志.2009
[10].曾文.聚氨酯—胶原复合外耳支架的制造及基础研究[D].南昌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