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电影歌曲论文-雅乌塔罗

左翼电影歌曲论文-雅乌塔罗

导读:本文包含了左翼电影歌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左翼音乐思想,阶级性,大众化,现实主义

左翼电影歌曲论文文献综述

雅乌塔罗[1](2019)在《左翼音乐思想的特征及其电影歌曲创作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左翼音乐思想受左翼文艺理论的影响,与左翼文艺联系紧密,左翼音乐思想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阶级性、大众化和现实主义。电影歌曲创作成为左翼音乐实践的主要领域。左翼音乐思想的理论和实践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音乐艺术的先河,使得音乐在特殊时期与政治结合在一起,开辟了一条大众化、民族化的道路。(本文来源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宋小婉[2](2016)在《中国左翼电影歌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左翼电影歌曲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是左翼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左翼文化运动前进的一股文艺力量。它依赖于电影而产生,也可以凭借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而独立存在。左翼电影歌曲在创作之初便被赋予了特殊的时代使命,主题明确、曲调风格鲜明。它处在电影与音乐的交织点上,既担负了服务于战斗的革命任务,又开创了当下的流行文化现象。本文以1932年至1937年间具有代表性的36首左翼电影歌曲为研究对象,对它的产生背景、题材特征、体裁特征以及传播与影响做出研究分析,从文化史学的角度对1930年代的文学、电影做出梳理,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它的宣传方式做出简要概括,并探讨了它对抗战音乐带来的影响。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文学运动、电影运动及音乐运动的角度对左翼电影歌曲的产生背景做出表述,并简要叙述了电影与电影歌曲的创作情况。第二章,对左翼电影歌曲的题材进行分类,分为城市生活写实和农村生活映象,通过歌曲的题材内容体现当下社会大众的内心诉求。第叁章,将左翼电影歌曲分为群众歌曲和独唱歌曲,通过对代表作品的本体分析,总结提炼其音乐特征。第四章,以传播学的角度梳理电影歌曲的传播媒介,分析左翼电影歌曲的宣传和推广形式,继而归纳左翼电影歌曲的艺术特征,以及它所独具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左翼电影歌曲的具体分析,总结它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发展经验及艺术特征。在整个中国音乐历史长河中,左翼电影歌曲仅延续了短短几年,但它凭借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传唱至今,一定有它存在的意义,本文力求做到完整、全面的分析与阐述。(本文来源于《山东艺术学院》期刊2016-06-01)

宫林林[3](2014)在《左翼电影歌曲的传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音乐运动登上历史舞台,其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歌曲。这些歌曲具有一些独立的艺术美感,在当时以及当下都有着不同的传播价值。本文着重分析左翼电影歌曲在不同时期的传播状况,并进一步挖掘左翼电影歌曲的传播价值。(本文来源于《音乐传播》期刊2014年01期)

刘伟[4](2012)在《左翼电影歌曲的歌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左翼电影运动中,电影音乐尤其是电影歌曲的创作是成果最为丰硕的一个领域,这些歌曲不仅在当时社会产生了积极地影响,并且许多歌曲传唱至今,成为人们怀旧情结中的一部分。左翼电影和电影歌曲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特殊的时代背景使歌曲的主题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左翼工作者坚持将音乐作为斗争的“武器”,他们所创作的电影歌曲兼具政治性和艺术性,是我国歌曲创作史难以磨灭的一笔。本文对左翼电影歌曲的歌词从文本、主题、题材、美学意义等多方面,分析总结歌词的文本特点,试图对歌词文本的内涵和深层意义进行挖掘。第一章介绍了左翼电影歌曲的产生和歌词的发展过程。左翼电影歌曲为配合电影叙述和表达,根据它们在电影中的不同分布和作用,分为主题曲和插曲两种,而主题歌和插曲在本篇论文的歌词分析中,被大量举例。歌词这一概念虽然自古便已有之,但是现代歌词却是从左翼电影歌曲开始被人们所广泛认知和接受,因此左翼电影歌曲可谓是现代歌词研究的最佳范本。第二章从左翼电影歌曲歌词的主题、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吸收运用和左翼音乐工作者与“靡靡之音”的争论叁方面,分析歌词的特色。20世纪30年代,民族矛盾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矛盾,反帝反封建和抗日救亡成为歌词所要表达和践行的主题。在歌词的具体创作中,词作者受到传统诗歌文学的影响和熏陶,在歌词的建构中合理性地运用意象等表现手法,为歌词这个特殊的文学样式增加了文学性。同时代,左翼音乐的救亡观念与黎锦晖的都市音乐观念产生矛盾和冲突,时至今日,这种矛盾冲突还在研究者中引起争论,艺术本是百花齐放,但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救亡的思想压倒其它,黎锦晖的都市音乐创作,将音乐看成启蒙的方式的观念,与左翼音乐工作者提倡的“武器”说形成了分歧。第叁章从都市和乡村地域上的社会的整体观照,研究歌词文本对社会的整体性感知,其中也能察觉词作者对于都市和乡村文化不同的情感。选取了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和女性的形象,从歌词中分析人们在特殊的时代大潮面前的心境和他们的转变。第四章是对歌词所体现的现代美学意义进行分析,左翼电影歌曲配合电影主题和时代的需要,重视“救亡”主题的表达,但在后人的研究中“启蒙”的价值被忽略,认为“救亡压倒启蒙”。本文试图对被低估的“启蒙”价值进行分析,从而肯定“启蒙和救亡的双重变奏”。左翼歌曲依托于左翼电影,产生于都市,必然受到都市的现代性影响,但是知识分子和农民这两类主要移民的城市生活体验,使他们更加怀念乡土情怀,在歌词上就体现了现代性和传统性的并存。深入了解历史和文化,客观地分析,在对历史的回顾中感知历史,了解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中超越历史,是一切历史研究,包括本文在内的根本目的。(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2-03-01)

徐晴[5](2011)在《左翼电影歌曲的美学特征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左翼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重要表现媒介的左翼电影歌曲,在20世纪30年代这一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上,表现出了极大的精神意义和历史价值。左翼电影歌曲在与电影的结合中,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中,有着诸多独特的审美特征,如超前的政治理性、重视歌曲的宣传教育功能、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和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等,给我们现在的歌曲创作以极大的启示和教育。(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1年04期)

谢群[6](2009)在《左翼电影歌曲的美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对二十世纪叁十年代左翼电影歌曲的考察与研究。左翼电影歌曲是左翼电影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出现与发展是电影这门艺术发展的必然,也使我国的电影音乐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奠定了我国电影音乐的基本形式。左翼电影歌曲作为注重意识形态的文艺形式,以反帝反封建的姿态,关注民族命运、社会前途、现实改造,担负着启蒙救亡的历史使命。在电影与音乐两门艺术的交汇点上,在上海这个商业都市环境中,左翼电影歌曲有力地宣传了革命斗争意识,完成了服务于斗争的宗旨,也创造了“流行”的文化现象。很多左翼电影歌曲超越了它的载体,成为音乐的经典。本文从构建当代和谐审美文化、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原则,采用文本分析、比较研究、史论结合等方法对中国左翼电影歌曲进行多方面的考察研究。笔者希望通过对二十世纪叁十年代左翼电影文化运动的追溯以及深入挖掘,重提电影歌曲的时代意义,唤起音乐界对当前国内电影音乐创作的重视,促进电影界与音乐界艺术工作者之间的合作,再创电影歌曲的辉煌,为构建我国当代和谐审美文化、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本文将从四个部分对左翼电影歌曲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解读。第一部分从左翼电影文化运动的生成语境、左翼电影文化运动的机缘与兴起、默片有声片交叉中的左翼电影歌曲叁个方面论述左翼电影运动和电影歌曲的创作。上海文化的开放、包容,给予了左翼电影及歌曲的发展空间。“九·一八”、“一·二八”历史事件的发生,使民族救亡和启蒙成为国人的共识。以此为契机,左翼电影人进入到电影界,推动了左翼电影运动的发展,并在默片有声片的历史前进中,使电影音乐达到了高峰。第二部分分析了左翼电影歌曲的创作方式和主题。创作方式主要分为叁种:一是创作与电影的情节和内容相对独立的歌曲,二是对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现代运用,叁是创作全新的电影歌曲。歌曲的主题也包括叁方面:一是反帝反封建,肩起历史正义的旗帜,二是描写社会的不公与苦难,唤起抗争与奋斗的精神,叁是反对外敌侵凌,呼吁全民族抗日救亡。第叁部分主要对左翼电影歌曲的题材类型进行了归纳。主要有四种类型:一、凋敝的农村与苦难的农民生活,二、都市社会中的生活镜像,叁、对妇女问题的关注与考察,四、知识分子的“十字街头”。第四部分结合时代和歌曲的具体创作,分析了左翼电影歌曲四个方面的审美特征。一是高扬思想意识的政治理性之光,二是宣传鼓动与寓教于乐,叁是真实性与现实主义风格,四是社会性与时代精神。第五部分总结了左翼电影歌曲创作上的成功经验,反省了其由于时代原因造成的不足之处。深入地了解历史,客观地分析历史,在历史的回顾中学习历史,在时代的发展中超越历史,是一切历史研究,包括本文在内的根本目的。(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1)

王军[7](2007)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歌曲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中国二十世纪叁十年代左翼电影影响下的电影歌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梳理和分析,在前人研究总结的基础上,运用电影史学、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笔者认为,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要求左翼作家在电影文本中不能有过分明朗的意识形态表述,而电影歌曲因为在审查时不受重视,故而可以更多地包含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受到左翼作家的重视。所以,左翼作家在电影歌曲创作方面的成就甚至超过叙事文本的创作。笔者希望通过对叁十年代历史时期左翼电影运动的追溯以及深入挖掘,重提电影歌曲的时代意义,唤起音乐界对当前国内电影音乐创作的重视,促进电影界与音乐界艺术工作者之间的合作,再次期待电影歌曲的再度辉煌。笔者首先结合中国二十世纪叁十年代中国政治和文化形势,对左翼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进行探究,对这一时期电影艺术的发展和创作进行描述和总结。继而以大量例证的方法说明左翼作家如何以电影歌曲作为切入点构筑意识形态对时代的影响。然后,通过对几部影响深远的电影歌曲为研究对象做出创作和风格的分析研究,以及其时代意义。正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二十世纪叁十年代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综述主要结合二十世纪叁十年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现状,对这一时期电影艺术的创作进行具体的描述和总结。第二部分:左翼电影运动及电影理论之争总结归纳时代背景下的左翼电影运动和创作以及这个时期理论界发起的软硬电影的论争。第叁部分:左翼作家影响下的电影歌曲主要论述左翼作家如何以电影歌曲作为切入点构筑意识形态对当时流行文化以及整个时代的影响。第四部分:几部有影响的电影歌曲的创作以及其意义主要以几部有影响的电影歌曲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创作和歌曲在影片中的运用并阐述其时代意义。(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07-05-01)

左翼电影歌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左翼电影歌曲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是左翼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左翼文化运动前进的一股文艺力量。它依赖于电影而产生,也可以凭借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而独立存在。左翼电影歌曲在创作之初便被赋予了特殊的时代使命,主题明确、曲调风格鲜明。它处在电影与音乐的交织点上,既担负了服务于战斗的革命任务,又开创了当下的流行文化现象。本文以1932年至1937年间具有代表性的36首左翼电影歌曲为研究对象,对它的产生背景、题材特征、体裁特征以及传播与影响做出研究分析,从文化史学的角度对1930年代的文学、电影做出梳理,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它的宣传方式做出简要概括,并探讨了它对抗战音乐带来的影响。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文学运动、电影运动及音乐运动的角度对左翼电影歌曲的产生背景做出表述,并简要叙述了电影与电影歌曲的创作情况。第二章,对左翼电影歌曲的题材进行分类,分为城市生活写实和农村生活映象,通过歌曲的题材内容体现当下社会大众的内心诉求。第叁章,将左翼电影歌曲分为群众歌曲和独唱歌曲,通过对代表作品的本体分析,总结提炼其音乐特征。第四章,以传播学的角度梳理电影歌曲的传播媒介,分析左翼电影歌曲的宣传和推广形式,继而归纳左翼电影歌曲的艺术特征,以及它所独具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左翼电影歌曲的具体分析,总结它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发展经验及艺术特征。在整个中国音乐历史长河中,左翼电影歌曲仅延续了短短几年,但它凭借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传唱至今,一定有它存在的意义,本文力求做到完整、全面的分析与阐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左翼电影歌曲论文参考文献

[1].雅乌塔罗.左翼音乐思想的特征及其电影歌曲创作实践[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9

[2].宋小婉.中国左翼电影歌曲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6

[3].宫林林.左翼电影歌曲的传播价值[J].音乐传播.2014

[4].刘伟.左翼电影歌曲的歌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5].徐晴.左翼电影歌曲的美学特征综述[J].电影文学.2011

[6].谢群.左翼电影歌曲的美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7].王军.中国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歌曲探析[D].河南大学.2007

标签:;  ;  ;  ;  

左翼电影歌曲论文-雅乌塔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