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撤通道论文-钱伟东,李瑞群

回撤通道论文-钱伟东,李瑞群

导读:本文包含了回撤通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轨胶轮化,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末采贯通

回撤通道论文文献综述

钱伟东,李瑞群[1](2019)在《综采面回撤通道设计及末采贯通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轨胶轮化搬家倒面的方式主要受到综采工作面末采巷道设计、贯通质量好坏、贯通时工作面矿压情况等的影响,为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提高综采面的回撤速度,对基于提升无轨胶轮化回撤速度的综采面末采贯通控制方法展开分析。首先介绍了回撤通道、辅巷及联巷设计并详述了回撤通道尺寸、回撤通道掘进期间支护参数、回撤通道内的垛式支架支护;其次以大柳塔煤矿活鸡兔井12207综采工作面的回采为例,对综采面贯通前的调压措施展开了论述;最后,介绍了在末采贯通期间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通过采取增加设计回撤辅巷和联巷、保证回撤通道的支护强度、避开周期来压和保证回撤通道贯通质量等综合措施的实施,有效保证了综采工作面贯通质量,为综采工作面回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文来源于《陕西煤炭》期刊2019年06期)

谢福星[2](2019)在《大采高工作面回撤通道顶板结构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采高工作面回撤通道顶板稳定性差、围岩非对称变形破坏严重等系列难题,以2101大采高工作面回撤通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力学建模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回撤通道顶板破断结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阐明了影响基本顶断裂特征的关键因素;分析了不同破断结构下巷道围岩的破坏特征;建立了"长关键块"结构力学模型,并推导出支架临界阻力公式;计算得出2101工作面支架阻力富裕系数小,需要加强支架管理。研究成果可为大型综采设备安全快速搬家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11期)

杨尚,宁建国,商和福,茹文凯,郝嘉伟[3](2019)在《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顶板支护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回撤通道受采动影响巷道顶板稳定性差、变形大等问题,以内蒙古高家梁煤矿20117回撤通道为工程背景,提出回撤通道顶板补强支护方案,建立回撤通道锚固梁结构力学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锚固梁结构的稳定性,并在20117回撤通道进行现场实践。结果表明:20117回撤巷道顶底板移近量较小,巷道相对比较稳定,优化后的锚(网)索、垛式支架联合支护方式对围岩起到了加固与强化作用,很好地控制了围岩变形,保证了工作面回撤安全。(本文来源于《煤炭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周辉,谢福星[4](2019)在《大采高工作面回撤通道间隔煤柱失稳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某矿2301大采高工作面回撤通道围岩稳定性差、非对称变形破坏严重等难题,应对对其关键承载部分——间隔煤柱的失稳机理开展系统研究。综合运用数值模拟、理论力学分析、数学建模等研究方法,分析了2301大采高工作面回撤通道煤柱内支承应力及塑性区分布规律的柱宽效应,建立"煤柱-顶板"结构力学模型,基于尖点突变理论建立并解析煤柱突变微分方程,进而计算出2301工作面间隔煤柱临界突变灾变宽度为4.1 m,且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相吻合,即间隔煤柱留设最小宽度应大于4.1 m。(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9年10期)

张鑫[5](2019)在《特厚顶煤预掘回撤通道动压扰动支护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综放工作面沿特厚顶煤预掘回撤通道末采期间强动压扰动造成的巷道支护困难及失稳,结合23112工作面地质条件,采用"躲压+抗压"的联合防治强矿压措施进行回撤通道设计。基于斜沟煤矿浅埋深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顶板特殊控制结构,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对回撤通道矿压显现进行研究,根据模拟结果及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该措施有效改善了回撤通道周边的应力环境,减少了矿压显现的强度,为特厚顶煤预掘回撤通道支护技术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山西焦煤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魏恒征[6](2019)在《综放工作面预留回撤通道末采工艺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末采阶段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采取让压措施,并提前对回撤通道进行"锚索+钢筋梯"补强支护,现场严格按沿标识层回采,实现了安全、快速、精准贯通。(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2019年17期)

王保明[7](2019)在《辛置煤矿2-208工作面末采矿压与回撤通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证2-208工作面回撤时的安全,通过分析工作面停采让压技术,给出工作面末采阶段的矿压控制措施,结合工作面地质条件对主回撤通道的围岩控制方案进行具体设计,并进行矿压观测。结果表明:设计的停采让压方案有效地控制了工作面末采阶段的周期来压,主回撤通道在现有支护方案下能够有效地保证巷道围岩的稳定。(本文来源于《山东煤炭科技》期刊2019年08期)

龚勋,赵秋阳[8](2019)在《自采通道式与预掘多通道式回撤工艺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能源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从国外引进并经多次改良的综采工作面预掘多通道式回撤工艺,以安全、快速、高效的优点成为综采工作面快速搬家工艺的行业标准。目前,晋、陕、蒙地区大型煤矿应用预掘多通道式回撤工艺比较广泛,几乎全面替代了原轨道运输的自采通道式回撤工艺。传统的自采通道式回撤工艺,在顶板应力显现、回撤速度、经济支出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大优势。为了深入研究2种回撤工艺的优劣及适用性,通过对黑龙沟煤矿、酸刺沟煤矿多次现场回撤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对2种回撤工艺顶板应力显现、经济支出、劳动强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自采通道式回撤工艺在陕北地区优势明显。(本文来源于《能源与环保》期刊2019年08期)

郭东杰[9](2019)在《综放面煤机扩帮回撤通道及支护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增子坊矿5300综放面推进过程中揭露坚硬岩石决定提前搬家倒面的情况,根据理论分析,提出了合理的通道位置留设区,采用煤机扩帮法完成回撤通道布置;并基于数值模拟塑性区范围提出顶板采用"锚网索柱"联合支护,侧帮采用锚杆锚索辅助支护方式。现场应用表明,回撤通道稳定性良好,顺利完成了工作面"叁机"回撤。(本文来源于《煤》期刊2019年08期)

李宇[10](2019)在《综放工作面回撤通道水力压裂切顶卸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综放工作面末采期间围岩剧烈破坏变形而产生强烈动压现象,提出水力压裂技术来预裂弱化处理末采面顶板;通过超前分阶段弱化顶板以缓解末采期间工作面采空区的大面积悬顶现象,降低前方煤体的应力集中程度,减小工作面和回撤通道的顶板、围岩变形,确保23111综放工作面在回撤时回撤通道完好留巷,现实安全快速搬家倒面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同煤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回撤通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大采高工作面回撤通道顶板稳定性差、围岩非对称变形破坏严重等系列难题,以2101大采高工作面回撤通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力学建模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回撤通道顶板破断结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阐明了影响基本顶断裂特征的关键因素;分析了不同破断结构下巷道围岩的破坏特征;建立了"长关键块"结构力学模型,并推导出支架临界阻力公式;计算得出2101工作面支架阻力富裕系数小,需要加强支架管理。研究成果可为大型综采设备安全快速搬家提供理论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回撤通道论文参考文献

[1].钱伟东,李瑞群.综采面回撤通道设计及末采贯通控制[J].陕西煤炭.2019

[2].谢福星.大采高工作面回撤通道顶板结构稳定性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9

[3].杨尚,宁建国,商和福,茹文凯,郝嘉伟.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顶板支护技术研究[J].煤炭工程.2019

[4].周辉,谢福星.大采高工作面回撤通道间隔煤柱失稳机理[J].煤矿安全.2019

[5].张鑫.特厚顶煤预掘回撤通道动压扰动支护技术研究[J].山西焦煤科技.2019

[6].魏恒征.综放工作面预留回撤通道末采工艺实践[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

[7].王保明.辛置煤矿2-208工作面末采矿压与回撤通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9

[8].龚勋,赵秋阳.自采通道式与预掘多通道式回撤工艺比较分析[J].能源与环保.2019

[9].郭东杰.综放面煤机扩帮回撤通道及支护技术[J].煤.2019

[10].李宇.综放工作面回撤通道水力压裂切顶卸压技术研究[J].同煤科技.2019

标签:;  ;  ;  ;  

回撤通道论文-钱伟东,李瑞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