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耐药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乳腺癌,肿瘤干细胞,曲妥珠单抗,耐药
抗耐药性论文文献综述
冯婉婷[1](2019)在《EPHA5调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耐药性的作用及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曲妥珠单抗作为一种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目前已广泛用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并在临床上已取得巨大的成功。但由于部分患者先天性对曲妥珠单抗缺乏敏感性,约仅有12%-34%患者有效,并且有近50%的患者容易在用药一年内发生耐药现象,导致治疗的失败。因此,深入研究曲妥珠单抗耐药的潜在作用机制改善临床疗效使更多患者获益具有重要社会价值。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A5(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epatocellular receptor A5,EPHA5)作为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已被证实可以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且与细胞休眠影响肿瘤药物治疗密切相关。然而,至今为止,EPHA5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在曲妥珠单抗耐药中所起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目的利用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EPHA5是否可能通过调节乳腺癌干细胞样特性,从而在曲妥珠单抗耐药性中发挥作用。方法1、收集88例接受过曲妥珠单抗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石蜡包块,用于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PHA5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EPHA5表达量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病理分级、激素受体(HR)状态、淋巴结转移状态以及肿瘤TNM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结合患者生存情况,评估EPHA5的表达水平是否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预后具有影响作用。收集曲妥珠单抗敏感和耐药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血样(HER2阳性乳腺癌诊断是根据ASCO/CAP指南)各20例,利用qRT-PCR检测两组(曲妥珠单抗耐药组和敏感组)患者血浆中EPHA5的表达量。评估EPHA5的表达量高低与曲妥珠单抗耐药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2、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曲妥珠单抗敏感的SKBR3细胞系中构建EPHA5敲除细胞株SKBR3-KO,同时利用慢病毒技术在曲妥珠单抗耐药JIMT-1细胞系中构建EPHA5稳定过表达细胞株JIMT-1-OE。通过CCK-8实验分别检测曲妥珠单抗处理的SKBR3-KO细胞(空载为对照)以及JIMT-1-OE细胞(空载为对照)活力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技术观察曲妥珠单抗处理的EPHA5敲除以及过表达对曲妥珠单抗作用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情况。3、利用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CD24~(-/low)分离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 BCSCs),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PHA5对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调控情况。通过干细胞成球培养明确EPHA5敲除SKBR3(空载为对照)乳腺癌细胞或EPHA5过表达JIMT-1细胞(空载为对照)调节干细胞干性能力。进一步利用来源EPHA5缺失的乳腺癌细胞株SKBR3-KO和对照组细胞分离的CSCs注射于裸鼠乳腺脂肪垫,一周后给予曲妥珠单抗治疗,观察EPHA5缺失对裸鼠成瘤、体内转移以及生存的影响情况,在体内评价EPHA5对曲妥珠单抗治疗的疗效影响情况。4、利用免疫荧光细胞染色试验和Western Blot在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中观察EPHA5对Notch1和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情况。并通过挽救实验,Notch1抑制剂FLI-06和PBS处理SKBR3-KO细胞以及空载对照组,应用凋亡实验,细胞周期分析和CSCs干性维持实验验证EPHA5是否通过Notch1信号通路调控乳腺癌干细胞干性能力进而影响曲妥珠单抗敏感性。结果1、在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的88例HER2阳性乳腺癌组织标本中,EPHA5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P=0.036)和淋巴结转移状态(P=0.033)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与患者年龄(P=0.348)、绝经状态(P=0.087)、肿瘤分级(P=0.383)以及ER(P=0.868)和PR(P=0.595)水平无明显相关性。Cox回归分析显示在88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状态(P=0.006,HR=0.345,95%CI=0.217-0.549)和EPHA5表达水平(P=0.032,HR=0.231,95%CI=0.149-0.359)是患者总生存(OS)的独立影响因素。Kaplan-Meier曲线分析揭示,EPHA5低表达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预后不佳之间有显着的相关性(log-rank test,P=0.0353)。40例患者血浆中结果显示,EPHA5在曲妥珠单抗耐药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血浆中表达明显低于敏感组。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KBR3-KO细胞中EPHA5表达阴性;JIMT-1-OE细胞中EPHA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相对于对照组)。CCK8实验和凋亡实验结果表示,EPHA5缺失的乳腺癌细胞SKBR3对曲妥珠单抗的敏感性明显低于对照组;而EPHA5过表达的乳腺癌细胞JIMT-1对曲妥珠单抗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流式细胞周期实验结果表明,EPHA5过表达可使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3、来源于SKBR3-KO的CSCs的干细胞标志物NANOG,CD133和CD44明显高于对照组,而E-cadherin、CD24明显低于对照组;来源于JIMT-1-OE的CSCs的干细胞标志物NANOG,CD133和CD44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24、E-cadherin明显高于对照组。干细胞成球培养显示,来源于SKBR3-KO的CSCs成球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来源于JIMT-1-OE的CSCs成球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裸鼠体内实验显示,SKBR3-KO组裸鼠肺和肝的肿瘤转移灶明显对于对照组;SKBR3-KO组裸鼠体重以及生存时间都低于对照组。4、Western Blot结果证明在敲除EPHA5的SKBR3细胞系中和过表达EPHA5的JIMT-1细胞系中,EPHA5能够调控Notch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ICD、Hes1、Hey1以及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PTEN、AKT的变化。挽救实验中,分别利用Notch1抑制剂FLI-06和PBS处理SKBR3-KO及其对照组细胞,结果显示,EPHA5诱导的细胞活力、细胞凋亡、干细胞标志物以及干细胞成球能力均可被FLI-06逆转。结论EPHA5在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耐药患者血样中的表达水平下调,且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EPHA5的缺失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凋亡及增加DNA合成从而增强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对曲妥珠单抗的耐药性。EPHA5可以通过Notch1和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乳腺癌肿瘤干细胞干性发挥其影响曲妥珠单抗的敏感性的作用。本文研究结果提示,EPHA5有望成为逆转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耐药的新靶点。(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张修坤,吕勇,沈兆艳,吴世林[2](2019)在《植物精油与硫酸粘杆菌素对不同菌株抗耐药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探讨植物精油(商品名:智然香,天然百里香酚≥1.2%;天然香芹酚≥2.3%)与硫酸粘杆菌素对不同菌株的抗耐药性。本试验采用琼脂平板法,在不同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植物精油与硫酸粘杆菌素并接种不同世代、不同分离源的大肠杆菌和乳酸菌,测定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植物精油与硫酸粘杆菌素的效价比随着世代的不同、分离源的不同而差异较大。植物精油对第1代和第3代的野生型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和2.1%;对第1代和第3代野生型乳酸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2.2%。硫酸粘杆菌素对第1代和第3代野生型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8%和2.7%;对第1代和第3代野生型乳酸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8%和1.5%。植物精油对标准型大肠杆菌和野生型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2%和2.0%,对标准型乳酸菌和野生型乳酸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20%和2.30%;硫酸粘杆菌素对标准型大肠杆菌和野生型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1%和1.8%,标准型乳酸菌和野生型乳酸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8%和2.1%。所以,在本试验中,植物精油的抗耐受性要好于硫酸粘杆菌素。(本文来源于《广东饲料》期刊2019年04期)
李娟,王毅,樊丽,华梅,原晓龙[3](2019)在《牛樟芝发酵液提取物抗耐药性细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抑菌圈法评价牛樟芝乙酸乙酯提取物对7种多重耐药性人体致病细菌(肺炎克雷伯菌、溶血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绿脓杆菌)的抗菌活性,并检测相应致病细菌的最低抑制质量浓度.结果表明:牛樟芝提取物对7种供试细菌均有显着的抗菌活性.对多重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制质量浓度达到6. 25 mg·m L-1,而质量浓度为50. 00 mg·m L-1的6种抗生素(氯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对鲍曼不动杆菌均没有抑菌效果. 50. 00 mg·m L-1的牛樟芝提取物对绿脓杆菌的抑菌效果优于相同质量浓度下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该研究有利于新型抗耐药性细菌药物的研发.(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彭坤,杨毅[4](2018)在《中药抗耐药性细菌研究文献回顾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文献评价的方法对中药抗耐药性细菌的种类、机制、实验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收集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医学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2010年1月—2017年12月关于中药抗耐药性细菌的实验及临床试验文献,对其中药种类、作用耐药菌、实验方法、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1篇,涉及单味中药57种、复方12种、中成药7种,涉及耐药性细菌15种。纳入细菌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抗耐药性结果按照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制订的药敏试验判定标准。实验方法包括中药煎剂直接体外抑菌法、噻唑蓝比色法、含药血清体外抑菌法共3种,中药抗耐药性机制分为直接抑制作用和间接抑制作用。结论:中药在抗耐药性细菌方面的效果已经得到证实,开展多角度、大样本、多中心的中药抗耐药性细菌的实验及临床试验,并进一步完善中药预防、逆转细菌耐药性机制研究,是今后相关专业的目标及方向,也是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及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来源于《中医研究》期刊2018年12期)
马妮[5](2018)在《新型多肽—阿霉素-miR-脂质体肝癌靶向治疗及抗耐药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肝癌(HCC)是世界上第六大恶性肿瘤,其死亡率较高。在我国部分偏远地区特别是南方沿海地区的农村中占第二位,仅次于胃癌。肝硬化是HCC发生的基础,HCC患者每年新增病例、全球发病率不断增加。目前HCC的临床治疗面临巨大瓶颈问题:绝大多数患者丧失了手术治疗时机,而且,不管作为手术后化疗、以及非手术病人的保守治疗,都必须以化疗作为主要的、唯一的临床治疗措施。但是,目前临床化疗药物由于以下两点而呈现疗效不佳、毒性巨大、多药抗药性(MDR)建立迅速的巨大瓶颈。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也有两条:一是大多数药物没有癌细胞/组织靶向性,或者靶向性不足;二是这些药物不能有效地抑制MDR的形成。以上原因造成目前药物治疗效果较差、毒性巨大的临床化疗特征,特别是HCC这样高度恶性的肿瘤患者临床治愈率(即临床标准的生存期)低下和短期死亡率的居高不下!根据以上所述,如何提高目前临床抗癌一线化疗药物的靶向性和抗MDR特性是癌症特别是HCC未来新一代化疗药物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希望。阿霉素(Doxorubicin,DOX)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作用于DNA的一线广谱抗肿瘤药,该药由于具有强大的癌细胞杀伤能力被认为是最有效的HCC化疗药物之一,但是,DOX巨大的毒性特别是心脏以及其他增殖性细胞的毒性十分突出。后来研发并上市了数种品牌的DOX脂质体(Lipo-DOX),该药由于易于与细胞膜融合而大大提高了 DOX在细胞内的浓度,从而明显增强了 DOX对癌细胞的杀伤效率。但是,由于该药没有明显的靶向性而使其毒性仍然很强烈,也会很快建立MDR。因此,解决靶向性、MDR逆转问题是包括Lipo-DOX在内的化疗药物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目前癌症临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上述靶向性、MDR逆转问题,设计了如下药物载体体系并完成了其体外药效的部分实验。我们前期筛选得到了 HCC靶向性12肽HCSP4,并进行了一系列包括临床标本在内的体内外人HCC细胞/组织特异性和敏感性验证,结果显示HCSP4对HCC具有非常良好的结合特异性和敏感性,所以,完全可以以HCSP4作为导向元件解决HCC靶向性问题!关于抗MDR也就是MDR逆转问题,结合文献和我们自己的数据库分析预测,认为一种miRNA(具体名称暂时不便公开)具有可以逆转化疗药物MDR的潜力,我们成功的以这种miRNA的前体(pre-miRNA)构建了其质粒表达载体。本研究以上述多肽、miRNA构建靶向HCC的具有MDR逆转特征的DOX脂质体载药体系(HCSP4-Lipo-miRNA-DOX),设想这种体系可能具有HCC高度的靶向性、明显的MDR逆转特征,从而达到DOX高效低毒、无或弱MDR的HCC治疗效果!这种设计本身具有很高的理论基础和原创性,也非常符合目前世界范围内癌症临床的实际需要。对制备的HCSP4-Lipo-miRNA-DOX通过粒径、分散系数、药物包封率、靶向性检测等进行脂质体特性研究,结果显示达到了预期要求的特性范围。为了研究HCSP4-Lipo-miRNA-DOX对HCC的治疗效应,并评估其DOX的MDR逆转能力,本研究在HCSP4-Lipo-miRNA-DOX转染细胞后,研究该脂质体载药体系对人HCC细胞HepG2和DOX耐受性人HCC细胞HepG2/ADR的细胞毒性、增殖力、运动力、凋亡的生物学效应,特别以HepG2/ADR的上述检测结果来评估其对HCC细胞DOX的MDR逆转效应。方法:1.以mirbase(http://www.mirbase.org)在线确定目标miRNA的前体序列,设计插入片段,通过合成、退火,将其插入pcDNA6.2-GW载体中,得到pcDNA6.2-GW/miRNA。2.以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HCSP4修饰的脂质体,用硫酸铵pH梯度法装载DOX药物,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与负电荷质粒相互作用的性质连接miRNA,得到一种新型HCSP4靶向的miRNA阿霉素脂质体,HCSP4-Lipo-miRNA-DOX。3.应用激光粒度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技术检测新型脂质体HCSP4-Lipo-miRNA-DOX的药物包封率高及其他脂质体特性。4.将 pcDNA6.2-GW/EmGFP 质粒代替 pcDNA6.2-GW/miRNA 对HCSP4-Lipo-miRNA-DOX体系的转染效率进行优化,通过转染人胃癌SGC7901和人肝癌HepG2对HCSP4靶向性进行评估。5.将 HCSP4-Lipo-miRNA-DOX 转入 HepG2 和 HepG2/ADR,以野生细胞和HCSP4-Lipo-DOX作为对照,应用MTT法、损伤修复法、流式细胞仪、细胞和核染色等技术检测HCSP4-Lipo-miRNA-DOX对HepG2和HepG2/ADR的细胞杀伤力、增殖、运动、凋亡的影响。6.对于该miRNA可能靶向的若干与MDR形成相关的基因表达进行了检测,实验取得巨大成功,获得了 HCSP4-Lipo-miRNA-DOX逆转MDR的初步的分子机理!该部分结果、内容将在师妹继续本研究后续研究的资料内陈述,本论文不包括该部分内容陈述。结果:1.成功构建了目标miRNA表达质粒,测序正确。2.成功制备了 HCSP4-Lipo-miRNA-DOX体系,检测其DOX药物包封率高(>90%)、脂质体形状呈球形,大小均一,分布均匀,粒径是± 130nm,符合未来体内应用要求。3.HCSP4-Lipo-miRNA-DOX 体系转染 HepG2 细胞,转染效率>80%,HCSP4 导向的脂质体靶向性良好。4.MTT、损伤修复法、DAPI染色、考马斯亮蓝染色、细胞平板克隆、流式细胞仪结果提示HCSP4-Lipo-miRNA-DOX脂质体本身为较安全的生物材料,其对HepG2和HepG2/ADR细胞的杀伤力明显增强,明显强化了 DOX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促进了 DOX促使HCC细胞的凋亡过程,并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结论:初步实验结果表明HCSP4-Lipo-miRNA-DOX脂质体载药体系是一种新型的HCC特异的治疗药物靶向递送载体体系,HCSP4-Lipo-miRNA-DOX对HepG2细胞的杀伤力强于HCSP4-Lipo-DOX,对HepG2/ADR细胞的杀伤力显着强于HCSP4-Lipo-DOX。根据上述实验结果,HCSP4-Lipo-miRNA-DOX具有良好的HCC体外治疗效应,更重要的是具有HCC治疗过程中DOX的MDR形成的显着抑制作用,使DOX药物能持续发挥其杀伤效果,这对于提高DOX临床对HCC的治疗效应、降低毒性、抑制HCC治疗后复发率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诱人社会经济效益!HCSP4-Lipo-miRNA-DOX的设计具有世界范围内的原创性,我们的上述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其对HCC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我们后续继续强化研究。同时,本实验设计和结果对于其他癌症种类及化疗药物的改造研发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曹岚清[6](2018)在《YAP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曲妥珠单抗耐药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二大癌症原因。近年来,随着肿瘤个体化治疗的不断发展,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得到很大改善。但是,肿瘤的复发和患者的耐药已成为困扰临床治疗的另一难题。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靶向治疗药物——曲妥珠单抗(又称赫赛汀)是临床治疗HER2扩增型乳腺癌的一线药物。但是,其最终耐药率高达65%,这其中包括70%的患者在治疗初期对曲妥珠单抗治疗敏感,最终也获得耐药性。因此,研究发现一些预测乳腺癌患者对曲妥珠单抗治疗的耐药性的可靠生物学指标以及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势在必行,旨在更好的指导临床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及阐明乳腺癌患者获得耐药的潜在分子机制,为二线疗法与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Hippo通路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肿瘤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其通过调节细胞的凋亡和增殖,在维持组织器官大小及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Yesassociated protein(YAP)蛋白是Hippo通路的下游效应因子,是一种转录共激活因子,而且YAP蛋白在多种人类肿瘤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YAP蛋白与不同的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决定其在肿瘤生物学中发挥不同的生物学作用。目前,YAP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无一致性结论。一些研究结果表明YAP蛋白表达与肿瘤进展、患者低生存率存在显着相关性,并且细胞核内的YAP蛋白与其他转录因子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和干性的维持。因此,YAP被认定为是癌基因和潜在的治疗靶点。然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YAP蛋白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可以抑制肿瘤的发生,参与促进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细胞干性的维持和炎症活动。实验方法:本研究拟通过免疫组织化学、CCK8、蛋白免疫印迹、实时定量PCR、流式细胞术等实验方法,结合sh RNA干扰与选择性抑制剂系统地分析了YAP在乳腺癌临床样本和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并进一步阐明YAP对HER2扩增型乳腺癌曲妥珠单抗治疗耐药的影响和相关机制。实验结果如下: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样本中YAP蛋白表达与孕激素受体(PR)蛋白表达呈显着正相关;与HER2蛋白表达、Ki67增殖指数以及淋巴结转移呈显着负相关。YAP蛋白在不同的乳腺癌分子亚型中的表达率存在着显着差异,其中在Luminal A型中阳性率最高(73.8%),在HER2扩增型乳腺癌中阳性率最低(37.5%)。2.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YAP蛋白阳性的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DFS)(P=0.001)与总生存期(OS)(P=0.005),相比于YAP蛋白阴性患者的更长;YAP蛋白阳性的乳腺IDC、Luminal B(HER2-)型以及Luminal B(HER2+)型乳腺癌患者的DFS,相比于YAP蛋白阴性患者的更长(P=0.009)。多因素生存分析表明:年龄(HR:0.573,95%CI:0.337~0.975,P=0.040)、p TNM分期(HR:2.193,95%CI:1.024~4.697,P=0.043)以及YAP蛋白表达(HR:0.547,95%CI:0.32~0.934,P=0.027)可以作为IDC患者DFS的独立预测因素;PR蛋白表达(HR:0.073,95%CI:0.012~0.443,P=0.004)可以作为IDC患者OS的独立预测因素。3.YAP蛋白在曲妥珠单抗治疗敏感细胞株BT474-TS(Trastuzumab sensitive)细胞与曲妥珠单抗治疗耐药细胞株BT474-TR(Trastuzumab resistant)细胞中的均有表达,但总蛋白表达量并无显着差异。在经曲妥珠单抗治疗后,BT474-TS细胞中YAP蛋白细胞核蛋白表达量显着增高;BT474-TR细胞经治疗后,YAP蛋白细胞核蛋白表达量则显着降低。4.BT474-TS细胞在经曲妥珠单抗治疗后,p-AKT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而BT474-TR细胞在经曲妥珠单抗治疗后,p-AKT蛋白表达量则显着升高。5.通过sh RNA沉默BT474-TS细胞中YAP基因表达后,曲妥珠单抗对沉默组BT474-TS细胞的抑制作用显着减弱;;与空载组相比,沉默组经曲妥珠单抗治疗后p73的表达量显着降低;沉默组中曲妥珠单抗治疗24小时肿瘤细胞凋亡减少;并且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表达量显着降低。6.与BT474-TR细胞不加药对照组和单独药物治疗组相比,曲妥珠单抗与GSK690693(AKT抑制剂)联合治疗对BT474-TR细胞的抑制作用显着升高;肿瘤细胞凋亡增加、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表达量显着升高YAP蛋白细胞核表达量显着升高、p73表达量显着升高。7.接受紫杉醇、多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TAC)方案新辅助化疗或多西他赛、卡铂联合曲妥珠单抗(TCb H)方案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前活检组织样本中YAP蛋白表达与p73蛋白表达呈显着正相关(P=0.049,P=0.010)、与p-AKT蛋白表达呈显着负相关(P=0.016,P<0.001);在TCb H方案治疗后手术样本中YAP蛋白表达与p7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02),在TAC方案和TCb H方案治疗后手术样本中YAP蛋白表达与p-AKT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P=0.001,P=0.002)。TAC方案治疗后手术样本与治疗前样本相比p-AKT蛋白的表达显着降低(P=0.010)。8.接受TAC方案新辅助化疗和接受TCb H方案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的p CR率都与化疗前样本中p-AKT蛋白表达呈显着负相关(P=0.005,P=0.018);TCb H方案治疗前活检样本中YAP蛋白表达和p73蛋白表达均与患者的p CR率呈正相关(P=0.018,P=0.040)。本实验结论:1.YAP蛋白高表达可以作为乳腺癌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预后预测因子,尤其是对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预测。2.YAP蛋白与p-AKT蛋白表达可以做为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因子。3.乳腺癌细胞中AKT的异常活化,抑制了YAP-p73诱导的细胞凋亡,削弱了曲妥珠单抗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导致肿瘤细胞获得对曲妥珠单抗的耐药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4-01)
李代英,侯宇,张奎远,王厚伟,吕荣菊[7](2017)在《中药抗耐药性菌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抗生素作为临床中最为重要的抗菌手段之一,目前随着耐药性菌的出现和扩散,其在医疗应用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中药种类丰富且安全性高,为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思路,该文针对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将现阶段中药逆转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工程》期刊2017年11期)
[8](2017)在《侯廷军教授团队发表新型抗耐药性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研究成果》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11月3日《ACS中心科学》(ACS Cerural science)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药学院侯廷军教授团队题为"Combating Drug-Resistant Mutants of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with Potent and Selective Typel1/2 Inhibitors by Stabilizing Unique DFG-Shifted Loop Conformation"的研究论文(http://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centsci.7b00419)。该研究报道了一类新型的抗耐药性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桥联"小分子,体外活性优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已上市(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蔡刘体,陆宁,汪汉成[9](2017)在《烟草青枯菌FQY_4的抗生素类抗/耐药性相关基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烟草青枯菌基因组中抗/耐药性基因作用机理。在烟草青枯菌FQY_4基因组测序的基础上,结合培养青枯菌的半选择性培养基中抗生素的使用,采用基因注释及同源基因比较法,分析青枯菌FQY_4基因组携带的抗/耐药性相关基因。结果显示:青枯菌FQY_4染色体上和巨大质粒上分别有6个和12个与多抗/耐药性相关的基因,包括多粘菌素耐药蛋白基因、膜融合蛋白CmeA基因、二甲基腺苷转移酶基因、膦胺霉素耐药性蛋白基因、外膜多耐药性系统相关基因和抗四环素基因序列。(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10期)
吕邵娃,杨阳,赵爽,孙爽,郭玉岩[10](2017)在《线叶菊抗耐药性细菌感染有效部位的抗菌活性谱效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线叶菊指纹图谱,阐明共有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对抗菌药效贡献的大小,揭示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建立线叶菊的指纹图谱,流动相乙腈-PBS(0.1 mol·L~(-1)磷酸二氢钠与2%冰乙酸1∶1混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60 nm。通过线叶菊不同批次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葡萄球菌、副乙型伤寒杆菌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来反映其抗菌活性,利用多元线性回归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谱效关系。结果:多元线性回归法可知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副乙型伤寒杆菌有作用的峰共有9个。灰关联度分析得出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异荭草素、异杜荆苷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东莨菪内酯、杨梅素、木犀草苷、圣次草苷、异槲皮苷与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木犀草素和槲皮素3-O-芸香糖基-7-O-葡萄糖苷与白色葡萄球菌相关;圣次草苷、芒果苷、杨梅素、芦丁、东莨菪内酯、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与副乙型伤寒杆菌相关,上述抑菌关联度均达到了0.8以上。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简便、重复性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7年24期)
抗耐药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试验旨在探讨植物精油(商品名:智然香,天然百里香酚≥1.2%;天然香芹酚≥2.3%)与硫酸粘杆菌素对不同菌株的抗耐药性。本试验采用琼脂平板法,在不同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植物精油与硫酸粘杆菌素并接种不同世代、不同分离源的大肠杆菌和乳酸菌,测定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植物精油与硫酸粘杆菌素的效价比随着世代的不同、分离源的不同而差异较大。植物精油对第1代和第3代的野生型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和2.1%;对第1代和第3代野生型乳酸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2.2%。硫酸粘杆菌素对第1代和第3代野生型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8%和2.7%;对第1代和第3代野生型乳酸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8%和1.5%。植物精油对标准型大肠杆菌和野生型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2%和2.0%,对标准型乳酸菌和野生型乳酸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20%和2.30%;硫酸粘杆菌素对标准型大肠杆菌和野生型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1%和1.8%,标准型乳酸菌和野生型乳酸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8%和2.1%。所以,在本试验中,植物精油的抗耐受性要好于硫酸粘杆菌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耐药性论文参考文献
[1].冯婉婷.EPHA5调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耐药性的作用及机制探讨[D].南京医科大学.2019
[2].张修坤,吕勇,沈兆艳,吴世林.植物精油与硫酸粘杆菌素对不同菌株抗耐药性研究[J].广东饲料.2019
[3].李娟,王毅,樊丽,华梅,原晓龙.牛樟芝发酵液提取物抗耐药性细菌活性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彭坤,杨毅.中药抗耐药性细菌研究文献回顾性分析[J].中医研究.2018
[5].马妮.新型多肽—阿霉素-miR-脂质体肝癌靶向治疗及抗耐药性效应[D].陕西师范大学.2018
[6].曹岚清.YAP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曲妥珠单抗耐药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8
[7].李代英,侯宇,张奎远,王厚伟,吕荣菊.中药抗耐药性菌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工程.2017
[8]..侯廷军教授团队发表新型抗耐药性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研究成果[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
[9].蔡刘体,陆宁,汪汉成.烟草青枯菌FQY_4的抗生素类抗/耐药性相关基因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7
[10].吕邵娃,杨阳,赵爽,孙爽,郭玉岩.线叶菊抗耐药性细菌感染有效部位的抗菌活性谱效关系[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