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政治观论文-刘逸夫

生态政治观论文-刘逸夫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政治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政治,生态文明,生态环境,政治观教育,人与自然,养成教育,社会主义建设,政治社会化,教育合力,消费教育

生态政治观论文文献综述

刘逸夫[1](2019)在《浅议大学生生态政治观的养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青年群体在新时代的最主要代表。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兴,关键在于大学的养成教育是否有效(本文来源于《韶关日报》期刊2019-03-30)

刘吉发,何梦焕[2](2018)在《习近平生态政治观的多维透视》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同志的生态政治观,既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思想的传承创新,也是当代中国生态政治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历史地形成了生态本原观、生态动力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民主观和生态战略观五维一体的逻辑结构。凝聚政治共识、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生态方式、开展国际合作,立体化标识着习近平同志生态政治观的实践路径,从而构成了引领当代中国政治实践良性发展的生态文化。(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崔海宏[3](2015)在《马克思生态政治观及其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严峻的环境问题逐渐威胁着人类的日常生活。马克思尽管没有明确的提出生态政治思想,但他从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异化和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等方面的阐述中蕴含了深刻的生态政治思想。马克思的生态政治思想是在与普鲁士专制制度的斗争以及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反方式的弊端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主要包括马克思生态政治观指出了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强调了解决生态危机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解决生态危机的具体措施等内容。马克思的生态政治思想是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前提。它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对解决生态危机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而且导致了绿色政治的兴起,引起了国际社会解决生态问题的广泛参与。总之,马克思的生态政治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因此,研究马克思的生态政治思想显得尤为重要。今后我国在社会发展中必须遵循生态环境发展的规律,制定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本论文除了引言之外主要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生态危机和马克思生态政治思想的解读。本部分是从两个方面阐述马克思的生态政治观的。首先,阐明了生态危机的含义及表现,生态危机的内涵,并最终总结出马克思提出生态政治思想的最终目的。其次,通过马克思生态政治思想形成的过程来更深刻的体会马克思生态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在他的着作中并没有明确的提出生态政治等有关涵义,但是,在它的一系列着作中无不体现着他的生态政治思想。第二部分,本部分主要探讨马克思生态政治思想的内容。本部分主要从叁个部分论述了马克思生态政治思想的内容。第一,马克思生态政治观指出了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第二,马克思生态政治观强调了解决生态危机的重要性;第叁,马克思生态政治观提出了解决生态危机的具体措施。通过对马克思生态政治思想这叁点主要内容的阐释,更加直接明了的理解马克思生态政治观的主旨。第叁部分,马克思生态政治观的当代价值。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马克思生态政治思想的价值。一方面。论述了马克思生态政治思想的理论价值。另一方面,主要论述马克思生态政治思想的现实价值。从文章的篇幅可以看出,本文着重阐释马克思生态政治思想的现实意义。马克思的生态政治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指导作用。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马克思生态政治思想的重要性不断凸显。马克思的生态政治思想中不仅阐述了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而且其中更有解决生态危机的有效措施,这对解决当代的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8)

崔海宏[4](2015)在《科尔曼生态政治观及其当代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化的发展不仅带来经济的飞速进步,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极大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至少与任何高速现代化国家一样令人不满意。水的严重短缺,重金属的严重污染,受保护动物和普通物种的消失,空气中远远超过人体可接受标准的致癌物的存在等,这一切都迫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的发展,生态政治环境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美国着名的环境学家丹尼尔·科尔曼运用环境政治学的理念,揭示了环境危机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系列办法,本文通过对科尔曼生态政治观内容的解读,深刻揭示出科尔曼生态政治观的当代启示。(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5年04期)

汤晓滋[5](2014)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生态政治观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瓶颈问题,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加强新形势下党的生态政治观分析研究,有助于真正消化吸收党的主张,并自觉付诸行动,促进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4年26期)

刘然,刘逸夫[6](2014)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政治观》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政治观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阶级、政党、社会集团以及公民对生态政治问题所持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态度。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政治观,其主要内容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种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观的产生及发展受制于全球化、我国环境现状、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党的理论创新等五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本文来源于《科学社会主义》期刊2014年01期)

肖凤良,吕有云[7](2013)在《论道教的绿色——生态政治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西方兴起的绿色政治,实质上就是生态政治。绿色政治运动在理论上对中国道家哲学情有独钟,是因为包括道教在内的道家哲学具有丰富的生态政治思想。道教哲学是一种最广泛意义上的爱生、重生的生命哲学,表现在其政治理想中就是主张建立一个人与宇宙万物和谐发展,人与人平等而公正,个人身心健康和谐的"太平"世界,体现出了一种高度的生命关怀。这与当代的绿色政治思潮及其实践在核心观念上是相通的。道教的生态政治观为当代绿色政治运动及理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杨日鹏[8](2012)在《党的历代领导人生态政治观的演变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梳理党的历代领导人生态政治观的演变,兼具理论和现实意义。从毛泽东的"人定胜天"到邓小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从江泽民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到胡锦涛系统阐述生态文明,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党的执政能力得到了加强。这不仅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精神,而且表明党有能力带领我们走向新的文明时代。(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12年02期)

康杰[9](2011)在《生态政治观视野下的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政治观是对原有政治观念的一次革新,从政治和生态的角度诠释了全新的政治思维。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务院批准的两型改革试验区,传统的政治观念束缚了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步伐。长株潭城市群应打破原有的行政体制,加强生态立法,完善政府生态绩效考核,推进叁市政府的通力合作,加快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以人才为支撑,着力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的和谐、稳步发展。(本文来源于《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王笑笑[10](2011)在《科尔曼的生态政治观》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危机日益加重,生态政治环境观逐渐作为一种主流的环境价值理念而被社会大众所接受,美国着名的环境学家丹尼尔.科尔曼运用环境政治学的理念,向人们揭示了环境危机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本文通过将传统环境观与生态环境进行比较,从而对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1年12期)

生态政治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习近平同志的生态政治观,既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思想的传承创新,也是当代中国生态政治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历史地形成了生态本原观、生态动力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民主观和生态战略观五维一体的逻辑结构。凝聚政治共识、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生态方式、开展国际合作,立体化标识着习近平同志生态政治观的实践路径,从而构成了引领当代中国政治实践良性发展的生态文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政治观论文参考文献

[1].刘逸夫.浅议大学生生态政治观的养成[N].韶关日报.2019

[2].刘吉发,何梦焕.习近平生态政治观的多维透视[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3].崔海宏.马克思生态政治观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15

[4].崔海宏.科尔曼生态政治观及其当代启示[J].学理论.2015

[5].汤晓滋.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生态政治观探析[J].学理论.2014

[6].刘然,刘逸夫.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政治观[J].科学社会主义.2014

[7].肖凤良,吕有云.论道教的绿色——生态政治观[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8].杨日鹏.党的历代领导人生态政治观的演变与启示[J].理论界.2012

[9].康杰.生态政治观视野下的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0].王笑笑.科尔曼的生态政治观[J].科技信息.2011

标签:;  ;  ;  ;  ;  ;  ;  ;  ;  ;  

生态政治观论文-刘逸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