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原始生命意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英雄,悲剧精神,主体意识
原始生命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沙凯迪[1](2016)在《《山海经》英雄神话中的原始生命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山海经》作为一部神话色彩浓厚的古地理志,抒情言志成分较少。但是其英雄神话中所蕴含的人类原始社会时期的生命意识和反抗精神是直观的。这些英雄既是力和勇的象征也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化身,他们在斗争过程中展现了一种昂扬的生命力;展示了人类在童年时期不懈求知、探索和改造世界的顽强意志,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意识。本文以鲧、刑天、夸父、精卫的神话为例,来探讨先民对生存的渴望、对生命永存的不断追寻。以及这些英雄被赋予的各种品质如何在漫长的历史生活中沉淀成为一个民族的性格。(本文来源于《同行》期刊2016年09期)
向远虎[2](2012)在《论“撒叶儿嗬”中的原始生命意识和狂欢化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撒叶儿嗬是鄂西土家人的"肉莲包",在诠释生命哲学中找到了"生死"的"互渗"与"交感"的方式,实现了"娱神"到"娱人"的自然过度。无论从时空角度,还是主题内容都能揭示其狂欢化性质。(本文来源于《文学界(理论版)》期刊2012年04期)
白丽娅[3](2009)在《原始生命意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始生命意识是原始先民对生命问题的感知和理解,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生命的起源、演变、本质、去向和人生的命运、价值等一系列问题。在远古时代,人类虽然处在思维发展极为简单的阶段,但却有试图破解生命之迷的强烈冲动。因此,在表现少数民族先民原始思想和智慧的许多神话、史诗和原始信仰中,也普遍存在关于人类的由来和演变、人的生老病死和人生命运等问题的解释和猜测。本文以云南少数民族的史诗神话和原始信仰材料为基础,在对原始意识和原始生命意识概念进行界定、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之后,侧重研究了原始崇拜中的生命意识、原始形神观和原始命运意识。在生命的起源和演变问题上,少数民族先民一方面认为人类的出现源于自然物化,另一方面却又认为是神创造了人类。他们进而认为,人类并非一诞生就是完善的,而是经过不断演化和发展才成为真正的人。在人的生命本质问题上,起初,他们认为人类的生命由纯自然物构成,并且用“以人度物”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表现出强烈的泛生命意识;后来随着图腾崇拜的出现以及原始宗教的形成和发展,先民们把灵魂视为人的生命本质和最重要的基础,并由此展开对死亡及其相关问题的思考。对于人生的命运问题,原始先民信仰鬼魂,把人生命运都归结到鬼魂的作祟上,认为人的生老病死,祸灾苦乐等命运均受鬼魂控制,从而形成了各种宗教信仰仪式和原始崇拜。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论文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原始生命意识的特点和影响。认为其特点是:处于险恶生存环境中的原始先民,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和豁达的人生观,寄寓着氏族生存繁衍的强烈欲望,以及对人类生死的永恒主题富有哲学意味的认识与思考。其主要的影响在于:原始生命意识对今天的云南少数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活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09-06-08)
刘志平,李晓明[4](2008)在《生命的狂野与自由——解读现当代文学中的原始生命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是人学,生命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文学审美对象。在中国文学主流中,文学审美生命意识以文明化后的阴柔意识为主,而生命原始血性的狂野和自由却很少进入到文学审美领域。本文从生命的原始野性角度粗略探讨一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狂野与自由的生命意识。(本文来源于《南通职业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班澜[5](2000)在《阴山岩画与原始生命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阴山岩画为对象,从叁方面探讨了其中原始生命意识的构成及表现。首先,指出原始人类在自我意识达到较高阶段,才能自觉注视生命现象,理解和解释生命现象。其思维方式是一重化认识的生命共感方式,生命意识的核心是泛生意识。进而,对原始生命意识中的元概念阴阳观和生殖崇拜,结合阴山岩画作了较深入的阐释。最后,从生命情态的表现出发,分析岩画在生命表现上的不同层面,揭示了真挚强烈的生命意识的表现,使岩画获得了艺术的生命力。(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期刊2000年01期)
曹毅[6](1995)在《“撒尔嗬”:土家人原始生命意识的独特传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鄂西南清江流域的土家族聚居地区,至今流传着一种原始古朴的丧事习俗——跳“撒尔嗬”。“撒尔嗬”在土家族民间歌舞中别具一格,其艺术表现神秘诡奇,展示着独特的民族色彩和地方气息,更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对于“撒尔嗬”的由来及表现形式,研究者多有介绍,这里不作阐述。本文主要是从“撒尔嗬”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着眼,来探讨这种古朴神奇的民俗事象千百年来久传不衰的原因之所在。 自古以来,土家族先民基本上一直活动在(本文来源于《民族论坛》期刊1995年02期)
杨志明[7](1994)在《云南少数民族史诗与神话中的原始生命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少数民族史诗与神话中的原始生命意识杨志明人们通常认为,在原始意识中是“物我不分”,主体没有自我意识的。人们也多持宗教是哲学母体,哲学萌芽、起源于宗教的观点.并且,主要是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相应意识来研究哲学及宗教的萌芽、起源问题,而忽视人类自身生...(本文来源于《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4年03期)
原始生命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撒叶儿嗬是鄂西土家人的"肉莲包",在诠释生命哲学中找到了"生死"的"互渗"与"交感"的方式,实现了"娱神"到"娱人"的自然过度。无论从时空角度,还是主题内容都能揭示其狂欢化性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始生命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1].沙凯迪.《山海经》英雄神话中的原始生命意识[J].同行.2016
[2].向远虎.论“撒叶儿嗬”中的原始生命意识和狂欢化特色[J].文学界(理论版).2012
[3].白丽娅.原始生命意识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
[4].刘志平,李晓明.生命的狂野与自由——解读现当代文学中的原始生命意识[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8
[5].班澜.阴山岩画与原始生命意识[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
[6].曹毅.“撒尔嗬”:土家人原始生命意识的独特传递[J].民族论坛.1995
[7].杨志明.云南少数民族史诗与神话中的原始生命意识[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