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WTO对我国涉外税收体系及税种结构的冲击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郑涵[1](2019)在《“营改增”后推进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金融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金融业的税收制度作为我国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为国家贡献重要的财政收入以外,也潜移默化地给金融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税收原则理论、税收中性理论、最优税制理论及税收职能理论等基础理论,通过历史与现状的纵向比较,本行业与其他行业及国际上相关国家的横向比较,揭示我国金融业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结合“营改增”顺利落地实施这一历史契机,提出税收制度完善与税收立法应相辅相成,二者相得益彰。同时本文就推进我国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和立法的指导思路和路径选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根据以上思路,本文论述内容如下:论文首先探寻我国金融业税收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进程,归纳各阶段的特点,金融业税收制度的沿革是与宏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但我国金融业税收制度发展仍需要关注一些问题。站在今天的历史时点和空间位置,对我国金融税制现状特点进行归纳和评价,更深刻的阐述了我国金融业税制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营改增”税制改革给金融业带来的影响,包括其对普遍关注的金融业税负的影响;对金融业经营模式、经营成果、管理行为等方面的影响,从多个侧面评价了“营改增”在金融税制改革中的历史作用、对金融业带来的影响和意义。本文以具有较好代表性的国有五大商业银行数据为基础,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对金融主体征收的税收,尤其是间接税,对金融主体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带来了非中性影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主体的盈利能力和效率,进而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和活力。同时,随着金融主体积极性的降低,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实证分析后,本文论述了如何体现一个科学、现代的金融业税制体系的税收中性特征,如何选择实现税收中性的路径。通过比较国际上相关国家的整体税制设计思路和税种要素,分析其税制设计背后的原因,具体从直接税和间接税两方面比较税制结构、税种选择和税种要素等,分析国际上相关国家金融业税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结合我国金融业发展实践,研究国际上相关国家税制给我国金融业税制完善带来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我国金融业双主体税种的情况下,完善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是完善我国金融税制体系的有力抓手。“营改增”改革之后,作为金融业主体税种的增值税立法已经刻不容缓。本文论述了金融税收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立法路径的选择上,应尽可能的采用原则性立法的模式,同时在法律具体内容中对相关产品服务约定清楚。在“营改增”后相对稳定的时期,应该尽可能做到先立法后改革。金融业税收制度的立法要明确立法与授权的关系,促进现代税制结构的形成,要明确政策目的,坚持税制改革的初衷。结合国内外热点问题,我国应着眼建立能适应经济全球化、防范金融危机风险、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体系。税收制度完善与税收立法相辅相成。税制完善要通过深化税制改革,凝炼税制要素来完善,又通过税收立法来引领,从而推进税收立法。而我国税收立法应具有前瞻性,更好发挥税收立法对税收制度完善的引领作用。在使完善税收制度与税收立法二者相辅相成的总体思路下,本文从作为具体立法内容的税收制度,即从直接税、间接税结构和内容角度,对税制结构、税种要素的完善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写作视角具有创新性,从适用金融业税收政策的主体角度,对“营改增”实施后推进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问题进行研究。以税收制度对金融主体在经济运行中的影响进行分析,论述金融业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营改增”改革及“营改增”后金融业税收制度对金融业的影响及推进制度完善和税收立法的相关建议。以金融业市场主体的视角,对税收制度对金融业影响进行了量化评估,包括统计性的数据分析、归纳金融业税收政策特点、“营改增”对金融机构主体税负变化及经营结果的影响、降低间接税税率对金融机构主体的影响等等,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实证分析部分的模型建立、变量设定及结论分析具有创新性。论文结合面板数据是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混合的数据特点,选取税收变量和可以代表金融业经营指标的变量,建立模型,分析得到税收对金融主体盈利能力、经营效率、信贷规模等非中性影响的结论。为后文分析实现税收中性的途径奠定了基础。在比较我国与国际上相关国家税收制度时,本文并没有简单分析税收制度内容的不同,而是从税收制度设计的理念和整体思路出发,分析税收制度设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我国金融业特点,提出我国金融业税收制度需向国际上相关国家借鉴和完善方面的建议。本文提出了以下结论:关于通过实证分析得到金融业税收影响金融主体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和信贷规模,进而影响了金融业的活力和效率,不利于体现税收中性特征的结论。提出通过尽可能全面降低税收对金融业经营的影响,降低税负,尤其是间接税税负、缩小免税范围、保证抵扣链条完整、合理设定征税环节等方式以实现税收中性,提高社会整体福利;降低税收遵从成本也是体现税收中性的重要方面,税收中性不单单体现在税收金额上,也体现在不给纳税人带来超额负担,降低税收遵从成本,提高整体社会效率方面。通过与国际上相关国家的金融业税制结构、税种要素进行比较,分析其设计原因、理念及发展思路,提出需树立大局意识、全面考虑战略性、系统性的问题,需统筹考虑税制结构、各税种的配合与衔接,在提高直接税比重、降低间接税比重的同时优化各税种要素。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我国暂时不宜开征银行税等功能性税种,但可以向国际上相关国家借鉴,合理设计间接税征税环节,试点消费地原则增值税,以更好的发挥税收中性特征,均衡税源。对于税种要素中降低税率及税率简并的方式,国际上相关国家的经济金融发展情况不同,我国在减并税率的过程中,应统筹考虑如何完善税收优惠制度。本文创新性的提出了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与税收立法的关系,二者相互推进,相辅相成。深化税制改革,凝练税制要素,完善金融业税制是推进金融业税收立法的基础;而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推进税收立法又引领税制改革。推进税收制度完善应兼顾好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抑制金融风险与推进金融创新的平衡、建立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的平衡、优化税制结构与构建地方税税制体系的平衡。我国宏观经济大形势和金融业发展热点问题不可避免的影响了金融业税制发展和演进,在金融全球化、数字化、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结合当今宏观经济和社会的热点问题,应更好发挥立法前瞻性对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的引领作用。结合金融业自身特点,本文论述了应在一种产品服务一种税收规则的方式明确税种要素的基础上,采用原则性的立法模式。同时在“营改增”实施后税种要素相对科学合理、税收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先立法后改革的路径。对于完善金融业间接税税收制度的具体建议,论文提出:1.应尽快完善传统信贷业务等核心业务间接税税收制度,短期内贷款利息支出进项税应允许下游企业进行部分抵扣,在财政收入允许的范围内,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中期,进一步允许贷款利息支出进项税全额抵扣;长期,应对金融业核心业务免税,并给融资企业配套的进项税扣除政策。2.随着我国增值税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改革,应进一步降低、简并增值税税率。短期内,参考现代生产生活服务业的进项税配套扣除政策完善金融业相关抵扣配套政策;中期,考虑调整较高两档增值税税率,适当降低金融业核心业务税率;长期,随着我国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的改革完成,对金融业核心业务免税。3.对金融业相关业务,理顺增值额,确定合理的计税基础。4.合理确定征税范围。5.将增值税改革融入到中央、地方税制建设的过程当中;中央地方的税收收入分配应保护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采用以事权定财权的原则,使地方政府具有积极性。我国可考虑由现在的按比例分成方式逐渐转变为特殊行业分配原则与消费地原则相结合的模式,对于部分特殊行业增值税收入归中央政府,用于风险防范、危机应对及补偿税式支出等,对于其他行业,结合可以调整的分成比例,试点实行消费地增值税,以更好的体现税收中性,公平各地区税负,使地方政府注重内涵式发展。6.尽快推进增值税电子发票建设,提高征管效率,降低遵从成本。7.用好税收优惠政策,有的放矢,通过完善资本市场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小微企业、农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等,使金融业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等等。对于完善金融业直接税税收制度的具体建议,论文提出:1.合理设定金融业企业所得税税负。2.合理设定所得税税率结构。3.将金融业风险防范与企业所得税制度紧密结合。4.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更好的发挥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作用等。总之,“营改增”实施后应积极推进金融业税收制度的完善,同时加快推进适应并促进金融业发展的金融业税制(如增值税制等)的立法进程。
于俊[2](2019)在《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税收制度是一国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制度改革是个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课题,从古至今,税收制度改革以制度促经济、以经济稳政治、以政治助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留下了深刻的印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统治阶级治国理政的战略考量。税收制度兼具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双重色彩,税收制度改革是通过税收制度架构设计和组成要素的边际变化来调整治理格局、增进社会福利的过程。国家治理呼唤深化税收制度改革,税收制度改革助推国家治理优化。当今世界,不论是何种性质的国家、抑或是何种发展程度的国家,在国家治理中都非常重视税收制度改革,这其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如何吸收和借鉴他人在税收制度改革中取得的有益成果,适时推进本国的税收制度改革,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对的一个理论和实践课题。鉴于税收制度改革的庞杂性、专业性和技术性,目前学术界对于税收制度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税制结构、税种设置、税收政策等较为传统单一的领域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视角开展税收制度改革研究,可以将税收制度改革由微观的、具体的工作层面提升到宏观的、战略的层面,拓展税收制度改革研究的内涵和外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制度,顺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要求,实现税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争取无产阶级自身解放的斗争中,对税收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提供了这个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税收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财税思想的中国化。在当代中国,新时代赋予税收制度改革研究的新思维、新要求、新使命,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探讨税收制度改革,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从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好地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个自信”。新中国成立以来,税收制度及其调整、改革始终伴随着共和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改革开放前,税收制度及其调整以税收集权化匹配计划经济化、以集中统一税收体制匹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税收制度及其改革以税收公共化匹配经济市场化、以公共税收体制匹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税收制度及其改革以税收现代化匹配国家治理现代化、以现代税收制度匹配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这是我国税收制度变革发展的一项基本经验。历经七十年发展,我国税收制度日臻完善,但也还存在结构布局、法律层级等方面的不足,这些瓶颈制约着税收制度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只有从新时代税收文明现代化的高度统筹布局税收制度改革,才能打破瓶颈,建立起与国家治理战略相匹配的税收制度体系。党的领导是我国税收制度改革最本质的特征和最根本的属性,是贯穿当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研究始终的一根红线。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研究中自觉融入马克思主义原理观点和党的方针政策,能够集中体现党对税收制度改革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制度的优势。新时代的税收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融洽相助益,总体布局重塑了税收制度改革的灵魂,税收制度改革强劲了总体布局的血脉。自觉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发展的“稳定器”、文化发展的“催化剂”、生态文明发展的“净化剂”、社会发展的“粘合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加速器”,是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宏观抱负和历史使命。新时代的税收制度改革既要遵循自身发展规律、也要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确保税收制度改革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避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恪守税收制度改革的家国情怀、激励国家社会公民多元治理主体同频共振,遵循市场规则、力求治理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注重统筹兼顾、发挥制度集成聚变效应,尊重契约伦理、扞卫税收权利义务生态,维护央地关系、调动两个积极性,是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中观价值和基本原则。新时代的税收制度改革需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是税收制度改革应有的姿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施行税收法治方略,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放大税收乘数效应,在公平正义精神感召下释放税收正能量,在绿水青山愿景引领下促进绿色税收发展,在多元共治价值追寻下创新税收治理方式,为各国治理中的税收制度改革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微观努力和路径探索。
孙雁冰[3](2019)在《我国税收调控合理限度研究》文中提出治国理政思想在对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思路: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和改善民生。稳中求进是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革创新是指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改善民生是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税收调控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治国理政的经济思想赋予了税收调控在特定时期特定的调控职能。由于税收调控受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支、税制体系等方面的制约,为防止税收调控无效或过度,为控制和规避税收调控可能带来的风险,本文研究税收调控的合理限度。税收调控的实施主要通过总量调整、结构调整和个别调整来进行,具体的说,税收调控通过宏观税负、税制结构和税式支出来实现。这三个方面是税收调控的三个维度,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形成政策合力,影响经济增长。本文研究这三个维度的合理限度。税收调控合理限度有一定的衡量标准,第一,经济标准。税收调控应立足于经济发展现状,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服务,其核心在于税收调控与生产力发展水平达到和谐统一。第二,财政标准。财政职能是税收的最基本职能,税收既要能满足国家必须的财政支出,又不能征收过多税收,妨碍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也就是所谓的“取之有度而民不伤”。第三,社会标准。税收调控能够对社会产生良好的外部效应,如果税收调控不能够引起积极的社会效应,那么也不能认为税收调控是有效的。将总标准应用于宏观税负、税制结构和税式支出三个维度,形成具体的判定标准。在具体标准的指导下,本文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研究税收调控三个维度的合理限度。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科学定位税收调控,税收调控不是万能的,不应赋予税收调控无法承受的任务;完善税收制度,税收调控合理限度为税制优化提供可行性建议。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税收调控合理限度,确定减税空间,优化税制结构,约束税式支出,全力服务发展大局,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促进派”;防范风险,把握好税收调控的“度”,可有效防范财政风险和扭曲风险;反映经济运行情况,为下一步的政策提供建议。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分析税收调控的理论基础,然后从宏观税负、税制结构和税式支出三个维度研究税收调控的合理限度,每个维度的研究思路是:一是进行现状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二是国际比较与借鉴,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比较,发现我国税收调控与别国的差距。三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税收调控现状及问题,确定税收调控的合理限度。最后,基于合理限度下,提出税收调控的总体设计和政策建议。本文按照“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逻辑思路,运用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展开研究,本文共分为七章三个部分,一至三章为理论分析,四至六章为实证分析,第七章为政策建议。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概念界定、研究思路、结构安排、研究方法、技术路径、重点、难点、创新点及研究存在的不足,确定了本文研究的主题、思路和基本框架。第二章文献综述。首先介绍税收调控理论,选取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的税收调控思想进行综述,接着介绍我国关于税收调控理论的研究文献。其次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宏观税负调控区间、税制结构优化模式、税式支出合理约束三个方面的文献,最后梳理了税收政策方面的文献。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税收调控合理限度的研究较少,现有文献多基于理论层面,定量研究较少,这为本文进一步研究税收调控合理限度确定了方向。第三章税收调控的理论基础。首先介绍税收调控的理论依据:社会再生产理论、市场失灵理论、风险控制理论和治国理政思想。再从宏观和微观介绍税收调控的经济效应,然后指出税收调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最后,对税收调控合理限度进行了界定。第四章我国宏观税负合理区间研究。首先介绍宏观税负的统计口径和影响因素,再对我国宏观税负进行现状分析和国际比较,然后在巴罗模型的基础上,用拉姆赛—卡斯—库普曼模型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估算我国最优宏观税负水平,最后在赤字、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探讨经济和债务所能承受的最大赤字率,最大赤字率与实际赤字率之差,全部用于减税,得到宏观税负合理区间的下限,最优宏观税负水平为上限,从而确定宏观税负的合理区间。第五章我国税制结构合理模式研究。首先介绍税制结构的层次及量化标准,分析我国税制结构的现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再从组合方式和相对地位两个方面进行国际比较,然后,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探讨宏观税负、税系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税种结构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得出税系、税类和税种结构优化方向。最后,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税制结构的优化模式。第六章我国税式支出合理约束研究。首先介绍税式支出的作用机理,接着分析我国税式支出的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然后总结国际经验,提出合理约束税式支出,先要界定好税式支出范围,再要控制好税式支出规模,还要确定好税式支出结构。第七章我国税收调控合理限度的政策建议。在前几章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章提出了税收调控的总体设计和政策建议。总体设计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总体框架。政策建议如下,第一,适度降低宏观税负:明确减税方向,选择减税策略,把握减税力度。第二,优化税制结构:继续降低增值税比重,提升消费税比重,完善企业所得税,改革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改税”,开征房地产税。第三,编制税式支出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编制目的、编制范围、成本估计、绩效评价和管理模式。本文的创新点有:第一,贯彻治国理政思想,基于风险控制视角研究税收调控合理限度治国理政的经济思想为我国税收调控提供了方向,第一,我国正处于结构性改革时期,经济质量的提升会带来经济增速的下滑,同时,经济主体的税收负担过重,无法为市场注入活力,这种情况就决定了税收调控的主基调是减税,这就对税制结构和宏观税负提出了要求,第二,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如结构转型、创新驱动、改善民生等,这些对税式支出提出了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自觉的防范各种风险,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健全各方面的风险防范机制。本文从风险控制的视角研究税收调控三个维度的合理限度,可保证税收调控的有效性,可规避税收调控可能带来的风险。第二,估算宏观税负合理区间,服务减税政策本文基于改进的巴罗模型测算了最优宏观税负水平,该水平作为宏观税负合理区间的上限,又综合考虑赤字率、负债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关系,测算出宏观税负合理区间的下限。结合我国宏观税负现状,发现宏观税负水平偏高,应采取减税措施,该结论与我国当前的政策方向一致。用实际宏观税负率与合理区间下限的差乘以国内生产总值,得到最大减税规模。这从事前角度为我国当前减税政策提供参考,利于我国掌控减税空间,合理利用税收调控。第三,用实证分析法论证了税制结构的调整方向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税系结构、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实证结论是,提升直接税占比,宏观税负下降,经济增长。用工具变量法分析税种变动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结论是降低增值税比重、营业税比重和个人所得比重有利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消费税比重和企业所得税比重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显着。这些结论为我国税制结构调整提出了方向。第四,形成三位一体的税收调控体系宏观税负、税制结构和税式支出三个维度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共同构成税收调控体系。从政府视角出发,政府调整税种以及税种要素,税制结构变动体现普遍性和确定性。政府通过税式支出对特殊纳税人进行税收减免,体现特殊性和灵活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确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作用结果显示为宏观税负水平。宏观税负又反作用于税制结构和税式支出,宏观税负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进而影响税制结构,影响税式支出的规模、方向及侧重点。本文基于风险把控视角研究这三个维度的合理限度,旨在发挥政策合力,形成三位一体的税收调控体系。
陈思瑞[4](2019)在《论营改增后中国地方主体税种的应然选择》文中指出曾几何时,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法治水平薄弱的情况下,取得了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中国式奇迹。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调动了中央与地方发展的两个积极性。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使各级政府各自招商引资、打造优良的投资环境,从而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税收是国家赖以生存发展、政府赖以正常运转的经济命脉。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在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运用税收政策把控经济发展的方向盘。1994年分税制改革,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历史上的里程碑,以经济分权冲破行政分权的局限性,充分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的理财积极性,改变了央地政府之间传统的博弈关系,提高了中央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为后续财税体制深化改革奠定了基本框架。2016年,营改增全面推行,长期担任地方主体税种的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引致地方主体税种缺失、地方税体系支离破碎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选择和培育新的地方主体税种,打造健全的地方税体系,再次调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成为当前深化财税体制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营改增后,营业税消失,增值税五五分成的过渡期即将结束,本文在探索地方税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之后,提出在当前阶段应摒弃以税收立法权或税收征管权作为地方税划分依据的观点。以税收收益权作为地方税的划分准,将地方享有收益权的税种都纳入地方税体系的考察范围之中。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的中心,在税种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健全地方税体系,必须先明确地方主体税种,确立地方主体税种的选择标准,构建层级清晰的税收体系。在归纳外国地方税体系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在微观层面,地方主体税种应当能够满足地方财政需求,保障地方财政自主权,并对地方政府行为形成正面的激励效果;在中观层面,地方主体税种应当兼顾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和地方区域调控能力,并反映地区居民的差异化公共受益程度;在宏观层面,地方主体税种应具备税收正义的价值取向,满足实质正义、程序正义和制度正义三个维度的要求。基于此,通过联动的立法改革,构建“消费税+资源税”的双主体税种结构,是营改增后地方主体税种的适当选择。
刘胜[5](2018)在《税制结构与居民消费:理论与实践》文中指出现阶段经济增速放缓的不可避免,既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性,也是外部环境不佳导致的结果。一方面,全社会固定投资同比增速自2011年以来以持续回落,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城镇化率的提高,投资难以实现以往的高贡献度水平;另一方面,自2010年开始中国的进出口同比增长率逐年降低,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贸易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大不如前。至此,“三驾马车”中仅剩的消费,却早自2000年以来就出现了极大的下滑,近年来虽有抬头的迹象但依然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投资和贸易受阻的情况下重拾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如果要扩大内需,那么最终还是要回到解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能力这一问题上来。要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一是要提高居民的劳动或资本收入,二是降低居民的税收负担。前者主要从内生增长的角度来考虑,这与现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息息相关。后者主要从政府财政手段的角度来考虑,更准确的说是税收手段。居民税收负担包括所得类税收负担和消费类税收负担,他们分别指对居民所得征税和对消费行为征税。如果单从某一税种的角度来看,税收都会降低个人的消费水平,但如果从社会整体水平来看则不然,比如个人所得税一方面降低了个人收入水平不利于消费,但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个人所得税具有累进的特性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利用低收入人群的高边际消费倾向从而整体上促进居民消费。单一税种如此,更遑论众多税种的不同组合方式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居民的税收负担水平与税制结构是息息相关的。由于贸易、投资受阻,消费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要促进消费,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降低居民的税收负担又成为了重要问题,要解决居民税收负担的问题,又要从税制结构调整入手。因此,要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过缓的问题,关键在于税制结构如何调整。虽然在逻辑上这一推理是成立的,但实际理论是否支持?税制结构实际中如何影响居民消费?本文首先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描述了税制结构与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是在Banchard(1985)的无限期界世代交叠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包含税制结构在内的最优化模型,分析了税制结构对消费的整体影响;二是通过税收归宿模型分析税制结构对商品(或服务)价格的影响机制。其次,本文从一般性上分析了税制结构与居民消费的关系。通过使用89个国家(地区)1990-2015年的跨国面板数据,估计了所得税、流转税与财产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所得税和财产税有利于居民消费,而流转税不利于居民消费。为了进一步降低方程的内生性,利用计量方法剥离出消费偏差,重新评估了税制结构对消费偏差的影响,结果同样支持前文的结论。最后进一步分析税制结构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结论显示所得税和财产税的收入效应更大,而流转税的替代效应更大。再次,本文还分析了税制结构与消费外溢之间的关系。近些年来,消费外溢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中外的税制结构不同,中国的间接税占总体税收比重偏高,而间接税会嵌入到商品的价格之中,进而抬高国内商品的价格,导致境内外商品价格之间的“反差”或“倒挂”。鉴于此,本文利用97个国家(地区)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间接税促使了消费外溢的产生。然后,本文选取了农村税费改革与“营改增”这两起事件,从可支配收入与消费税负担的角度分析了税制变革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税费改革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率的上升,且这一效果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特征。对比第一阶段的改革效果和第二阶段的改革效果,更证明了降低居民直接税税收负担对促进消费的有效性。“营改增”则通过降低企业流转税负担,间接降低了包含在商品中的单位含税量,最终降低了商品价格促进了居民消费的增长。最后,基于以上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论,本文结合现阶段中国发展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黄磊[6](2019)在《税收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该行业的发展壮大对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促使农业产业链条延长,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并提高农民收入,促进该行业成长,是平衡农产品产能过剩,减少农业产后损失,提高农产品综合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初期投资少、产品周期短、投资回报快是农产品加工业的价值属性,这决定其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初、中期应被优先发展。我国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加快成长,但该行业在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特别是精深加工转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该行业存在库存压力较大,副产物综合利用不高,企业资金缺口、人才缺口较大,进口农产品冲击国内市场等一系列问题。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各项激励经济的政策当中,税收政策无疑是影响其发展的最直接动因之一。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经济手段,在协调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基础产业建设等方面起到了有效的政策引导作用,任何产业发展与税收政策均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针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需要,加快研究制定促进该行业发展的税收新政策,为农产品加工业的税收政策进行量体裁衣,是支持这个行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尚无系统地制定针对农产品加工业的税收政策,相关税收政策仅松散的限于部门规章和部分行政法规,且以减税惠税为主,税收的管控引领作用弱化。本文重点从税收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影响角度入手,在详细梳理我国目前支持农产品加工业政策发展历程和深入分析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找到税收、农产品加工业的相互关系,并测算农产品加工业财务指标的变化对其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税收通过对财务指标的作用进而影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效应程度,分税种分行业讨论税收对行业收入的作用,同时通过借鉴国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先进经验,设计税收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促进机制,从而提出实现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对农产品加工业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税收影响行业发展的效应和税收影响行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等相关理论基础,为通过制定税收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对支持该行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演变过程进行分析,以时间为线索,根据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将政策支持的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初始阶段、转型阶段、成熟阶段、完善阶段,每个阶段从国家宏观政策和具体税收政策两个维度进行梳理和特点总结,再着重分税种整理、评价现行促进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之后深入考察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时空特征,从总体发展、区域发展和子行业发展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对农产品行业总体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性分析,通过计算区位熵来比较各子行业在我国七大区域的发展差异,通过计算各子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来分析各行业的结构特征,从而掌握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趋势,为下文的进一步数理分析奠定了基础。第二,从宏观层面上研究了农产品加工业、税收、农业和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发现这四个变量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析方法,具体观察四个变量的作用模式、影响效果,发现税收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变化的贡献程度在是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减税政策在短期内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但长期来看会抑制该行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与农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从微观层面上研究了税收、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关系,运用面板数据构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模型。测算出这几个因素对农产品加工业各行业的影响程度,并研究税收对财务指标的作用效果和税收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效应,找到了税收促进农产品加工各行业的传导模式;从微观层面上分税种、分行业研究了具体税种作用于不同农产品加工子行业的效应,从总量和增速两个角度分析了各行业的税收特性,用计算出的各行业税负来衡量各行业的实际纳税水平,通过比较各行业的各税种税负找到该行业的生产行为特点。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计算各税种税负与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相关系数和显着性,找到了各税种税收与行业发展的内在关系,为提出对各行业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建议提供依据。第三,研究部分发达国家在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方面的措施,通过对这些国家国情及农产品加工业实际情况的综合分析,了解国外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情况,借鉴这些国家的有效举措。对我国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进行优化设计和提出对策建议,通过之前实证分析的结果,建立税收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对影响农产品加工业的税制税种提出改良建议,最后提出完善农产品加工业税收政策的对策建议和确保政策有效执行的税收征管保障措施。
金德谷[7](2016)在《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例》文中提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党中央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事关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在边疆民族地区先后推出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计划”、“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或发展工程,同时出台了与国家战略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到边疆民族地区投资兴业,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筹集了资金。国家和地方政府从财政收入中投入资金,推动建设边疆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加快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当前,学界从经济学、税收学等学科研究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成果较多,却较少从民族学视角入手,分析和讨论税收如何促进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个案,在实地田野调查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方法考察税收在促进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取得的成效。此外,在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笔者还将重点关注边民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民族关系状况。本文认为,税收对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促进作用。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通常凭借两种途径: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相关的税收政策,使之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招商引资,鼓励企业发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二是税收收入作为国家资源再分配的工具,成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等领域的动力来源和物质支撑,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凭借税收的途径促进了边疆民族的发展,增强了边民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推动并构建了和谐的民族关系。除绪论外,本文共分六个章节。在本文绪论部分,笔者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相关概念和理论以及田野调查点概况。第一章为“满洲里市税收概况”。在这一章中,笔者首先简述满洲里市征税的历史,此后,运用税收学的分析方法对当前满洲里市国税和地税数据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状况。比如运用宏观税负分析,得出满洲里的税负在合理区间运行;运用税收弹性分析,表明满洲里的税收增长要快于经济增长。从税种结构来看,满洲里的税收主要来源包括营业税、增值税等;从产业结构来看,满洲里税收来源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而从企业经济类型来看,满洲里税收来源囊括了国有企业和股份公司。在本章的后半部分,笔者还借助个案访谈材料,对满洲里市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税收情况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状况进行比较,考察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税收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影响。在第二章中,重点探讨了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核心,那么,税收如何促进满洲里的经济发展?本章以税收三大支柱:对外贸易、旅游业和工业为主要分析对象,同时分析了税收对满洲里畜牧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发展。对外贸易在满洲里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为满洲里财政收入贡献占60%。国家出台的《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在边疆民族地区鼓励发展边境贸易,对边境小额贸易企业采取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政策,之后调整为财政转移支付,扶持边贸企业发展。此外,对边民互市规定货值范围内的生活用品采取免关税的政策,激活了边贸市场,促进满洲里对外贸易的发展。旅游业是满洲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家将西部地区旅游景点和景区经营纳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税收优惠政策范围,享受企业所得税15%的优惠政策,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出台扶持旅游业发展政策,比如对农家乐、牧户游等旅游项目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对旅游包机业务返还50%的营业税优惠政策,促进了满洲里的旅游业发展。工业发展是满洲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满洲里市政府根据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税收政策制定了鼓励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工业发展减免企业所得税,企业设备抵扣税收等,促进了满洲里的工业发展。2005年1月,内蒙古比全国提前一年取消了牧业税,这对满洲里的畜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调整营业税的起征点方面,满洲里市政府从2009年的5000元提高到2011年的2万元,鼓励各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从而促进满洲里批发零售业的发展。总体而言,满洲里市的各项税收政策和措施,较快地促进了满洲里市的经济发展。在第三章中,笔者主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关系。当税收收入纳入财政收入之后,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的途径,把税收资金(财政收人)投入到边疆民族地区的重点项目和城市建设、民族教育和医疗卫生发展、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领域,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边民生活质量提高及文化发展。根据每年财政投入社会建设的资金分析,满洲里政府在社会各领域建设的资金投入是逐年增加的,而且重视民生事业发展,2013年,其民生领域的支出甚至占到财政总支出近40%。在社会保障与就业领域,满洲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从2004年的130元提高到2014年的540元。同时当地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逐年增加。在就业方面,国家出台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失业人员,享受税收抵扣,促进当地失业人员再就业。2004年到2014年满洲里的城镇失业率维持在4%左右,反映了满洲里就业发展良好。边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反映满洲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提高,可支配收入从2009年到2014年提高了1.67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从2005年到2014年提高了4.53倍。此外,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建设文化基础设施,举办节庆活动,出台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了满洲里的文化发展。在第四章中,重点从当地少数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出发,探讨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关系。少数民族的发展,首先体现在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上。政府通过投入财政资金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鼓励少数民族孕妇去医院住院生产,满洲里市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较快。此外,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到满洲里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到满洲里就业,这样外来少数民族的流入,带来满洲里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通过1990年、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笔者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满洲里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原因。在生计方式变迁方面,历史上满洲里牧区的少数民族主要从事游牧生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到满洲里发展,提供较好的工资待遇,很多牧民放弃游牧生计,选择到城市企业工作。国家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商家发展民族服饰,不仅弘扬了民族文化,还促进了就业和经济增收。20世纪90年代,国家对少数民族重大节日活动,比如蒙古族祭敖包、回族古尔邦节等节日屠宰牲畜免除屠宰税,之后又逐步取消了屠宰税,这对少数民族饮食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此外,在住房方面,政府财政投入建设公租房、廉租房,对少数民族棚户区改造,及其购买第一套住房享受契税低税率优惠,带来了少数民族住房的发展。在交通方面,政府投资修巷道、硬化道路,方便少数民族出行。这些措施提升了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使得当地的民族关系得以和谐发展。第五章主要讨论边疆、税收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税收促进满洲里整体的社会发展,边民受益,从而增强了边民国家认同。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比邻国呈现出更好的发展态势,这也增强我国边民对于自己国家的认同。在日常生活中,边民对于未来生活的选择往往有着非常理性的认知,“用脚投票”选择他们认为税收环境、发展环境更好的国家发展。在不同场域中,不管是少数民族、汉族的民族区分,还是中国人、蒙古人、俄罗斯人的国籍区分,边民往往会选择那种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身份来认同。在本文最后一个部分,笔者对税收在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思考。在这一章中,笔者首先讨论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税收功能、特点和影响,分析满洲里税收与经济的数量关系,分析税收杠杆与满洲里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内在关联,以及税收杠杆与国家统筹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讨论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税收如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
黄丽君[8](2016)在《中国税制结构对扩大消费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税制结构是一个国家根据其经济条件和财政需求,分主次设置若干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税种,以及所形成的税收收入的总体结构。税制结构主要包括税种结构和税负结构。其中,税种结构在整个税收制度中处于统领地位,税收能否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前提在于税种结构是否合理。1994年的税制改革确定了我国目前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的“双主体”税制结构,但1994-2014年间,我国流转税占税收总收入的平均比重为62.11%,而所得税占税收总收入的平均比重为22.87%,仅为流转税比重的三分之一。流转税呈现一定的累退性,收入越低的人群,税负相对越重,流转税的累退特征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而凯恩斯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显示:边际消费倾向与收入呈负相关,收入越高,其边际消费倾向越低。扩大的收入差距会降低全体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利于扩大消费。另一方面,流转税一般内嵌于商品价格之中,流转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过大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价格水平的上涨,加重消费者负担,影响消费预期,从而抑制消费。近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最终消费/GDP)呈下降趋势,1994年我国的最终消费率为58.73%,2014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51.79%,下降了近7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GDP)从1994年的44.50%下降到2014年的38.19%,下降超过6个百分点。并且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也不断下降,我国1994年的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929,而2014年的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至0.692。这一现象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中国目前的税制结构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消费率的持续下降,税制结构通过何种途径影响消费需求,税制结构如何调整才能达到扩大消费的目的,这些都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税制结构对消费的影响。首先本文对税制结构相关理论、当代西方消费理论进行了梳理,研究税制结构与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税制结构对消费的影响机理与传导变量以及各税种对消费的不同影响,从而给出税制结构影响消费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其次,从税制结构的分类、间接税/直接税结构、税系结构、税种结构、税制结构累进程度几个方面全面分析中国税制结构的特征,从消费规模、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三个方面全面刻画中国目前的消费状况。再次,从收入分配与价格水平两个途径基于SVAR和Almon模型实证研究我国税制结构是如何影响消费的;最后,基于因子分析法将多因素纳入模型的情况下实证分析我国间接税/直接税结构、税系结构、税种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并基于以上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提出我国税制结构调整的思路与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第一部分:绪论。这一部分主要分析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界定税制结构与消费的相关概念,对国内外学者在税制结构与消费关系问题上的研究进行述评,说明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描述。第二部分:税制结构影响消费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在对税制结构相关理论如税收中性理论、税制变迁理论与当代西方消费需求理论如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恒久性收入消费理论、随机游走消费理论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税制结构影响消费的作用机理,建立起全文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部分:中国现行税制结构与消费状况的统计分析。这章从税制结构的分类、间接税/直接税结构、税系结构、税种结构、税制结构累进程度几个方面全面分析中国税制结构的特征,从消费规模、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三方面刻画中国目前的消费状况。第四部分:税制结构影响消费的机制——收入分配途径。这一部分主要基于误差修正模型与SVAR模型分析税制结构是如何通过收入分配影响消费,得出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而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又与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呈现负相关的关系,证明我国目前以具有累退性质的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通过扩大居民收入分配降低了居民的消费需求。第五部分:税制结构影响消费的机制——价格水平途径。这一部分主要基于SVAR模型与Almon模型分析税制结构是如何通过价格水平影响消费,得出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价格水平又是影响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一个重要因素,证明我国目前的税制结构通过价格水平影响了居民的消费支出。第六部分:税制结构影响消费的实证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这一章主要在前文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加入诸如与收入相关的变量、价格有关变量、政策环境有关变量作为控制变量进入模型,从间接税/直接税结构、税系结构和税种结构三个方面实证研究税制结构具体是如何影响我国消费需求的。经实证分析得出:长期来看,我国间接税占总税收收入的比重对居民消费产生了负的效应,直接税占总税收收入比重的提升对扩大中国消费需求有正向作用;中国流转税占总税收收入、所得税占总税收收入以及其他税占总税收收入对居民消费率也有正的提升效应,但流转税效应微弱,财产税可能由于我国财产税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对消费有负的效应;对五大主要税种分析时发现中国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能够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而消费税与营业税占比则与居民消费率呈现负相关关系。第七部分:研究结论、税制结构调整思路与相关政策建议。这一部分在前文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基于扩大消费的目标,提出我国税制结构调整的思路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对税制结构相关理论与当代西方消费理论的梳理,推导了税制结构影响消费的机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两个领域的研究,并通过计量模型验证不同的税制结构对消费的不同影响,从最有利于扩大消费的角度为我国税制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杨仕贵[9](2007)在《对我国涉外税收制度的基本分析与改革思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急剧增加,跨国公司在国际资本流动中逐渐占据主要地位。进入80年代后,世界经济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其变化发展的形势主要有三个大的层面:一是基于现代生产力及科学技术的空前发展而在经济结构与形态层面上初露端倪的知识经济;二是在现代生产方式层面上不断深化发展着的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趋势;三是适应前两个层面发展的要求,在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运行机制层面上起重要作用的现代世界市场经济的初步形成。伴随这三个层面形势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时代的潮流,而国际资本流动成为这一趋势的集中体现。随着国际间资本流动的加快,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外国资本,强化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无不运用税收工具,实行各种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税收优惠制度。从70年代末开始,为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实施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对外商来华投资给予了全面的税收优惠,这是基于我国当时的基本国情,服务于对外开放的政策需要和适应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而形成的。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有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从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来看,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涉外税收制度,经过了1994年的税制改革和近年来的逐步完善,对我国积极、有效地吸引外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的涉外税收制度在实践中已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给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带来很大的冲击,不仅影响了内外资企业的公平与有效竞争,而且导致了税收收入的大量流失。尤其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加入WTO后5年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将全面对外开放市场,外商将会进一步加大对我国的投资力度,如继续保持现行涉外税收优惠制度,这种负面影响更加严重。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这使完善我国现行的涉外税收制度已是当务之急。由此,很多专家学者对我国涉外税收优惠制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较集中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外国直接投资对税收优惠的敏感性分析;二是我国涉外税收优惠制度改革和调整的讨论。尤其是加入WTO后,国内理论界从WTO国民待遇原则及我国现在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等因素出发,对我国涉外税收优惠制度的调整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取消税收优惠,建立公平、公正的税收制度,另一种观点认为应保留税收优惠,建立高效的税收优惠制度。本文认为,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当时国内仍然处于以国有企业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资的投资领域还有诸多的限制,外国投资者对我国的投资处于试探性阶段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下,出于弥补投资环境欠佳和不平等竞争的补偿,我国采取全面优惠的涉外税收制度,是当时国家经济条件和当时国际国内大环境下的必然选择,有它的历史局限性,但基本适应了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困扰我国的缺资金缺外汇的“双缺口”状况已有根本改变。尤其是随我国加入WTO后5年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将全面对外开放市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将全方位接轨,对外资的各种限制正逐步取消,国内企业也面临如何“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问题。应当说,我国现行的涉外税收制度所依赖的国内国际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这使我国运行多年的涉外税收税制度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许多负面效应,因此,改革完善我国现行的涉外税收制度已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我国有必要根据形势的变化,重新认识和评价我国的涉外税收制度,按照WTO规则对我国涉外税收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调整,使我国的涉外税收制度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我国更有效地利用外资,优化外资使用结构,为提高我国内资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技术进步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出于这种考虑,本文立足我国涉外税收制度实践,紧密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我国涉外税收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客观地评价了我国涉外税收优惠制度的必然选择及作用地位,研究了我国现行涉外税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论文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等目标,并通过对国际社会中涉外税收制度建设的经验借鉴,探讨了我国涉外税收制度改革的原则思路和改革方向,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基本目的。本文的研究以理论分析为前提,实际调查研究为基础,将定性分析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并采集了大量的统计数据作为分析依据。论文研究的思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展开:一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我国涉外税收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历史、客观地评价了我国涉外税收优惠制度的必然选择、作用地位和改革的必要性;二是从有利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改革完善我国现行涉外税收制度的必要性;三是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指导,并通过对国际社会中涉外税收制度建设的经验借鉴,探讨我国涉外税收制度改革的原则思路和改革方向。论文从有利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现行涉外税收制度进行的分析与改革完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全文的研究由四部分组成,其中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为重点部分。第一部分,涉外税收理论研究综述。简要介绍了涉外税收的概念、原则与功能,并就国内外对涉外税收制度研究的主要进展、现状及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我国涉外税收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从我国涉外税收制度制定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出发,分析说明我国制定全面优惠的涉外税收制度的特定历史条件和目的、原因,同时简要介绍了我国现行涉外税收制度的基本内容。第三部分,我国现行涉外税收制度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对我国现行涉外税收制度的社会经济效应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就我国现行涉外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在实践中形成的负面效应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第四部分,我国涉外税收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探讨。针对我国涉外税收制度内在的问题、主要缺陷和产生的原因,结合当前我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方向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研究、探讨我国涉外税收制度改革的指导原则和改革思路,并就主要税种的改革与税收优惠结构的调整提出建议。鉴于本人相关理论知识和写作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卓一虎[10](2005)在《WTO与中国税法的改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加入 WTO 已经过三年了。WTO(经济的全球化),使人类社会面临又一次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中国加入 WTO 后,不可避免地对现有的税收理论、税收制度各要素以及税务管理实践产生重大的影响。加入 WTO 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提出的挑战,税收政策应作相应的调整.在三年过程中中国税收及税法方面有很多变化和发展,可是还存在很大的问题。笔者看到了 WTO 对中国税法的影响,如对税法功能及作用上的影响,对税法定制及实施上的影响,对税收要素的影响,对税法征管的影响和对治税环境的影响等。并提出了中国现行税法存在的不足,如现行税法中存在不符合 WTO 原则的规定,中国税制结构存在缺陷,税收征管制度及税务服务机制不完善,税收立法层次低、体系繁杂,税法的透明度差,中国存在关税过高,关税结构不稳定及涉外税收优惠政策不足等问题。同时,还提出了诸多税法完善的意见,如完善相关法律,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征收制度与税务机关的服务体制,提高税法透明度,优化关税结构,完善税收优惠制度等。并预测了 WTO 体制下中国税法国际化,法治化与私法化的发展趋势。
二、加入WTO对我国涉外税收体系及税种结构的冲击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对我国涉外税收体系及税种结构的冲击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营改增”后推进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五节 写作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六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金融业税收制度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业税收制度演变 |
第二节 从税制历史沿革看我国金融业税制发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
第三节 我国现行金融业税收情况概况 |
第三章 “营改增”的改革背景及对金融业的影响 |
第一节 “营改增”的理论依据和改革背景 |
第二节 “营改增”对金融业税负的影响 |
第三节 “营改增”对金融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
第四节 “营改增”对金融业影响评价 |
第四章 我国税收制度对金融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金融业税收制度效应实证分析 |
第二节 实证研究结论分析与政策启示 |
第五章 国际金融业税制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国际金融业税制设定基本思路与框架 |
第二节 国际上相关国家金融业税制要素比较研究 |
第三节 国际上相关国家金融业间接税制研究 |
第四节 国际上相关国家金融业直接税制研究 |
第五节 国际税制比较对我国金融业税制的启示 |
第六章 我国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与立法的指导思路与路径选择 |
第一节 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与税收立法的指导思路 |
第二节 从国内外新形势视角看金融业税收制度的完善 |
第三节 金融业税制体系的法制现状评价 |
第四节 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与立法的实现路径选择 |
第七章 完善我国金融业间接税制的建议 |
第一节 完善我国金融业间接税制的整体思路 |
第二节 从税收职能看金融业间接税制完善 |
第三节 从税收原则看金融业间接税制完善 |
第四节 完善我国金融业间接税制的建议 |
第八章 完善我国金融业直接税制的建议 |
第一节 对我国金融业企业所得税制现状的评价 |
第二节 完善我国金融业直接税制的建议 |
附表:实证研究原始数据 |
附表1:我国国有五大商业银行2006-2018年财务数据一 |
附表2:我国国有五大商业银行2006-2018年财务数据二 |
附表3:我国国有五大商业银行2006-2018年财务数据三 |
附表4:2007年-2018年全国贷款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来源和意义 |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六、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国家治理与税收制度 |
第一节 国家治理 |
一、国家治理对国家统治和国家管理的历史性超越 |
二、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中的税收因素 |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 |
第二节 税收及其制度 |
一、财政与税收 |
二、税收制度的内涵与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税收的论述 |
第三节 国家治理与税收制度的互动 |
一、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双重色彩的税收制度 |
二、国家治理呼唤深化税收制度改革 |
三、税收制度助推国家治理成就新高度 |
第二章 国外税收制度改革的治理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税收制度改革 |
一、税收制度促进面向现代国家转型 |
二、相机抉择的税收制度结构化改革 |
三、税收制度改革强国富民的新担当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税收制度改革 |
一、税收制度助力稳固民族独立成果 |
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税收制度改革 |
三、税收制度改革擦亮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成色 |
第三节 国外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制度改革 |
一、苏联东欧国家不成功的税收制度改革 |
二、越南革新开放下的税收制度改革 |
三、古巴“模式更新”下的税收制度改革 |
第三章 当代中国税收制度的确立、改革和问题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税收制度的建立、调整和评价 |
一、新旧税收制度的转换 |
二、改革开放前的税收制度调整 |
三、对改革开放前税收制度改革的评价 |
第二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税收制度改革 |
一、税收制度现代化进程的开启 |
二、涉外税制和“利改税”的出台 |
三、分税制和“营改增”的深远影响 |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央地税收的合作与博弈 |
第三节 现行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结构布局不够完善 |
二、税收法律级次较低 |
三、地方税收体系失衡 |
四、税收征管效率较低 |
第四章 国家治理视角下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使命 |
第一节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治理的“助推器” |
一、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二、提升政府对经济主体进行调节的能力 |
三、拓展公共资源的多元协同治理 |
第二节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治理的“稳定器” |
一、从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到政治体制改革 |
二、从依法治税实践推及到依法治国战略 |
三、从税收技术发展关涉到民主权利保障 |
第三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治理的“催化剂” |
一、协同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 |
二、丰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
第四节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治理的“粘合剂” |
一、推动形成稳定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
二、推动建成全面的多层次社保体系 |
三、推动创建融通的大格局社会治理 |
第五节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治理的“净化剂” |
一、克服生产的“异化”及自然的“异化” |
二、放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正外部性 |
三、绿色税收制度拓宽绿色发展道路 |
第六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加速器” |
一、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
二、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
三、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
第五章 国家治理视角下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恪守家国情怀的价值 |
一、以人为本 |
二、增进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三、助力民族复兴之梦 |
第二节 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 |
一、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二、把握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三、把握好坚守与开创的关系 |
第三节 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
一、统筹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 |
二、统筹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 |
三、统筹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 |
第四节 遵从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契约伦理 |
一、维护税务相对人的权益 |
二、建设纳税社会信用体系 |
三、提供税收事先裁定服务 |
第五节 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
一、明确中央和地方的职权 |
二、健全地方税体系 |
三、增强税收预算科学性 |
第六章 国家治理视角下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对策 |
第一节 全面落实税收法治方略 |
一、大力推进税收立法进程 |
二、严格规范税收执法行为 |
三、完善提供税收司法保障 |
四、创新开展税收法治宣教 |
第二节 充分发挥税收乘数效应 |
一、进一步优化税收制度结构 |
二、进一步稳定宏观税负水平 |
三、进一步深化税收种类改革 |
四、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改革 |
第三节 有力彰显税收公平正义 |
一、聚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
二、情系民生降低基尼系数 |
三、大力扶持民营企业成长 |
四、积极鼓励慈善事业发展 |
第四节 加速提升税收绿色指数 |
一、激活绿色税收制度机制 |
二、健全完善环境保护税法 |
三、增强现有税种绿色程度 |
第五节 多元构建税收综合治理 |
一、推动建立税收保障制度 |
二、发挥涉税中介服务力量 |
三、打造经世济用税收智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我国税收调控合理限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
1.2.1 税收中性 |
1.2.2 税收调控 |
1.2.3 宏观税负 |
1.2.4 税制结构 |
1.2.5 税式支出及相关概念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径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及不足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研究的创新点 |
1.5.4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税收调控理论研究 |
2.1.1 西方税收调控理论研究 |
2.1.2 我国税收调控理论研究 |
2.2 税收调控合理限度研究 |
2.2.1 宏观税负调控区间研究 |
2.2.2 税制结构合理模式研究 |
2.2.3 税式支出研究 |
2.3 我国税收政策研究 |
2.3.1 减税政策研究 |
2.3.2 优化税制结构研究 |
2.3.3 税式支出报告制度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2.4.1 现有文献的主要贡献 |
2.4.2 现有文献存在的不足 |
第3章 税收调控的理论基础 |
3.1 税收调控的理论依据 |
3.1.1 社会再生产理论 |
3.1.2 市场失灵理论 |
3.1.3 风险控制理论 |
3.1.4 治国理政思想 |
3.2 税收调控的经济效应 |
3.2.1 税收调控的宏观经济效应 |
3.2.2 税收调控的微观经济效应 |
3.3 税收调控的局限性 |
3.3.1 外在局限性 |
3.3.2 内在局限性 |
3.4 税收调控合理限度的界定 |
3.4.1 税收调控合理限度的总标准 |
3.4.2 税收调控合理限度的具体标准 |
3.4.3 税收调控合理限度的质和量界定 |
第4章 我国宏观税负合理区间研究 |
4.1 宏观税负的统计口径及影响因素 |
4.1.1 宏观税负的统计口径 |
4.1.2 宏观税负的影响因素 |
4.2 我国宏观税负现状 |
4.2.1 总量分析 |
4.2.2 相对量分析 |
4.2.3 税收弹性系数分析 |
4.3 我国宏观税负的国际比较 |
4.3.1 与OECD国家比较 |
4.3.2 与金砖国家比较 |
4.3.3 国际比较结论及启示 |
4.4 基于改进Barro模型的我国最优宏观税负水平研究 |
4.4.1 模型构建 |
4.4.2 数据描述 |
4.4.3 计量结果及分析 |
4.5 我国宏观税负合理区间 |
4.5.1 赤字、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4.5.2 确定宏观税负合理区间 |
第5章 我国税制结构合理模式研究 |
5.1 税制结构的层次及量化标准 |
5.1.1 税制结构的层次 |
5.1.2 税制结构的量化标准 |
5.2 我国税制结构现状及问题 |
5.2.1 我国税制结构的现状 |
5.2.2 我国税制结构存在的问题 |
5.3 我国税制结构的国际比较 |
5.3.1 组合方式比较 |
5.3.2 相对地位比较 |
5.3.3 国际比较结论及启示 |
5.4 基于PVAR模型的税系结构、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5.4.1 PVAR模型 |
5.4.2 数据描述 |
5.4.3 实证分析 |
5.4.4 主要结论 |
5.5 基于工具变量法的税种结构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
5.5.1 模型设定 |
5.5.2 数据描述 |
5.5.3 结果分析1: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5.5.4 结果分析2: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5.6 我国税制结构合理模式 |
5.6.1 优化税种组合方式 |
5.6.2 优化税类税种结构 |
第6章 我国税式支出合理约束研究 |
6.1 税式支出的作用机理 |
6.1.1 税式支出的激励效应 |
6.1.2 税式支出的抑制效应 |
6.1.3 基于静态面板模型的研发税收优惠对产业结构影响分析 |
6.1.4 合理约束税式支出的必要性 |
6.2 我国税式支出现状及问题 |
6.2.1 我国税式支出的现状 |
6.2.3 我国税式支出存在的问题 |
6.3 税式支出制度的国际经验 |
6.3.1 清晰界定税式支出范围 |
6.3.2 注重控制税式支出规模 |
6.3.3 优化税式支出结构 |
6.3.4 建立税式支出报告制度 |
6.4 我国税式支出的合理约束 |
6.4.1 合理界定税式支出范围 |
6.4.2 合理控制税式支出规模 |
6.4.3 合理确定税式支出结构 |
第7章 基于合理限度下税收调控的政策建议 |
7.1 基于合理限度下税收调控的总体设计 |
7.1.1 指导思想 |
7.1.2 基本原则 |
7.1.3 主要目标 |
7.1.4 总体框架 |
7.2 降低宏观税负:总量把控 |
7.2.1 明确减税方向 |
7.2.2 选择减税策略 |
7.2.3 把握减税力度 |
7.3 优化税制结构:结构优化 |
7.3.1 逐步降低流转税比重 |
7.3.2 稳步提升所得税比重 |
7.3.3 完善财产税体系 |
7.4 编制税式支出报告:突出重点 |
7.4.1 编制目的 |
7.4.2 编制范围 |
7.4.3 成本估计 |
7.4.4 绩效评价 |
7.4.5 管理模式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论营改增后中国地方主体税种的应然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资料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地方主体税种选择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地方主体税种的基本概念 |
一、地方税的概念及涵义 |
二、地方税相关概念辨析 |
三、地方主体税种的概念及涵义 |
第二节 公共财政理论 |
一、公共财政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
二、公共财政理论的基本内涵 |
三、公共财政理论对于地方税收支的意义 |
第三节 财政分权理论 |
一、财政分权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
二、财政分权理论的基本内涵 |
三、财政分权理论对于地方税权的意义 |
第四节 税收正义理论 |
一、税收正义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
二、税收正义理论的基本内涵 |
三、税收正义理论对于地方税的意义 |
第二章 营改增后中国地方税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一节 地方税收不符合地方公共财政需求 |
一、税收收入在地方财政中占比过低 |
二、非税收入在地方财政中占比过高 |
三、地方财政高度依赖于中央转移支付 |
第二节 地方税权难以适应财政分权的需求 |
一、地方税立法权缺失 |
二、地方税征管权日趋萎缩 |
三、税收收益权划分愈发不合理 |
第三节 地方税制有违税收正义价值 |
一、地方税制不符合税收实质正义要求 |
二、地方税制不符合税收程序正义要求 |
三、地方税制不符合税收制度正义要求 |
第四节 我国地方税体系问题溯因 |
一、市场与政府界限不清晰 |
二、分税制以集权作为初衷 |
三、地方税制设计有违正义 |
第三章 外国地方主体税种立法经验及其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地方主体税种的设置 |
一、发达国家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
二、发达国家政府间税权划分 |
三、发达国家地方主体税种设置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地方主体税种的设置 |
一、发展中国家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二、发展中国家政府间税权划分 |
三、发展中国家地方主体税种设置 |
第三节 外国地方主体税种选择的比较分析 |
一、外国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比较分析 |
二、外国政府间税权划分比较分析 |
三、外国地方主体税种设置的比较分析 |
第四节 外国立法经验对我国地方主体税种选择的借鉴 |
一、科学合理的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二、稳定适度的政府间税权配置 |
三、明确合理的地方主体税种 |
第四章 地方主体税种选择的逻辑思路和选择标准 |
第一节 地方主体税种选择的逻辑思路 |
一、地方主体税种选择的逻辑前提 |
二、关于地方主体税种的备选税种 |
第二节 微观层面:地方主体税种选择的财政标准 |
一、地方主体税种对地方财政自主权的保障意义 |
二、地方主体税种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作用 |
三、地方主体税种对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导向 |
第三节 中观层面:地方主体税种选择的经济标准 |
一、地方主体税种应当与宏观经济发展方向相契合 |
二、地方主体税种应当与区域发展特色相一致 |
三、地方主体税种应当与居民公共受益相匹配 |
第四节 宏观层面:地方主体税种选择的价值标准 |
一、地方主体税种的选择应当具备实质正义 |
二、地方主体税种的选择应当具备程序正义 |
三、地方主体税种的选择应当具备制度正义 |
第五章 地方主体税种部分备选税种的利弊分析 |
第一节 增值税作为地方备选主体税种的利弊分析 |
一、增值税方案的财政能力考量 |
二、增值税方案的经济意义检视 |
三、增值税方案的税收正义价值探究 |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作为地方备选主体税种的利弊分析 |
一、企业所得税方案的财政能力考量 |
二、企业所得税方案的经济意义检视 |
三、企业所得税方案的税收正义价值分析 |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作为地方备选主体税种的利弊分析 |
一、个人所得税方案的财政能力考量 |
二、个人所得税方案的经济意义检视 |
三、个人所得税方案税收正义价值探究 |
第四节 房地产税作为地方备选主体税种的利弊分析 |
一、房地产税方案的财政能力考量 |
二、房地产税方案的经济意义检视 |
三、房地产税方案税收正义价值探究 |
第六章 我国地方主体税种立法改革的设想 |
第一节 双主体税种结构之消费税方案 |
一、消费税方案具备财政意义 |
二、消费税方案满足经济标准 |
三、消费税方案符合税收正义价值 |
第二节 双主体税种结构之资源税方案 |
一、资源税方案具备财政意义 |
二、资源税方案满足经济标准 |
三、资源税方案符合税收正义价值 |
第三节 地方主体税种的立法改革路径 |
一、双主体税种模式的立法改革总体思路 |
二、消费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立法改革 |
三、资源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立法改革 |
第四节 地方主体税种立法改革的配套措施 |
一、明确政府职能并简化政府层级 |
二、适当下放税收立法权 |
三、税收立法权下放的配套条件 |
四、稳步推进地方辅助税种立法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5)税制结构与居民消费: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数据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数据来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文章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影响消费的因素 |
2.1.1 消费理论假说 |
2.1.2 其他影响因素研究 |
2.2 税制结构影响消费文献 |
2.2.1 国外研究 |
2.2.2 国内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3 影响居民消费的税制结构理论基础 |
3.1 税制结构与居民消费的内在影响机制 |
3.1.1 家庭的跨期迭代模型 |
3.1.2 企业的Cob-Douglas模型 |
3.1.3 政府部门的预算约束 |
3.1.4 消费与税收的动态最优化选择 |
3.2 税制结构的消费者价格模型 |
3.2.1 三部门模型构建 |
3.2.2 均衡状态求解 |
3.3 小结 |
4 税制结构与居民消费的历史变迁轨迹 |
4.1 税制结构变动的历史轨迹 |
4.1.1 发达国家税制结构的历史变迁 |
4.1.2 转型经济国家税制结构的历史变迁 |
4.2 世界各国居民消费的历史变迁 |
4.2.1 收入水平的视角 |
4.2.2 区域、文化、经济制度变革的视角 |
4.3 税制结构与居民消费的对照 |
4.4 中国税制结构与居民消费的现状 |
4.4.1 中国税制结构的历史变迁 |
4.4.2 中国居民消费的历史变迁 |
4.5 小结 |
5 税制结构与消费:跨国证据 |
5.1 引言 |
5.2 文献回顾 |
5.3 税制结构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机理 |
5.4 计量模型设定、估计方法与数据统计性描述 |
5.4.1 模型设定及估计方法说明 |
5.4.2 变量说明 |
5.4.3 .数据来源及统计性描述 |
5.5 计量检验结果及解释 |
5.5.1 基于系统GMM的动态面板数据回归 |
5.5.2 税制结构与消费偏差 |
5.5.3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消费偏差 |
5.6 总结与政策启示 |
6 税制结构与消费外溢:跨国证据 |
6.1 引言 |
6.2 理论模型 |
6.2.1 .假设前提 |
6.2.2 .模型设定 |
6.3 计量模型、变量和数据 |
6.3.1 .计量模型设定 |
6.3.2 .变量描述 |
6.3.3 .数据来源及统计性描述 |
6.4 检验结果及解释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扩展分析 |
6.6.1 .模型设定及说明 |
6.6.2 .空间回归检验结果 |
6.7 总结 |
7 税制结构与消费: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 |
7.1 引言 |
7.2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
7.2.1 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描述性统计 |
7.2.2 数据来源及统计性描述 |
7.2.3 回归结果及解释 |
7.3 基于税制结构改革的扩展分析 |
7.3.1 基于农村税费改革的消费影响效应 |
7.3.2 基于“营改增”的消费影响效用 |
7.4 本章小结 |
8 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的政策建议 |
8.1 优化间接税结构促进消费增长 |
8.2 优化直接税结构促进消费增长 |
8.3 优化税系收入结构,构建双主体税制结构 |
8.4 优化税种设计 |
8.4.1 继续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发挥其有效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 |
8.4.2 改进消费税,増强对高消费行为的调节力度 |
8.4.3 完善财产税,提高居民消费倾向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后记 |
(6)税收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产品加工业 |
2.1.2 税收政策 |
2.1.3 税收效应 |
2.2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1 发展极理论 |
2.2.2 不平衡增长理论 |
2.2.3 经济起飞理论 |
2.2.4 产业布局理论 |
2.3 税收政策作用行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2.3.1 市场失灵理论 |
2.3.2 减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先导理论 |
2.3.3 税收优惠的乘数理论 |
2.3.4 税收政策的供给理论 |
2.4 税收影响行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 |
2.4.1 税收影响单企业和单行业的作用机理 |
2.4.2 税收影响行业规模的作用机理 |
2.4.3 税收影响各行业要素分布的作用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发展进程 |
3.1 税收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初始阶段 |
3.1.1 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 |
3.1.2 税收方面的具体优惠政策 |
3.2 税收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转型阶段 |
3.2.1 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 |
3.2.2 税收方面的具体优惠政策 |
3.3 税收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成熟阶段 |
3.3.1 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 |
3.3.2 税收方面的具体优惠政策 |
3.4 税收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完善阶段 |
3.4.1 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 |
3.4.2 税收方面的具体优惠政策 |
3.5 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税收政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5.1 增值税方面 |
3.5.2 企业所得税方面 |
3.5.3 其他税种方面 |
3.5.4 现行税收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时空特征分析 |
4.1 行业总体发展的时序变迁特征 |
4.1.1 总产值和资产总额的变迁情况 |
4.1.2 主营业务收入的变迁情况 |
4.1.3 纳税额和从业人数的变迁情况 |
4.2 农产品加工各行业的空间聚集分布特征 |
4.2.1 测算方法 |
4.2.2 数据选取 |
4.2.3 农产品加工业各区域的区位熵分析 |
4.3 农产品加工业各行业的结构与特征分析 |
4.3.1 各行业的结构特征 |
4.3.2 测度方法和数据选取 |
4.3.3 农产品加工各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农产品加工业、税收、农业、经济增长间互动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
5.1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简介 |
5.1.1 VAR模型的构造 |
5.1.2 VAR模型最佳滞后期数的确定 |
5.1.3 协整检验 |
5.1.4 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 |
5.1.5 方差分解 |
5.2 指标选取与数据预处理 |
5.2.1 变量的选取 |
5.2.2 模型的假设 |
5.2.3 数据的来源与预处理 |
5.3 数据的描述与检验 |
5.3.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5.3.2 各变量平稳性检验 |
5.3.3 模型定阶 |
5.4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构建 |
5.4.1 Johansen协整检验 |
5.4.2 脉冲响应分析 |
5.4.3 方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税收对农产品加工业整体发展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
6.1 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简介 |
6.1.1 面板数据模型的优势 |
6.1.2 面板数据混合回归模型 |
6.1.3 面板数据变截距模型 |
6.1.4 面板数据变系数模型 |
6.2 变量与数据 |
6.2.1 指标的选取 |
6.2.2 研究标的的确定与基础数据 |
6.3 面板数据描述与检验 |
6.3.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6.3.2 单位根检验结果 |
6.3.3 协整检验结果 |
6.3.4 面板模型选择的Hausman检验结果 |
6.3.5 面板模型选择的F检验结果 |
6.4 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 |
6.4.1 模型的构建及回归结果分析 |
6.4.2 按行业分组三个因素对销售收入影响 |
6.4.3 按行业分组纳税额对三个因素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各税种对农产品加工各行业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
7.1 农产品加工业总体纳税情况 |
7.1.1 选取数据说明 |
7.1.2 总体纳税情况 |
7.2 农产品加工业各子行业的分税种税负 |
7.2.1 流转税类税负 |
7.2.2 收益税类税负 |
7.2.3 财产和行为税类税负 |
7.2.4 资源税类和其他税税负 |
7.3 各税种税负对各子行业的影响 |
7.3.1 测算方法和数据选取 |
7.3.2 各税种税负对食品类工业影响 |
7.3.3 各税种税负对纺织类工业影响 |
7.3.4 各税种税负对木材类工业影响 |
7.3.5 各税种税负对纸品类工业影响 |
7.3.6 各税种税负对橡塑类工业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8 外国政府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8.1 国外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践 |
8.1.1 美国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实践经验 |
8.1.2 欧盟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实践经验 |
8.1.3 日本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实践经验 |
8.2 国外农产品加工业税收政策经验分析 |
8.2.1 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
8.2.2 采取多手段农产品保护政策 |
8.2.3 灵活科学的财政扶持政策 |
8.2.4 重视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 |
8.2.5 注重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化发展 |
8.3 国外农产品加工业税收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3.1 将税收支持法律化制度化 |
8.3.2 加快建立税收政策长效机制 |
8.3.3 着眼产业链条实施多元化支持政策 |
8.3.4 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安全保障机制 |
8.3.5 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能力 |
8.3.6 遵守并充分利用国际贸易规则 |
8.4 本章小结 |
9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设计和对策建议 |
9.1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总体思路 |
9.1.1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目标内涵 |
9.1.2 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税收政策的基本原则 |
9.1.3 税收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机制设计 |
9.2 农产品加工业税制税种结构的改良改进 |
9.2.1 税制结构优化的原则与目标 |
9.2.2 农产品加工业的税种改良策略 |
9.2.3 针对农产品加工业各类税种的改进措施 |
9.3 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税收对策 |
9.3.1 税收扶持基础设施建设 |
9.3.2 税收优化产业布局,鼓励集群发展 |
9.3.3 税收加快科研创新和行业转型升级 |
9.3.4 税收推进先进业态发展 |
9.3.5 税收保障企业管理和食品安全 |
9.3.6 税收注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
9.4 确保政策有效执行的税收征管保障措施 |
9.4.1 坚持税收法定原则 |
9.4.2 强化税收政策执法 |
9.4.3 完善税收监督体系 |
9.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7)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四节 田野调查点的概况 |
第一章 满洲里市税收概况 |
第一节 满洲里税收史简述 |
第二节 满洲里市的地税 |
第三节 满洲里市的国税 |
第四节 不同历史时期的满洲里市税收对比分析 |
第五节 地税、国税的财政贡献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
第二章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第一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对外贸易发展 |
第二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 |
第三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工业发展 |
第四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畜牧业、批发零售业发展 |
第五节 税收与扶持民族企业发展 |
第三章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 |
第一节 税收促进边疆城市重点项目建设 |
第二节 税收支持民族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
第三节 税收稳定民族地区城市社会保障与就业 |
第四节 税收保障边民生活质量提高与文化发展 |
第四章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事业发展 |
第一节 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与生计变迁 |
第二节 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发展 |
第三节 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发展 |
第四节 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 |
第五章 边疆、税收与国家认同 |
第一节 边民互动中的国家认同 |
第二节 税收环境与“用脚投票” |
第三节 民族关系、身份认同与家园选择 |
第六章 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边疆民族地区税收的功能、特点及影响 |
第二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四节 税收杠杆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
第五节 税收杠杆与国家统筹建设 |
第六节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税收与边疆城市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中国税制结构对扩大消费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税制结构 |
1.2.2 消费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简要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税制结构影响消费的理论分析 |
2.1 税制结构影响消费的理论基础 |
2.1.1 税制结构相关理论 |
2.1.2 当代西方消费理论 |
2.1.3 影响消费的因素 |
2.2 税制结构对消费的作用机理 |
2.2.1 税制结构影响消费的推导 |
2.2.2 税制结构影响消费的传导机制 |
2.2.3 主要税种调节消费的分析 |
3 中国现行税制结构与消费状况的统计分析 |
3.1 中国现行税制结构状况 |
3.1.1 中国现行税制结构特征分析 |
3.1.2 中国税制结构的累进程度分析 |
3.2 中国目前的消费状况 |
3.2.1 中国消费规模分析 |
3.2.2 中国消费水平分析 |
3.2.3 中国消费结构分析 |
4 税制结构影响消费的机制——收入分配途径 |
4.1 税制结构、收入分配与消费的关系 |
4.1.1 税制结构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机理 |
4.1.2 收入分配对消费的作用机理 |
4.2 税制结构与收入分配关系的实证分析 |
4.2.1 变量选择与数据分析 |
4.2.2 模型的设定 |
4.2.3 实证方法与结果 |
4.3 收入分配对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4.3.2 实证分析方法与结果 |
5 税制结构影响消费的机制——价格途径 |
5.1 税制结构、价格水平与消费的关系 |
5.1.1 税制结构对价格水平的作用机理 |
5.1.2 价格水平影响消费的作用机理 |
5.2 税制结构与价格水平的实证分析 |
5.2.1 数据的选取 |
5.2.2 模型构建与估计结果 |
5.3 价格水平影响消费的实证分析 |
5.3.1 价格水平与居民消费支出的相关性分析 |
5.3.2 模型的设定 |
5.3.3 数据的选取与说明 |
5.3.4 估计结果与分析 |
6 中国税制结构影响消费的实证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 |
6.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因素选取 |
6.1.1 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 |
6.1.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消费需求影响因子提取 |
6.2 间接税/直接税结构与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 |
6.2.1 变量的选取 |
6.2.2 数据平稳性检验及协整检验 |
6.2.3 SVAR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6.3 税系结构与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 |
6.3.1 模型的设定 |
6.3.2 指标的选择 |
6.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4 税种结构与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 |
6.4.1 指标的选择 |
6.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 研究结论、税制结构调整思路与相关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扩大消费的税制结构调整思路 |
7.2.1 间接税/直接税结构调整思路 |
7.2.2 税系结构调整思路 |
7.2.3 税种结构调整思路 |
7.3 相关政策建议 |
7.3.1 构建合理的间接税与直接税内部结构 |
7.3.2 优化税系收入结构,构建“双主体”税制结构 |
7.3.3 优化税种设计 |
7.3.4 加强税收征管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对我国涉外税收制度的基本分析与改革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涉外税收理论研究综述 |
1.1 涉外税收的概念、原则与功能 |
1.2 国外涉外税收的重点研究主题 |
1.3 我国涉外税收研究的主要进展 |
2. 我国涉外税收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2.1 我国涉外税收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
2.2 我国现行涉外税收制度基本内容 |
3. 我国现行涉外税收制度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 |
3.1 我国涉外税收制度的成效评价 |
3.2 现行涉外税收制度的负面影响 |
3.3 原因分析 |
4. 我国涉外税收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探讨 |
4.1 我国涉外税收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
4.2 我国涉外税收制度改革的指导原则 |
4.3 涉外税收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 |
4.4 我国涉外税收制度改革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WTO与中国税法的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1章 加入 WTO 对中国税法的影响 |
1.1 对税法功能和作用的影响 |
1.1.1 政策贯彻和执行功能将进一步强化 |
1.1.2 税法的国家主权维护功能将更为突出 |
1.2 对税法定制及实施的影响 |
1.2.1 对税法定制的影响 |
1.2.2 对税法实施的影响 |
1.2.3 对税法宣传教育的影响 |
1.3 对税收要素的影响 |
1.3.1 涉外纳税主体将大量增加,纳税人结构发生变化 |
1.3.2 对税源、税种结构的影响 |
1.3.3 征税对象的结构比例将发生显着变化 |
1.3.4 关税税率、税种及配额分配政策的调整 |
1.3.5 税率将从总体上进行调整并呈多元化趋势 |
1.3.6 税收优惠措施将发生重大变化 |
1.4 对税收征管的影响 |
1.4.1 要科学、合法合理设置税收征管机构 |
1.4.2 改善征管手段,加快现代化建设 |
1.4.3 税收征管制度将进一步完善 |
1.5 对治税环境的影响 |
第2章 WTO 体制下中国现行税法的不足与完善 |
2.1 中国现行税法的不足 |
2.1.1 现行税法中存在违背WTO 原则的规定 |
2.1.2 现行税制结构存在的主要缺陷 |
2.1.3 税收征管制度及税务服务机制的不完善 |
2.1.4 税收立法层次低,体系繁杂,透明度差 |
2.1.5 关税较西方国家过高,且关税结构缺少弹性 |
2.1.6 涉外税收优惠制度的不足 |
2.2 中国现行税法的完善 |
2.2.1 完善税收相关立法 |
2.2.2 优化税制结构 |
2.2.3 完善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
2.2.4 提高税法的透明度 |
2.2.5 优化关税结构 |
2.2.6 完善税收优惠制度 |
第3章 WTO 体制下中国税法的发展趋势 |
3.1 中国税法的国际化趋势 |
3.2 中国税法的法治化趋势 |
3.3 中国税法的私法化趋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加入WTO对我国涉外税收体系及税种结构的冲击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营改增”后推进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问题研究[D]. 郑涵.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1)
- [2]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研究[D]. 于俊. 华侨大学, 2019(12)
- [3]我国税收调控合理限度研究[D]. 孙雁冰.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4]论营改增后中国地方主体税种的应然选择[D]. 陈思瑞.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税制结构与居民消费:理论与实践[D]. 刘胜. 暨南大学, 2018(03)
- [6]税收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D]. 黄磊.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7]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例[D]. 金德谷.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4)
- [8]中国税制结构对扩大消费的影响研究[D]. 黄丽君. 云南大学, 2016(12)
- [9]对我国涉外税收制度的基本分析与改革思路研究[D]. 杨仕贵. 西南财经大学, 2007(04)
- [10]WTO与中国税法的改革[D]. 卓一虎. 天津财经学院,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