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临界长度论文-匡政,白晓宇,张明义

纤维临界长度论文-匡政,白晓宇,张明义

导读:本文包含了纤维临界长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GFRP抗浮锚杆,临界锚固长度,同心薄壁圆柱体,剪应力

纤维临界长度论文文献综述

匡政,白晓宇,张明义[1](2019)在《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抗浮锚杆的临界锚固长度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到抗浮锚杆的工作机理与抗拔桩相似的特性,基于理想同心薄壁圆柱体剪切模型及抗浮锚杆剪应力分布简化模型,推导出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抗浮锚杆的临界锚固长度的解析式,并以工程实例检验该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GFRP抗浮锚杆临界锚固长度解析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将理论临界锚固长度的2/3作为GFRP抗浮锚杆实际锚固长度参考值,可以在保证承载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材料利用率。GFRP抗浮锚杆临界锚固长度理论值随锚杆杆体-岩土体弹性模量比值的增大而增大,但在该比例逐渐变大的过程中,临界锚固长度增长幅度逐渐降低。此外,增加杆体半径亦可提高理论临界锚固长度。研究结果可为GFRP抗浮锚杆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张保华,刘大翔,许亚坤,黄斌,丁瑜[2](2018)在《单根聚丙烯纤维在植被混凝土中的拉拔特性及临界长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加筋技术在复合土和混凝土等工程加固领域应用广泛,但在生态护坡领域的应用则鲜有报道。通过自主设计的试验装置,研究了单根聚丙烯纤维在不同含水率、不同干密度和不同龄期植被混凝土中的拉拔特性,分析了拉拔试验前后纤维的显微特征,并确定了临界加筋长度经验公式。研究表明:纤维拉力-位移曲线呈显着的多峰特征,主要与植被混凝土中存在水泥水化产物有关;1 d试样界面抗剪强度在最优含水率时存在极小值,主要原因是试样初期的筋-土界面锚固力提高值相较于摩擦力减小值要低;随着干密度和龄期的增长,界面抗剪强度和残余抗剪强度都显着提高。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植被混凝土中纤维临界加筋长度的经验公式,对提升植被混凝土在高寒、强降雨、坡面高陡等恶劣环境下的工程耐久性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8年09期)

张民杰[3](2014)在《玄武岩纤维临界长度及增强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森林资源的不断减少,一种将木粉与通用型塑料粉末均匀混合经过一定的成型加工工艺而制成的新型材料——木塑复合材料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木塑复合材料以其优越的性能和便宜的价格倍受人们的青睐,但是其本身还存在很多缺点,例如:木塑复合材料的加速老化、产品的褪色、力学性能不足、浸水翘曲等缺陷。玄武岩纤维的性能和价格介于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之间,除了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的特点外,玄武岩纤维还具有耐高温性、抗氧化、绝热隔音、剪切强度高和适应于各种环境下使用等优异性能,其较高的性价比,使其应用得到了迅速地推广。在外力作用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通过界面进行应力传递才能使纤维和基体应力均衡分布。然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能否有效地传递应力,以赖于基体与纤维增强体之间界面的结合程度。单纤维拔出实验是测定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常用方法之一,其特点是能够直观并定量地反映了界面的结合性能。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为:1)根据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应力传递理论,提出了纤维临界长度l cr。通过分析得到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受力情况,纤维中段的拉伸应力最大,所以纤维断裂将发生在中段部分。2)通过Ansys有限元模拟分析,采用“单元死活”的方法APDL参数化设计语言有效地模拟了单纤维从基体材料中拔出的全过程,得到纤维的埋入临界长度为3.8mm。3)设计单纤维拔出实验试样制备流程,通过SEM图片确定纤维的埋入深度,通过大量的重复性试验得到纤维的埋入临界长度为3.0mm。4)根据有限元模拟和单纤维拔出实验结果,设计5组不同埋入长度的纤维增强木塑复合材料实验,从宏观上验证短纤维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纤维的临界长度在5mm-8mm之间。(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4-04-01)

唐朝生,施斌,高玮,刘瑾[4](2009)在《纤维加筋土中单根纤维的拉拔试验及临界加筋长度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加筋土物理力学性质主要受纤维与土界面之间作用力大小的控制,了解界面的微观力学行为对研究纤维加筋土的机制及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自行设计的纤维拉拔试验装置,对不同含水率和不同干密度的土样进行了单根纤维的拉拔试验,测试并计算了单根纤维与土接触面之间的剪切强度和残余剪切强度,分析了含水率和干密度大小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的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能较好地进行单根纤维的拉拔试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度。获得了纤维加筋土中界面剪切强度和残余强度与土样含水率和干密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拉力-位移曲线表明,加筋土中纤维的拉拔特性取决于筋土界面的力学行为,曲线的形状受含水率和干密度的影响不明显。最后,利用测得的筋土界面强度导出了纤维加筋的临界长度。(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09年08期)

陈世鸣,马鹰,刘国平[5](2006)在《纤维增强混凝土极限变形控制超长混凝土墙及地基板的临界长度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地下室墙壁设置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建议为:室内或地下宜为30米;露天条件下宜为20米。本文对超长混凝土墙及地基板的温度伸缩应力进行了分析,超长混凝土地基板及长墙不设伸缩缝的临界长度,与现行混凝土规范建议值基本吻合。分析表明:现行混凝土规范建议的设置伸缩缝的临界最大长度,主要基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控制。考虑钢筋混凝土贡献以及纤维增强对混凝土抗裂韧性贡献,采用纤维增强混凝土极限变形对控制超长混凝土墙及地基板的临界长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混凝土的拉伸极限,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伸缩缝的临界最大长度可以放宽。(本文来源于《纤维混凝土的技术进展与工程应用——第十一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6-09-01)

纤维临界长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纤维加筋技术在复合土和混凝土等工程加固领域应用广泛,但在生态护坡领域的应用则鲜有报道。通过自主设计的试验装置,研究了单根聚丙烯纤维在不同含水率、不同干密度和不同龄期植被混凝土中的拉拔特性,分析了拉拔试验前后纤维的显微特征,并确定了临界加筋长度经验公式。研究表明:纤维拉力-位移曲线呈显着的多峰特征,主要与植被混凝土中存在水泥水化产物有关;1 d试样界面抗剪强度在最优含水率时存在极小值,主要原因是试样初期的筋-土界面锚固力提高值相较于摩擦力减小值要低;随着干密度和龄期的增长,界面抗剪强度和残余抗剪强度都显着提高。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植被混凝土中纤维临界加筋长度的经验公式,对提升植被混凝土在高寒、强降雨、坡面高陡等恶劣环境下的工程耐久性有一定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纤维临界长度论文参考文献

[1].匡政,白晓宇,张明义.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抗浮锚杆的临界锚固长度计算[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2].张保华,刘大翔,许亚坤,黄斌,丁瑜.单根聚丙烯纤维在植被混凝土中的拉拔特性及临界长度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8

[3].张民杰.玄武岩纤维临界长度及增强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4].唐朝生,施斌,高玮,刘瑾.纤维加筋土中单根纤维的拉拔试验及临界加筋长度的确定[J].岩土力学.2009

[5].陈世鸣,马鹰,刘国平.纤维增强混凝土极限变形控制超长混凝土墙及地基板的临界长度比较分析[C].纤维混凝土的技术进展与工程应用——第十一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

标签:;  ;  ;  ;  

纤维临界长度论文-匡政,白晓宇,张明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