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族妇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尾绣,民族元素,发展,对策
水族妇女论文文献综述
刘国举[1](2018)在《水族妇女马尾绣的演变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以马尾毛作梗装饰刺绣图案轮廓,在轮廓内用相应针法填充的绣品,品类众多,针法各异。画面布局密实,富有民族个性和文化内涵。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特有的马尾绣传统元素被逐步淡化。要提高马尾绣的生存力,技艺传承与创新很关键,应致力于艺术感染力,多做加法,不是越简越好。(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18年12期)
卞向阳,马晨曲[2](2018)在《论水族妇女服饰由裙装至裤装的变化与动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文献检索为数不多的水族妇女服饰记载中,对于水族女性何时从裙装转变为以裤装,并作为主要服饰形式以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动因,过去基本未有涉及。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图像以及实物等资料,综合史学和服装学科的相关原理和方法,考察清代和民国时期关于水族妇女着装形式特征记载,推断水族妇女服饰在19世纪后期的晚清时期由裙装转向以裤装为主。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下,汉族影响是造成水族妇女服饰由裙装转向裤装的主要因素,但是水族女性服饰中裙装并未彻底消失,而是作为盛装服饰的一部分存在。(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期刊2018年02期)
韦欣仪,毛道维,钟会荟[3](2016)在《基于扎根理论的乡村旅游从业妇女生存感知研究——以叁都水族板告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追求生存感知满意是旅游从业者的根本动机,当乡村旅游日益成为人们满足生存需要的重要平台时,旅游研究有理由探讨旅游与生存感知的关系。以扎根理论为研究工具,以叁都水族板告村乡村旅游从业妇女为研究对象,尝试对乡村旅游从业妇女生存感知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乡村旅游发展显着提高了从业妇女生存感知满意度。经济水平、生活条件和社会认同这叁个客观差异仅是影响妇女生存感知的外在因素,而对其产生决定性作用的是妇女的个体特征差异以及选择的对比对象。(本文来源于《贵州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1期)
陈静梅[4](2011)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背景下水族妇女性别角色和社会地位的变迁——以贵州叁都水族马尾绣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村落的各种传统习俗、文化,水族妇女长期顺应着传统的性别角色与地位。透过在贵州叁都水族自治县叁洞乡的田野调查发现,水族马尾绣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获得产业化发展空间之时,也带来了水族妇女社会性别角色和社会地位的变迁。经济因素在推动这种变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改变有利于妇女的自我发展和促进性别和谐。(本文来源于《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期刊2011年04期)
赵苏萍,韦艳萍,魏萍,潘晓菊,杨康玉[5](2011)在《黔南州水族宫颈疾病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黔南州水族宫颈疾病妇女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现状,为对HPV防治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采用最新的HPV检测技术——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对1859例来自黔南州水族宫颈疾病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检测及基因分型,分析HPV在黔南州水族宫颈疾病妇女感染率以及高危型HPV(HR-HPV)感染率,研究不同HPV亚型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宫颈疾病患者HPV感染率为68.26%,重迭感染率为30.28%,在30~34岁组及40~49岁组出现两次感染高峰;HR-HPV感染率42.44%;HR-HPV亚型感染率排名分别是HPV16、33、58、52、31;以30~34岁组感染率为最高;宫颈炎症以HPV16、58、53为主,宫颈不典型增生以HPV16、33、58为主,宫颈癌以HPV16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吸烟、性伴侣数≥2个、初次性生活年龄≤18和孕次≥2次是水族妇女宫颈疾病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PV在黔南州水族宫颈疾病妇女生殖道有较高的感染率及重迭感染率,不同宫颈疾病优势型别不同,故HPV感染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加强常规检测HPV,以早期发现感染,及时干预。(本文来源于《现代预防医学》期刊2011年22期)
孙学丽,芦平[6](2011)在《都匀市阳和水族乡972例农村水族妇女妇科疾病普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妇科疾病普查是筛查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有效措施,并且可以及时控制某些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是保障妇女健康,提高妇女的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我中心于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对河阳水族乡开展普查、普治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1年32期)
贾双[7](2010)在《浅析水族妇女服饰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服饰艺术是一座璀璨的艺术宝塔,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服饰文化。本文从水族妇女服饰颜色、款式及道德修养方面阐述其服饰特点,并说明水族服饰特点所产生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山东纺织经济》期刊2010年06期)
杨国章[8](2010)在《婚姻中的水族妇女》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根据笔者实际抄录的墓碑文献和实地调查所得的访谈资料,本研究描述并讨论清代中叶以来婚姻中的水族妇女的若干主要方面。清代和民国时期,水族女性大多在十五岁至十七岁时就出嫁,一生平均生育3至4个子女。那时有少数水族妇女在较为年轻时去世,但妇女平均寿命可达六十岁左右,比男性的寿命略长。到了建国后,水族女性的婚龄稍微推迟,生育数量没有明显的变化,预期寿命则增加较多。不论是在清代、民国还是在新中国时期,虽然水族社会一直普遍重男轻女,但水族妇女在家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她们是家庭生产的最主要参与者,是家庭经济的决策者之一,是维系家庭、抚养子女的核心角色。在生时她们与丈夫相互依赖、相互帮助,一方死后另一方则为其立碑,体现出彼此的关爱。由于各种原因,历史上有些水族女性充当了妾。与汉族传统社会中妻的地位高于妾并有支配妾的权力不同,水族家庭中的妾具有相对较高的地位,与妻几乎完全平等。而在管理家庭事务、丧葬和立碑仪式以及养育子女等方面,水族的妾也几乎与妻毫无区别。历史上水族地区的寡妇较多。有些寡妇独力担负起维持家庭、养育子女的重担,通过她们的奋斗使家庭重获生机,因此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普遍尊敬。改嫁的也很常见,改嫁并不会受到水族社会阻挠和歧视,改嫁者组成新的新家庭后在各方面依然享有较高的地位。由婚姻所建立起来的姻亲关系是水族社会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水族妇女出嫁后与其娘家仍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万一女性不幸被迫离开夫家,她们常常选择回娘家重新生活。而出嫁女正常过世后,其墓碑上经常表明其出嫁地或者娘家,娘家经常还要亲自为其撰写碑文。本人在广泛收集和深入分析水族民间碑文资料的基础上,把妇女置于分析的中心,结合水族的社会、历史与文化特征,较生动、令人信服地反映了水族妇女生活一百六十年的发展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期刊2010-05-26)
黄娅[9](2008)在《从性别理论的角度透视水族妇女社会地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妇女社会地位直接作用于水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民族共同发展的今天,面对商品经济对民族地区经济的冲击,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以促进妇女能动性的发挥显得格外重要。为此,本文以叁都水族自治县、荔波县两个地区为调查基点,通过与意识、实践以及二者关系相连的各项因素展现水族妇女社会地位的现状,进而从性别理论的角度透视水族妇女社会地位在意识、教育、婚姻、家庭、社会机理五方面存在的原因,从而在性别角度下提出提高水族妇女社会地位的相应对策。(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08-04-20)
潘中西[10](2006)在《水族妇女服饰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族最直观的外部标志是服饰,尤其是妇女的服饰。叁都水族自治县叁洞、九阡、丰乐、普安、都江等五个片区的水族妇女服饰,其颜色、款式、装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其装束样式、质料、色彩、服饰种类亦随时代的演变而演变。(本文来源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水族妇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文献检索为数不多的水族妇女服饰记载中,对于水族女性何时从裙装转变为以裤装,并作为主要服饰形式以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动因,过去基本未有涉及。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图像以及实物等资料,综合史学和服装学科的相关原理和方法,考察清代和民国时期关于水族妇女着装形式特征记载,推断水族妇女服饰在19世纪后期的晚清时期由裙装转向以裤装为主。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下,汉族影响是造成水族妇女服饰由裙装转向裤装的主要因素,但是水族女性服饰中裙装并未彻底消失,而是作为盛装服饰的一部分存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族妇女论文参考文献
[1].刘国举.水族妇女马尾绣的演变与发展[J].艺海.2018
[2].卞向阳,马晨曲.论水族妇女服饰由裙装至裤装的变化与动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8
[3].韦欣仪,毛道维,钟会荟.基于扎根理论的乡村旅游从业妇女生存感知研究——以叁都水族板告村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6
[4].陈静梅.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背景下水族妇女性别角色和社会地位的变迁——以贵州叁都水族马尾绣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
[5].赵苏萍,韦艳萍,魏萍,潘晓菊,杨康玉.黔南州水族宫颈疾病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
[6].孙学丽,芦平.都匀市阳和水族乡972例农村水族妇女妇科疾病普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
[7].贾双.浅析水族妇女服饰特点[J].山东纺织经济.2010
[8].杨国章.婚姻中的水族妇女[D].中山大学.2010
[9].黄娅.从性别理论的角度透视水族妇女社会地位[D].贵州师范大学.2008
[10].潘中西.水族妇女服饰浅析[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