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ESC系统,现状,标准
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刚,吕彪[1](2018)在《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现状及标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简称ESC)系统通过调节车辆行驶和制动过程中牵引力和制动力分配,能有效提高车辆行驶及制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文章介绍了ESC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标准法规现状,并对国内外标准法规进行了分析比较。(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来飞,夏钧,刘昌仁,曹飞,张仪栋[2](2018)在《重型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试验标准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美标FMVSS 136和欧标ECE R 13中关于重型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的试验方法和性能评价进行对比分析,着重介绍美标FMVSS 136规定的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本文来源于《客车技术与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赵永刚[3](2017)在《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测试和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辆操纵稳定性是汽车安全领域的长期研究课题,随着汽车底盘系统的逐渐电子化和智能化,针对车辆操纵稳定性的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简称ESC)系统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国内对ESC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特别是重型车的ESC系统的研究尚处于理论分析阶段,目前还没有相对成熟的重型车ESC系统测试方法标准发布。开展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的研究,完善我国轻型车ESC系统测试及评价方法,研究提出能指导我国重型车ESC系统测试的测试规程对提升国内汽车产品技术水平,推动汽车工业发展意义重大。首先,对当前全球主流的ESC系统结构、原理及控制方式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由于各国家、各ESC系统生产商及汽车整车企业在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方法及工况参数等设计和匹配上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别,导致目前全球范围内在ESC系统测试和评价方法上未形成统一体系。美国及欧盟颁发的ESC系统测试标准和法规代表当前ESC系统主流的测试和评价方法。另外,常用的ESC系统测试根据操作者的不同分为机器人测试和驾驶员操作测试,根据所测目标车辆的不同分为轻型车和重型车测试。其次,根据对目前国内外ESC系统标准法规的分析、研究和总结,以及对ESC系统测试项目涉及的测试评价方法的研究和比对。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现有ESC系统生产商和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对ESC系统装车匹配要求,研究形成了适应我国车辆现状要求及实际道路使用要求的以“开环”试验为主,“闭环”试验为辅的ESC系统测试原则;提出了能开展ESC系统测试和评价的轻型车和重型车ESC系统测试规程;并研究提出了对我国现行GB/T 30677-2014标准的修订意见。最后,通过研究搭建的ESC系统测试系统对研究提出的轻型车和重型车ESC系统测试规程进行了实车验证分析,确保提出测试规程的正确有效性,并使其能更好的指导我国车辆ESC系统的开发及装车匹配,提升我国汽车安全性能。(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7-10-09)
安丽华[4](2009)在《汽车电子稳定性程序(ESP)控制方法及联合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稳定程序(ESP)是改善汽车行驶性能的一种控制系统,可大大降低交通事故并提高道路安全。它整合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和ASR牵引力控制系统,有防止汽车转向时滑移、不稳定和侧向驶出车道的综合控制能力。本文首先从理论上研究了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控制策略,运用模糊控制理论和PID控制理论设计了两种控制系统。其次,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包括发动机、制动器、轮胎和车身模型在内的七自由度系统整车动力学模型,将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装配在七自由度模型上,通过多种极限工况的仿真,分析比较得到模糊化参数的PID控制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同时,以多体动力学软件MSC.ADAMS/Car建立某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将经过验证的控制系统装配在多体动力学模型上,和MATLAB/Simulink反馈控制系统联合仿真,进行多种极限工况下的汽车操纵稳定性仿真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车辆稳定控制系统,能够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帮助驾驶员适应各种路面和行驶工况,取得了良好的主动控制效果,大大提高行车安全。(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09-05-01)
杨坤[5](2009)在《轻型汽车电子机械制动及稳定性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轻型汽车为研究对象,对基于汽车电子机械制动(Electromechanical Brake,EMB)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Vehicle Stability Control,VSC)进行研究。针对目标车型研制了四台EMB执行器及一套实用的电子制动踏板;提出了车轮EMB控制系统的结构及总体方案,并进行了软硬件设计。通过EMB执行器特性试验,得到了EMB执行器特性曲线并测得了EMB执行器建模所需参数,通过离线仿真和台架试验对EMB控制参数进行调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验证。确定了基于EMB的VSC控制算法,自主研发了VSC控制器硬件,搭建了基于EMB的VSC离线仿真平台和硬件在环试验平台,对在EMB基础上集成VSC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本文的研究为EMB系统设计及基于EMB的VSC的应用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4-23)
朱建胜[6](2009)在《叁轴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又称汽车电子稳定程序(ESP),它是一种汽车主动安全技术,通过传感器输入实时监控车辆的运行状态,通过制动控制抑制汽车过多转向和过度不足转向趋势,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减少交通事故,保证行车安全。本文以某叁轴汽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汽车电子稳定程序控制算法研究。本文在叁轴汽车运动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叁轴汽车ESP控制的主控车轮的确定和选择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车辆相关状态参数(纵向车速,路面附着,质心侧偏角等)的估算算法;完成了ESP相关控制算法的研究;针对不同工况,进行了ESP仿真研究,对叁轴汽车的ESP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进行验证。本文的研究为叁轴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ESP)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4-01)
付皓[7](2008)在《汽车电子稳定性系统质心侧偏角估计与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ESC)作为一项主动安全技术,能够主动抑制汽车的过度转向或不足转向趋势,全面提高汽车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结合国家863计划项目“电子稳定系统(ESP)集成开发及电动转向系统(EPS)一体化控制技术”,以提高稳定性控制系统自主开发能力为目标,以某国产A0级轿车为研究对象,就稳定性控制的系统建模、质心侧偏角估计、控制策略研究、试验平台建设、实车试验等方面开展研究。首先,论文建立了用于稳定性控制仿真研究的九自由度非线性车辆动力学模型。其次,以车辆侧向动力学为基础,分析了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对于车辆稳定性的表征关系。针对质心侧偏角难以直接测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质心侧偏角估计方法。采用分层模块化思想设计了稳定性控制策略的总体结构以及各子模块的算法,通过多种工况的仿真试验对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最后建立了稳定性控制系统车载试验平台,为稳定性控制系统开发和试验研究提供了试验条件。本文的研究为进行稳定性控制系统的自主开发提供了重要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8-10-01)
崔仲华[8](2008)在《H_∞控制在汽车电子稳定性程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ESP)可以改善汽车在极限工况下的操纵性和稳定性。建立两自由度车辆模型,基于H∞控制理论研究车辆稳定控制系统,理论上证明电子稳定性程序控制ESP对汽车稳定性作用明显。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可有效改善车辆转向时的侧偏角和横摆率的响应特性。(本文来源于《交通科技与经济》期刊2008年05期)
崔仲华,胡如夫[9](2008)在《H_∞控制在汽车电子稳定性程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理论上证明了电子稳定性程序控制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对汽车稳定性的明显作用。通过数字仿真分析表明,该控制方法能有效改善车辆转向时的侧偏角和横摆率的响应特性,更好地实现了驾驶员的驾驶意图。(本文来源于《西部交通科技》期刊2008年04期)
姚时音[10](2008)在《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辆稳定性控制是近年来国内汽车领域的研究热点,这种最新的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可以提高车辆在各种行驶工况下的操纵稳定性,改善车辆高速行驶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是车辆稳定性控制的主要方法。直接横摆力矩控制通过对四个轮胎制动力和驱动力的独立控制,从而产生附加横摆力矩,实现在各种工况下车辆都能够按照驾驶员的驾驶意图跟踪理想控制目标。文中建立了七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制动系统模型、四轮驱动传动系统模型和魔术公式轮胎模型,进行了基于PID控制理论和模糊控制理论的汽车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系统的研究,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系统进行了定工况前轮转角阶越输入和前轮转角正弦输入进行了仿真分析,从理论上证明了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对汽车稳定性控制的有效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Freescale的16位单片机MC9S12DP256开发稳定性控制器的硬件并利用Freescale单片机的通用开发软件CodeWarriorIDE4.6对控制系统软件进行编写和仿真调试。利用清华大学的HCS12开发工具包,以及实验室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设备,进行了软、硬件调试及信号模拟试验。调试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控单元能基本实现控制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联合PID控制逻辑的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汽车稳定性,可以用作开发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车试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期刊2008-05-01)
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美标FMVSS 136和欧标ECE R 13中关于重型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的试验方法和性能评价进行对比分析,着重介绍美标FMVSS 136规定的试验方法和性能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赵永刚,吕彪.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现状及标准分析[J].汽车实用技术.2018
[2].来飞,夏钧,刘昌仁,曹飞,张仪栋.重型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试验标准的对比分析[J].客车技术与研究.2018
[3].赵永刚.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测试和评价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7
[4].安丽华.汽车电子稳定性程序(ESP)控制方法及联合仿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
[5].杨坤.轻型汽车电子机械制动及稳定性控制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9
[6].朱建胜.叁轴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09
[7].付皓.汽车电子稳定性系统质心侧偏角估计与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8
[8].崔仲华.H_∞控制在汽车电子稳定性程序中的应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
[9].崔仲华,胡如夫.H_∞控制在汽车电子稳定性程序中的应用[J].西部交通科技.2008
[10].姚时音.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的研究[D].西华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