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剪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冰水堆积体,现场大剪试验,强度特性,双曲线模型
大剪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琦,冯文凯,黄家华,艾国海,白慧林[1](2016)在《岷江上游欢喜坡冰水堆积体原位大剪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岷江中上游河谷两岸广泛分布着第四纪冰水堆积体,其特征在我国西南地区大江大河的河谷地带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正是由于此类冰水堆积体具有复杂的结构特征与特殊的形成演化过程,造就了其力学强度特征与其他堆积体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以欢喜坡冰水堆积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剪仪对在不同土石性质不同含水率下的冰水堆积体进行现场大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冰水堆积体应力应变曲线具有明显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阶段,没有明显的应力屈服特征。土石性质与含水率是影响冰水堆积体强度特性的重要因素。天然状态下,冰水堆积物的应力应变关系呈现出一定的应变硬化特征。当含水率增大时,应力应变关系出现弱应变硬化特征。孔隙比小、密实度高、含石量高的冰水堆积物强度也显着提高。通过邓肯张双曲线模型对欢喜坡冰水堆积体大剪试验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拟合,拟合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6年08期)
宋丙辉,谌文武,吴玮江,江耀[2](2012)在《锁儿头滑坡滑带土不同含水率大剪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锁儿头滑坡属特大型断层破碎带滑坡。该滑坡滑带土主要由强风化的中、上志留统千枚岩、板岩等构成,滑带土中粒径大于2 mm的颗粒含量约为30%,在滑带土颗粒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强度特征对滑坡体的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影响。为此,利用室内大型直剪仪对不同含水率下锁儿头滑坡滑带土的剪切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干密度为1.7 g/cm3情况下,不同含水率滑带土试样的剪应力-应变关系均呈现出弱应变硬化特征,而且法向压力越大,应变硬化特征越明显;在剪应变ε为10%时,相同含水率下滑带土剪切模量G0.1随法向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同一法向压力下的剪切模量G0.1与含水率间呈负线性相关关系;利用邓肯-张双曲线模型对锁儿头滑坡滑带土不同含水率下大剪试验剪应力-应变关系进行数据拟合,拟合效果良好,但该模型不能反映土的应变软化性质。(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2年S2期)
习小山,刘成光,景辉[3](2011)在《原位大剪试验与室内剪切试验的对比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现场原位大剪和室内剪切试验,研究在相同状态不同试验条件下,土体的抗剪强度(C,φ)在何种条件、何种试验方法下测定更接近土体的实际理论值,数据更安全可靠。(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11年08期)
王捷,叶少有,李长春,梁君亮[4](2010)在《驷马山滁河分洪道膨胀土现场大剪试验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现场大型剪切试验,分析研究了驷马山切岭段地区特有膨胀土土体的抗剪强度特性,为大型剪切仪的研制工作提供了经验。并在试坑中采集了环刀试样,进行了室内直剪试验,和现场大剪试验数据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该地区采用室内直剪结果的修正比率。(本文来源于《工程与建设》期刊2010年01期)
李长春[5](2009)在《驷马山滁河分洪道边坡膨胀土大剪试验及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简要阐述了对膨胀土的认识过程,综述了膨胀土抗剪强度理论及其强度指标的获取方法,详细论述了大剪试验及反算法,并对其展开研究,获取试验数据。利用试验数据对驷马山滁河分洪道膨胀土的强度性质展开研究,并建立了抗剪强度指标与含水量、土块强度与土体强度之间的关系。最后对驷马山滁河分洪道边坡的稳定做了评价,并提出了治理措施。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介绍了膨胀土问题研究的工程背景及现实意义,在探讨了常用理论及方法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剪试验和反算法在膨胀土强度指标获取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对大剪试验的基本原理及其试验方法展开研究。并针对驷马山滁河分洪道的特点,设计开发了大剪仪,编制了试验方案。对反算法的基本原理、计算公式和常用算法做了论述,对滑动面的确定进行了研究,并结合驷马山滁河分洪水道膨胀土边坡的工程地质特点,对其潜在滑动面进行反算,并获取了反算指标。完成了该地区膨胀土的室内常规试验,通过对常规试验数据的研究,就膨胀土抗剪强度指标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并就该地区膨胀土抗剪强度指标与含水量的关系,建立经验公式。从工程实际出发,利用上述研究成果以及获取的膨胀土强度指标,对驷马山滁河分洪道膨胀土边坡的稳定状态进行计算分析,并结合驷马山工程特点,提出具体治理措施。最后,总结了全文的研究成果,展望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9-03-01)
刘英,迟海燕,黄旭,王新荣[6](2006)在《浅谈粗粒土的室内大剪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省除险加固的心墙砂壳坝水库,一般存在上、下游砂壳坝坡抗滑和抗震稳定不满足要求的问题,设计一般采取坝壳重新换料压实回填的工程处理措施。多数山区水库河流冲积成因的较纯净粗砂坝壳料缺乏,一般常就近取材,采用花岗岩类风化物作为坝壳料,其颗粒成分以粒径大于2m(本文来源于《山东水利》期刊2006年07期)
张建海,何江达,宋伟[7](2000)在《地应力对现场大剪试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某工程现场大剪及地应力实测资料 ,采用非线性叁维刚体弹簧元分析了地应力对现场大剪试验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若计入地应力的影响 ,该工程岩体强度C ,φ值 ,在 φ值不变的情况下 ,凝聚力C值约可提高11.7%(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期刊2000年03期)
李沛[8](1981)在《土体原位大剪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体原位剪切试验应视为在自然条件下,对尚未脱离原有环境的原状土体所进行的剪切试验。由于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能直接地从这些自然现象中测取有益的参数,从而采用了对没有脱离原有环境的原状土体在人为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的方法。如常见的水平挤出试验,崩落试验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由于自然界中多数的土介质是非均质(本文来源于《工程勘察》期刊1981年03期)
大剪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锁儿头滑坡属特大型断层破碎带滑坡。该滑坡滑带土主要由强风化的中、上志留统千枚岩、板岩等构成,滑带土中粒径大于2 mm的颗粒含量约为30%,在滑带土颗粒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强度特征对滑坡体的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影响。为此,利用室内大型直剪仪对不同含水率下锁儿头滑坡滑带土的剪切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干密度为1.7 g/cm3情况下,不同含水率滑带土试样的剪应力-应变关系均呈现出弱应变硬化特征,而且法向压力越大,应变硬化特征越明显;在剪应变ε为10%时,相同含水率下滑带土剪切模量G0.1随法向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同一法向压力下的剪切模量G0.1与含水率间呈负线性相关关系;利用邓肯-张双曲线模型对锁儿头滑坡滑带土不同含水率下大剪试验剪应力-应变关系进行数据拟合,拟合效果良好,但该模型不能反映土的应变软化性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剪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王琦,冯文凯,黄家华,艾国海,白慧林.岷江上游欢喜坡冰水堆积体原位大剪试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
[2].宋丙辉,谌文武,吴玮江,江耀.锁儿头滑坡滑带土不同含水率大剪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2
[3].习小山,刘成光,景辉.原位大剪试验与室内剪切试验的对比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4].王捷,叶少有,李长春,梁君亮.驷马山滁河分洪道膨胀土现场大剪试验分析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0
[5].李长春.驷马山滁河分洪道边坡膨胀土大剪试验及相关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
[6].刘英,迟海燕,黄旭,王新荣.浅谈粗粒土的室内大剪试验[J].山东水利.2006
[7].张建海,何江达,宋伟.地应力对现场大剪试验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0
[8].李沛.土体原位大剪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