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诘问句论文-刘静

反诘问句论文-刘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诘问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南本《大般涅盘经》,“况”系反诘问句,形式特点,构造规律

反诘问句论文文献综述

刘静[1](2012)在《南本《大般涅盘经》中的“况”系反诘问句》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本《大般涅盘经》中的"况"系反诘问句具有丰富的形式,反映了中古汉语承上启下的变化特点。本文立足于描绘"况"系反诘问句的各种形式,体现各种形式之间的区别,探究反诘问句形成的规律,展现反诘问句的特点。(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2年16期)

胡建锋[2](2011)在《“不是……吗?”反诘问句的前后景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不是……吗?"反诘问句所针对的对象或事件可以来自记忆、现场和话语上文。针对记忆中的对象或事件提问时提供的是已知信息,通常实现后景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前景功能。针对现场、话语上文两种对象或事件提问时提供的是新信息,主要实现前景功能,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后景功能。(本文来源于《当代修辞学》期刊2011年03期)

张琪[3](2010)在《《二刻拍案惊奇》中的是非反诘问句》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拟话本小说集《二刻拍案惊奇》中的是非问反诘问句以带有反诘副词的反问句为主,出现的反问副词有"岂、难道、可、还、却、终不成(然)、又",其中"岂、难道、可"使用频率较高。不带副词的是非问反问句中也有一些可以帮助识别的形式标志存在,如"敢不、怕不、不成"。句末的语气词以"么"为主,但使用次数很少。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到反问句这一汉语中的重要句式在明末时期的基本状态和演变趋势。(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0年13期)

叶建军[4](2010)在《《祖堂集》中的是非反诘问句》一文中研究指出禅宗文献《祖堂集》中是非反诘问句倾向于使用反诘标记,或使用反诘副词,或使用特定的反诘格式。有反诘副词的是非反诘问句包括"岂"字、"宁"字、"可"字、"还"字和"讵"字等,反诘副词既有旧有的,也有新生的。反诘格式"岂不是X"、"岂不闻(道)X"、"岂不见(道)X"、"可不闻X"可能来源于汉译佛经,由此可以看出禅宗文献与汉译佛经有亲缘关系。(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于天昱[5](2006)在《现代汉语反问句的反诘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反诘度是反映反问句语用功能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主要探讨现代汉语反问句反诘度变化的特点和影响反诘度变化的诸因素。认为反诘度的增强和减弱具有渐变性,同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4期)

何元建[6](1996)在《“可”字型问句的反诘语气》一文中研究指出“可”字型问句的反诘语气何元建一、从《西游记》中"可"字型问句的翻译谈起朱德熙先生(1985,1991)观察到,汉语方言中存在着一种形式比较固定的"K-VP"型问句,"K"代表疑问副词。①"K"在早期白话中就是"可"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有不同的形式:...(本文来源于《汉语学习》期刊1996年04期)

钟世泉[7](1984)在《重复反诘危言动听——《论积贮疏》的问句简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贾谊为人刚直好议,为文"疏直激切,尽所欲言"(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他的《论积贮疏》字虽不足四百,句仅至二十,可那种气势充沛的文风却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的问句安设得尤为精彩。下作一简析: 一、问句通贯全篇,文势汹涌,极表忠言死谏之情。全文二十句话,问句就占了七句。问句无非疑问、反问、设问。此文则几乎全是反问。即使是正问也充满了质问的色彩。全文剖"不积贮"的原因,论"不积贮"的危害,提"如何积贮"的办法,段段有问,层层有问。如第一段在揭露了当时社会"残贼公行"的事实以(本文来源于《当代修辞学》期刊1984年02期)

反诘问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不是……吗?"反诘问句所针对的对象或事件可以来自记忆、现场和话语上文。针对记忆中的对象或事件提问时提供的是已知信息,通常实现后景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前景功能。针对现场、话语上文两种对象或事件提问时提供的是新信息,主要实现前景功能,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后景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诘问句论文参考文献

[1].刘静.南本《大般涅盘经》中的“况”系反诘问句[J].语文学刊.2012

[2].胡建锋.“不是……吗?”反诘问句的前后景功能[J].当代修辞学.2011

[3].张琪.《二刻拍案惊奇》中的是非反诘问句[J].青年文学家.2010

[4].叶建军.《祖堂集》中的是非反诘问句[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5].于天昱.现代汉语反问句的反诘度[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6].何元建.“可”字型问句的反诘语气[J].汉语学习.1996

[7].钟世泉.重复反诘危言动听——《论积贮疏》的问句简析[J].当代修辞学.1984

标签:;  ;  ;  ;  

反诘问句论文-刘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