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语感中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阅读教学,语言,语感
语感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陆媛媛[1](2015)在《阅读教学应以语言为中心培养学生语感》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以语言为核心,独立细致而准确地解读文本,并且能在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语感,这是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上的首要责任和义务。(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5年17期)
曾颖杰[2](2014)在《论以培养语感为中心的古诗文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课标精神,语文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努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随着语感理论的发展,语文教育界逐渐认识到语感培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本文立足于在古诗文教学中以培养语感为中心,梳理了语感的性质和发展脉络,阐述了语感培养对古诗文教学的重要作用,说明了古诗文教学与中学语文语感教学的联系。同时借鉴中国古代诗学理论中有助于语感培养的教育经验和近现代学者和教育家们对语感培养的理论,强调语感培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的突破点。在此基础上列举了古诗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方法,总结了古诗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的策略,结合教学实践,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并从优秀的示范课中挖掘素材,通过案例分析,以期对古诗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4-05-18)
郭虹君[3](2013)在《浅论王尚文的语文教育思想之“语感中心说”》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中提出以教学实践为指向的"语感中心说",与前辈先贤对"语感中心说"研究着力点迥然有别。其别开生面的研究使"语感中心说"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王尚文先生把语文教育的目的直接指向了语感,并认为语文知识是语感的基础。"语感中心说"虽然已经取代了"知识中心说",但绝不能轻视排斥语文基础知识,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语感的培养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3年24期)
刘润军[4](2012)在《浅谈语感、语识和语文教学的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感是多年来语文教育研究者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同时也是引起很多争论的问题。之所以引起很多争论,并长期得不到解决,李海林认为是对理论元核性问题认识不清,"由于元核性概念的起点性质和基础性质,往往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据此建立的整个理论在貌似严密的体系下掩藏着整体上的失误"。因(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上)》期刊2012年03期)
王素红[5](2010)在《加强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感教学被重视的程度.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就非常重视语感的训练.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本文来源于《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期刊2010年02期)
刘红霞,杨海霞,陈香爱[6](2007)在《抓特点 训语感 明中心——《林海》教学谈》一文中研究指出《林海》是着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记叙了作者来到大兴安岭,看到大兴安岭美丽景色,进而联想到"广厦、良材"、联想到"兴安"这一名字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因而感到亲切、舒服,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由衷的喜悦、赞美之情。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把握大兴安岭中岭、林、花的特点,体会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能力,分辨文章中的事物和联想,拓展学生的思想呢?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一、坚持"整——分——整"原则,遵循教学规律依照"整一分——整"原则,我是这样构建教学框(本文来源于《新世界中国教育发展论坛 第二卷》期刊2007-07-01)
郭兰[7](2006)在《论“声调中心论”视野下的轻声语感认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语感产生的原因,运用声调中心论论证了声调的差异是方言语感的主要表现形式。方言声调的消除要克服静态语言片断的声调模式的影响,而轻声的语感认知既有助于形成普通话的语流节律,又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声调认知。(本文来源于《船山学刊》期刊2006年03期)
袁涤非[8](2006)在《“语感中心论”与普通话的隐性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理论视野的狭窄,“语感中心论”的教育思想为普通话教育“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普通话教育,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普通话语感。而普通话语感的培养,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隐性教育体现出更大的优越性。实施普通话的隐性教育应以培养整体语感为出发点、以暗示教育为基本手段、以情景话语为主要内容、以环境优化为重要保障。(本文来源于《云梦学刊》期刊2006年02期)
洪伟民[9](2005)在《日语口语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以日语语感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职业院校日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培养语感为中心教学方法:在口语中学文化、在文化中学口语;在演小品中感受口语;在日语电影电视中学口语;在评分过程中学日语;在与日本人的交流中学口语。(本文来源于《上海商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刘梅珍[10](2003)在《从“语感中心说”的提出谈起——兼与潘新和教授商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知识中心说”指导下 ,我国语文教育出现了太多令人不满之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语感中心说”才被提出。“语感中心说”并非“语感唯一说” ,在语文教学中以语感为中心 ,可以增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情意性等。“文体”至今仍未形成共识 ,“文体感”是个指向不明的概念。(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语感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课标精神,语文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努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随着语感理论的发展,语文教育界逐渐认识到语感培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本文立足于在古诗文教学中以培养语感为中心,梳理了语感的性质和发展脉络,阐述了语感培养对古诗文教学的重要作用,说明了古诗文教学与中学语文语感教学的联系。同时借鉴中国古代诗学理论中有助于语感培养的教育经验和近现代学者和教育家们对语感培养的理论,强调语感培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的突破点。在此基础上列举了古诗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方法,总结了古诗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的策略,结合教学实践,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并从优秀的示范课中挖掘素材,通过案例分析,以期对古诗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感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1].陆媛媛.阅读教学应以语言为中心培养学生语感[J].中国校外教育.2015
[2].曾颖杰.论以培养语感为中心的古诗文教学[D].云南师范大学.2014
[3].郭虹君.浅论王尚文的语文教育思想之“语感中心说”[J].青年文学家.2013
[4].刘润军.浅谈语感、语识和语文教学的中心[J].新课程(上).2012
[5].王素红.加强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0
[6].刘红霞,杨海霞,陈香爱.抓特点训语感明中心——《林海》教学谈[C].新世界中国教育发展论坛第二卷.2007
[7].郭兰.论“声调中心论”视野下的轻声语感认知[J].船山学刊.2006
[8].袁涤非.“语感中心论”与普通话的隐性教育[J].云梦学刊.2006
[9].洪伟民.日语口语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以日语语感为中心[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5
[10].刘梅珍.从“语感中心说”的提出谈起——兼与潘新和教授商榷[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