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活动空间论文-李浩,冯兴辉,陈焱光

城市活动空间论文-李浩,冯兴辉,陈焱光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活动空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冲突,依法治理

城市活动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李浩,冯兴辉,陈焱光[1](2019)在《城市居民公共活动空间依法治理的现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背景下城市治理需要依靠法律。近年来,在法规比较完备、居民权利接触最为集中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中,居民矛盾频发、冲突愈多。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法律法规对城市居民公共活动空间从多方面进行规制,已经达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本文进一步通过对法律法规规制的分析,知其得失,从而找到通往良法善治的路径。(本文来源于《河北农机》期刊2019年11期)

瞿逸彤[2](2019)在《城市亲子活动空间现状研究——以桂林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二胎时代到来,亲子关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亲子活动也成为当下热门的活动形式。通过在桂林市亲子活动的教学实践,针对目前亲子活动开展所选择的活动空间情况分析总结,为今后城市亲子活动空间设计发展提出有益于的参考建议。(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30期)

黄建中,胡刚钰,许晔丹[3](2019)在《基于人流活动特征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以厦门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借鉴城市网络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基于LBS大数据,从人流活动特征的视角对厦门市的空间结构特征展开研究。以厦门本地人群、漳州人群、泉州人群和全国旅游商务人群4大类人群在厦门市内活动形成的网络体系来反映城市空间结构的实质特征,包括人流活动中心的分布,以及活动中心之间的关联特征等。研究表明,厦门市的中心体系具有"多点网络化"特征,外围组团对人群的分流作用尚不明显,本岛"一核独大"。组团内部的高强度联系中心包括商业中心、大型交通枢纽、大型住区、旅游景点、高校片区、工业园等,主要分布在厦门本岛。总体来看,厦门市多中心的空间结构尚未充分形成。厦门岛外4大新城不仅要在未来发展中致力于保证组团规模来增强独立性、尽量维持相对较高的职住平衡水平,构建综合服务齐全的"城市副中心",还要承担"承内启外"的角色,构筑面向厦漳泉地区的发展"桥头堡"。(本文来源于《上海城市规划》期刊2019年05期)

陈晓西[4](2019)在《行人活动视角下城市街角微空间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街角微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分布灵活且渗透性强的特点,是提升街头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行人活动的视角出发,选取济南市老城区作为研究对象,对该范围内的城市街角微空间进行分析,为城市空间活力优化提升拓展思路。采用文献研究法,解析国内外街角微型公共空间的发展建设现状;以济南市老城区护城河范围内的街角微空间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定量分析其街角微空间的分布状况及人群使用特征。在问题总结的基础上,合理定位空间类型、服务性质及服务对象,从中观、微观、地方性营造叁个层面进行体系架构,并提出分层次分类型、功能需求导向方面的空间活力营造策略,以期通过优化城市街角微型公共空间的布局,提升居民户外活动的舒适度和城市活力。(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期刊2019-10-19)

方国臣,王华[5](2019)在《山地城市老年社群活动空间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而社群活动作为老年人最主要的社交媒介,其活动空间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受到挤压与侵占,这种现象在山地城市尤为显着。本文基于山地城市空间复杂性与矛盾性,深入探讨山地城市老年社群活动空间的内涵与特征,结合重庆市典型空间的实地调研情况,从"社群活动分布"、"活动场地使用"、"场所空间利用"叁个层面分析山地城市老年社群活动规律与空间布局特征,并构建山地城市老年社群活动"空间—行为"耦合作用机制,针对山地特殊性的空间协调模式,试图提出"层级化场所配置"、"多元化空间生产"以及"精明化空间拓展"的老年社群活动空间规划策略,以期完善山地城市老年社群活动的空间规划与治理机制。(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山地城乡规划)》期刊2019-10-19)

田壮,董文晴,石佳鑫[6](2019)在《基于签到数据的人群活动与城市活力空间研究——以合肥市中心城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大数据"的广泛应用,社交软件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社交软件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导城市空间发展与规划,已逐渐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本文借助新浪微博,引入基于位置服务功能的大数据,通过对工作日、双休日、节假日签到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人群活动的时空动态变化。在掌握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选取合肥市中心城区叁个典型的城市活力空间进一步研究其形成因素以及关联性,一方面基于层次分析法,从人群活动的角度分析城市活力空间的吸引力因素。另一方面基于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对城市活力空间的街道可达性、建设强度与建筑形态、混合功能指标叁类要素进行量化分析。最终得出城市活力空间的形成因素,同时通过对比城市活力空间形态特征与基于签到数据的人群活动,发现二者具有正向耦合性,并以此为依据,为城市活力空间的营造提出相关建议,提升城市活力。(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期刊2019-10-19)

魏嘉彬,章蔚君,吴依秋[7](2019)在《基于POI的北京核心区城市活动空间结构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北京市政府公布了新一轮北京市总体规划,其中对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进行了重新的梳理与规划。二环内以及部分二环与叁环之间的空间被划定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空间载体。未来将对核心区进行一系列功能结构调整以及人口疏解等举措,因此对现状核心区内功能结构的调研与分析具有很大的意义。本文旨在基于P0I数据对北京叁环以内各类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总规中涉及的个别重要功能节点进行内部功能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的解析,从而对核心区现状的功能结构有更为科学的量化分析。具体分析过程中,本文通过Getis-OrdGi*指数对10类不同活动进行了热点分析,发现各类活动都在叁环空间内呈现出明显的聚集性,但聚集形态与结构有所不同,且整体上存在北强南弱,东强西弱的态势。在针对西单、第一使馆区、北京商务中心区、王府井重点功能节点的结构解析中,则分别使用了区位商、辛普森系数以及道路P0I线密度对节点内部的功能与空间进行了分析。可以发现,为达到总规目标,各重要节点应依据自身内部的功能与空间结构进行有针对性制定规划策略。(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期刊2019-10-19)

余洋,王馨笛,陆诗亮[8](2019)在《促进健康的城市景观:绿色空间对体力活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绿色空间形态及功能对体力活动的频次与质量有明显的影响,但绿色空间内的体力活动与公众健康之间复杂的关系尚不明确。通过对绿色空间内体力活动的健康效用分析,建立公众健康与绿色空间设计的联系。在以Webof Science数据库为文献搜索引擎的基础上,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 2款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全面梳理绿色空间与体力活动相关研究的演进历程,揭示以绿色空间内的体力活动为核心的学术热点与前沿。结果表明体力活动是绿色空间发挥健康效用的重要媒介,尤其在抑郁情绪恢复方面具有显着疗愈效果。从促进健康的城市景观而言,提升体力活动吸引力的绿色空间质量和可达性、加强绿色小空间的网络和品质建设、调整设计指标的绿色空间政策等,都可以促进未来绿色空间健康服务功能的拓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园林》期刊2019年10期)

贾琨,张超,杨艳昭,游珍[9](2019)在《基于生态与居民活动空间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研究——以济南市为例(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增长边界划定能有效遏制城市无序扩张,优化城市开发空间,保护生态环境。本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进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并提取了禁止建设区,利用POI与微博数据分析了居民活动扩展空间,基于构建的模型综合评价城市空间扩展潜力,并根据城市扩展预测规模划定了济南市2020年城市增长边界。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能有效保护生态用地,为城市扩展提供生态基础。济南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较高的地区位于黄河、小清河两岸和东南部山区,中部、北部与西南部的生态环境敏感性则相对较低,城市扩展基础较好。(2)构建的城市居民活动扩展空间评价模型可以量化城市居民活动空间分布,济南市居民活动空间扩展高值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济南市中部,多为现有建成区及周边地区。(3)基于生态与居民活动空间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划定结果表明济南市空间扩展主要向东西两翼延伸,该边界与济南市发展的空间战略相符,与相关规划中总体格局一致。基于生态与居民活动空间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充分考虑城市扩展的内在驱动力,将为新时代下城市发展研究提供相关参考。(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期刊2019年05期)

陈思锶,杨岗,刘磊[10](2019)在《对我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配置研究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统计分析1989-2018年间国内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配置标准、配置评价及配置优化等相关研究,探讨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配置领域的研究现状,发现我国现阶段相关领域缺乏对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配置的规范引领,缺乏空间配置影响因素的研究,空间配置研究方法有待优化,空间设计缺少与宏观规划的结合考虑等问题,为保障我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合理配置,满足儿童对开放空间的需求,提出相关建议,为未来展开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城市活动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二胎时代到来,亲子关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亲子活动也成为当下热门的活动形式。通过在桂林市亲子活动的教学实践,针对目前亲子活动开展所选择的活动空间情况分析总结,为今后城市亲子活动空间设计发展提出有益于的参考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活动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1].李浩,冯兴辉,陈焱光.城市居民公共活动空间依法治理的现状分析[J].河北农机.2019

[2].瞿逸彤.城市亲子活动空间现状研究——以桂林市为例[J].艺术品鉴.2019

[3].黄建中,胡刚钰,许晔丹.基于人流活动特征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以厦门市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9

[4].陈晓西.行人活动视角下城市街角微空间分析[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2019

[5].方国臣,王华.山地城市老年社群活动空间规划研究[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山地城乡规划).2019

[6].田壮,董文晴,石佳鑫.基于签到数据的人群活动与城市活力空间研究——以合肥市中心城区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2019

[7].魏嘉彬,章蔚君,吴依秋.基于POI的北京核心区城市活动空间结构浅析[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2019

[8].余洋,王馨笛,陆诗亮.促进健康的城市景观:绿色空间对体力活动的影响[J].中国园林.2019

[9].贾琨,张超,杨艳昭,游珍.基于生态与居民活动空间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研究——以济南市为例(英文)[J].JournalofResourcesandEcology.2019

[10].陈思锶,杨岗,刘磊.对我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配置研究的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标签:;  ;  ;  

城市活动空间论文-李浩,冯兴辉,陈焱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