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呼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浅谈情感呼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尹曙文(灌云县陡沟中学,江苏连云港222200)

情感呼唤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充分体现出《语文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可行性,而且也指明未来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用“大教育观”为师生“松绑”

这里所说的“大教育观”是指综合教育,提高全面素质,走出应试教育的狭小圈子。社会需要各类人才,教育方法就应该多样化。新课程改革如一粒催化剂,开启了一扇实施素质教育的大门,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教给学生方法。教师与文章,文章与学生,应以情感为纽带,以知识为载体,心心相印,脉脉传情,解放思想,把学生被束缚的思想放开,不仅具有强烈的人情味,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缩短师生距离,创设民主氛围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态,学生的喜怒哀乐,追求和向往,读懂学生的情感需要,艺术地启发诱导他们内心的感悟。

1.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构筑尊重和信任的情感基础。

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有一部内涵很丰富的书。即使这部书的内容有时让人捉摸不透;书页或许会残破,但这部书如果被一任地忽略、轻蔑,它会变得贫瘠和荒芜,从而埋没它的才情、灵性和良知。学生回答问题错了,老师能表扬他的勇敢;课堂带一个微笑,哪怕是最差的学生,也能关爱地拍一拍他的肩膀,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一个可亲可敬的长辈,可信可依的朋友,用尊重和信任换取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从而构成双方互动,学生才会为完成学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2.杜绝大声命令,播洒人性的光辉。课堂教学任务的布置,教学手段的实施。靠大声的命令或许有效,但对学生来说,那仿佛是被驱使和鞭赶。当学生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时,就靠无人性的强化训练,疲劳之极的学生在被动地接受和灌输。生吞活剥的知识和厌倦的情绪混杂着,总有一天,学生会挣脱这种束缚,老师的诚实和信任度也随之跌到最低点,造成师生情感的贫血,严重影响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甚至成为教学达标的障碍。

三、亮出底牌

有了师生间融洽的情感氛围,也就有了一份无法用言语所能代替的亲合力,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情感艺术手段。教师如何在语文课上通过情感艺术手段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子,并用亲切生动感人的语言将教材中的人与事,量与物及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将激发学生产生共鸣。

1.利用导语法,先声夺人。好的导语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入境定调的目的。扣住学生的心弦,为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作好铺垫。如讲授《周总理,你在哪里》可这样导入: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你会发现197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年的一月八日是人们不能忘记的一天,它送走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消息传来,举国同悲,山河落泪,就在总理离开我们很长一段日子里,人们甚至还四处寻找,周总理,你在哪里?声声呼唤,急切追寻,让人心碎。

2.深入浅出,因难激情。课文的情感有的是直露的,有的是含蓄的,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那些看上去平淡无奇,实则情韵深刻的语句。所以,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把握细微处蕴含的性情,这就要求教师深入浅出,在学生渴求解疑中激发他们的情感。

3.现代技术,辅助渲染。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被广泛运用,不仅增加了课堂容量,也为渲染情感氛围提供了充分条件。浓郁的气氛容易酝酿情感,把抽象的概念变成直观、鲜明的形象,使人身临其境,产生真切强烈的情感,提高教学效果。教学《送元二使安西》,不妨先播放《阳关三叠》,那悠扬低沉柔婉的乐声,配合着关塞古道杨柳客舍组成的依依送别的场面,学生置身作品渲染的别离场面,老师无须多讲,诗歌内涵早已心领神会。

4.表演辩论,体验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结合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学生个性,设置一些生动有趣的练习题和其它的竞赛方式。既可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也可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大体有如下两种练习方式:一是表演,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情文并茂的文章,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师的引导之外,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直接感悟,体验情感,用自己的言行把作品中的情感表现出来,不仅会使文章更生动,学生自身的情感在表演中被唤醒;二是辩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锻炼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深研文中丰富的内涵,体验文中灼热的情感。

当我们走进教室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当我们用心触摸一颗颗急待塑造的灵魂,我们无法对语文教学留“荒”,我们只有把语文课堂教学看作是一门艺术,把情感呼唤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用我们的真心,用这门艺术去激发孩子的情感,从而达到情感共鸣,让学生乐意去学习语文。

标签:;  ;  ;  

浅谈情感呼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