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化石论文-廖铸敏,白培荣

植物大化石论文-廖铸敏,白培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植物大化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古新世-始新世,植物化石,古气候条件,西藏班戈地区

植物大化石论文文献综述

廖铸敏,白培荣[1](2019)在《班公错-怒江缝合带牛堡组中植物大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西藏班公错-怒江板块缝合带中段南缘班戈地区,始新统牛堡组上部泥岩层中首次采集了Ficus stephensoni,Dryophyllum sp.,Juglandites sp.等被子植物叶片大化石,所获的植物大化石不但确定牛堡组时代为始新世。而且还进一步显示了,该区古近纪时期的植物群古气候条件为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环境。(本文来源于《云南地质》期刊2019年01期)

李树峰,星耀武,Paul,J.Valdes,黄永江,苏涛[2](2018)在《欧亚大陆渐新世古气候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子——基于植物大化石和气候模型的综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渐新世(33.9–23.03 Ma)是新生代地球演化历史中非常独特的一个时期,地球从始新世的"温室"气候快速转变为"冰室"气候。关于欧亚大陆渐新世气候的研究前人已做了不少相关工作,但是不同的古气候代理指标以及气候模型研究得到的结果有很大差异,尤其是在中高纬度地区,因此有必要对渐新世的气候变化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综合整理了渐新世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149个大化石数据点,通过共存法重建了化石点的古气候数据(其中整合了已发表的35个点的古气候)。通过对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古气候进行对比,分析了早、晚渐新世欧亚大陆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以及和现代气候的对比分析。同时,本研究将化石数据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一系列HadCM3L模型模拟的渐新世气候数据进行对比,进一步揭示了欧亚大陆渐新世气候的主要驱动因子。古气候重建的结果表明:渐新世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的年均温范围为5.4–25.5°C,年降雨量范围是338–2453 mm,该时期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和现代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相似。研究表明早渐新世(33.9–28.1 Ma)和晚渐新世(28.1-23.03 Ma)气候较为相似;渐新世欧洲的气候整体上比中亚和东亚更为温暖湿润,中亚是其中最为干冷的地区。通过对渐新世和现代气候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质构造运动(如副特提斯海退却),是影响欧亚大陆渐新世以来的气候演变的重要作用。通过和不同边界条件(如CO2和古地理)的HadCM3L古气候模型对比,表明气候模型和大化石数据在大的空间尺度上大体一致,但是气候模型重建的温度季节性差异明显比化石数据要大(模拟的夏季温度比化石数据高,冬季温度低),尤其是在高纬度地区。另外基于年均温的分析表明:CO2在560 ppmv以及1120 ppmv的模型和化石数据较为吻合。本研究揭示了古气候模拟诸多边界条件的不确定性,为气候模拟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李相传,郭政宏,何文龙,肖良,戴静[3](2017)在《基于植物大化石定量重建云南景谷早中新世古气候》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叶缘分析法(LMA)、气候叶相分析多变量程序(CLAMP)和共存因子分析法(CA)定量重建云南景谷中新世植物群的古气候。对不同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和交叉验证,得出景谷古气候主要参数:年均温为16.0±1.3℃、最暖月均温为26.3±1.5℃、最冷月均温为6.2±2.6℃、生长季为8.6±0.7个月、生长季降雨量为1 492±218mm、连续3个最湿月降水为701±139mm和连续3个最干月降水为170±41mm。这些数据反映了景谷中新世气候应属于南-中亚热带气候类型。同时,该植物群含有大量热带植物区系成分,也支持这一结论。另外,景谷地区早中新世温度、降水量季节性差异可能暗示了当时已经出现较弱的季风信号,但强烈的典型季风气候体系在当时可能尚未建立。(本文来源于《古生物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黎海明,左昕昕,康利宏,任乐乐,刘峰文[4](2016)在《植物大化石和微体化石分析揭示的云贵高原新石器-青铜时代农业发展历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东亚地区农业起源和史前时代农业发展与传播的过程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20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云贵高原是连接东南亚的关键地区,但其史前农业发展历程尚不清晰.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泸水县石岭岗遗址植物大化石和植硅体研究,分析了其青铜时代先民的植物资源利用策略.结合云贵高原已发表的植物考古研究进展,探讨了云贵高原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农业发展历史.结果显示,距今2500年前石岭岗先民主要种植水稻和粟.云贵高原新石器-青铜时代的农业发展经历了叁个阶段:稻作农业发展阶段(距今约4800~3900年),稻、粟混作农业发展阶段(距今约3900~3400年)和稻、粟、麦类混作农业发展阶段(距今约3400~2300年).史前时代欧亚大陆的农业传播推动了云贵高原新石器-青铜时代的农业发展,而云贵高原大河纵横的地貌特征可能导致该地区史前农业生产呈现较大的空间差异,尤其在青铜时代.(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6年07期)

薛进庄,郝守刚[5](2014)在《志留纪—早泥盆世维管植物的系统发育、幕式演化和地理分布:植物大化石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尽管近年来对志留纪—早泥盆世陆生维管植物系统发育的认识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目前对多囊蕨类、莱尼蕨类、工蕨类的界定和类群划分尚有分歧,工蕨类和石松类的姐妹群关系仍有疑问,真叶植物基部类群有待深入研究。志留纪至早泥盆世的维管植物演化可划分为2幕,即前布拉格期序幕阶段和布拉格期爆发阶段。维管植物主要分支在第1幕均处于萌芽状态,仅出现个别先驱型分子;第2幕为维管植物分支爆发式演化的主幕。在布拉格期,规则叶序、孢子叶、似叶球状结构等石松类的典型性状最早显现,真叶植物发生明显的分支分化,大型叶及其同源器官(枝叶复合体)多次独立起源,孢子囊和叶性结构的发育相关性在多个支系中趋同演化出现。古植物地理方面,在东北冈瓦纳区的华南地区,工蕨类以孢子囊螺旋排列的类型为主,真叶植物在布拉格期显示出高度的多样性和分异度;在劳俄区,工蕨类中孢子囊成列排列的类型较为丰富,真叶植物的大量出现要晚于华南地区。羊角蕨纲、拟库克逊蕨类、莱尼蕨目的分支演化可能主要发生在南劳俄和西北冈瓦纳等中、高纬度地区。工蕨类、石松类和真叶植物的分支演化和地理辐射可能遵循"走出热带"模式,它们在低纬度地区最早发生分化并快速辐射;维管植物主要分支在布拉格期的爆发式演化,主要是热带植物群革新演化的贡献。(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吴向午[6](2013)在《中国中、新生代植物大化石新属记录(2001—2010)》一文中研究指出记录2001—2010年间根据中国中、新生代植物大化石建立的新属25个(新生代的2个,中生代的23个),记录每一属的特征、模式种、地理分布及地质时代。对模式种的创建者、创建年代、所在文献的页码、图版、产地层位、标本保存状态、分类位置以及模式标本保存单位等作详细记录。另有一属(Tharrisia Zhou,Wu and Zhang)模式种的模式标本虽非产自中国,但该属是根据研究中国发现的材料修订含义笼统老属而从中区分出来的,所以也作了记录。(本文来源于《古生物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马云艳[7](2010)在《植物大化石和腐殖化度记录的近500年来长白山西麓的干湿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分辨率的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其中近500年来的气候变化更是对认识未来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本文截取了哈泥和金川两个泥炭剖面的表层部分,以植物大化石和腐殖化度作为环境代用指标,重建了沼泽地表湿度近500年来的变化过程,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长白山西麓同时段的降水变化历史。文中植物大化石分析采用QLCMA(Quadrat and Leaf Count Macrofossil Analyses)方法,得到泥炭50cm剖面所揭示的植被演替情况,根据植物大化石鉴定和统计结果,将植物大化石剖面分为4个组合带。除趋势对应分析(DCA)表明,不同种属的植物大化石在DCA排序图上呈现明显的干湿分化,说明物种在DCA第1轴主要是按水位埋深进行排列的。泥炭腐殖化度的测定采用光谱法,腐殖化度偏大,指示气候较干燥;腐殖化度偏小,指示气候较湿润。哈泥和金川泥炭腐殖化度都有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且两条曲线吻合较好。根据哈泥和金川两地泥炭剖面上的植物大化石组成、腐殖化度及其距平值,并结合植物大化石DCA分析在1轴上的得分,可得到长白山西麓近500年来的干湿变化,初步结论如下:1.对哈泥和金川腐殖化度和植物大化石1轴得分的相关分析表明,两个地点的各项气候代用指标在0.01水平上显着相关。植物大化石种类和含量对气候变化的指示与泥炭腐殖化度记录反映的干湿变化相对应,且哈泥和金川两地气候代用指标记录的气候事件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长白山西麓不同地点泥炭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具有区域一致性。2.长白山西麓近500年来的降水变化分为1450-1600AD和1600-1950AD两个大的阶段。1450-1600AD是过去500年以来气候较为干燥,降水较少的阶段,且在此期间,哈泥和金川腐殖化度距平所反映的降水都有叁个极小值,反映了叁次较明显的干旱时期;从1600AD年开始,长白山西麓进入一个气候相对湿润时期,降水比较丰沛,但在这个大的湿润背景下,也有相对干旱时期,哈泥和金川分别都有四个相对峰值,代表四个降水相对减少时期。3.利用腐殖化度和植物大化石重建的1450-1950AD间的降水变化与姚檀栋利用古里雅冰芯冰川积累量恢复的降水序列相似度很高,大的干旱和湿润时期和整体变化趋势上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和同步性,表明腐殖化度和植物大化石恢复该区历史时期降水变化的可靠性和准确性。4.对长白山西麓气候变化原因的初步分析表明,近500多年来该区降水变化与1450AD-1950AD时期的太阳变化活动强弱在相位和发生年代上基本对应,在太阳活动较弱时期,该区降水也处于低值,而当太阳活动逐渐增强,该区降水也随之逐渐增多。因此,认为太阳活动可能是长白山西麓短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驱动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1)

刘陆军,姚兆奇[8](2007)在《大隆层硅质岩中的植物大化石及其古地理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广泛发育于黔桂等地区的海相大隆层硅质岩中,以前只报道过大家比较熟悉的纹鳞杉(相似种)Ullmannia cf.bronnii Goeppert 一种植物。近年对这一植物保存精美的矿化标本研究后, 发现它与鳞杉没有多少关系而为之建立了一个新的分类单位一多脉斯氏松 Szecladia multinervia。在广西的大隆层硅质岩中,与头足、腕足、腹足和双壳类等海洋动物化石一起,已(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09-01)

刘陆军,姚兆奇[9](2007)在《广西扶绥东罗二迭纪长兴期海相层中的植物大化石》一文中研究指出首次描述埋葬于长兴期海相地层中的一个高地植物群,计14属23种,包括4新种,2相似种和11未定种。概略论述植物群的性质及其埋葬特征和生态意义。以松柏植物和Taeniopteris等为代表的裸子植物在这一植物群中占61%,显示由古生代向中生代过渡的性质。这一植物群与华北同期的高地植物群在属种组成上很不相同,显示两地在区系性质上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古生物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朱怀诚,欧阳舒[10](2005)在《孢子花粉与植物大化石:地质记录的差异及其古植物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散孢粉与植物大化石地质记录的不一致是常见现象,基本上是受孢粉的高产量及其外壁的较强抗腐蚀性,以及沉积环境的影响所致。主要根据我国古、中生代孢粉及植物化石资料,举例说明其地质记录的差异和其导致的不同解析和结论,及其古植物学意义。涉及的问题包括:1.新疆北部石炭二迭纪和塔里木盆地二迭纪的植物区系性质,2.我国古、中生代的主要成煤植物,3.古植代/中植代界线和植物在二迭纪末有无群体灭绝,4.某些植物类群的最早化石记录或起源,5.某些地层的地质时代问题。本文对此等问题提出的与古植物学家不甚一致的结论,如塔里木自早二迭世已属亚安加拉区,我国古、中生代主要成煤植物是真蕨类尤其是树蕨,而非鳞木类、科达类,或中生代裸子植物;如果将盾籽类作为中植代植物,则古植代/中植代界线在亚安加拉区要下降到Bashkirian之内或Bashkirian Moscovian之交,等等,是否正确,有待检验。(本文来源于《古生物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植物大化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渐新世(33.9–23.03 Ma)是新生代地球演化历史中非常独特的一个时期,地球从始新世的"温室"气候快速转变为"冰室"气候。关于欧亚大陆渐新世气候的研究前人已做了不少相关工作,但是不同的古气候代理指标以及气候模型研究得到的结果有很大差异,尤其是在中高纬度地区,因此有必要对渐新世的气候变化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综合整理了渐新世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149个大化石数据点,通过共存法重建了化石点的古气候数据(其中整合了已发表的35个点的古气候)。通过对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古气候进行对比,分析了早、晚渐新世欧亚大陆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以及和现代气候的对比分析。同时,本研究将化石数据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一系列HadCM3L模型模拟的渐新世气候数据进行对比,进一步揭示了欧亚大陆渐新世气候的主要驱动因子。古气候重建的结果表明:渐新世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的年均温范围为5.4–25.5°C,年降雨量范围是338–2453 mm,该时期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和现代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相似。研究表明早渐新世(33.9–28.1 Ma)和晚渐新世(28.1-23.03 Ma)气候较为相似;渐新世欧洲的气候整体上比中亚和东亚更为温暖湿润,中亚是其中最为干冷的地区。通过对渐新世和现代气候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质构造运动(如副特提斯海退却),是影响欧亚大陆渐新世以来的气候演变的重要作用。通过和不同边界条件(如CO2和古地理)的HadCM3L古气候模型对比,表明气候模型和大化石数据在大的空间尺度上大体一致,但是气候模型重建的温度季节性差异明显比化石数据要大(模拟的夏季温度比化石数据高,冬季温度低),尤其是在高纬度地区。另外基于年均温的分析表明:CO2在560 ppmv以及1120 ppmv的模型和化石数据较为吻合。本研究揭示了古气候模拟诸多边界条件的不确定性,为气候模拟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物大化石论文参考文献

[1].廖铸敏,白培荣.班公错-怒江缝合带牛堡组中植物大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J].云南地质.2019

[2].李树峰,星耀武,Paul,J.Valdes,黄永江,苏涛.欧亚大陆渐新世古气候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子——基于植物大化石和气候模型的综合分析[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3].李相传,郭政宏,何文龙,肖良,戴静.基于植物大化石定量重建云南景谷早中新世古气候[J].古生物学报.2017

[4].黎海明,左昕昕,康利宏,任乐乐,刘峰文.植物大化石和微体化石分析揭示的云贵高原新石器-青铜时代农业发展历程[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6

[5].薛进庄,郝守刚.志留纪—早泥盆世维管植物的系统发育、幕式演化和地理分布:植物大化石证据[J].古地理学报.2014

[6].吴向午.中国中、新生代植物大化石新属记录(2001—2010)[J].古生物学报.2013

[7].马云艳.植物大化石和腐殖化度记录的近500年来长白山西麓的干湿变化[D].东北师范大学.2010

[8].刘陆军,姚兆奇.大隆层硅质岩中的植物大化石及其古地理意义[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7

[9].刘陆军,姚兆奇.广西扶绥东罗二迭纪长兴期海相层中的植物大化石[J].古生物学报.2007

[10].朱怀诚,欧阳舒.孢子花粉与植物大化石:地质记录的差异及其古植物学意义[J].古生物学报.2005

标签:;  ;  ;  ;  

植物大化石论文-廖铸敏,白培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