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氧化吡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N-氧化吡啶,甲酸铵,哌啶衍生物
氧化吡啶论文文献综述
梁锡臣,唐先龙,吴超[1](2019)在《N-氧化吡啶合成哌啶衍生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介绍了一种用N-氧化吡啶为原料合成哌啶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安全、产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对反应的催化剂选择、用量、溶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最终优化的结果可以使哌啶衍生物的平均产率达到90%以上。(本文来源于《安徽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刘铨瑶,石磊,刘宁[2](2019)在《吡啶桥连双功能有机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和芳香胺合成3-芳基-2-恶唑烷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一类羧基或羟基功能化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成功用于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和芳香胺一锅法制备恶唑烷酮类化合物的制备.该催化体系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底物普适性好的优点.控制实验表明整个反应过程经过了叁个阶段:环氧化物分别与二氧化碳、芳香胺反应形成环状碳酸酯、氨基醇,最终环状碳酸酯和氨基醇进一步反应形成恶唑烷酮类化合物.(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10期)
张蒙[3](2019)在《叁联吡啶锌配合物改性氧化纳米纤维素薄膜的构筑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TEMPO-氧化纤维素纳米纤丝(简称tCNF)是一种用氧化预处理结合机械法制备出来的纳米纤维素,来自于自然界中最丰富,可再生和可生物降解材料,在分散状态下是均一、透明的凝胶状。tCNF分子链上的相当一部分羟基被氧化为羧基基团,因此其更易于分散。tCNF去除其分散体系可以得到透明的纳米纸(又称为薄膜)。tCNF薄膜具有高的透光率和透明度,因此在光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由于分子内部π-π共轭体系的存在,叁联吡啶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具备丰富的光物理性质。因此,将叁联吡啶锌配合物(Zn-tpy)通过配位键负载至tCNF薄膜上,不但可以扩大Zn-tpy小分子的应用范围,将其优异的光物理性质与tCNF薄膜结合,还可以使tCNF薄膜的优良性质得到充分利用。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2-乙酰基吡啶和3,4,5-叁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两种末端基团不同的叁联吡啶配体N,N-二甲基-4-[2,2’:6’,2“-叁联吡啶]-4’-基苯胺和3,4,5-叁甲氧基苯基-4-[2,2’:6’,2“-叁联吡啶]-4’-基苯胺(简称N-tpy和O-tpy),将两种配体分别与无机金属盐ZnCl_2进一步反应得到两种Zn-tpy,为Zn(Ⅱ)N,N-二甲基-4-[2,2’:6’,2“-叁联吡啶]-4’-基苯胺和Zn(Ⅱ)3,4,5-叁甲氧基苯基-4-[2,2’:6’,2“-叁联吡啶]-4’-基苯胺(简称Zn-N-tpy和Zn-O-tpy)。用Zn-N-tpy与Zn-O-tpy分别对tCNF进行配位键改性,得到两种具有荧光特性的Zn-tpy改性tCNF薄膜(简称Zn-N-nanopaper和Zn-O-nanopaper)。进一步将Zn-O-nanopaper用不同的醇溶剂进行处理,其雾度特性具有可调节性。得到的结论如下:1.研究表明,N-tpy、O-tpy、Zn-N-tpy和Zn-O-tpy都具备良好的荧光性质。两种叁联吡啶配体N-tpy和O-tpy的紫外-可见吸收图谱中吸收峰的位置分别为311 nm和331 nm,荧光发射峰的位置分别在546 nm和410 nm。由于金属离子Zn~(2+)的配位效应,Zn-tpy分子内部产生金属-配体的电荷转移,两种Zn-tpy的紫外-可见吸收图谱与荧光发射图谱吸收峰的位置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红移。其中,Zn-N-tpy红移至349 nm和577 nm,Zn-O-tpy红移至400 nm和514 nm。2.Zn-N-nanopaper荧光发射光谱发射峰的位置在643 nm,用溶剂处理之后,分子偶极矩会产生变化,Zn-N-nanopaper的荧光发射峰的峰值产生位移。不同的溶剂对分子偶极矩的影响不同,因此Zn-N-nanopaper荧光发射峰的位置在622-687 nm的范围内产生不同的变化。Zn-O-nanopaper荧光发射光谱发射峰的位置在555 nm,用不同的溶剂处理之后,分子偶极矩产生的变化不同,荧光发射峰的位置有不同的位移。其中,经过苯甲醇处理的Zn-O-nanopaper的发射峰发生的蓝移最大,经过叁乙胺处理的Zn-O-nanopaper峰值产生的红移最大。由此可以看出,Zn-N-nanopaper和Zn-O-nanopaper在溶剂检测和荧光传感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3.Zn-O-nanopaper进一步用醇溶剂进行处理,发现其雾度具有可调节性。由于不同厚度的薄膜材料表面应力不同,对于厚度较小的薄膜(0.018mm),醇溶剂的刺激对其厚度与雾度特性的影响不大,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0.028-0.039 mm),醇溶剂的刺激对其厚度与雾度特性的影响逐渐增大。因此,对于厚度较小的薄膜可以看作横向润胀,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醇溶剂对其作用逐渐变为纵向润胀。醇溶剂处理之后的Zn-O-nanopaper在紫外区域(250-420 nm)的吸收很强,并且经过365 nm的UV照射150分钟之后,吸收几乎没有变化,说明其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与很强的紫外线阻隔能力。因此,其在荧光灯,柔性显示和玻璃幕墙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期刊2019-03-01)
张有为,马慧玲,刘平桂,赫丽华,罗文[4](2018)在《氧化石墨烯辐射接枝4-乙烯基吡啶及其对Cr(Ⅵ)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辐照接枝法在氧化石墨烯(GO)的表面接枝4-乙烯基吡啶(4-VP)制备了一种新型Cr(Ⅵ)吸附剂,并研究了单体浓度和吸收剂量对4-VP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4-乙烯基吡啶成功接枝到GO表面。接枝产物对Cr(Ⅵ)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在40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机理为离子交换机理,吸附过程符合朗格缪尔吸附等温模型,理论最大吸附量为114.9mg/g。在pH=3.12时,吸附剂对Cr(Ⅵ)吸附量可以达到最大值99.8mg/g。(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8年12期)
李新平,张蒙,张召,宋发发,陈立红[5](2018)在《叁联吡啶锌配合物改性氧化纳米纤维素薄膜的溶剂致变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制备Zn(Ⅱ)N,N-二甲基-4-[2,2′:6′,2″-叁联吡啶]-4′-基苯胺(简称叁联吡啶锌配合物),并将其用于配位键改性TEMPO-氧化纤维素纳米纤丝,得到具有荧光性能的改性纤维素纳米纤丝,抽滤得到叁联吡啶锌配合物改性纳米纤维素薄膜(改性薄膜).借助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其光学性能,通过SEM观察产物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叁联吡啶锌配合物成功地通过配位键改性氧化纤维素纳米纤丝,并且纳米尺度没有发生变化,所得到的改性薄膜具有良好的溶剂致变色性能,在不同溶剂的刺激下,改性薄膜的荧光光谱会发生明显变化.(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程晓梅[6](2018)在《稀土掺杂铅锡DSA电极电催化氧化吡啶、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催化氧化法近年来在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研究。阳极材料的优劣直接关系整个反应的电流效率,所以高催化性能阳极的制备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采用锡锑氧化物(antimony-tin oxide,ATO)掺杂和ATO与不同稀土元素共掺杂改性金属氧化物电极(dimensionally stable anodes,DSA),考察改性对其电催化性能的影响,探讨改性影响DSA电极性能的原因;研究最佳改性DSA电极降解吡啶和萘的最佳工艺条件和氧化行为。通过对DSA电极改性发现,ATO最佳掺杂量为2.5 g/L,ATO掺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有机物去除率,尤其会大幅提升矿化度;ATO与不同稀土对DSA电极共掺杂中,稀土Ce~(α+)、Nd~(β+)和La~(γ+)最佳掺杂量分别为50:1、100:1和25:1,电催化性能Nd-ATO-DSA>ATO-DSA>Ce-ATO-DSA>La-ATO-DSA。对影响DSA电极性能的因素分析,发现包括电极完整、表面活性位点、吸附氧、变价金属离子以及析氧电位等。采用Nd-ATO-DSA电极,在电极间距2.0 cm,电解质Na_2SO_4浓度为0.25 mol/L,电解时间120 min基础电解条件下,吡啶在初始pH为14,电流密度为30 mA/cm2,初始质量浓度为1000 mg/L时去除率最高,为56.8%;萘在初始pH为7,电流密度为30 mA/cm2,初始质量浓度为40 mg/L时去除率最高,为98.1%。吡啶和萘在Nd-ATO-DSA电极表面的降解过程基本遵循动力学一级方程;吡啶和萘在Nd-ATO-DSA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是一个表面反应控制下的不可逆电极反应过程。图35幅;表16个;参72篇。(本文来源于《华北理工大学》期刊2018-11-26)
李婷,刘曙,蔡婧,林苗[7](2018)在《双吡啶基功能化Cr(Ⅲ)印迹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表面印迹技术,以Cr(Ⅲ)为模板离子,2(2-吡啶)甲醇为功能单体,3-碘丙基叁乙氧基硅烷为交联剂,介孔硅材料MCM-41为固相载体,设计并合成了含氮双齿配体修饰的铬(Ⅲ)离子印迹介孔二氧化硅材料(Cr(Ⅲ)-IIPs)。采用红外光谱、固态核磁共振、小角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氮气吸附-脱附(BET)实验对此印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BET测试结果表明,Cr(Ⅲ)-IIPs的比表面积(625.3 m2/g)大于Cr(Ⅲ)-NIPs(527.1 m2/g)。温度为25℃,pH=5,吸附时间为30 min时,此印迹材料对Cr~(3+)离子的吸附达到平衡,吸附容量为151.2 mg/g。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等温模型符合Langmuir模型,相关系数为0.9929;吸附动力学符合Pseudo-second-order模型,相关系数为0.9806。Cr(Ⅲ)-IIPs对Cr~(3+)/CrO_4~(2-)、Cr~(3+)/Cu~(2+)、Cr~(3+)/Cd~(2+)、Cr~(3+)/Hg~(2+)、Cr~(3+)/Co~(2+)、Cr~(3+)/Ni~(2+)的相对选择性系数分别为5.13、1.21、1.97、1.71、1.27和4.00,对Cr~(3+)具有较强的选择性。Cr(Ⅲ)-IIPs经10次再生后,吸附量为初始量的90.7%,再生循环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8年11期)
徐坤仑,曹祖宾,乔海燕,韩冬云,石薇薇[8](2018)在《CuI/2,2'-联吡啶/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催化氧化醇生成腈的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压反应釜为反应装置,采用Cu I/Bipy(2,2'-联吡啶)/TEMPO(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催化体系,以氨水作氮源,分子氧作氧化剂,对醇催化氧化生成相应腈的方法进行了优化。以苯甲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及其用量、溶剂、反应温度以及时间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高压釜中,120℃、40×10~5Pa的氮氧混合气(φ(O_2)=8%)条件下,将催化剂摩尔分数降低至1%(脂肪醇催化剂摩尔分数为5%),反应时间缩短至8 h时,催化效果最佳。同时,该反应系统对于不同的芳香醇和脂肪醇的氧化均取得了90%以上的转化率和90%以上的产品收率。(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8年11期)
闫溢哲,李政,崔畅,刘延奇[9](2018)在《铜催化的1,3-二羰基化合物、甲醇和乙酸铵的串联氧化环化合成2,3,5,6-四取代吡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首次发展了一个铜催化的1,3-二羰基化合物、甲醇和乙酸铵的串联氧化形式环加成反应,能以中等到优异的产率合成一系列对称的2,3,5,6-四取代吡啶.反应中,甲醇既可作为反应溶剂,又可作为产物中吡啶环骨架的碳合成子.初步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可能经历了一个自由基历程,且甲醇中甲基的碳氢键断裂为反应的决速步骤.该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8年12期)
王文芳,孙强盛,夏春谷,孙伟[10](2018)在《脯氨酸衍生的胺基吡啶四氮锰配合物催化双氧水参与的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反应(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界中存在许多的金属酶,它们参与促进各种各样的氧化反应,例如羟化反应,环氧化反应等.金属酶催化的反应具有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高等优点.受大自然中的金属酶结构及其性质的启发,人们提出了仿生催化氧化的理念,并开始对金属酶进行模拟,致力于发展清洁氧化的反应方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学家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仿生金属配合物催化剂.例如,利用非手性的乙二胺骨架设计合成出四齿氮配体MEP(N,N'-dimethylN,N'-bis(2-pyridinylmethyl)ethane-1,2-diamine),将其制备成相应的铁配合物催化剂,该铁催化剂可以很好的实现脂肪族烯烃的环氧化,产率高达90%.2003年,Stack小组首次报道了利用手性N,N-二甲基环己二胺骨架衍生的四齿氮配体金属配合物Mn-MCP-(OTf)2(MCP=N,N-dimethyl-N,N-bis(2-pyridylmethyl)cyclohexane-trans-1,2-diamine)催化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该反应的对映选择性仅仅为10%.因此,发展新型手性四氮配体金属配合物,用于高产率、高对映选择性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值得进行深入研究.近年来发展的一些含手性二胺骨架的四齿氮配体,例如PDP(2-[[2-(1-(pyridin-2-ylmethyl)-pyrrolidin-2-yl)pyrrolidin-1-yl]methyl]pyridine),被应用到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中,但是其手性二胺骨架为联吡咯,价格昂贵,难以制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实际应用.因此,利用一些易于合成的手性二胺骨架,发展结构新颖、催化性能优良的四氮金属配合物,成为实现高效、高选择性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关键.在之前的工作基础上,本文以简单易得、价格低廉的天然氨基酸——L-脯氨酸为起始原料,选取吡啶环和含取代基的吡啶环作为侧基氮供体,制备了叁种手性四齿氮配体.随后,我们利用新发展的手性四齿氮配体,合成了相应的锰配合物,并且分别将其运用于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中,仔细评估了这些锰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性能.建立了以0.2 mol%的锰配合物为催化剂,0.5当量的2,2-二甲基丁酸为添加剂,30%双氧水为氧化剂,反应温度为–30 oC,乙腈为溶剂的催化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体系.反应结果显示:该催化剂催化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底物适用性广泛,其中苯乙烯、苯并吡喃、烯酰胺等化合物均可以被成功地转化为相应的环氧化物,得到中等至优异的对映选择性(产率最高可达95%,对映选择性最高可达99%).(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氧化吡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合成了一类羧基或羟基功能化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成功用于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和芳香胺一锅法制备恶唑烷酮类化合物的制备.该催化体系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底物普适性好的优点.控制实验表明整个反应过程经过了叁个阶段:环氧化物分别与二氧化碳、芳香胺反应形成环状碳酸酯、氨基醇,最终环状碳酸酯和氨基醇进一步反应形成恶唑烷酮类化合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氧化吡啶论文参考文献
[1].梁锡臣,唐先龙,吴超.N-氧化吡啶合成哌啶衍生物的研究[J].安徽化工.2019
[2].刘铨瑶,石磊,刘宁.吡啶桥连双功能有机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和芳香胺合成3-芳基-2-恶唑烷酮的研究[J].有机化学.2019
[3].张蒙.叁联吡啶锌配合物改性氧化纳米纤维素薄膜的构筑及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9
[4].张有为,马慧玲,刘平桂,赫丽华,罗文.氧化石墨烯辐射接枝4-乙烯基吡啶及其对Cr(Ⅵ)吸附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8
[5].李新平,张蒙,张召,宋发发,陈立红.叁联吡啶锌配合物改性氧化纳米纤维素薄膜的溶剂致变色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8
[6].程晓梅.稀土掺杂铅锡DSA电极电催化氧化吡啶、萘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8
[7].李婷,刘曙,蔡婧,林苗.双吡啶基功能化Cr(Ⅲ)印迹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J].分析化学.2018
[8].徐坤仑,曹祖宾,乔海燕,韩冬云,石薇薇.CuI/2,2'-联吡啶/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催化氧化醇生成腈的工艺[J].应用化学.2018
[9].闫溢哲,李政,崔畅,刘延奇.铜催化的1,3-二羰基化合物、甲醇和乙酸铵的串联氧化环化合成2,3,5,6-四取代吡啶(英文)[J].有机化学.2018
[10].王文芳,孙强盛,夏春谷,孙伟.脯氨酸衍生的胺基吡啶四氮锰配合物催化双氧水参与的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反应(英文)[J].催化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