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大众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邢瑶[1](2014)在《媒介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国际环境全方位开放,中西方文化处于相互冲击和融合之中,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对主流文化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失去了强大的凝聚力量。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号召,这是需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凝聚智慧和力量并长期奋斗的重大任务,同时也是大众媒介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新闻从业者是完成大众媒介这一重大任务的主力军。当前,受到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现了弱化的现象,媒介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媒介专业教育的教学理念落后,重“教书”轻“育人”,课程结构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师资建设落后,缺少从业经历,资金投入不足,技术装备落后。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学校和社会媒介素养教育缺失,公民面临的传媒环境复杂化,媒介素养水平亟待提高。媒介教育的缺失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新闻从业者抛弃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背离了职业道德和操守,为庸俗腐朽的价值观推波助澜,致使大众传媒内容的低俗化、功利化和同质化。此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导致公民媒介素养水平低下,难以应付自媒体时代的海量信息,难辨信息真假,盲目传播,面对外来文化的入侵,恐难保持文化的独立性。这些都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媒介专业教育需要进行改革,媒介素养教育要得到重视和推广,从源头上抓好人的“建设”才能更好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提出了改革媒介专业教育的措施,包括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革新新闻伦理道德教育等。同时,推广媒介素养教育,在参考借鉴西方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先进经验和理念的基础上,走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本土化道路,形成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媒介素养教育。以全民为教育对象,采用体验式与分析式相结合的方法,内容上认识与使用媒介并重,构建立体化的终身教育模式。在媒介环境异常复杂的时代,新闻从业者要成为社会的观察者、思考者和记录者,坚守新闻伦理道德操守,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新时代的社会公民有义务和责任通过各种途径追求在媒介素养方面的提升,正确认识和使用媒介及媒介信息,真正成为传递正能量的一份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砖添瓦。
王路[2](2013)在《新媒体用户媒介素养提升研究 ——以微博应用为例》文中指出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模式发生改变,从客观上对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媒体用户兼具受众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这些转变不断对现有媒介素养的体系和内容进行着消解与挑战,传统的媒介素养的内涵也亟需转型。对于新的媒介生态环境,我国新媒体用户从技术上和心理上都尚未做好准备,各种网络乱象频出。新媒体技术将使媒介素养的培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技术解构和免疫式教化,建构使用者自身的意识、素养和能力将成为提升媒介素养的主要方式和目的,新媒体用户媒介素养的也将全面走向社会化。本文以媒介素养理论为基础并以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和使用者的受众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在新技术发展背景下和新媒体舆论生态下媒介使用者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和路径,探讨新媒体用户特别是在微博应用中媒介素养提升的现实要求和目标,并提出媒介素养的提升重心是用户个人素养的全面提升。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将重点放在新媒体信息传播形式的发展与传统受众身份的改变对媒介素养提出新的课题,即新媒体的传播特征不断消解和挑战现有媒介素养的内涵和培育形式,如何构建全新的大众化的媒介素养培育体系以适应当前的互联网新技术发展和社会转型需求。在实践方面,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将媒介素养的研究对象从学生等特殊人群扩展到一般的新媒体使用者,使该研究更具有社会普适性,为社会转型期公民媒介素质的培育提供新的思路。研究契合民众在社会进步中不断成长,自我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自我表达的要求愈来愈明显的特征,结合媒介发展的趋势为当下我国媒介素养培育社会化找到一条相对温和有效的发展路径。研究将主要从新媒体给使用者提供了怎样全新的媒介环境以及在该环境下相匹配的媒介素养要求的两方面展开。文章将针对媒介发展、受众转型以及新媒体舆论生态的转变等问题展开,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适配于我国具体国情的公众媒介素养的内容演变,目标转向,路径发展并提出相应的构建策略。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交代了研究缘起、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第二、第三、第四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二部分总结了媒介素养概念的演进和媒介发展的关系和我国相关研究的现状、问题;第三部分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对新媒体传播的特征以及新媒体用户媒介素养提升的策略进行了论述;第四部分选取了三个典型的微博应用的案例进行有关用户媒介素养状况的分析,以得出当下微博用户媒介素养的基本情况,同时通过对微博用户媒介素养的内容和特征探讨,进而对新媒体用户媒介素养提升的具体路径提出方案。
郑晓燕[3](2012)在《我国公民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路径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探讨我国公民媒介教育的途径及方法,对提高我国公民的媒介素养具有积极意义。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必须依靠政府、学校、家庭以及媒介等多方面的力量,成立媒介素养教育专业团体,整体推进媒介素养教育事业。
王雅丽[4](2012)在《全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探微》文中研究表明全媒体时代新旧媒介的日益融合与共同发展,使得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和公众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全媒体时代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内涵、发展趋向及缺失表现,重点探讨了公共图书馆提升公众媒介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托娅[5](2011)在《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和反映能力。近些年来,随着大众媒介在大学生中影响的日渐广泛和深入,大学生在面对和使用大众媒介时所表现出的媒介素养缺失也愈加引人担忧。大学生在接触媒介的动机和行为方面、对媒介的认知和批判方面、对媒介道德规范的认识方面、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方面、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功能的判断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媒介素养的缺失直接危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足以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警觉和重视。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接触媒介现状和现有媒介素养的实际调查,对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现象、缺失的危害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论述,并总结了造成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几种原因。最后,结合时代特点、国情、媒介特殊性和大学生自身的特性,提出探索一套完整科学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机制;高校引进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利用现有资源和基础,创新媒介素养教育方法;培养教育者媒介素养;加强大学生媒介实践锻炼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理论研究和交流;全社会共同建立媒介素养教育网络;借鉴国外经验并将之本土化的对策和途径。希望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国内研究起步较晚的情况下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些启示和借鉴。
侯学华[6](2011)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定位与推广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密切配合共同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校园足球活动的价值地位与分类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其推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其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完善服务,为其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是一项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事业,是青少年享有的基本体育权力,文化课学习是其开展的基本前提。2、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是青少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是贯彻阳光体育活动的良好选择,是足球知识和技能普及的根本措施,是足球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是素质教育的绝妙载体,是学校、城市文化建设的有效媒介。足球知识和技能普及价值是校园足球活动的最核心价值,校园足球的开展要紧紧围绕这一价值进行。3、联赛推广基本策略:保留全国性比赛的公益性冠名权,商业性冠名权下放,走公商结合的道路;加强周中主客场赛制推广;加大落后学校扶持力度,避免运用淘汰手段;尝试联赛分级,减少周末赛制,探索赛会制运用新模式;细化年龄分组,扩大校队数量;建立、完善、统一联赛管理体系;以校级联赛为核心;改比赛场次“一刀切”为“分档次”;完善四级联赛,争取政策支持;统一注册,加强注册培训与审查;建设女足重点校;维持全国投保人数,加大“校园足球运动责任险”宣传力度。4、培训推广基本策略:以教育部门为主导;统一教材;加强讲师培训,统一认识;培训班细化,增强针对性:提高城市主动性;完善培训体系;制定培训配套政策,加大执行力度;加强监管与支持,完善奖惩机制。5、训练营推广基本策略:提高全国训练营价值认知度;建立完善“市级—大区级一全国级”三级体系;细化年龄分组,保证比赛场次和质量;提高其在后备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注册管理;增加女性参与比例;加强监管,严惩弄虚作假;提高安全意识,扩大保险范围与力度。6、进校园活动推广基本策略:提升为各级国家队、俱乐部队伍的基本责任与义务;整体规划,持续开展;采取多种形式,科学设计内容。7、宣传推广基本策略:完善品牌;组建宣传团队;整合媒体资源;将宣传深入到学校;“赞助为主,投资为辅”。
彭聪[7](2011)在《媒介素养理论溯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们自有社会以来就渴望自由地交流和无障碍的传播,奈何受限于语言、经验、文字以及种种技术条件,这种渴望一直无法成为现实。媒介素养让人们看到了一丝希望的灯光。媒介素养理论自诞生以来的80年中,不断发展,其理论内涵与外延都不断扩充,如今,媒介素养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知识结构体系。在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在即将到来的新媒介环境中,对实现无障碍传播的途径——媒介素养理论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缓缓升温。笔者力图通过从历时的角度研究媒介素养的产生根源,从发展历程上探寻媒介素养研究发展的理论基础,从其理论的社会背景挖掘媒介素养的外延,为进一步地开展实证研究提供部分理论依据和问题模型。
卢锋[8](2011)在《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媒介素养教育的全球化趋势,它也正在成为中国教育的新动向。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尽管取得了一些理论与实践成果,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探索和实践进程却面临着种种困难和阻力。本研究以“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为主题,在系统总结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经验、中国传统和当代实践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寻求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目标和路径。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要厘清本土化与全球化、现代化的关系,参照社会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其他学科的本土化研究成果,同时可借鉴其他国家、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经验。本研究发现,各学科的本土化都不约而同地从本土实践问题出发,强调理论体系、学术队伍和方法论的建构。同样,其他国家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也都从各自的媒介环境、媒介政策、教育体制等出发,注重与本土问题和媒介素养教育传统的结合。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经历了引入与起步、借鉴与成长、积累与深化以及反思与分化等四个发展时期。但本研究支持这样的观点,即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在1997年成为一个正式研究领域之前,就存在着一个漫长的萌芽期。在经历了本土吸纳、本土生成、批判反思三个阶段之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目前正在走向推陈出新。针对当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还存在着对国外理论、本国传统与当代实践三者关系的思考欠深入、忽视对中国特殊媒介政策与文化的分析以及忽视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传统等问题,本文提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本土化应转变思路,即从历史的、现实的取向转向未来的视角,在确定“媒介对人的影响”为逻辑起点的基础上以原创性和自主性为目标,以形成本土意识、有一批致力于本土化研究的学术社群、正确处理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国当代实践和传统的关系问题为条件,通过由外及内和由内及外两个维度,努力实现与西方国家的对话。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本土化方面,本研究认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应采取一种“积极建构的保护主义”的价值取向,即在教育目标上应该既有保护的色彩,也有积极建构的诉求;在教育模式上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在当前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全面推进并不顺利的情况下,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家庭教育更是由于其感染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成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主战场。当前在我国开展家庭媒介素养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本土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南京市10所中学的高中学生及其父母、教师开展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学生使用媒介的目的主要是满足娱乐的需要;家长对孩子媒介接触习惯的形成重视程度不够;家长和学生的媒介分析与评价能力整体偏低;家长的媒介参与意识低于孩子;家长在孩子的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在实施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要以素质教育的理念为基础,以提升家长媒介素养为中心,以培养良好的媒介接触习惯为主线,以培养分析和评价能力为核心,以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为重点。
王俊华,李颖[9](2011)在《现代传媒环境下青年的媒介素养教育》文中认为现代大众传媒通过每日每时不间断的信息传播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的成长和发展。传媒环境已成为继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之后又一个影响青年健康发展的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大众传媒对青年的影响具有正负两面性,如何正确发挥其积极作用,规避其消极影响,除了大众传媒自身加强行业自我规范,政府对其加强引导和调控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加强青年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其媒介素养,帮助他们正确甄别、接收和利用媒介信息,学会积极地接触媒介,批判地消费媒介产品,使大众传媒成为自己健康成长的助推器。
郑晓燕[10](2010)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与路径》文中提出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人们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人们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随着大众媒介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在我国得到了重视,但在具体的研究内容上,学界仍处于引进,借鉴和学习的阶段,还未能建构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学科内容。本文首先对我国公民的媒介接触情况进行了分析,试图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接下来,本文对目前我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针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我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路径。
二、浅论大众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大众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媒介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现状 |
1.2.2 媒介教育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媒介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
2.1 媒介教育 |
2.1.1 关于媒介教育称谓的界定 |
2.1.2 媒介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概念辨析 |
2.2.2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
2.3 媒介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责任 |
2.3.1 相关基础理论 |
2.3.2 媒介教育的责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
3 媒介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弱化 |
3.1.1 何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弱化 |
3.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弱化的原因及表现 |
3.2 我国媒介教育的现状 |
3.2.1 国内媒介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
3.2.2 我国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
3.3 媒介教育的缺失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消极影响 |
3.3.1 新闻从业者职业素养影响社会主流价值导向 |
3.3.2 公民媒介素养较低不利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
4 媒介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责任实现 |
4.1 改革媒介专业教育 |
4.1.1 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
4.1.2 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4.1.3 革新新闻伦理道德教育 |
4.2 推广媒介素养教育 |
4.2.1 对象上——实现全民教育 |
4.2.2 跨度上——倡导终身教育 |
4.2.3 内容上——认识与使用媒介并重 |
4.2.4 途径上——构建立体化教育模式 |
4.2.5 方法上——体验式与分析式结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2)新媒体用户媒介素养提升研究 ——以微博应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问题和目标 |
三、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
四、有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媒介发展与媒介素养 |
第一节 媒介素养的基本概念 |
一、媒介素养的定义 |
二、媒介素养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及现状 |
一、媒介素养研究发展回顾 |
二、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
第三节 媒介发展与媒介素养的关系研究 |
一、大众媒介发展是媒介素养研究的逻辑主线 |
二、媒介素养伴随媒介发展形成的四种范式 |
三、媒介素养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三章 新媒体用户媒介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
第一节 新媒体传播研究 |
一、新媒体信息传播特征 |
二、新媒体用户受众特征 |
三、新媒体信息传播缺憾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重新评价媒介素养培育体系 |
一、必须重新看待媒介素养培育内涵 |
二、必须重新确立媒介素养培育目标 |
三、必须重新探索媒介素养培育方式 |
第三节新媒体用户媒介素养提升策略:个人素养的全面提升 |
一、新媒体用户媒介素养提升策略基础——用户的信息敏锐性 |
二、新媒体用户媒介素养提升策略重点——用户的媒介素养知能 |
三、新媒体用户媒介素养提升策略关键——用户的媒介参与行动 |
第四章 新媒体用户媒介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
第一节 微博传播特征适于用户媒介素养的自主提升 |
一、微博信息传播特点分析 |
二、微博用户媒介素养自主提升有利因素 |
第二节 微博用户的媒介素养现状及案例分析 |
一、微博噪音滥用公共空间——雅安地震中微博假消息骗钱 |
二、批判质疑难以形成理性公共意见——方舟子质疑李承鹏救灾帐篷事件 |
三、媒介参与日渐走向现实——郭美美事件 |
第三节 微博用户媒介素养全面提升路径研究 |
一、不想当“大V”的用户不是好用户一微博用户个人媒介素养的自主提升 |
二、重要社会领域的新媒体用户媒介素养提升探析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我国公民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府性路径:重在加大政府的保障力度———此乃媒介素养教育发展之前提 |
(一) 政府要加大支持协调力度 |
(二) 政府要提高自身媒介素养 |
二、学校性路径:重在发挥学校的主体功能———此乃媒介素养教育之主导 |
(一) 以大学教育为主导 |
(二) 设立专业研究机构 |
(三) 培养师资, 编写教材 |
(四) 重视未成年人教育 |
三、家庭性路径:重在树立家庭的主动意识———此乃媒介素养教育之关键 |
四、媒介性路径:重在加强和规范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此乃媒介素养教育之根本 |
五、社会性路径:重在营造社会整体的大教育氛围———此乃媒介素养教育之基础 |
(5)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写作思路与方法 |
一、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象考察 |
(一) 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及理念 |
(二) 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象考察 |
二、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危害分析及原因透视 |
(一) 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危害分析 |
(二) 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原因透视 |
三、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施途径 |
(一) 探索一套完整科学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机制 |
(二) 高校引进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
(三) 利用现有资源和基础,创新媒介素养教育方法 |
(四) 培养教育者媒介素养 |
(五) 加强大学生媒介实践锻炼和思想政治教育 |
(六) 加强理论研究和交流 |
(七) 全社会共同建立媒介素养教育网络 |
(八) 借鉴国外经验并将之本土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定位与推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价值方面的研究 |
2.2 价值定位方面的研究 |
2.3 体育推广方面的研究 |
2.4 足球价值方面的研究 |
2.4.1 商业价值方面的研究 |
2.4.2 五人制足球价值方面的研究 |
2.4.3 足球运动社会价值方面的研究 |
2.4.4 足球项目自身价值方面的研究 |
2.4.5 青少年足球价值方面的研究 |
2.5 足球推广方面的研究 |
2.6 校园足球方面的研究 |
2.7 相关基本概念 |
2.7.1 本质 |
2.7.2 价值 |
2.7.3 价值定位与价值地位 |
2.7.4 推广 |
2.7.5 策略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调研、实地考察 |
3.3 研究思路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价值定位研究 |
4.1.1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价值地位 |
4.1.2 六方面价值: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价值分类 |
4.1.3 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 |
4.2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推广的本质与目的 |
4.2.1 推广的本质 |
4.2.2 推广的目的 |
4.3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推广机构设置 |
4.4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推广的对象分析 |
4.4.1 个体对象 |
4.4.2 单位对象 |
4.5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推广实施分析 |
4.5.1 联赛推广实施分析 |
4.5.2 培训推广实施分析 |
4.5.3 训练营推广实施分析 |
4.5.4 进校园活动推广实施分析 |
4.5.5 宣传推广实施分析 |
4.6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推广策略 |
4.6.1 联赛推广策略 |
4.6.2 培训推广策略 |
4.6.3 训练营推广策略 |
4.6.4 进校园活动推广策略 |
4.6.5 宣传推广策略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教育主导,体育辅助,齐抓共管,明确职责 |
5.2.2 以校园足球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为最基本前提 |
5.2.3 重点先行,逐步推进 |
5.2.4 与时俱进、整体协调、延续性发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媒介素养理论溯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媒介素养学科的建设 |
二、媒介素养的定义 |
(一) 媒介的定义 |
(二) 素养的内涵 |
(三) 媒介素养的定义 |
1. 狭义的媒介素养 |
2. 广义的媒介素养 |
三、研究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媒介时代变迁与媒介素养内涵模式溯源 |
一、印刷媒介时代与抵御模式 |
二、电子媒介时代与批判模式 |
(一) 威廉斯的文化共同体 |
(二) 霍尔的意识形态转向 |
三、信息媒介时代与赋权模式 |
四、新媒介时代的媒介素养内涵模式 |
第三章 国外媒介素养基础理论溯源 |
一、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和法兰克福学派的对媒介素养理论形成的影响 |
(一)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 |
(二) 法兰克福学派 |
(三) 伯明翰和法兰克福对媒介素养的影响 |
二、符号学和斯图亚特·霍尔对媒介素养理论的扩充 |
(一) 符号学 |
(二) 斯图亚特·霍尔 |
三、培养理论和使用和满足理论对媒介素养理论内涵的贡献 |
(一) 培养理论 |
(二) 使用和满足理论 |
四、其他理论的作用 |
第四章 中国媒介素养理论与实证发展溯源 |
一、中国媒介素养理论研究的起源与媒介背景 |
二、中国媒介素养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一) 理论发展历程 |
(二) 理论发展现状 |
三、中国媒介素养实证研究的起源与时代背景 |
四、中国媒介素养实证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
(一) 实证研究的发展历程 |
(二) 实证研究的发展现状 |
第五章 基于媒介素养理论溯源的几点看法 |
一、新媒介环境下,人们对于媒介素养的新要求——媒介参与 |
二、自上而下启动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媒介素养教育:全球化的趋势 |
1.1.2 媒介素养教育:中国教育新动向 |
1.1.3 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遇到困难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概念的界定 |
1.4.1 媒体、传媒与媒介 |
1.4.2 素养 |
1.4.3 媒介素养 |
1.4.4 媒介素养教育和家庭媒介素养教育 |
1.4.5 本土化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本土化研究述评 |
2.1 现代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
2.1.1 现代化 |
2.1.2 全球化 |
2.1.3 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化 |
2.2 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及其经验总结 |
2.2.1 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兴起 |
2.2.2 社会学本土化的含义 |
2.2.3 社会学本土化的目的 |
2.2.4 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经验总结 |
2.3 教育学本土化研究及其启示 |
2.3.1 教育学本土化研究的兴起 |
2.3.2 教育学本土化的内涵 |
2.3.3 教育学本土化研究的启示 |
2.4 传播学的本土化研究及其启示 |
2.4.1 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兴起与含义 |
2.4.2 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目的 |
2.4.3 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启示 |
2.5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经验 |
2.5.1 法国媒介素养教育 |
2.5.2 澳大利亚媒介素养教育 |
2.5.3 日本媒介素养教育 |
2.5.4 香港媒介素养教育 |
2.5.5 台湾媒介素养教育 |
2.6 小结 |
第3章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3.1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史 |
3.1.1 引入与起步(1997—1999年) |
3.1.2 借鉴与成长(2000—2003年) |
3.1.3 积累与深化(2004—2005年) |
3.1.4 反思与分化(2006年至今) |
3.2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发展阶段与表现形式 |
3.2.1 本土化的阶段 |
3.2.2 当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阶段 |
3.2.3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表现形式 |
3.3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存在的问题 |
3.3.1 对国外理论、本国传统与当代实践三者关系的思考欠深入 |
3.3.2 忽视对中国特殊媒介政策与文化的分析 |
3.3.3 忽视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传统 |
3.4 小结 |
第4章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目标与路径 |
4.1 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起点 |
4.1.1 逻辑起点及其标准 |
4.1.2 "媒介对人的影响"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起点 |
4.1.3 确定媒介素养教育逻辑起点的意义 |
4.2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目标 |
4.2.1 原创性 |
4.2.2 自主性 |
4.3 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路径 |
4.3.1 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条件 |
4.3.2 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维度 |
4.3.3 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方法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本土化研究——以家庭媒介素养教育为例 |
5.1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本土化的价值取向 |
5.2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分析 |
5.2.1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主战场 |
5.2.2 家庭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应该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发挥作用 |
5.2.3 家庭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新领域 |
5.2.4 家庭教育: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本土化的重要途径 |
5.3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检视 |
5.3.1 问卷设计与采样过程 |
5.3.2 高中生使用媒介的目的 |
5.3.3 高中生家长对孩子媒介接触习惯的形成重视程度不够 |
5.3.4 高中生和家长的媒介分析与评价能力整体偏低 |
5.3.5 高中生家长的媒介参与意识低于孩子 |
5.3.6 高中生家长在孩子的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5.4 开展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原则 |
5.4.1 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基础 |
5.4.2 以提升家长媒介素养为中心 |
5.4.3 以培养良好的媒介接触习惯为主线 |
5.4.4 以培养分析和评价能力为核心 |
5.4.5 以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为重点 |
5.5 小结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后续方向 |
6.1 研究总结 |
6.2 后续研究方向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一) 书籍专着 |
(二) 期刊论文 |
(三) 学位论文 |
(四) 论文集 |
(五) 报纸类 |
二、英文文献 |
(一) 印刷文献类 |
(二) 网络资源类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现代传媒环境下青年的媒介素养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青年媒介素养教育是现代传媒环境下青年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 |
二、加强青年媒介素养教育必须抓住其关键内容 |
三、加强青年媒介素养教育必须采取科学的措施和方法 |
(10)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2.3 研究亮点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我国公民的媒介接触情况分析 |
2.1 基本概念 |
2.1.1 媒介素养的涵义 |
2.1.2 媒介素养教育的涵义 |
2.2 我国公民的媒介接触情况分析 第3章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 |
3.1 介绍媒介性质特征 |
3.2 解析媒介运作过程 |
3.3 剖析媒介生态环境 |
3.4 分析信息传播过程 |
3.5 提高媒介使用能力 |
3.6 纠正媒介伦理偏差 第4章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
4.1 媒介素养教育认识水平低 |
4.2 媒介素养教育发展不平衡 |
4.3 媒介素养教育缺乏推动力 |
4.4 媒介素养教育方法欠科学 第5章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路径 |
5.1 加大政府媒介素养教育保障力度 |
5.1.1 加大支持协调力度 |
5.1.2 提高自身媒介素养 |
5.2 发挥学校媒介素养教育主体功能 |
5.2.1 以大学教育为主导 |
5.2.2 设立专业研究机构 |
5.2.3 培养师资编写教材 |
5.2.4 重视未成年人教育 |
5.3 树立家庭媒介素养教育主动意识 |
5.4 加强和规范大众媒介的社会责任 |
5.5 营造社会整体媒介素养教育氛围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浅论大众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介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责任研究[D]. 邢瑶. 河北经贸大学, 2014(08)
- [2]新媒体用户媒介素养提升研究 ——以微博应用为例[D]. 王路. 南京大学, 2013(10)
- [3]我国公民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路径探析[J]. 郑晓燕. 老区建设, 2012(16)
- [4]全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探微[J]. 王雅丽.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2(08)
- [5]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 托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10)
- [6]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定位与推广策略研究[D]. 侯学华. 北京体育大学, 2011(10)
- [7]媒介素养理论溯源研究[D]. 彭聪.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8]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D]. 卢锋. 南京师范大学, 2011(12)
- [9]现代传媒环境下青年的媒介素养教育[J]. 王俊华,李颖.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 [10]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与路径[D]. 郑晓燕. 南昌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