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尊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故宫博物院,文博事业,民族精神,摄影发烧友,习近平,人类文明演进,汪曾祺,张恨水,青少年读者,文化瑰宝
文化尊严论文文献综述
李邨南[1](2020)在《文化的尊严应得到尊重》一文中研究指出2020年,故宫迎来了它的600岁生日。正当人们满怀期待故宫“庆生”盛宴之际,却有人在故宫闭馆之日,开着“大奔”进故宫,肆意“撒欢儿”。舆论为之哗然。毋庸讳言,由于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的限制,故宫一度确曾允许车辆驶入,但早在2013年,故宫博物院已明确实施(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期刊2020-01-20)
程文雯[2](2019)在《探寻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四川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公布,由四川师范大学巴登尼玛团队完成的《尊严论——汶川地震灾后文化重塑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项目获得一等奖。团队用5年时间跟踪考察灾区重建情况,形成了该研究成果。灾后重建,不仅是物质的重建,更是精神的重建、文化(本文来源于《四川日报》期刊2019-11-20)
高志英,李丽平[3](2019)在《文化尊重与支系尊严 ——基于中缅边境景颇族波拉支系语言生命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遍来说,人口较少民族易受外界文化冲击,传统文化会更快速地消失。但与之相反,中缅边境仅有500多波拉人使用的波拉语,却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波拉与景颇其他支系的同源异流分化到"识别"为"景颇族"的史实,以及波拉语在境内外波拉人与族源、地缘相近的浪速人之间易于交流的事实表明,在地理区位、居住格局、文化尊重与支系尊严、国家政策等使波拉语得以长期传承的多重因素中,同一村寨或家庭内非波拉人对波拉语的尊重、波拉人对其他语言的尊重,以及波拉人将母语视为支系尊严标识观念下的文化自觉行为,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其基点,便是波拉人与其他支系、其他民族生产生活中的"谁也离不开谁"。(本文来源于《思想战线》期刊2019年06期)
辛娅[4](2019)在《以“师道尊严”丰富教师节的文化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再次将焦点投向这个群体——这些陪伴我们成长,推着我们登上一个又一个人生高度的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近年来,不尊重教师的事件频繁发生:教师让学生交试卷,学生不仅不交卷还群殴教师;女教师课堂上制止男生打牌,遭学生恶毒辱骂,突发(本文来源于《新天地》期刊2019年09期)
王龙[5](2019)在《癌症患者尊严受损特征调查、影响因素分析及尊严疗法文化调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尊严(dignity)是一种有价值感、被尊重或尊敬的生活状态,对于身患绝症的患者,如癌症患者,尊严还意味着要维持躯体舒适、功能自主、生命意义、灵性慰籍、人际交往和归属关系。众多研究发现晚期癌症患者尊严受损与生活质量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所以在现代姑息治疗体系下,医护人员对癌症患者的照护已不局限于仅仅通过控制疼痛、疲乏等躯体症状,患者尊严的维护同等重要。加拿大Chochinov教授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多维度的尊严模型,涵盖疾病相关症状因素、维护个体尊严因素及社会尊严因素叁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尊严疗法(Dignity therapy,DT),DT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实施,针对9个方面问题进行访谈并录音,为罹患绝症的患者提供一个讲述重要人生经历、分享内心感受、情感和智慧的机会,访谈录音最终被转换为文本文档,让患者分享给所爱之人。DT可以在维护患者尊严、引导患者肯定生命的意义、减轻心理痛苦、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和睦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欧美临床,广受临床医护人员的推荐和患者及家属的认可。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Distress Management”指南中推荐DT用于临终患者的尊严维护。同时,中国肿瘤心理治疗指南也认为DT是晚期癌症患者的有效个体干预方法之一,强烈推荐处于疾病晚期,但意识清楚,并具有一定精力和体力的患者接受DT干预。然而,目前DT在国内临床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重要原因之一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尊严的内涵和影响因素不同,DT的适用性也不同。很多国家的学者在Chochinov教授尊严模型的基础之上,立足于本国文化特点,对患者的尊严内涵进行了地域差异化、文化差异化的研究,发现一些新的亚主题或影响因素,并对DT进行了适当的调适。中国大陆传统文化对比西方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存在较强的“耻病感”,更重视家庭,不善于自我表达和沟通,更趋于内向性格等,所以中国大陆癌症患者尊严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可能有其独特性,而基于加拿大尊严模型创建的DT也无法完全适合我国癌症患者,在正式实施DT前通过有效的文化调适对DT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课题组一直在进行癌症患者尊严受损的系列研究,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对癌症患者尊严受损的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发现一些与国外患者不同的特点。但研究纳入患者较少,均是来自于单一中心的中晚期癌症患者,缺乏早期患者,相关影响因素数据收集也不全面,所以研究结果代表性不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课题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和河北省肿瘤医院两个大型叁甲肿瘤医院收集患者资料,患者来自中国北方各个省份,基本能够代表中国北方癌症患者的尊严情况。同时,本研究还纳入部分早期癌症患者,并扩大数据收集范围,以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分析。本研究对中国北方癌症患者的尊严受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DT进行文化调适及初步应用研究,为DT在临床中的顺利推广应用奠定基础,为维护患者尊严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优化全程管理做出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第一部分调查中国大陆北方癌症患者尊严受损的发生情况和特点,并细致深入地分析尊严受损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第二部分分析患者尊严受损的独立影响因素,以便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维护癌症患者的尊严感,提高生活质量;第叁部分通过对姑息治疗专家、临床护士、癌症患者及患者家属4个群体的半结构式访谈进行DT文化调适研究,调整DT问题提纲,并提出有利于DT顺利实施的建议;第四部分采用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初步测试DT的可接受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第一部分癌症患者的尊严受损特征及相关性分析目的:调查癌症患者尊严受损情况及特征,分析患者尊严受损的相关临床因素,并分析患者尊严受损与生活质量及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住院及门诊癌症患者数据,结合相关量表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尊严受损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尊严受损与生活质量及两者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研究纳入合格病例403例,其中尊严无受损者20例(4.96%),轻度受损者295例(73.20%);中度受损者78例(19.35%),重度受损者10例(2.48%)。2.患者尊严量表(Patient Dignity Inventory,PDI)总分平均得分为41.3分,每位患者平均存在4个尊严相关问题,其中“感到身体不适(例如疼痛、气短、恶心、呕吐等)”发生率最高(146例,36.23%),其后为“觉得自己是别人的负担”(126例,31.27%)、“对自己的将来感到担忧”(114例,28.29%)。3.癌症患者陪伴情况(r=0.167,P=0.001)、PS评分(r=0.392,P<0.001)、诊断至调查时间(r=0.107,P=0.031)、疾病分期(r=0.279,P<0.001)、治疗阶段(r=0.333,P<0.001)、手术及复发情况(r=0.158,P=0.001)、焦虑(r=0.612,P<0.001)、抑郁(r=0.603,P<0.001)、心理痛苦(r=0.453,P<0.001)、症状负担(r=0.421,P<0.001)及对生活的影响(r=0.450,P<0.001)与尊严受损存在正相关性。患者年龄(r=-0.134,P=0.007)、职业(r=-0.124,P=0.013)与尊严受损存在负相关性。其中,焦虑、抑郁情绪与患者尊严受损存在中度正相关性。4.患者尊严受损程度与生活质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中尊严的症状困扰领域与生活质量疲乏症状(r=0.541,P<0.001)存在中度正相关性,尊严的症状困扰领域与生活质量情绪功能(r=-0.675,P<0.001)及社会功能(r=-0.515,P<0.001)存在中度负相关性,尊严的生存困扰领域与生活质量情绪功能存在中度负相关性(r=-0.513,P<0.001)。第二部分癌症患者尊严受损的影响因素分析目的:分析癌症患者尊严受损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第一部分中403例患者尊严受损的可能影响因素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尊严受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癌症患者的年龄、职业、PS评分、疾病分期、焦虑、抑郁、心理痛苦、症状负担及其对生活的干扰程度为尊严受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2.年龄≤44岁(P=0.003),农民(P=0.002),PS评分3-4分(P=0.010),疾病分期为晚期(P=0.012),存在明确焦虑(P=0.006)、抑郁情绪(P=0.001),重度心理痛苦(P=0.047),重度症状负担(P=0.026)及症状对生活影响较重(P=0.016)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尊严受损。第叁部分尊严疗法的文化调适研究目的:对尊严疗法进行文化调适以适应中国癌症患者。方法:参照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翻译程序将英文版尊严疗法问题提纲翻译为中文,并应用半结构式问卷对10名癌症姑息治疗专家、20名肿瘤科护士、20名癌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和访谈,对尊严疗法提出适当修改意见和实施建议,以适应中国癌症患者。结果:1.文化调适研究总结共4个方面(10个主题)的问题和建议:尊严疗法可能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1)增加患者压力;(2)患者担心给家人带来压力。尊严疗法问题提纲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患者的理解困扰;(2)问题重迭;(3)加入新话题。尊严疗法实施过程需要多个方面关注患者:(1)关注患者个体化情况(文化程度和体力状态);(2)访谈中患者更倾向于谈论子女,并更愿意和子女沟通;(3)访谈前征求患者家属同意;(4)保护患者隐私。尊严疗法中治疗师应该经过严格培训,访谈时要注意给予患者适当引导和解释。2.尊严疗法问题提纲应该进行适当修改:(1)部分措辞需要修改:问题1建议将“您觉得何时活得最充实?”改为“您觉得自己什么时候活得最充实或觉得最有活力?”问题5建议将“您有哪些事情想和他们再说一次?”修改为“您有哪些事情想和他们用心聊聊?”(2)内容重复的问题予需要进行合并:问题7与问题8合并为“您有哪些人生经验或重要的话想传达给别人么?您有什么建议、忠告或教导想告诉您的子女、配偶、父母或其他您关心的人吗?”(3)添加关于“遗憾”和“愿望”的新问题:“您觉得有什么不能释怀或感到遗憾的事儿吗?您还有什么未实现的愿望么?”作为新的问题8。第四部分尊严疗法可接受性和可行性的初步研究目的:对尊严疗法进行可接受性和可行性的初步研究,并对其有效性进行初步探索,为其临床应用和推广奠定前期基础。方法:向参加尊严疗法文化调适的20名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尊严疗法实施方案,充分知情取得同意后,实施尊严疗法并形成传承文档。分析尊严疗法的完成情况、完成时间和患者满意度;采用尊严量表、心理痛苦温度计、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动态评估,应用小样本配对t检验初步探索尊严疗法有效性。并对完整完成尊严疗法的患者访谈内容及过程进行质性研究。结果:1.参加文化调适调查研究的20名患者中有18名患者同意实施尊严疗法,其中7名患者实施尊严疗法访谈,5名患者进行尊严疗法访谈并整理传承文档,最终完成研究。2.尊严疗法访谈完成时间平均43分钟(34分钟-58分钟),满意度评分8.6分,患者精力可接受。3.对5名完整完成尊严疗法的患者进行相关量表分析及小样本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对比基线,文档完成后3周随访,≥3分问题数目减少。PDI(P=0.080)和抑郁(P=0.052)评分无明显改善,但焦虑(P=0.035),心理痛苦(P=0.009)均明显改善。对比基线,文档完成后6周随访,≥3分问题数目减少,PDI评分(P=0.023),焦虑(P=0.013),抑郁(P=0.021),心理痛苦(P=0.009)均明显改善。4.质性分析结果(1)尊严疗法可以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益处,共有5个主题:充分表达;转移注意力;减轻心理负担;提出并实现愿望;家庭支持与家庭和睦。(2)患者拒绝或未完成尊严疗法分为3种情况,各有不同原因:患者拒绝参加尊严疗法的主要原因为家属不同意,文化水平困扰;患者同意参与但未开始尊严访谈的主要原因为躯体不适,时间安排不合适;患者同意参与并开始尊严访谈但未完整完成的主要原因为躯体不适,病情突然恶化。结论:1.中国北方癌症患者轻中度尊严受损者较多,躯体症状困扰、害怕成为他人负担及担忧未来是患者尊严受损最常见的叁个问题。2.癌症患者尊严受损与生活质量各领域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尊严受损相关性最高的因素为焦虑、抑郁情绪。临床中可以尝试通过对其相关因素的干预而改善患者的尊严和生活质量。3.低龄、农民、PS评分较高、疾病分期较晚、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心理痛苦严重、症状负担较重、症状对生活干扰程度较大的癌症患者尊严受损程度越严重,临床中应对此群体患者更加关注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积极干预。4.经过文化调适的尊严疗法问题提纲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在访谈过程中需要由经严格培训的治疗师进行有针对性地解释和引导,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5.经过文化调适的尊严疗法能够得到姑息治疗专家、护士、癌症患者及大部分家属的认可,并给患者和其家庭带来获益。6.患者对尊严疗法的接受性高,但实际实施存在一定的困难。尽量选择无严重躯体症状的患者参加尊严疗法,且要合理安排时间并取得患者家属的同意。(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9-04-01)
张柏涛[6](2019)在《“尊严”文化引领龙矿高效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员工的激情奉献、创新创造。虽然所处部门、岗位不同,但每位员工都希望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专长,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与尊重,在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奋斗历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早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叁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提升民众主体性认(本文来源于《山东国资》期刊2019年03期)
丁学森,许倩[7](2019)在《创新性继承与转化我国优秀教育文化传统——对“师道尊严”的再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尊师重教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美德,"师道尊严"更是其中对教育、教师重视的集中体现。随着现代社会进步发展与文化环境的氛围变迁,今日对"师道尊严"的内涵理解也与往日大不相同。相比于历史视角下传统文化语境中"师道尊严"的崇高而威严,现代视角下的社会认同对"师道尊严"也由仰视走向了平视。在此基础上,我们应以创新性视角来继承与转化"师道尊严"这一优秀教育文化传统:教育层面上更应注重师生关系平等而非对等;社会层面上应为教师职业的体面多做好事;文化层面上应更注重教师价值品质的内外提升。(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小学教育》期刊2019年03期)
刘萍,曹铮,霍相博[8](2019)在《单霁翔:让文化遗产有尊严地活在当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式立领蓝褂、黑色千层底布鞋。3月16日晚,登上正定南城墙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依旧穿着他踏遍故宫时最钟爱的“千层底”。参观正定古城、在石举办系列主题讲座,单霁翔的关注点时刻没有离开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如何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融入大众生活?如何更好(本文来源于《河北日报》期刊2019-03-18)
郑中砥[9](2018)在《谢飞:电影人要靠文化积淀赢得尊严》一文中研究指出谢飞作为中国第四代导演中较为活跃的一位导演,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拍摄的《我们的田野》、《湘女潇潇》、《本命年》、《香魂女》、《黑骏马》等影片已经成为几代人共同的光影记忆,也两度问鼎柏林国际电影节。如今76岁的谢飞虽然已经不执导筒,也从北京电影学院(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影报》期刊2018-12-05)
赵建文[10](2018)在《尊严:《世界人权宣言》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汇通》一文中研究指出尊严是《世界人权宣言》的基础性概念,在国际人权体系中具有理论支柱的地位。中华文化具有重视人格尊严与价值的优秀传统。《世界人权宣言》关于尊严的规定可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到历史渊源。人格尊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崇高的价值地位。源远流长的中华礼文化具有尊重人格尊严的重要内涵。通过"礼"实现"仁"是维护人格尊严的基本途径。礼在中国古代具有不平等的特征,具有历史局限性,但同时也具有尊重或尊敬他人的元素,具有尊重、维护和实现人格尊严的实际作用。礼的有效实行需要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从"小康"到"大同",是不断接近所有国家所有人民应当努力实现的人的尊严和权利一律平等的人权标准的过程。(本文来源于《人权》期刊2018年05期)
文化尊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日前,四川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公布,由四川师范大学巴登尼玛团队完成的《尊严论——汶川地震灾后文化重塑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项目获得一等奖。团队用5年时间跟踪考察灾区重建情况,形成了该研究成果。灾后重建,不仅是物质的重建,更是精神的重建、文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尊严论文参考文献
[1].李邨南.文化的尊严应得到尊重[N].中国艺术报.2020
[2].程文雯.探寻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因”[N].四川日报.2019
[3].高志英,李丽平.文化尊重与支系尊严——基于中缅边境景颇族波拉支系语言生命力的研究[J].思想战线.2019
[4].辛娅.以“师道尊严”丰富教师节的文化内涵[J].新天地.2019
[5].王龙.癌症患者尊严受损特征调查、影响因素分析及尊严疗法文化调适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9
[6].张柏涛.“尊严”文化引领龙矿高效发展[J].山东国资.2019
[7].丁学森,许倩.创新性继承与转化我国优秀教育文化传统——对“师道尊严”的再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
[8].刘萍,曹铮,霍相博.单霁翔:让文化遗产有尊严地活在当下[N].河北日报.2019
[9].郑中砥.谢飞:电影人要靠文化积淀赢得尊严[N].中国电影报.2018
[10].赵建文.尊严:《世界人权宣言》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汇通[J].人权.2018
标签:故宫博物院; 文博事业; 民族精神; 摄影发烧友; 习近平; 人类文明演进; 汪曾祺; 张恨水; 青少年读者; 文化瑰宝;